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德隐喻认知与翻译的重要性

汉德隐喻认知与翻译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德隐喻的认知与翻译靳亚男摘要:西方研究隐喻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隐喻的认识也由最初的修辞方式过渡到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但这只是最初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能表示其本质。总之,认知能力的大小决定隐喻使用的频率,相反,隐喻的使用又能提高和丰富人类认知能力。

汉德隐喻认知与翻译的重要性

汉德隐喻的认知与翻译

靳亚男

摘 要:西方研究隐喻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隐喻的认识也由最初的修辞方式过渡到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由于人类的认知受到不同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的影响,隐喻在表达手段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在翻译各类作品时,不能只将语言表层关系呈现给读者,而应着重分析潜藏在语言内部的隐喻及认知等的信息。

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一、引 言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早已有之,自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逐渐成为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后期隐喻的研究在西方达到了一个高潮。同时,对隐喻的认识也发生了“认知转向”。我国对比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荀子》《论语》和《淮南子》等中均出现过“喻”的概念。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认同、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不同,因此,不同语言社团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各异。思维是认知的核心,影响认知的隐喻概念也各异,反映在语言上就会出现各自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从事翻译活动的时候,不光要进行文字的转码,更要将源语文化真实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翻译是各国经济文化及政治交往的纽带,我们已经迎来了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如何更好地避免东西方文化误解、碰撞甚至是冲突,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对比德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隐喻现象,透过隐喻的认知理据分析中德两国文化差异和认知习惯等不同特点,并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对德汉隐喻翻译策略提出个人看法。

二、隐 喻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语言艺术的人是天才:... the greates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ofmetaphor。(转引自束定芳,2000)。什么是隐喻?简单地说,隐喻就是打比方。但这只是最初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能表示其本质。我们首先看词典及各位学者对隐喻是如何定义的。

2.1 隐喻的词典意义

《辞海》将隐喻释为:一种修辞手段,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物体或概念,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的一种,不直接点明是比喻,但实际上是打比方,常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于”等表明甲事物就是乙事物。

德语中的隐喻为Metapher,《杜登德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bes.als Stilmittel gebrauchter) sprachlicher Ausdruck,bei dem ein Wort(eine Wortgruppe) aus seinem eigentümlichen Bedeutungszusammenhang in einen anderenübertragen wird,ohne dass ein direkter Vergleich die Beziehung zwischen Bezeichnendem u. Bezeichnetem verdeutlicht; bildlicheübertragung.

两部权威词典对隐喻的解释基本一致,但均是对隐喻的表层界定。下文将概括介绍隐喻学中各学者的关于隐喻生成机制的一些理论。

2.2 隐喻理论

最早对隐喻进行理论阐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词,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之后,昆提良)提出了“替代论”。1936年理查兹在《修辞哲学》一书中提出隐喻实质是“互动”的观点。在“互动论”中他还首次对隐喻和认知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隐喻理论的集大成者当属莱考夫和约翰逊,二者在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一种投射,是概念系统中的跨领域映射。根据隐喻的结构不同,他们将概念隐喻划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类型。

概念合成理论是Fauconnier和Turner等提出的一种意义构建理论,是隐喻理论中最新研究成果。该理论中“概念合成”是指心理空间的合成,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

三、认知与隐喻

认知源于拉丁语cognitio,表示人通过心理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一项技能,认识一件新鲜事物都是拥有认知能力的体现。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关于语言获得、使用的认知。

人类理解或接受一个相对复杂的事物时需要借助于已知的概念,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要素。物质最初被发现时呈现出未知特征,人类在认识它们时只有依靠已知的概念,以及隐喻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并对其命名,这种概念通过语言来表示。例如,科学语言中出现的单位很多都是由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的:牛顿(力学单位)、西门(电导单位)等;又如“黑洞”,该天体完全不反射光线,是一个黑体,故命名为“Black Hole”。通过隐喻概念体系进行思维就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利用一种简单具体的概念表达另一种复杂抽象的概念。总之,认知能力的大小决定隐喻使用的频率,相反,隐喻的使用又能提高和丰富人类认知能力。

四、认知影响下的隐喻翻译策略

隐喻的使用情况能够清楚表明不同语言社团的认知状况。而翻译是一项能够紧密联系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活动,因此对于译者来说,要首先判断两种语言社团中人们的隐喻认知世界是否相同,相同的部分译者可以将原文直接展示给译文读者,不同的部分便会导致不可译现象。如何根据认知世界的相同与否采取翻译方法,正是我们下文所讨论的重点。

4.1 隐喻认知世界相同的翻译法

不同语言社团的认知模式有共性,因为由于我们享有基本相通的现实世界,因此才有了大致相通的思维,正是这种体验性认知才形成了不同语言之间具有互译性的认知基础(王寅: 2006)。

笔者认为,认知世界相同的翻译方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4.1.1 纵向比较———直译法

纵向比较是指,从历史发展来看,由于我们身体构造以及生活的世界大致相同,因此即便是生活在不同语言社团里,我们也会拥有相同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结果。

例如“身体隐喻”:

内心深处———aus tiefstem Herzen

肝胆相照———frei(oder frisch) von der Leber weg sprechen(oder reden)(www.xing528.com)

啤酒肚———Bierbauch.

