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山岳型旅游地解说系统设计研究

中国山岳型旅游地解说系统设计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巴华蕊摘要:中国山岳型自然资源丰富,山岳旅游是我国传统的、也是最主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中国的山岳型旅游地要走生态旅游的路线,可以向国外的同行学习很多经验,其中解说系统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

中国山岳型旅游地解说系统设计研究

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

巴华蕊

摘 要:中国山岳型自然资源丰富,山岳旅游是我国传统的、也是最主要的旅游形式之一。我国学者对山岳型旅游地的规划开始的很早,涉及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和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岳型旅游地的生态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旅游解说系统出发,根据旅游解说的知识设计了山岳型旅游地的旅游解说体系,期望可以对该类资源的生态保护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岳型旅游地 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构建

一、引 言

山岳型旅游地是指以山体为骨架渗透着人文现象、风光秀美的自然地域综合体,是人们崇拜供奉、观光游览、闲暇娱乐的场所[1]。自旅游活动在我国大规模兴起后,山岳型旅游地就成为我国旅游风景区的主体,虽然我国山岳型旅游地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由于在旅游规划中对游客总量的控制不力,导致大部分景区的水体、生活垃圾和大气污染严重[2]。同时,规划中较少采用功能分区方法,各山岳型旅游地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索道、公路、宾馆等建设导致山体景观地貌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山岳型旅游地发展的瓶颈。

1983年,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全球,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中国的山岳型旅游地要走生态旅游的路线,可以向国外的同行学习很多经验,其中解说系统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在国内,山岳型旅游地的旅游解说系统还没有收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尝试从旅游解说这一角度出发,希望构建一套适合山岳型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解说系统,希望对我国山岳型旅游地走上真正的生态旅游路线有所帮助。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山岳型旅游地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当时国际游客对中国的山岳缺乏热情,但随之兴起的国内旅游却把大量游客带到山岳型旅游地。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山岳的级别和知名度高、吸引力大、数量也很有限。所以山岳旅游中形成了典型的卖方市场,旅游地只要开发出来就会有游客、有效益。此时山岳型旅游地侧重于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旅游规划主要由地理学家完成。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是陆林以黄山九华山载体,对山岳型旅游地的旅游经济效益[3]和旅游地发展阶段[4]进行了系列分析。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研究发现山岳风景区旅游空间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数量型发展模式并不适宜。汪德根等分析了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的时空特性[5]。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单纯的地理学和市场学研究已不能解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山岳型旅游地的规划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两个具体领域,研究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开始关注山岳型旅游地的生态保护。马远军等认为山岳型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征[6]。孙道纬等对山岳型旅游地脆弱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7]。魏鸿雁等进行了山区生态模式研究,总结了山岳型旅游地发展生态旅游的集中常见模式[8]

三、旅游解说系统概念界定

旅游解说系统是指通过运用沟通媒体帮助游客了解特定信息,达到保护资源、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9]。世界旅游组织也指出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是管理者管理游客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旅游解说服务自身的隐蔽性和琐碎性等特点,长期以来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加回头率和推荐率,这都要借助并增强旅游解说系统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解说规划设计和完善的解说设施建设,可以增加游客对景区性质和特征的了解,深化景区的文化内涵,加强景区整体形象塑造,提高活动参与意识,改变游客的态度和行为,甚至产生某种情感依赖,即可以达到更好地管理游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

本文中山岳型旅游地的旅游解说系统,包括硬件解说系统规划和软件解说系统规划两部分。

4.1 硬件解说系统

4.1.1 交通导引系统规划

由于山岳型旅游地内外的交通引导系统有多种类型,因此在做这部分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时,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道路系统做出不同规划措施:在景区依托的城市道路两侧和路面要设置明晰的导示标识及英汉双解说明,除规范的公众信息说明外,其他如路途中提醒、无人售票等的使用说明设置都应从游客的需要角度加以设置。在旅游风景区内,按照不同的观赏方式道路可分为:机动车观光路、步行观光路和山林探险路。机动车观光路是景区的动脉,它一般位于景区内景点较为集中或沿途景观较有特色的地段,因此在这类道路的两旁应有较大字体的介绍,加深游客的印象。步行观光路是景区游客旅游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主要依赖的步行系统。在这种道路的两旁一定要有各个景点详细的介绍,可以放一些图片或者是视频;山林探险路是增加游客体验的特殊路段,重点在于它的原始性和趣味性。这种路段是最危险的路段,因此要强调游客的安全,每隔一段距离,就要有“小心脚下”、“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指示牌出现,在危险的地段提醒游客“此处危险,不可翻越”。

