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雯
摘 要: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性湖泊将成为湖泊旅游发展的新趋向。本文阐述了体验旅游产品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在总结体验设计途径模型的基础上,将体验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与三条体验途径(情境、活动、他者)的关系的进行逐层剖析,并按照此设计思路,对度假性湖泊型景区旅游产品进行全面的体验化设计。
关键词:体验经济 度假性湖泊 开发 设计
一、引 言
湖泊是自然类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载体以及主要的旅游景区类型。根据我国湖泊旅游发展的历程来看,湖泊旅游类型主要有观光型湖泊旅游和度假性湖泊旅游两种。21世纪以来,传统的大众化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专属于自己独特体验的需求,以休闲娱乐体验为目的的度假性景区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因此,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新趋向,湖泊旅游开发成为近年来湖泊旅游的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
周玲强、林巧[1]在对国内外著名湖泊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湖泊旅游开发的五种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指出21世纪湖泊旅游的发展趋势,即立足于保护基础生态环境的度假湖泊。车震宇、唐雪琼[2]借鉴国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度假旅游长盛不衰的几个因素: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周边传统城镇经历长期发展、结合周边地理环境进行海陆空旅游产品、开发各种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便利的交通方便自驾游客、区域结合整体营销。金海龙、许豫东[3]从旅游业空间结构和市场竞争角度,对博斯腾湖旅游开发作了初步研究,得出博斯腾湖旅游开发的近期市场定位和对于新疆内外市场的重点开发项目。
可见,以往对湖泊开发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的对湖泊开发模式、开发原则、开发条件以及营销的论述,而从体验经济视角下来谈湖泊型景区的开发与设计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旅游本质———体验的角度对度假性湖泊景区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旅游体验与度假性湖泊旅游产品
2.1 什么是旅游体验
20世纪70年代,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名作《未来的冲击》中首次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1998年,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并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可见,体验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形态。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不再接受过去工业经济形态下标准化大生产式的生产—消费方式,也不再对按客户需求定制的服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是希望自己在消费时能够拥有一段难忘的、专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如Gronroos(2001)所说:“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或者服务,而是在购买消费时所带来的收益和体验。”[4]旅游世界作为一个宏大的现象世界拥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内容,但是这个世界的核心却是旅游体验[5]。
2.2 体验旅游产品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旅游产品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人们进行旅游时所经历的多种旅游吸引物、设施、服务的组合。与前三个经济时代的产品是物质产品或服务不同,旅游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价值主要是一种精神体验。体验旅游作为对传统旅游的一种提升和升华,其产品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①关注个性。在以人为本,轻共性、重个性的今天,关注个性反应了新时期下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体现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希望与众不同的心理。②重视情感诉求。与原来普遍“到此一游”的结果不同的是,体验旅游产品更加重视旅游的过程。景区发展通过注入更多的情感比重,拓展了产品体验类型,加深了游客的体验深度。
要满足新时代下旅游者对情感的个性化诉求,就必须旅游产品进行体验化设计。对于度假性湖泊型景区,其开发原则有:①独特的主题。主题是旅游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一个特点鲜明的主题有助于调动游客各种感官,以主动的态度积极融入到活动当中。②参与与互动。体验的前提是参与,参与的活动越多,程度越高,体验就越深刻。而互动则是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帮助加深对参与活动的体验。③舒适便捷的服务设施。休闲度假寻求的是心情的愉悦和身心的放松,相较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更加注重食宿、交通和购物的舒适和便捷。
三、度假性湖泊型景区的体验化设计
3.1 体验化设计的实施路径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发生互动时所引发的能让旅游者产生愉悦心理的心理过程及结果,其生成建立于旅游场内所有有形的物质实体、他者和旅游者之间进行符号传递的过程。那么,如何将这种抽象的传递和互动物化为景区内外的具体实物实景,则涉及到体验旅游规划的具体操作。武虹剑、龙江智[6]认为旅游者与旅游场的三个结构要素(旅游情境、活动、他者)同时互动所产生的旅游体验有六种生成途径:旅游审美、旅游认知、旅游交往、旅游模仿、旅游中的游戏和娱乐。
然而,这三要素和六种途径只是一个站在宏观角度的体验途径的理论模型,未能适用在具体的景区体验化设计上。作为一个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体验路径模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何一个体验式旅游景区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主题,主题是景区营造环境、烘托氛围的纲领,规划时的景观设计、项目活动、空间布局、服务设施,乃至于后期的营销宣传都要围绕着主题进行。
再者,这三要素还包含着各自的子要素,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情境和活动依赖于设施建设、景观设计、项目设计等有形的物质构造来表现主题,成为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者直接接触的他者包括景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其他旅游者。旅游者与他者的交流和情感传递被视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交流,远非有形的物质层面设计所能达到。(见图1)
图1 体验化路径设计模型
据武剑虹,龙江智《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有改动
3.2 鲜明的主题
体验的产生一般不是自发而是诱发形成的,因此需要旅游规划者事先设计一个引发美好情感体验的诱因,即“体验主题”。体验主题经过旅游过程中反复的出现、传递,就会刺激旅游者内心对主题的认知,使其得到体验的满足。“体验主题”的设计方法主要围绕对其提炼和物化营造来展开。
