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源义经》研究成果

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源义经》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源义经看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冯娇摘要:平家追讨中屡次胜利的源义经,在平家被剿灭之后没了利用价值而被抛弃。在同情他的人们中间,形成了“判官庇护”的风潮。本论文通过对源义经及歌舞伎《劝进帐》的研究来说明“判官庇护”,最后指出研究价值。通过对源义经及歌舞伎《劝进帐》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悲剧性正式判官庇护发生的前提。我认为粽子的说法也是来源于类似“判官庇护”的东西。

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源义经》研究成果

从源义经看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

冯 娇

摘 要:平家追讨中屡次胜利的源义经,在平家被剿灭之后没了利用价值而被抛弃。流浪和逃亡之后,在平泉度过了不幸的一生。在同情他的人们中间,形成了“判官庇护”的风潮。这就是日本人同情弱者、喜欢带有悲剧色彩人物的国民性。本论文通过对源义经及歌舞伎《劝进帐》的研究来说明“判官庇护”,最后指出研究价值。

关键词:源义经 劝进帐 判官庇护

在学日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源义经这个“薄命英雄”。随着小说《义经记》及大河剧《义经》被大家所喜爱,源义经这个历史人物开始受到了关注。通过对源义经及歌舞伎《劝进帐》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传说中的英雄源义经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会度过不幸的一生?

佐藤弘弥在他的文章《判官庇护论考》中,从很多方面对“判官庇护”进行了总结。佐藤弘弥认为,“判官庇护”是对自己得不到回报的一生的安慰;日本人的场面话;“因为想看到他沦落的样子”这样一种扭曲的心理等。而作为伦理思想的“判官庇护”是指“在怜悯处境困难或是失败的人的同时,要对这个人进行公正的历史评价这样一种日本人特有的心情”。

佐藤弘弥[1]整理了文献上出现的“判官庇护”。

○“人世间花都吹着判官庇护的春风(笔者译)”(作者不详,《毛吹草》,松江重赖著,岩波文库、新村出校阅,竹内若校订,黄200—1))

○“连那些跟判官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也一样,从古至今就不断地有庇护他的事(笔者译)”(《义经风流鉴》序)正德5年刊(1716)

○“甚至在世道败坏的今天,连欺负小狗的孩子都传颂着判官庇护,他实在是古今少有的名将(笔者译)”(《花实义经记》卷之六)享保五年(1721)

○“对判官射箭的人也庇护他(笔者译)”(《御所樱堀川夜讨》第三段)元文二年(1737)

一、“判官庇护”的意思

1.1 源义经的介绍

源义经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是设立镰仓幕府[2]源赖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义经是源义朝的第九个儿子,小名牛若丸。父亲在平治之乱[3]死后,自己被安置在鞍马寺,后来他去了奥州平泉,受到了奥州藤原氏主人藤原秀衡[4]的保护。义经响应了哥哥赖朝打倒平氏的举兵,在一谷、屋岛、坛浦合战后消灭了平氏,成为最大的立功者。那之后,因为没有得到赖朝的允许而任检非违使[5]、左卫门尉[6],以及在与平氏之战中的独断专行惹怒了赖朝,让人觉得有种要自立门户的动向,于是与赖朝对立。但是秀衡死后,藤原氏的新主人泰衡[7]奉赖朝之命追杀义经,最后他在衣川馆切腹自杀,被世人称为“薄命英雄”。

义经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却被视为反贼,31岁就死了。他死了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同情。从中新生出“判官庇护”这个词,以及很多传说和故事。比如,小说《义经记》、歌舞伎《劝进帐》《义经千本樱》等。

1.2 “判官庇护”的诞生

“判官”是律令制四等官制中的第三等官。但是在那个时期,兼任检非违使和卫门府尉的人就被称作判官。所以任检非违使、左卫门尉的义经就成了判官。后来出现的“判官庇护”这个词也是因为义经曾经担任过判官一职。

“判官庇护”本意是同情偏袒义经,后来被定义为同情偏爱弱者的意思。再稍微严密些定义的话,就是本能地庇护那些本来很有才能,却还没得到发挥就被埋没的人,这样一种感觉不就是日本人特有的感情表达么。

“人世间的花都吹着判官庇护的春风”作者不知这句话是出自《毛吹草》(松江重赖[8]著)第五卷《春》中的《花》。序文是宽永15年写上去的,那么这本书就是1639年左右写的,正保四年(1647年)发行的俳句写作方法的书。

