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跨文化友谊自我揭秘

中国人跨文化友谊自我揭秘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社会渗透理论为指导,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行为进行剖析。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致力于对比中国人在同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与在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在内容、程度、数量上的不同。该理论将指导整个研究过程,旨在检验中国人在发展跨国友谊过程中的自我揭秘行为。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第一项假设是成立的,即中国人对本国友人比对外国友人自我揭秘的程度深,数量大。

中国人跨文化友谊自我揭秘

中国人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

刘 宇

摘 要:在人类相处过程中,自我揭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自我揭秘形式。本研究以社会渗透理论为指导,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行为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在面对本国友人时比面对外国友人时自我揭秘的程度深,数量大;而且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所揭秘的正面信息要比负面信息多。研究者从文化层面分析了导致中国人在本国交往和跨文化交往中自我揭秘行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有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外界交流模式的认识,使中国能更好的适应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友谊 自我揭秘 社会渗透理论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来愈频繁,这也为来自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跨文化友谊提供了平台和机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友谊的交往双方必然会面临比本族友谊更大的困难和挑战[1]。一般来讲,一段跨文化友谊的开始,主要归因于彼此的亲近性、相似性、互补性,相互尊重和相互吸引力,而在跨文化友谊的发展和维系过程中,自我揭秘却起了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2]。近年来,中外有很多学者投身于跨文化友谊的研究,但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外才涌现了一批学者致力于研究人们在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行为,所以此类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迄今为止,对跨文化友谊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对比不同文化友谊观的差异性或是浅析其形成的原因,却鲜少有研究将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与同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利于剖析文化因素在两种不同友谊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致力于对比中国人在同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与在跨文化友谊中的自我揭秘在内容、程度、数量上的不同。同时,本文还着眼于研究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所揭秘的正面个人信息和负面个人信息以及验证二者是否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别,借此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自我揭秘的影响。

二、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渗透理论

本文把由Irwin Altman和Dalmas Taylor于1973所提出的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运用二人提出的著名的洋葱理论来剖析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揭秘模式。洋葱理论把人际关系发展描述成一颗洋葱,每一层都由不同的个人信息构筑:最外层是交往双方刚开始交往时会交换的个人信息,即最基本的情况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出生地等;而随着洋葱由外向里渗入,交流话题也由肤浅到深入,涵盖家庭情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私密话题等[3]。社会渗透理论按照自我揭秘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把自我揭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探索性情感交流阶段,情感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社会渗透理论很好地阐释了自我揭秘和友谊发展之间的联系,指出人际关系的亲密度取决于自我揭露的程度,即随着自我揭露的程度加深,友谊也会愈发亲密[3]。此外,该理论也指出个体在透露个人信息后,也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回馈,所以自我揭秘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该理论将指导整个研究过程,旨在检验中国人在发展跨国友谊过程中的自我揭秘行为。

三、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共有45名拥有中国国籍的大陆地区常住居民参与了本次研究。从性别划分,包括8名男士和37名女士;从年龄划分,从19岁到2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3.2岁);从身份或职业划分,包括25名研究生,15名本科生,3名英语导游和2名英语教师;从调查对象的外国朋友的国籍划分,其中39名为美国国籍,3名为英国国籍,2名为加拿大国籍,1名为非洲人。此外本次研究的参与者均具备如下条件:已建立跨文化友谊超过一年时间并定期或经常对外国友人透露个人信息,对于交往时间的硬性要求是为了确保对自我揭秘强度,深度和频率的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3.2 研究步骤