除此之外,一些“动物隐喻”也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共同的认识。如:

狡猾的狐狸———ein schlauer Fuchs

由于对特定身体部位和动物特征相同的认识,产生了相同的隐喻语言,因此,在翻译这类隐喻时,使用直译法不仅简单合适,而且在译文读者中也能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4.1.2 横向比较———异化法

横向比较,是指比较两国同一历史时期受某事物影响而出现的共同隐喻表达。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全球正逐步变成“地球村”。因此,一个语言社团中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很快就会被一个文化社团接受,对这种现象的隐喻语言以及认知也随之建立起来。如:

Triangle relationship———三角恋爱关系。德语为: Dreieckiges Verh ltnis。

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德语为: Auge um Auge,Zahn um Zahn.

不光汉语受到他国影响,随着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与被接受,他国语言中也逐渐出现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如“没面子”,德语译做“das Gesicht verlieren”;英语译做“lose face”。

这便是一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文努迪认为,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4.2 隐喻认知世界相异的翻译法———归化

若两种语言社团的认知世界不同,隐喻语言从源域这一具体概念向目的域的抽象概念的投射就会出现不一致。这里推荐使用“归化”的翻译方法。

文努迪认为,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并主张以目的与文化为归宿,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我们从地理、历史和宗教等影响认知的因素来举例说明:

中德两国分处于亚欧中心,地理环境无疑对语言构成很深的影响。德国不适合竹笋的生长,因此对竹子的认识尚少,但适合蘑菇的生长,因此,汉语中“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的词是“雨后春笋”,德语为“etwas schie twie Pilze aus der Erde”。又如,土豆是德国人的主食,因此有俗语“Rin in die Kartoffeln,rausmit Kartoffeln”,指朝令夕改。如果以“土豆”为中心进行翻译,便会带来文化冲突。

历史文化也是各民族不同认知构成的因素,很多具体的历史事件逐渐演变为成语或俗语,因此,对如“三顾茅庐”、“洛阳纸贵”以及“破釜沉舟”这样的成语采用直译和异化会造成文化上的不对等现象,影响译文读者理解,因此必须使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进行意译。而德语“nach Canossa gehen”,并非“去卡诺莎”之意,而表示被迫屈服;另如“Eulen nach Athen tragen”,也不能异化翻译为“带猫头鹰雅典”,使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译成“画蛇添足”再合适不过。

宗教在人类早期时候,承担了审判、道德教育等功能,因此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影响巨大。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基督教是他们的传统信仰,《圣经》中许多短语被当做隐喻用到语言中。比如: Spreu vom Weizen scheiden出自《马太福音》,归化翻译后译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出自《哥林多前书》的Mit Engelzungen reden则应被译成“能说会道”。中国的传统信仰“佛教”、“儒教”、“道教”等也被西方人认做是一种宗教。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汉语也含有大量的表达,如:人间地狱———H lle auf der Erde等。

五、结 论

作为认知模式的一种,隐喻在各个语言社团表现不一,它往往带有各自历史、宗教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在翻译另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得不将他语和本语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内容进行比较,单纯的语言转译不能满足译文读者的要求。就此而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整个活动中有很强的自主性,但是,这也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透彻了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以及认知结构。笔者认为,从认知结构来讲,隐喻认知相同、相异的情况下应分别选择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但是,这并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因为,很多翻译文本最初都是归化的结果,但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都被异化。

因此,译者自身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对译本的质量起决定因素,译者必须本着对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并对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特殊现象追根溯源。只有这样,译文文本才能将原语及文化清晰准确地展现给译文读者,进而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通过对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和习惯的探讨,认知隐喻学研究为翻译理论带来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操凤玲.概念合成理论与转喻[J].科技信息2010(20)

[5]朱小安.论隐喻的跨文化背景问题[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2)

[6][德]海因里希·拉布.德语习用语溯源[M].吴麒绶,皇甫宜均编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7]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4)

[8]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黄艳春、黄振定.简论异化与归化的运用原则[J].外语教学2010(2)

[10]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