从上述来看,开头吟咏“判官庇护”的那句话就应该是写自1639年之前了。

“夏日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松尾芭蕉[9]

松尾芭蕉的最高杰作《奥州小路》,是把前往平泉作为顶点的游记。也许芭蕉就是乘着“判官庇护”的春风前往奥州,作了那个名句,“夏日草凄凉,功名昨日古战场,一枕梦黄粱”(郑民钦先生译)。

在没有人气的地方,现在只有夏草茂盛生长着。但是,这里曾经是义经主从和藤原一族梦想功名荣华的地方。无意间凝视着这片夏草,不禁心生感伤,感伤这一切犹如黄粱一梦般消逝。

1.3 中国历史上的相似人物

1.3.1 符合的条件

要出现判官庇护的人物,他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具有悲剧性。悲剧性正式判官庇护发生的前提。

在某一方面有着非常优秀的才能。

有一定的身份。

早逝。

存在一个与之对抗的强敌。比如与义经相对的赖朝。

1.3.2 以屈原为例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代表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当时的楚国正面对应该怎样与秦国交往的主要问题。屈原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与此同时,国内舆论倾向了亲秦派。屈原拼命地劝说不能相信秦国,但是未被采纳。此后,秦国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10]而死。

后来,传说为了供奉屈原,也是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拿叶子裹上米作为鱼饵投入江中。这就被看做是“粽子”的由来。

屈原也同样是有能力的人,但却没有被王族认同。我认为粽子的说法也是来源于类似“判官庇护”的东西。

二人所处的时期、国家不同,遭遇也就不同。比如,屈原是效力于楚怀王的,楚怀王并不贤明,而且贪欲极深。而源赖朝具有很强的政治能力,并且极度谨慎。所以,无数次向楚怀王进忠言的屈原与无法理解以开创天下为目标的源赖朝的源义经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

表一 屈原与源义经的相似之处

二、源义经的实像

2.1 卓越的军事才能

一谷之战元历元年(1184年) 3月,义经率领70骑精兵,从鹎越(日本从神户市梦野越过六甲山地至扳本的山路)的悬崖上冲下来,突袭了平氏阵地。平氏大军陷入混乱,镰仓军大胜。义经就被称做骑马战的天才为人所知。

屋岛之战元历2年(1185年) 2月,源义经选择在暴风雨中带领少数船出击。通常要花3天的距离却在几小时内就到达了,接着就突袭了扎营在赖户内海沿线的平氏据点屋岛。义经下令烧了山林和民家,假装自己是大军的样子,打败了平氏。

坛浦之战元历2年(1185年) 3月,长门(山口县西北)坛浦打响了平源最后的合战。义经察觉到己方在水战中处于不利,则下令集中狙杀平家的水手及舵手。但在那个时代,射杀水手、舵手等非战斗员是违背了当时不成文的战争规则的行为。但不管怎样最终取得了胜利,消灭了平氏。

2.2 悲惨的结局

义经被藤原泰衡进攻,在衣川馆自杀。义经自杀后,鶨原景时[11]等20来人在现场检查义经首级的情景,书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看到的人都擦拭着眼泪,湿透了衣袖”(《吾妻镜》)[12]。镰仓武士们都在哀悼义经之死,表达惋惜之情。

2.3 悲剧的原因

源义经最后走投无路自杀了。从这个悲惨的结局来看,可以说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源赖朝的对立是悲剧的原因。如果,源义经从最初开始就与赖朝处以流放之刑,一直作为哥哥的家臣为其办事,也不会导致这样的结局了。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义经也不会有那么卓越的军事才能了。

表二 源赖朝与源义经的不同之处

义经和赖朝的对立,可以看做是武士家族与天皇势力的对立。赖朝胜,义经败,这就预示了天皇时代的结束,武士时代的开始。

义经的悲剧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与源赖朝的对立。再进一步说明的话,可以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来考虑。

2.3.1 内因

义经无法理解赖朝的理想。

没有许可便任官了。

没有赖朝的许可便在朝廷任官,这是兄弟不和的导火索。后白河院[13]是知道赖朝企图割据东国自立门户的,于是便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赖朝。赖朝禁止侍二主的家礼制,规定了只能把他自己一个人当做主君来侍奉的御家人制。义经是御家人,但没有赖朝的许可或推荐就在朝廷任官,也就是同样效力于后白河院,这就意味着在实行赖朝所禁止的家礼制。这是赖朝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义经应该是知道这些的,为什么还是去任官了呢?因为义经在一谷之战中没有任何官职,但是他必须去指挥那些有官职的武士们。为了在追讨平家中取得胜利,任了官职,会便于指挥。(www.xing528.com)

