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何使学生得一隅于课内,反三隅于课外呢?我赞成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的提法:教师举三证一,学生举一反类。他把“一”解释为一种带规律性的东西,如原理、定律等;把“三”解释为“一”的同类型的事物。所谓“举一反三”,即告诉学生一个原理,让学生根据这个原理去推知同一类的事物。而教师在告诉学生这个原理的时候,往往要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它,让学生弄懂。学生懂了以后才能根据这一个原理去“反三”,即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吃透教材,跳出教材,广泛占有信息,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何况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里,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手中没有大量的信息,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必然满足不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举一反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要让学生“举一反三”,类比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案例一:走近作者,贴近文本,挖掘内涵
在学习《长城谣》一课时,学生最感困惑的就是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这在课文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于是我把作者一系列歌咏故乡的诗句引进课堂: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梦里的挥手告别……
——《乡愁》
我不是只有/只有/对你的记忆/你要知道/还有好多好多的线索/在我心底/可是/有些我不能碰/一碰就是一次/锥心的疼痛……
——《隐痛》
一个从没有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父亲啊母亲/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隐痛》
学生终于明白:故乡的名字,那是诗人“心中的刺”!这几首诗里的“故乡”何尝又不可以置换成“长城”这个意象符号呢?长城负载着许许多多民族与家国的历史悲欢和个人的恩怨,它的“无情”、它的“冷眼”,何尝又不投射在诗人的心上,进而生成“心中的刺”、积淀成“锥心的疼痛”呢?故乡的名字居然是我心中的刺,一碰就是一次锥心的疼痛。试想,诗人面对故乡,面对长城,情何以堪?!这是一个何等美丽又何其伤感的内心情结!诗人在这里袒露的纠结心迹,又岂止是一个炽热的爱国情怀可以简单概括的?至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诗人为什么唱不成声、写不成篇的深层原因了。
她在那头,我在这头,故乡一旦成了千呼万唤、魂牵梦绕、终不得归的一个名字,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落寞与疼痛!
倘若有一种爱,超越了时代的悲欢,超越了家国的恩怨,走进了生命,融入了血脉,对故国故土的一切,刻骨铭心,难以割舍,然而如此情思又常常剪不断理还乱,那又是一种怎样纠结的人文情怀!
这种爱,有些非凡,有些独特——爱到不舍,爱到无言,竟至爱到忧伤,爱到疼痛,爱到包容一切,甚至爱到最后不能轻易地去触碰它……什么叫大爱无疆?什么叫大爱无言?在诗人的这首诗里不是可以找到生动的诠释吗?这首诗让我们直抵诗人灵魂最柔软之处,那里保存着一种纯然而又永恒的凄美之爱——那是一首无字之诗!
案例二:将故事和传说引进课堂
我在给学生讲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告诉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由于教养(文化程度和修养)不同,所从事职业不同,他们的语言也不同。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以下两个故事和传说:(www.xing528.com)
教养不同的:过去有一个狂生,因能写几句歪诗,自以为不得了,目空一切,要去找当时的大文豪、诗人欧阳修比试比试。有一天他当真去了。出门不久,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看见一棵树,他想:“我既然是去找欧阳修比作诗的,何不先在此以这棵树为题做首诗演习演习呢?”于是他便作诗了:“路旁一树丫,两朵大丫杈。”做不下去了,这时后面来了一个人,替他续上了后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狂生一听:“哎哟,看不出你老兄还有两下子,何不跟我一道找欧阳修比试比试去。”于是二人同行,来到河边,狂生看见远处有一个放鹅人手拿竹杆将群鹅赶到河里,不禁又诗兴大发:“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吟完这两句又作不下去了,还是刚才那个人又帮他续上后两句:“白羽分清水,红掌踏绿波。”狂生一听:“哟,你老兄还真有两下子,欧阳修肯定要败在你我手下。”渡船摇过来了,二人刚一上船,那狂生又摇头晃脑开了:“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其实这人就是欧阳修,他笑着对狂生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一个人由于教养不同,作诗也有雅、俗之分。
职业不同的:从前杭州有一个青楼女子跳楼自尽了,过往行人看了都感到惋惜。一个秀才看了,叹道:“香魂一缕逝悠悠。”一个商人见了,叹道:“家私万贯世难求。”一个和尚看了,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西天去。”一个屠夫见了,嚷了起来:“我的心肝我的油!”这个传说告诉学生:一个人由于职业不同,语言也带有各自的职业特点。
案例三:调动学生旧知识的储备
上《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一文:当讲到大青山北麓环境气候比较恶劣时,引来岑参的诗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当讲到古代汉族人要想排除来自西北方向游牧民族的威胁,就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时,则引了王昌龄《出塞》中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当分析到大青山南麓在古代曾是胡汉相争的焦点时,又引了毛主席的名句:这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齐诵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上诗句都是学生熟悉的、学过的,将它们恰到好处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倍感亲切。
案例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入课堂
作家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不是完美的,也有很多的缺憾,怎么办?铸炼语言!怎样铸炼?向名著学习语言,向生活学、向人民群众学。在提到向群众学习语言时,我就举了我某一年去贵阳开会的经历。我在玉屏站上火车,挑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车还没开,正感无聊时,突然看见对面一条轨道上有一节火车皮,那个车皮上有人用粉笔写了一首打油诗:
百日一实现,
局长抱彩电。
段长戴上海,
站长五十元,
工人一支烟。
这首诗很直白,除了“百日”不好懂外,其余都好理解。车到凯里车站,发现那里有个大幅的横标,红底白字:“热烈祝贺贵阳铁路分局百日安全竞赛取得圆满成功!”哦,原来“百日”指的是这个百日安全竞赛,百日安全竞赛目标实现了,那这个功劳最大的是谁呢?应该是一线的工人,按照奖勤罚懒的游戏规则,应该是谁出力流汗越多谁得到的赏赐就越多,结果呢?局长得了台彩电,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彩电还是很稀有的,一年的工资还买不回一台彩电。段长比局长低一级,得了块上海表,市值一百二十元,两个月的工资;站长得了五十元,五十元是当时大学生转正后的工资。工人仅仅得到一支烟,最辛苦的反而得的奖励最少。什么叫大锅饭?这就叫大锅饭。采用发牢骚的方式表达要说上大半天,还不一定表达得清楚。而打油诗25个字就把这个行业分配不公、不正之风揭露出来了,这样的语言非常生动,非常鲜活,我们确确实实需要向生活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还有,作家都要锤炼语言了,那学生是不是更应该下功夫学习语言?学生无不点头称是。
此外,名篇名句、名人名言、新人佳作、民间谚语、警句格言等,只要与教学内容相关,都可以引入课堂,进行类比,即:必须以占有大量资料、积累大量信息为基础。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信息积累多了,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中选出最典型、新颖的材料,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反思】用来类比的信息除了专门收集外,主要还是平时积累,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与人交谈,其中都有可供类比的材料,有的还相当生动和典型、新颖,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而已。(一)用来类比的材料必须具有思想性(至少是无害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二)要有度,即不瘟不火、恰到好处,生动活泼而不节外生枝。教师授之有趣,学生学得欣然,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别完成“举一”和“反三”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