鉴于定量研究相较定向研究来讲更为客观,所以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研究者就整个课题提出两项假设,一是假设中国人对本国友人比对外国友人自我揭秘的程度深,数量大;二是假设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揭秘的正面信息比负面信息多。为了验证以上两项假设,研究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向研究对象搜集信息,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大概需要五到十分钟左右完成。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个人信息填写,包括答卷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其国外友人的国籍,以及其跨文化友谊的持续时间等。第二部分包括十个封闭式题目,其中五个题目拟用来验证假设一,而后五个题目将用来验证假设二。在填写问卷之前,研究者向调查对象保证此问卷的调查结果只用于研究使用,绝无其他商务用途,而且为了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从而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所有的问卷都采用匿名填写。最后研究者将问卷收集上来,再使用统计学数据系统计算出研究结果并加以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四、结 论(www.xing528.com)

研究数据显示,46.7%(n= 21)的研究对象向本族友人揭露的信息量要比向外国友人揭露得多,17.8%(n= 8)呈现相反趋势,24.4%(n= 11)显示二者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区别。而就自我揭秘深度而言,仍然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承认有很多私密话题,他们会与本族的亲密友人探讨,而会犹豫该不该透露给外国友人,甚至根本不会与外籍友人分享。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第一项假设是成立的,即中国人对本国友人比对外国友人自我揭秘的程度深,数量大。因为中国是一个高语境文化为主的集体主义国家[4],且中国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交流方式深受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势必会扩展到自我揭秘模式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观念叫做“局内人”或“自己人”,而相应的就有“局外人”和“外人”的观念,这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人们揭露或隐匿个人信息的决定[5]。而中国人又有很强的集体主义观念,所以更倾向于把来自同文化背景的友人当做自己人,而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当做外人,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奇。当然,除此之外,语言的沟通障碍也是导致此结果的重要因素。

针对第二项假设,研究结果显示了大部分的调查对象(n= 27)都承认他们在和外国友人交往过程中,更倾向于展现自己好的方面和感觉,而会避讳谈及负面信息,诸如失败、厄运、不幸等。所以研究的第二项假设也是成立的,即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所揭秘的正面信息要比负面信息多。如果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产生此种调查结果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交往过程中很重视礼仪和面子以及语言和行为的得体性[6],所以中国人更倾向泄露个人兴趣、学习和工作、态度和品位等无伤大雅的信息,而鲜少谈及财务状况、性或宗教信仰等比较隐私的话题。换句话说,为了做到举止得体,中国人更倾向在外国友人面前透露个人的积极正面的信息多于消极负面的信息,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报喜不报忧”。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所以中国人避讳谈及敏感话题也是为了在交往过程中避免尴尬或不必要的冲突。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聚焦于中国人在跨文化友谊中对个人信息的自我揭秘,其意义和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以跨国交流为背景,以跨文化友谊的建立和形成基调,以自我揭秘为主题,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交友习惯,帮助解决中国人在跨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更好地促进中外友谊,而且有利于增进我们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与外界交流模式的认识,使中国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此外,本文还将自我揭秘与中国文化相联系,指出中国人对本国友人和对外国友人自我揭秘程度和内容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有关,这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虽然对跨文化友谊的研究已属于老生常谈,但本文打破了以往研究只是致力于比较不同文化友谊观差别的常规,而是以全新的视角去深入剖析能够促进跨文化友谊发展的自我揭秘;其次,研究者把研究对象锁定为鲜少有人研究的拥有跨文化友谊的中国大陆居民,并拟运用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进行剖析解读;再次,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也推陈出新,不像其他学者那样采取定向研究的方法,或是通过采访向调查对象搜集信息,而是采用更为客观和直接的定量研究方法,这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Altman,I.,&Taylor,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2]Chen,Yea-Wen&Nakazawa Masato. Influences of Culture on Self-Disclosure as Relationally Situated in Intercultural and Interracial Friendships from a Social Penetratio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9,38(2): 77—98.

[3]Ge,Gao. Core Concepts and Organizing Principles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J].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2): 1—14.

[4]Lee,Pei-Wen. Bridging Cultures: Understan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al Identity in Intercultural Friendship[J].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6,35(1): 3—22.

[5]沈剑蕾.中美友谊观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2009(2).

[6]史琳娜. 2008.跨文化友谊之第三种文化构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