与平氏之战中的独断专行。

赖朝为了使东国独立,认为没有必要消灭平家,曾经提出与平家和睦相处;但是,把源平合战视为复仇战的义经直到最后也对平家紧追不舍,最后消灭了平家。

而且,义经无视作战常识。比如,镰仓武士们的规则是不可以射杀敌人的坐骑。同样,在军船上,就是不能射杀水手、舵手这样的非战斗员。义经在坛浦之战中就命令射杀敌军的水手、舵手,而且,他还违背了赖朝禁止掠夺的命令。

2.3.2 外因

义经孩童时代的悲惨遭遇

源义经是平治之乱中败北的“源氏之子”。他被平家抓住时还是个婴儿,索性是逃过一死,但被安置在鞍马寺一个人长大。他对自己的身世十分好奇,这就为他后来的复仇之心埋下了伏笔。

企图兄弟离间的后白河院

后白河院是绝对不容许阻碍自己行使专制的人物存在,于是便利用了缺乏政治觉悟的武将。后白河院肯定知道赖朝是禁止御家人在朝廷任官的。尽管这样,后白河院还是任命义经为官,而且还下院宣追讨赖朝。兄弟离间之计逐渐成功。

鶨原景时的谗言

坛浦之战后,赖朝接到鶨原景时写的批判义经专横的书信。《吾妻镜》中这样记载着“他有自己专断的想法,曾违抗命令,把己意强加给别人,任意妄为,结果招来了大家的怨恨,不仅仅是景时”。义经与鶨原景时对立的事是千真万确的。

除了鶨原景时之外,与义经同行的将士中也没有人向赖朝为义经辩护,这也是事实。

三、歌舞伎《劝进帐》中表现的“判官庇护”

3.1 《劝进帐》的概要

《劝进帐》是歌舞伎十八番之一,改编自能的作品《安宅》[14]。为讨伐平家立下莫大战功的源义经和哥哥赖朝不合,想要依靠奥州的藤原秀衡,便离开了都城。故事讲的是惹怒赖朝的义经一行人逃往奥州的途中在安宅关(石川县小松市)发生的事。

武藏弁庆开路,义经一行人想装成山中修行的僧人通过安宅关。但是,把守关卡的官吏富J左卫门这里早已收到他们乔装的情报。弁庆说他们是为了再建烧掉的东大寺而在化缘,于是富J就命他读劝进帐(化缘簿)。弁庆便拿起碰巧带在身上的卷轴,装成是劝进帐的样子清楚地读了出来。可富J还是怀疑他们,于是便追问弁庆修行的体会与神秘的咒语。弁庆口若悬河地回答,富J终于允许他们通过,可这时一名部下对义经的身份起了疑心。弁庆就用金刚杖打主人义经,洗脱了嫌疑。富J给脱离危机的一行人敬酒道歉,弁庆在旁跳舞(延年舞)。弁庆一边跳着舞一边看义经他们逃走,然后自己给富J行了个注目礼就快速追了上去(飞六方)。

3.2 通过富J体现的“判官庇护”

跟弁庆的智慧相对的富J,有武士的深思熟虑与见识,也有男人的广阔胸襟。他知道义经一行人的真正身份,还是放了他们,这件事应该是事实,但是不管是能还是歌舞伎,那部分的表演始终是个谜。其实,富J是知道义经的真实身份后,放了他的。在那样一种政治混沌的时代,正是有像富J这样的人的帮助,义经他们才能平安地逃到奥州的,这不也是“判官庇护”的体现么?