4.1.2 接待设施规划

旅游接待设施是指为旅游者的游憩、观光以外的活动提供服务所需凭借的物质条件。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涉及旅行社、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项目的策划与规模预测[9]:旅行社是组织客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其路线产品的设计会直接对景区客源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旅行社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时要考虑景区的基本信息是否已经完整无误地传递给了旅游中介部门。饭店要根据国家旅游行业标准规定,采用统一规范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以便向不同国籍游客提供准确明了的服务信息,上述设施的“解说”也要包含加注英文。

4.1.3 解说牌示规划

解说牌示设立目的在于游客在自行游园时,能透过牌示的引导或说明,对其所处地点的环境与资源特色有具体了解。山岳型旅游地应设置多种解说牌:全景牌示:全景图表示的是整个风景区的整体结构和景区道路、服务设施(餐厅、厕所等)的分布,有平面图、鸟瞰图、简介文字等表现形式,它设置在风景区的大门口,有时在风景区内主要游径旁侧,还设立分别标明所在位置的导游图,帮助旅游者快速定位,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山岳型风景区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游客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让游客时时感受到自己所在的位置,时时有安全感。指路牌示:向旅游者清晰和直接地表示出方向、前方目标、距离、旅行时间等要素,有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目标地的信息景点牌示:这类牌示用以说明单个景点的性质、历史、内涵等信息,可以体现解说系统的教育功能,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游客愿意花较多时间阅读这类景点标识。忠告牌示:即告知游客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和禁止游客各种不良行为的牌示,此种牌示多用红色。服务牌示:主要指服务功能建筑物的引导牌示,包括厕所、餐厅、冷饮、小卖部、照相、歇脚厅、游船码头等牌示。

4.1.4 可携式解说规划

这里的可携式解说主要指便携式语言导游、导游图,音像制品以及书籍[10]。其中,便携式语言是一种采用网络通信新概念的电子智能导游系统,它可以融入景点的地理、历史、典故、故事等再配以音乐到达不同的地点,将自动播放解说内容,达到情景和解说的一致,山岳型旅游地解说系统中应普及便携式语言导游以方便游客。另外,应与当地的图书馆、书店合作,多出版一些介绍旅游地和相关知识的导游图、书籍、光盘,并附有中英文对照,延长顾客对旅游地的了解时间。解说印刷品可以帮助游客快速、准确、容易地掌握信息,因此写作风格要深入浅出,适合游客的口味,掌握好娱乐与指导性之间的平衡,类似聪明人读的“傻瓜书”,内容应尽可能简短扼要,重点放在图片和说明上。(www.xing528.com)

4.1.5 游客中心规划

游客中心通过旅游指导、室内展览、提供材料、座谈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利用各种手段模拟、解剖、分析认识对象,拓展游客的思维,挖掘潜能,达到现场实景无法达到的效果,强调动“手”参与,强调内容上的综合与延展[10]。游客中心的资料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11]:哪里有什么可看的、可做的;怎样找到你想看的东西;游客正在看的是什么;在游区内应怎样做;究竟为什么要设立各种类型的景区(如生态保护区);为景区环保作贡献应怎样做,等等,系统地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4.2 软件解说系统

4.2.1 导游、解说员知识培训

由于个体知识水平和素质的差异,规划此类解说时加强对导游和解说员的培训和管理尤为重要。对导游和解说员的培训:重视导游词的编写,应邀请地质专家对地质现象进行解释,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强对导游员地学知识的培训,摒弃惯用的对地质地貌的鬼怪神仙传说等解释,增加科学性,这对提升景区品质、深化旅游体验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举办山岳型旅游地导游大赛的办法来提高旅游地导游的解说水平。

4.2.2 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和教育

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要想完成我国山岳型旅游地的转型升级,旅游地周围居民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周围的居民转换思维,旅游地的管理人员可每隔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生态保护的讲座;同时,在居民居住的地方,用广告的形式向居民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五、总 结

中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3.45%,这就决定了山岳型旅游地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山岳型旅游地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名山周围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小城镇,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农民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何对这类资源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更好地发挥它们教育并服务于大众的任务和职责,任然是值得相关部门和业界人士重视的问题。本人中,笔者根据所学旅游解说系统的知识,设计了一套山岳型旅游地的旅游解说系统,希望可以对该类旅游资源更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如何将这套系统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中,则是旅游地管理者和相关人士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栋栋,陆林.山岳型宗教旅游地的土地利用分析———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实证研究[J].土地资源2006(2)

[2]谭红扬,顾凯平,陈文汇.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看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J].林业资源管理2007(5)

[3]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人文地理1995(2)

[4]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1997(1)

[5]汪德根,陆林,刘昌雪,章锦河,凌善金.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山地学报2004(5)

[6]马远军,胡文德.山岳型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 (2)

[7]孙道纬.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5 (4)

[8]魏鸿雁,张建春.中国山岳型旅游地旅游环境研究进展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3)

[9]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10]唐鸣镝.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6(1)

[11]何光.旅游规划工作纲要[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