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及现状
二战期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领,改名为昭南岛。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了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946年英国把新加坡划为直属殖民地。20世纪5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新加坡人决定脱离英国,寻求独立。1959年6月,新加坡在被英国统治140年后,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宪和颁布紧急法令的权力。同年5月新加坡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席中赢得43个席位。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共和国成立。
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新加坡继承了威斯敏斯特议会制政府的模式。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新加坡是一党主导的国家。虽然反对党得到法律的承认,甚至受到特别保护,但在实际运作中,反对党一直无法与执政党相抗衡。长期以来,以李光耀为核心的人民行动党高层领袖主宰着新加坡的政治[2]。李光耀的统治模式被许多西方学者称为“软权威主义(soft-authoritarianism)”。
新加坡的另一主要社会特征是多元化。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的社会,新加坡一直面临着由特殊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情感引发冲突的潜在威胁。多年的反殖民运动使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它所面临的是一个种族矛盾重重,自然资源匮乏,同时又与邻国积怨颇深的弱小岛国。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这三大种族“在血缘、语言、文化和宗教上与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有密切关系,各民族间的冲突往往会引起国际间的矛盾,所以言论上的疏忽很容易导致民族和国际关系的恶化”[3]。二次大战结束后,种族间的冲突和暴乱一度困扰着新加坡。1950年新加坡的马来文报纸把发生在穆斯林和欧裔人士之间的矛盾当作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争加以报道,引发了导致重大伤亡的暴乱。(www.xing528.com)
有鉴于此,新加坡政府自独立以后始终把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种族和睦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为了消除种族冲突的潜在危险,建立稳定的政治环境及和睦的社会氛围,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保护多种族和多语言的政策。一方面,政府鼓励不同种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特性,支持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保持各自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上世纪70年代政府提出双语政策,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两种语言:英语和他们的种族语言。另一方面,在允许每个种族群体保留各自文化特性的同时,多民族政策还通过创造“对新加坡的认同感”来建立国家主体意识。国家扮演着一种超然于所有种族之上的“中立”角色,对于任何一个种族群体来说,国家都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保护者。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时,一般都要充分考虑各种族间在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差异,尽量给予各种族平等的地位,以免发生种族纷争。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至今仍认为,在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发生流血事件,新加坡多年来为建设国家和加强种族间相互信任而做出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4]。为了实现种族平等,新加坡政府将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四种语言并列为国家语言。这四种语言在新加坡不仅成为许多电台的播用语,而且成为许多电视台的播用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