在《劝进帐》里,比起义经,弁庆和富J的问答以及弁庆的飞六方才是值得一看的地方。弁庆尽全力保护义经,从富J前后的态度变化里清楚地表现了义经的悲惨遭遇以及众人对他的同情。

四、“判官庇护”的研究价值

4.1 “义经=成吉思汗”一说

在日本有几个义经传说,其中最有意思的就属“义经=成吉思汗”[15]。就是说相信义经没有在平泉自杀,而是去了北海道,甚至到了蒙古成为成吉思汗。如果这不是事实,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因为同情义经,不想他死而编写的说法,也可以说这种说法是来源于“判官庇护”。

4.2 “判官庇护”的表现

“判官庇护”是日本人一种独特的国民性。不仅仅影响了日本人,也影响了各国国民。在现今社会,当我们看演讲时,要是有谁突然想不起来背好的稿子,我们都会鼓掌吧,这就是鼓励的掌声。就算我们在看体育比赛,也会不知不觉地去给弱者加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代表日本参赛的富田洋之选手在吊环的比赛中由于筋疲力尽而摔了下来。但是,大家都没有责怪他,反而更会为他加油鼓劲,希望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还有中国选手刘翔,他的脚受了伤于是临时放弃了比赛,但是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在这样一种国民性中,日本人在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都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他们给予那些本来就有能力的人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在中国的日企招聘的时候,你虽然不是名校毕业的可是你有能力,那么他们就给你展示能力的机会。如果是中国的公司,他们则会优先考虑名校毕业的学生,甚至于只招名校毕业生这种情况也很多。

结 论

通过对源义经及歌舞伎《劝进帐》的研究,明白了日本人“判官庇护”的国民性。但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个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从“判官庇护”引出的过大评价。《日本人式构造》一书中指出,日本人重视行为动机(心情动机),虽然也尊重此过程中的努力,但是还是倾向于不在意伦理根据以及手段和结果。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心情动机和付出的努力。在这样一种日本社会中,不问结果如何,越是遭受苦难多的人,越是受欢迎。“判官庇护”引出的这种过大评价也有相通的情感,也就是说我们只根据同情度而对事物或人进行评价,恐怕就做不到正确评价了。

⑯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帝国的开创者。统一了蒙古各游牧民族部落,依次攻占中国北部、亚洲中部、伊朗等地,建立了蒙古帝国。他死后,蒙古帝国经历了数十年终于解体,但继续影响着中央欧亚大陆,他被称赞为游牧民族伟大的英雄。在以前的蒙古他被视为神,在现今的蒙古国被称做建立国家的英雄。

参考文献

[1]奥富敬之.义+の悲剧[M].日本东京都:株式会社角川书店,2004

[2]小野幸鳪.染五郎とKむ歌舞伎になった义+物语[M].日本东京都:株式会社岩崎书店,2006

[3]芳贺绥.日本人らしさの构造———言语文化论讲义[M].日本东京都:大修馆书店,2004

[4]佐藤弘弥.源义经研究”[DB/OL]http://www.st. rim.or. jp/~success/room_ yositune.html. 2007—11—14/2000—12—04

[5]佐藤弘弥.源义+物语[DB/OL]http://www.bashouan. com/jtYoshitune.htm.2007/2000—12—04

[6]佐藤弘弥.义经传说[DB/OL]http://www.st. rim.or. jp/% 7Esuccess/yositune.htm.2005—06—09/2000—12—04

[7]“源义经”百科辞典[DB/OL]http://ja.wikipedia.org/wiki/% E6% BA% 90% E7% BE% A9% E7% B5% 8C.2011—10—30/2000—12—04

[8]“屈原”百科辞典[DB/OL]http://ja.wikipedia.org/wiki/% E5% B1% 88% E5% 8E% 9F.2011—10—01./2000—12—04

【注释】

[1]佐藤弘弥: 1952年生于日本宫城县,早稻田大学肄业。把关于源义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数字网络化,通过“源义经数字博物馆”,确立发展“义经学”。

[2]镰仓幕府:(1192~1333)由源赖朝在镰仓(神奈川县东南部)设立的日本最初的武家政权。直到源氏第三代将军灭亡,后来由北条氏掌握政权。1331年,后醍醐天皇制定倒幕计划,镰仓幕府与北条氏灭亡(元弘之乱)。

[3]平治之乱:平安时代末期的平治元年(1159) 12月19日发生的内乱。由藤原信赖(被后白河天皇重用)和源义朝发起的,被平清盛(平安末期武将)打败。平氏政权迎来了全盛期。

[4]藤原秀衡:(?~1187)平安末期武将。虽然但是已经是平氏的全盛期,但秀衡在遥远的奥州保存着自己独立的势力。在那个时代,奥州藤原氏的邸宅所在的平泉,人口仅次于平安京,形成了佛教文化的大都市。秀衡的财力主要来自奥州的特产马和金属,凭借雄厚的财力常常给中央政界进贡金属和马,并且向寺院与神社捐赠,等等,得到很高评价。他与源赖朝对立,保护源义经。义经进入平泉9个月后的文治3年(1187) 10月,秀衡就病死了。

