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信用就不可能有现代市场经济。信用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严重恶化的企业信用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问题的对策性方面,仁者见仁,颇有启发,但效果并不显著。

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信用就不可能有现代市场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信用开始在我国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信用必将深入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交易方式。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信用交易方式不断推出。银行信用贷款个人信用消费,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交易行为不断增多。毫无疑问,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用发展过程中,企业信用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企业信用的好坏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经济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培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社会信用的恶化主要源于我国企业信用的恶化。因此,关注和研究我国企业信用问题有着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管我国目前的企业信用状况较改革初期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重视对企业信用的建设和管理。然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我国信用交易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社会失信现象日益严重;并且,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商业欺诈猖獗,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问题严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侵犯知识产权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信用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严重恶化的企业信用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4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至少达到2000亿元以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已严重扰乱了生产领域的经济秩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工商机关查处欺诈等违法合同案达5.2万件,涉及金额51亿元。[1]

尤为严重的是,企业恶意拖欠银行债务,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进而导致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银行、企业信用关系恶化。很显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与企业信用恶化、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已达到了10.5%,超过了10%的国际警戒线;同比之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基本不超过5%。[2]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家改制企业,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债废债企业32140家,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3]虽然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有密切关系,但这些数字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企业信用问题严峻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过程中,不仅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制约几乎不存在,而且资金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小。我国拥有的17万亿元的银行储蓄存款、巨额充足的股市资金,以及雄踞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使得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的资金缺乏的国家变成了资本“相对过剩”的国家,“流动性过剩”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领域里的突出现象。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一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商业银行有大量闲置资金无法放贷出去;而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拥有很好的投资项目,急需资金却贷款无门,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信贷资金的过剩”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存的现象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重要资源——信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流通环节存在问题。社会中介机构缺乏公信力、信用传导机制不畅致使企业信用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本身具备良好信用,本来完全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仅仅由于信用中介发展的不完善而最终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2005年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70.5%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缺乏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有47.8%的企业在近三年没能成功融资,另外29.6%的企业仅获得过一笔投资。[4]

上述情况说明,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的缺失、信用传导机制不畅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问题。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普遍现象还是我国转轨时期特有的短期现象?这个疑问使得我们感觉到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社会信用,特别是企业信用缺失的根源和治理方法,探讨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企业信用机制的良性发展,发挥信用尤其是企业信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派和西方主流学派对信用问题都有所论述。马克思主义学派注重信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涉及信用对企业的生产和流通等具体过程的意义,以及信用对生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则注重信用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侧重于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信用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对企业融资、股价评估等方面的影响。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派还是西方主流学派对信用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假设之上,即假定完善的市场机制存在并且发生作用。对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特殊时期的我国而言,企业信用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派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派都没有也不可能给出合理的解答。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信用问题一直非常关注,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较少,目前基本上还处于探索中。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问题的对策性方面,仁者见仁,颇有启发,但效果并不显著。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理论,更没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全面分析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鉴于此,本书希望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补充和完善现有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理论,并且对我国企业信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稳定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问题有利于加速我国企业的成长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良好的企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姚益龙(2001)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市场经济中企业信用发挥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扩大企业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的作用。高西友(2001)认为多种多样的信用工具的存在,不仅可以代替现金流通,而且可以使一些债权、债务相互抵消,大大节约了企业与现金流通相关的各项费用。同时,商业信用的发展也加速了商品的销售速度,促进了资本的快速周转,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特别是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得信用能够将社会上分散的、小额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迅速投入到企业的生产领域中去,加速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使得许多原本企业不可能完成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信用合作的方式顺利进行,从而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规模,有利于分享各种规模经济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资源,这是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灵魂作用的重要体现。

其次,研究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问题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是一国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资源的不当配置必将给国家整个国民经济留下波动的隐患。当前,“信贷资金的过剩”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存是我国金融市场最突出的问题,这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说明我国金融领域的资源配置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是存在着金融资源的极大浪费。“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尽管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一年内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并且将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历史最高点,但是宏观经济过热压力仍然很大。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尤其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障碍问题,那么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使国民经济走上又快又好、健康发展的轨道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理由,本书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深入探讨转轨时期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作用的有关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本书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做出解释和界定。

一、信用及其种类划分

“信用”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redere,意为信任(姚益龙,2004)。“信用”一词的本意是对他人的信任或者对他人履行能力的信任,亦即信用资源的使用者为了取得某种资产的使用权而做出的在将来某个特定时期履行某种等额价值及资源占用费义务的承诺行为(姚益龙,2001)。

从本质上来讲,信用是商品和货币借贷关系中所体现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产权关系的延伸,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反映出一种行为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

