徽州文化是开放的,她不因徽州层峦大山的阻隔、徽派建筑的四水归堂和徽州宗族的聚族以居而封闭。恰恰相反,她却因徽州水的流动和人的迁徙而开放。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先是中原世家大族的徙入,后是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的迁出。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和回归,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
徽州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她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徽州宗族和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酵母。如果没有徽州宗族和徽商的大规模参与和建设,徽州文化有可能是一片苍白。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惟独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用汪道昆的话来说,就是“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张一弛,迭相为用”。[30]毕竟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至于“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那不过是徽州人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已。因此,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越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随后又为重修古紫阳书院捐银3000两。[31]在徽州,有一句土得不能再土的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32]至于在徽州开设书坊,致富后回归故里研习经史、医学和科技的徽商,更是比比皆是。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www.xing528.com)
徽州文化的长盛不衰,还直接得益于徽州重教兴文的悠久传统。自朱熹之后,徽州文风兴盛,读书入仕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民居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33]“虽十户之村,不废诵读”。[34]“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35]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的徽州,已是妇孺皆知的动人佳话。徽州书院教育十分发达,明清“海内书院最盛者四,东林、江右、关中、徽州,南北主盟,互相雄长”。[36]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就出了1100位进士、19位状元(含寄籍)。徽州许多县区,都享有“邑小士多”的美誉。[37]发达的教育事业,是徽州文化历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动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