[5]检非违使:平安初期为掌管京城治安和司法的官职。现今就是兼任裁判官和警察官,权力很大。

[6]左卫门:卫门府是掌管皇宫诸门的警卫、开闭和天皇出行时的随从警卫。811年非为左卫门府和右卫门府,职位有督、佐、尉、志等,多数都兼任检非违使。左卫门少尉在那个时代没有职位也没有俸禄,只不过是挂个官名。在高官聚集的京都,可以说是最下级的官员。但是,放在地方上来说,因为是在朝廷任的官,所以也是相当有权威和名誉的官名。

[7]藤原泰衡:(?~1189)藤原秀衡之子。遵从父亲的遗命在衣川馆保护源义经,但是受到源赖朝的压迫不得不讨伐义经,最后反而受到赖朝的攻击被杀死。

[8]松江重赖:(1602~1680)江户前期俳人,京都人,号维舟。师从松永贞德,但很快就自立门户了。著有俳谐选集《犬子集》、俳论《毛吹草》等,编著也很多。

[9]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前期俳人,伊贺(三重县)上野人。最初的俳号是实名纵房,后来是桃青,最后改成芭蕉。对俳谐进行改革,集其大成。蕉封的开创者,被称为俳圣。芭蕉在弟子河合曾良的陪伴下,元禄2年3月27日(1689年5月16日)从江户出发,周游奥羽、北路、大垣等地,写下了历时150天的游记《奥州小路》。

[10]〇10汨罗江:注入洞庭湖的长江右岸的支流。流经中国湖南省东北部。

[11]⑪鶨原景时: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的武将。镰仓幕府的御家人(家臣)。因为在石桥山之战中救了源赖朝,所以被重用。很有修养,喜欢和歌,武家百人一首也被选过。深受赖朝信任,被都城的贵族们称作“一郎党”、“镰仓的主要武士”。但是,他与因“判官庇护”而知名的源义经相对立,向赖朝进谗言把义经逼近死路,从古时候开始就被叫做“大恶人”。在镰仓幕府曾很有权势,但赖朝死后自己被流放,一族全被消灭(鶨原景时之变)。

[12]⑫《吾妻镜》:亦称《东鉴》。日本镰仓幕府编纂的编年体史书。由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源赖朝到第六代将军宗尊秦王之间6代将军的事迹为构成,记述了治承4年(1180)至文永3年(1266) 87年间的事件。完成时间大概是镰仓时代末期的1300年左右,编纂者被视为是幕府中枢的几个人。从后来编纂的目录来看,共有52卷(但是少了第45卷)。是由当时的掌权者北条得宗家记述的,虽然有必要注意编纂中有记录和传说的成分,但它却是作为研究镰仓时代前提的基本史料。

[13]⑬后白河天皇:(在位1155~1158)平安后期的天皇。鸟羽天皇的第4皇子。巧妙利用平氏、源氏等武士间的对立维持王朝权力。让位给二条天皇后,代理五代天皇院政执政34年。1169年成为法皇,大造寺庙和佛教,喜欢今样(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至镰仓时代流行的一种歌谣),编著了歌谣集《梁尘秘抄》。

[14]⑭安宅:取材于《义经记》等的能乐作品。成立于室町时代。作者不详。日本谣曲曲名。第四出戏。主要内容为:义经于逃往奥州途中在安宅关卡受到查问,后经弁庆的活动,得以通过关卡。是净琉璃、歌舞伎等的义经故事的代表作。

[15]⑮武藏坊弁庆:(?~1189)平安时代末期的僧兵,源义经的家臣。在五条大桥初次与义经见面,之后至死追随义经。在讲谈(日本大众说唱艺术的一种,在日本固有的说唱艺术中指对听众讲说历史故事或虚构故事)中,他作为效力于义经的拥有无穷力量和尚而闻名。本来是比轈山(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北部、京都市与滋贺县交界处)的和尚,好习武,追随义经。《吾妻镜》中只记载了,文治元年(1185) 11月3日“弁庆和尚已经跟着去了”,11月6日“跟随义经到豫州的只有源有纲、堀弥太郎、武藏弁庆、妾室静御前四人”。弁庆的一生是怎样的就完全不清楚了。曾经也怀疑过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他在《义经记》等作品中也很有分量,跟义经一样像主人公般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