按照信用外延的不同,可以将信用分为广义信用和狭义信用。广义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债权和债务而发生的支付关系,以及在支付关系中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交易规则。它体现的是一种恪守诚信的意愿和偿付能力的统一。而狭义信用同样体现的是债务人对债务还本付息的意愿和能力的统一,但不同于广义信用的是:债权人放贷是为了获得利息,实现价值增值或者其他经济目的,因此狭义信用中的债务强调的是有息债务。狭义信用较广义信用来说更能反映出信用的性质和作用,是信用的典型形式。因此,本书将着重研究狭义信用。

孙智英(2002)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信用种类。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曾相继出现过三种基本的信用形式: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信用出现了细分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票据、单据、信用证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消费信用、企业信用、国家信用、贸易信贷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中信用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信用运作主体的差异,狭义信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和国际信用五种形式。[5]

1.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又称消费信用,是指个人通过信用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自己当前所不具备的预期资本或消费支付能力的经济行为。个人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利率较高,风险较大。

2.企业信用

这里的企业信用体现为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具体指资金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即贷款人把资金借给借款人,借款人在到期日按照约定的条件归还本金及利息的行为。本节第二部分将从信用外延的角度,分别详细介绍广义企业信用和狭义企业信用。

3.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借贷为经营内容,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行为主体的信用活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从本质上说,银行信用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银行信用在来源和运用上没有方向限制,既可以流入,也可以流出;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上大大超过企业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4.政府信用

政府信用即以政府(包括国家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或超国家的政府组织等)为授信主体而发生的信用关系。在信用经济的链条中,政府信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不仅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和承担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而且政府信用所创造金融工具也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操作基础。

5.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二、企业信用(www.xing528.com)

在商业社会,企业是信誉的载体(张维迎,2002)。企业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核心,也是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部分。对于企业信用的概念,不同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企业信用的概念做合理的界定。

当企业信用一词被用到经济学、管理学及一些交叉学科领域时,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Shapiro(1983)将企业信用定义为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预期。Raub和Weesie(1990)认为企业信用是通过利益相关者对其历史行为的观察而形成的信用。Fombrun和Shanley(1990)指出企业信用是利益相关者根据企业信号所形成的一种判断。Shenkar和Yuchtman(1997)则认为企业信用是一种组织声望,代表着企业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权威、特征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Weigelt和Camerer(1998)明确提出,企业信用是关于企业的一个特征集合,是对企业在履行各种行为承诺的能力以及可信任程度方面的一个综合判断和评定。我国学者徐鸿(2002)则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企业信用:首先是各类经济组织对商业契约的有效履行能力和履行情况的综合表现;其次是各类经济组织遵从社会道德、承担道义和追求名誉的集中体现。综合以上两方面内容,他认为企业信用是各类经济组织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短期利益,为了虚物利益而放弃实物利益行为的表现,是对经济组织的诚信和名誉的总体评价,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由上述对企业信用不同方面的阐释来看,广义的企业信用不仅仅表现为企业对债务的按期偿还,还应当包括企业对各种法律和道德承诺的履行。例如,遵守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法规,履行商业合同,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等,这些都是社会对企业要求履行的承诺。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企业信用就是社会对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预期,是对企业“诚信和信誉的总体评价”。

从企业信用的概念出发,广义企业信用的构成要素除了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和意愿外,还应当包括企业履行承诺的范围和社会对企业信用的认知程度。

企业履行承诺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实力,包括企业规模、资产质量、产品质量、财务状况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等。从动态指标来看,履约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员工素质和行业前景等;企业履行承诺的意愿取决于企业的道德素质和失信的损失预期。企业的道德素质又取决于企业家及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水平。失信的损失预期取决于损失程度和损失的概率。失信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法律和合同对失信行为的惩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是指由于信用降低造成的交易成本上升和交易量下降导致的损失。损失概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监管力度和社会信息系统的有效性。监管力度越大,企业失信的直接损失越大;社会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越高,失信对企业信用的损害越大,失信的间接损失越大。

企业履行承诺的范围一般是由社会法律、道德和合同界定的;企业履约范围的界定取决于研究的需要,不同的研究需要对企业履约的范围做出不同的界定。对企业履行承诺范围的界定将会影响其履行承诺的能力和意愿。而社会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取决于信用作用机制的完备与否,也就是企业信用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信用机制的不完善会影响企业失信行为的损失,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不守信获利,从而出现信用的“逆向选择”。

狭义的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到期日对债务按照约定的条件归还本金及利息的能力和意愿。其中,债务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有息负债,如各种长短期借款和长短期债券等。狭义的企业信用包含于广义的企业信用之中,由于企业履行承诺的范围已经被界定为对有息负债的还本付息,因此,狭义的企业信用也包括企业对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企业对债务还本付息的意愿,以及借款人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具体讲,还本付息的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到期日筹集到足够资金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还本付息的意愿主要是指企业在到期日对债务的偿还意向。

本书将企业信用界定为狭义的企业信用,并且在不完备的信用作用机制下集中研究银企之间的资金信用关系,以及银企之间资金信用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