(1)体验主题的提炼
体验主题的提炼是整个规划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规划的纲领性思想。体验主题一旦确立,之后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项目设计、风格取向,乃至以后的营销策划、主题活动,都要围绕体验主题展开。湖泊是重要的水域风景资源,在风景构成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作为一种便在性旅游资源,湖泊具有共性大、个性小、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特点,想要在同类型资源中胜出,个性鲜明的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www.xing528.com)
对湖泊的主题进行提炼,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有的湖泊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或是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或是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此时不必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营造一个新的主题,可以直接对原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加以改造。那么,观光或者人文就可以成为其主题。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湖泊“资质平平”,本身没有出众的资源可以直接用来吸引游客,但若区位条件较好,此时湖泊可以结合自己本身已有的一些条件,进行情景的“编织”。编故事的实质是根据旅游者的情感价值定义市场,在经营项目的过程中,旅游产品基于原有资源的部分已经成为一个附属,主要的目的是体现故事的意义,这一点在以文化为主的景区里,尤其突出。[7]
(2)体验主题的营造
体验主题营造是一个将概念性的思想物化的过程,也是让游客产生体验的动作实施,具体表现为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营造、项目设计、设施配置等。如何围绕主题进行体验设计将在以下部分进行详说,在此就不赘述。
3.3 体验设计的物质层次
(1)旅游者与情境
一次完整的休闲度假游,自进入景区开始旅游者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整体环境。生态环境是度假型旅游地吸引要素的最基本的要素。景观的设计按照湖泊的地理要素分为两点。①陆地。湖泊周边的陆地区域是旅游者进行休闲娱乐和观景的主要场所,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注意把握建筑设计的体量、色彩、风格,不宜在接近湖面的陆地区域建设大体量、过于城市风格的建筑。②水面。水面是整个湖泊景区的核心,最终的景观视线都会转移到湖面上来,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把握旅游者视线轴的角度,结合沿岸陆地部分在视野开阔区建立观景台,着力优化主要景观面的景观效果。
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住宿、餐饮、购物。这些景区的配套设施在大众旅游时代仅仅起到支撑辅助的作用,但是在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以往在旅游规划中容易被忽视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渐改变着在景区中的地位和存在的意义,如今配套设施规划正在被应用在营造景区体验氛围、设计体验意境方面,对旅游者的体验效果起到保障的作用。①餐饮。需要注意就餐环境和开发特色餐饮,就餐时如果设置在游船或水榭上,与湖泊、植被亲密接触,旅游者就会有一种融于大自然感觉。另外还可以利用湖泊及周边丰富的物产,围绕主题开发出特色餐饮。②住宿。住宿区应主要位于湖区的湿地部分,规划时充分利用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静谧、天然的度假居所。此外还可丰富住宿种类,除宾馆旅店外应结合主题引入帐篷、农家乐、主题宾馆等住宿方式。③购物。购物是旅游体验的最后一个环节,几乎每位游客在旅游即将结束时,都会购买一些景区的商品留做纪念或馈赠亲友,好的旅游商品还有激发旅游者或亲朋来此游玩的欲望。
(2)旅游者与活动
活动是一切旅游地的中心和主体,是旅游者与他者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完全围绕主题进行,切忌没有特点、一味模仿的项目活动。按照湖泊与地面的关系,可以将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依赖于湖泊水体的亲水项目,地面休闲项目。
人类本身具有一种天然的亲水性,渴望得到与水的亲密接触,优美的湖泊环境正好为人们的这种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面或滨水区域可为旅游者提供与水有关的活动,包括湖中的观光活动(观光塔、戏水平台等),水上康乐体育活动(游艇、划船、钓鱼等)。地面休闲区域涉及范围则更广,包括依托湖泊而存在的更大范围内的所有观光、休闲、疗养、会议和考察活动的区域,可以借着湖泊的生态环境和当地文化特性开发综合休闲产品。
3.4 体验设计的管理层次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不只是通过有形的物质设计停留在对情境、活动的感知层面,还在追求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以及满足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这些体验是旅游者通过与他者的相互接触而产生的。与旅游者直接接触的他者包括其他旅游者、旅游地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他们与旅游者进行的交流互动无法直接通过有形的开发设计体现出来。
对他者的设计应分为两个部分。(见图2)一是景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社区居民,另外还有其他旅游者。把这三类人群进行分类是因为他们与旅游者的关系有着根本上的不同: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作为东道主直接接待和服务于旅游者,有时也会根据活动设计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与游客进行互动。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而对于其他旅游者无法进行直接管理,只能凭借项目设计来引导旅游者群体之间彼此之间发生互动关系。
图2 旅游者与他者关系示意图
四、结 语
作为一重要的风景资源,湖泊在我国旅游发展远不及山岳型旅游地,除了长期发展中的历史原因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对度假型湖泊型景区的体验化设计从三个体验途径逐一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的湖泊型景区在转型期的开发设计有所帮助。
[1]周玲强,林巧.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与21世纪发展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3(1)
[2]车震宇、唐雪琼.我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分析[J].旅游学刊2004(2)
[3]金海龙、许豫东.博斯腾湖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2(8)
[4]Gronroos.C,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4)
[5]谢彦君.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6]武虹剑,龙江智.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J].社会科学季刊2009(3)
[7]魏小安,魏诗华.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J].旅游学刊200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