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活在教材中的教师会加速自己的衰老!——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老教师吴义荣先生开博时如是说。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师生共同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共同分享着见仁见智的观点意见。面对这样的变化,如何当老师,即便是对学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博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本质在于帮助教师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语文教师一旦拿起博客这一工具,就可以用它来刷新课堂,反思得失,梳理自己的教育思想,评介当今语文教学的流派和风格,以博议教,以博促学,以博交友,快速引领自己的专业发展。
彼得·伊利亚德说得好:“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作为今天教师需要掌握的八大信息技术之一,教育博客已经成了教师引领自己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教学需要反思,反思需要博客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在博客没有出现之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的激励是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但是专业期刊门槛很高,篇幅有限,不是人人都能发表的。博客作为自媒体,没有门槛,可以挂自己最稚嫩的文章;篇幅不限,可以发表自己的系列习作。作为反思的最好的平台,博客具有全员性、草根性、针对性、实效性、经济性、全程性、灵活性等诸多优点。博客唤醒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催生了教师新的学习、研究文化,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和技能。青年教师的成长尤其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满足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自觉冲动,更快更好地实现专业化成长。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正如吴义荣先生(博客名“晚秋亭话”)在点评山东省乐陵二中王淑敏老师(博客名“园丁”)的博客时说的那样:“一篇博文的字数是可以计量的,但渗透在一篇篇博文里的理性思考和生命的体验却是无法用有限的数字来计算的。这是一个孜孜前行者留下的思想轨迹和成长印记,这也是一个用激情加智慧抒写出的教育诗篇。留给我们的只是她一如既往奋力前行的背影,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生命就应该是以这样的方式趋于完成的。”博客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站在教育科研的角度来审视,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
而这,正是教师博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专业需要引领,引领需要博客
青年教师是21世纪教育的栋梁,有位伟人说过:“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今天的青年教师生活在祖国千年未遇的最好的时代,他们从参加工作起,学校和上级教研部门就为他们的成才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是,一位青年教师要成长为具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教学方法新颖独道,能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的良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不是靠指导老师一到两年的传、帮、带就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不停地学习,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指导老师只能引领你一时,而名师的博客却能引导你永远。青年教师要想在课改大潮中逐渐成长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勤于学习、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除了坚持反思、坚持写博外,那就是阅读名师的博客。兼收并蓄,有所倚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名师的博客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名师博客的共同特点为:对语文教育的痴迷与琢磨,对语文教育的叩问与反思,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与探究,对语文教育的坚信与坚守,始终没有停止过。名师的博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学术、思想、文化型的,这是关注的焦点。吸收别人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站在睿智者的肩上思考和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二是专业型的,同行的职业体验和感悟建立在彼此熟知和认同的语言系统之上,往往更能触发自己的灵感和遐想。许多名师的博客,自觉地把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俯身扶后学,高瞻拨迷航。阅读名师的博客,学习和借鉴他们丰厚的学养、成功的实践、精湛的教艺,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少迂回、时间上最经济的捷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要想在这个知识激增,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落伍,也需要从同行博客中学习借鉴,刷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切磋砥砺,交流提升,永葆学术的青春。(www.xing528.com)
(三)思想需要交流,交流需要博客
博客不同于纸质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博主与博主、读者与博主、博主与读者之间可以实时交流、互动。自从有了博客,过去多年没有谋面的师长续上了联系,平时来不及探讨的同事方便了切磋,更多素昧平生志同道合者纷纷来论道。写博、读博、评博,智慧与智慧碰撞,灵感与灵感交锋,常常让我们乐此不疲。例如:我写了博文《模特为什么不笑——谈读后感的写作》后,吴义荣先生马上写一篇博文,对我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模特作为一个审美注意中心包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导致指向性的偏移或泛化,尤其是模特的脸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位,任何放大的表情,都可能把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与服装关联不大的脸部,而忽略了审美主体角色——服装,产生审美重心上移的错位,这就完全使服装美的语言表现失去了必须的关注。模特与观众在T型台上下的无声对话和情感交流,完全借助于模特的肢体语言作用于观众的视觉而产生相应的审美效应,因此,模特的凝固般的端庄,冷艳,肃然的招牌表情也无异于是给观众一种心理暗示:请别看着我的脸蛋,这里没有风景!
——吴义荣《也谈模特为什么不笑》
又如:针对怎样听课和评课,我发表了博文《琢磨璞玉,利我前行》。吴义荣先生读后,当即留言道:
我以为,要形成自己区别于别人的评课个性和风格,应从以下几点把握:1.应有一个较高的视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审视和解读;2.关注和捕捉闪光的鲜活的教学细节,剖析它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意义;3.让教师上“自己的课”,不要把评课者的意志强加给执教者;4.敏锐地准确地抓住典型的共性问题和特殊的个性问题进行深入地归因分析,找出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理由;5.要言人之未言,言人欲言而不能言者;6.换一种视角去观照,换一种方式去表达,亮出“自己”来;7.要形成自己富于个性化的评课话语系统,让语言从内涵和质地上凸显个性;8.摆脱三种思维定势:从众定势、权威定势、经验定势。9.作好评课的思想准备和文化准备;10.体现出评课的层次性。
——吴义荣《如何形成自己评课的个性特色》
通过博客交流,我们获益良多。思想在交流中升华,人情在沟通中练达,水平在切磋中提高,志趣在陶冶中高雅。博客作为实用、便捷的工具,既满足了教师们的教学需要,同时也引领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程度不断地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博客辅助教育教学、成就教师的功能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