三、企业成长性及其量化指标

所谓企业成长或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自身的长期增长发展能力,也就是为股东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增长能力。对企业成长性的分析是围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给予客观的评价,以此进一步认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企业成长性是反映企业经营成败的主要标志,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企业成长性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单一指标体系和多指标体系。很多研究比较了不同成长指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成长性指标:资产、就业机会、市场占有率、总产出、销售额和利润(Ardishvili等,1998; Delmar,1997)。在单一指标体系中,Delmar(2003)比较关注销售额和就业机会;而Hoy(1992)和Ardishvili(1998)则认为销售额是首选。由于该指标对就业不敏感,因此所分析出的企业成长过程可能是不正常的。基于此,有的学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认为就业机会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衡量指标(Schreyer,1999)。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指标是完美的,因此有学者提出使用多指标体系来衡量企业成长性(Davidsson,1989,1997),如有学者利用一组财务指标(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润、负债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毛利率等)对企业成长性进行判别(从佩华,1997;吴世农等,1999;李延喜,2006)。其中,李延喜(2006)发现,经济增加值(EVA)和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标有正相关关系,EVA>0的企业,其成长性综合得分也较高;EVA<0的企业,其成长性综合得分也较低。也就是说,实现了价值创造的企业(EVA>0)的成长性必然要高于未实现价值创造的企业(EVA<0)。因此,本书认为可以通过EVA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性。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绩效评价体系作为最能反映企业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增长、发展的指标体系,是由美国的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在剩余收益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新方法。

EVA是指从税后营业利润中扣除企业资本占用成本后的结果,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EVA)=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资本总额。EVA的计算结果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所创造的经济利润。当公司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超过资本成本时,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公司的经营收入在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后仍然有剩余,这部分剩余收入的所有权属于股东。因此,当经济增加值为正时,企业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反之,当经济增加值为负时,说明公司的经营所得不足以弥补包括股本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和费用,从而毁灭了股东价值。在EVA系统中,业绩以企业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从而消除了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采用EVA作为企业成长性的度量指标。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本书主要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研究企业信用的问题。本书第一章界定了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二章从企业信用量化理论、企业成长性量化理论和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作用机制理论三个方面对企业信用和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和综述,力图最大限度地吸取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精华。

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研究企业信用的量化和评级问题。在对企业信用风险及其度量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之后,第四章将利用累积Logistic回归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行实证研究。

第五章着重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本章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了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盈利能力、规模、资本结构、企业信用意愿、增长惯性和行业因素。

第六章将企业信用作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来研究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建立了企业成长性识别模型和企业成长能力模型,研究了企业信用在企业成长中的边际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信用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企业信用意愿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与预期的结果相悖。

第七章详细阐释了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原理,以及企业信用机制失灵的原因。首先通过KMWR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信用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银企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企业失信的原因,并分析了导致我国信用作用机制失灵的最主要因素——信用体系及信用中介制度的不完善。

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从近期和远期两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失信问题的解决方案。第八章通过企业和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和银行两个阶段的博弈模型对建立行业协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促进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发挥。因此,近期内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解决企业失信问题。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信用作用机制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因此本书在第九章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和欧洲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情况,试图从中得到借鉴和启示。然后,在第十章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信用体系的完善从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两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措施和建议。

第十一章总结了各个章节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企业信用和企业成长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点

尽管国内外研究企业信用问题的学者数量众多,文献数量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与现有文献相比,本书的研究成果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第一,使用了“逻辑推理与实证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本书不仅有对企业信用和企业成长相关问题的逻辑分析,而且注重使用实证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本书将企业信用分为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分别进行量化;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量化了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边际影响,更加有力地支持了企业信用作为生产要素推动企业成长的理论;在探讨企业信用评级问题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公司信用等级进行了评价,既考察了历史数据,又分析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到了信用评级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对以往主要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研究企业信用的思路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第二,使用了博弈论的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主要通过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研究企业信用问题,而本书的另一特色则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不仅阐述了信贷关系中企业的失信问题,而且分析了行业协会在疏通信用传导机制上的可行性。可以说,博弈方法的使用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第三,从企业生产要素供给(企业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在构建我国企业成长的因子模型中,第一次添加了企业信用因子,这在以往该问题的研究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注释】

[1]李建华等.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J].经济纵横,2004(4):50.

[2]于敏.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外资与贷款风险控制[J].南方金融,2006(8):35.

[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有关情况的报告[N].2001.3.16∶2.

[4]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调研项目[N].2005.这项调查名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调研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主持项目的总体设计,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CPDF)、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共同参与。通过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调查人员对太原、长春、成都、台州、广州五个城市的近1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前后历时一年多。

[5]具体来说,本书要介绍的五种狭义信用的形式是:狭义个人信用、狭义企业信用、狭义银行信用、狭义政府信用和狭义国际信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