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粉宁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随着我国对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这一领域,英语教育也就成为一个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为了改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育 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高专英语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却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高专英语生源现状
层次复杂,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高专学生的来源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求。另一种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从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俗称“三校生”。这部分学生虽然在中专、技校、职业高中阶段也学过三年英语,但英语基础非常差,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和不感兴趣。
1.2 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现状
1.2.1 学习基础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不能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很多学生想学,却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据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在高职高专学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 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 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也比较缓慢。实际上,普通高职高专学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
1.2.2 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差
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习惯了被动学习,喂一口,吃一口,缺乏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方向,他们更是把惰性发挥到了极致。
1.2.3 学习目标不明确
多数学生目标不明确,表现在他们对未来的迷惘,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定位,多数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上考试成绩不理想,已经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3 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师资现状和教学模式亟待改善
1.3.1 英语教学基础设施
目前,有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是由中专、中技和其他中等学校升格而来的,升格后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语音设备简陋、落后、资料缺乏等问题比比皆是,导致英语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3.2 教材方面
当前已经有不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但在当前的各教材中普遍存在着词汇量、阅读量偏多,学习量过大。课后练习中的词汇、完型、句式、回答问题、翻译、写作等也比较难。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多、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薄弱,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未找到一套完整的、完全符合高职高专特点的英语系列教材,尤其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
1.3.3 教师方面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队伍无法完成现在的英语教学任务。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学校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的现象,而且师资队伍不稳定。在普通的高职院校中,尤其是开设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普遍存在英语教师既担任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非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和各种跨学科的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一部分教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既特殊性认识不足,一时难以适应《基本要求》规定的以实用为目标的教学目标,难以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
1.3.4 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他高等院校的目标不同,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备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学生应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但现在许多高职高专学校因为教学时数少,内容多,又要应付《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多数教师为了赶进度,压缩教材内容,对学生一味灌输,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仍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主,大量的时间用以解释单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翻译长句、难句,只在处理课后练习中穿插提问,很少进行交际活动。教师的授课仍以母语为主。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手段,辅以录音机;有部分课堂利用了多媒体教室和教学课件,但这部分英语课所占比例很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1.3.5 教学评价与效果测试
几乎所有的院校每学期期末都是依靠一次这种的书面考试对每个学生整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作出分数评判。这种教学评价和测试方法有悖于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的认定,显然对教学起着误导作用。(www.xing528.com)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对策
2.1 调查摸底,分层次教学,夯实英语基础知识,明确学习目标。
2.1.1 调查摸底,分层次教学
在学校正式开课之前,对新生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以摸底考试为依据,参照高考成绩,把学生分成等级A和B,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1.2 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音标或基础语法知识的补课。
2.1.3 加强目标教育,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目标教育对高职高专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人生目标的认识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英语学习有着比较偏激的认识,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一定要纠正他们的这种错误认识。告诉他们“在相当好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知识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缺乏英语知识,我们将寸步难行,看不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工艺参数的指数等简单的生产常识;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更是无法谈起,更无法干好工作”。
2.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英语资料,优化教学内容,并利用互联网增强师生教育学的互动。
2.2.2 优化教学环境
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征,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文章背景,适当穿插生动的故事、幽默和笑话、国外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逐渐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英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如:英语故事或英语电影角色扮演、英语校园剧展演、讲故事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论坛、英语园地、英语角,通过活动使学生进入到自然的英语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2.2.3 推行兴趣选课体制,横向实现资源共享
以“大选修、小必修”的兴趣选课制代替现有课程设置。根据英语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类选修课程,学生根据各自需求调配兴趣选课,从而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学内容由传统的“语言单一体系”变为“语言、综合文化知识双体系”,更有“味道”、更富“营养”,也更易于“消化”。加强教学内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力争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零距离”,从而减少由于两方面存在的差距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
2.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除了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之外,还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使专职英语教师应成为“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英语的应用性方面提高修养,通过文字翻译、口译、教学、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有效的形式提高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应用能力,努力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成为“双师型”英语教师。英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不是为了增加个人的实践能力,而是为了通过增加个人的实践能力来提高对应用能力的认识,并把这种经验传播给学生,让学生缩短学习的时间。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也应该转变观念,不能把英语教师在校外做兼职看成是不务正业,担心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而要鼓励教师在社会上寻找专业对口的实践机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积极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社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获得更多经验;积极选聘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外事部门、外贸出口单位、海关、外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等单位都有大量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英语专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展开与这些单位的友好合作,从这些单位选聘兼职教师担任某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社会涉外部门任过职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课堂不仅仅是把一些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同时也把一些实践工作的经验带给了学生。当然,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往往在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教学环节各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和专职教师配合工作。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紧扣培养目标,注重英语思想的熏陶和英语素养的提高,加强英语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领会英语教育的精髓,使英语成为他们得心应手的武器,随时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
[2]包天仁.当前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十大人点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研究:基础教育,2006(1): 28—35
[3]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