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提升国家的信息化水平
日本在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通信网络宽带化、IP化的同时,提出了更加宏伟的U-Japan计划,该计划是今后几年提升日本信息化水平的重大指导性纲领,也是在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保持日本的信息技术领先优势、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一项重大战略构想。
1.从“e-Japan”到“U-Japan”
日本政府为加快信息网络社会的建设,于2000年11月制定了《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基本法》(简称《IT基本法》),并于2001年1月成立了由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IT战略本部”,提出了“五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的“e-Japan计划”。该计划把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电子政府、人才培养确定为四个重点领域。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网络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DSL用户达到了3500万户,有线电视接入因特网服务的用户达到2300万户,FTTH用户达到1770万户,大大超过了预期目标。与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际使用率并不高。根据总务省2003年7月的统计,DSL用户的实际使用率只有24.4%,有线电视接入因特网服务用户的使用率只有9.9%,FTTH用户的使用率只有3.2%,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缺乏能够吸引用户的丰富内容,二是医疗、教育、政务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为此,日本政府将政府工作重点转到网络的有效使用,并于2003年7月提出了以“活力、放心、感动、便利”为目标的“e-Japan战略II”计划。该计划将医疗、饮食、生活、中小企业金融、知识、劳动就业、行政七个方面作为优先推广的领域,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和技术研究开发。在此基础上,日本总务省于2004年3月正式提出了《U-Japan构想》。其中,“u”取自拉丁文“Ubiquitous”,意为“无处不在”,即通过网络的广泛普及,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施设备与任何人之间,都能非常方便地进行信息连接和沟通,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
2.U-Japan的基本理念
U-Japan计划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日本进入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时代,即从信息化为代表的IT时代过渡到所有人和物都与网络相联结、以信息交流为主的ICT时代,从赶超美国、韩国等IT先进国家发展到网络建设与应用并重,创造出有日本特点的网络社会,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以上目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1)从宽带网到U网,网络设施建设升级。从有线网为主过渡到有线网、无线网实现无缝连接的网络环境,使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2)从推动信息化到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网络应用进一步升级。迄今为止,对网络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今后将积极推进ICT技术的应用普及,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3)大力改进网络应用环境,使联络沟通更加安全、放心。
“U-Japan”的基本理念可以进一步用一个“U”与三个“U”来概括。第一个“U”是Ubiquitous,意思是将所有的人和物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另外三个“U”分别是:Universal,意思是充满关怀的心灵沟通;User-oriented,指为用户着想的设计理念;Unique,是富有个性的网络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U网技术的开发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对社会环境准确把握。
3.U-Japan计划对ICT产业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计划,ICT产业在经济层面及社会层面上肩负着重要任务。首先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强化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通过ICT技术的普及,缩小社会差距。
2004年12月日本总务省召开了“为实现U网社会的政策恳谈会”,汇编出版了题为《U-Japan政策——在2010年实现U网社会》的报告书,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和措施。在构建U网环境方面,报告书建议:(1)扎实推进无线通信的开放战略,大幅提高使用无线通信的便利程度。提高移动通信、无线上网的技术水平。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将进行频率再分配。推广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对频率使用费制度进行重新审议。(2)推动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开发无缝连接技术、多模式上网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保障技术,使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可以自由组合,加快家庭内部的信息化步伐。(3)积极推进电信与广播电视服务的融合。在U网环境中,利用手机接收电视节目,通过数字电视实现互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流通方式。今后还将进一步推广“利用电信服务广播电视”制度,促进传输渠道的共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的普及和利用,推进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技术的研究开发。(4)提高IP基础设施的水平。随着IP技术的迅速发展,积极推动家电IP化,研究开发IP的核心技术和超高速因特网卫星。
报告还提出了“实物网络”的概念,即给蔬菜、药品、窗帘等从前与网络毫不相干的物品装上电子标签或传感器,纳入网络环境中,使人们可以随时掌握相关信息。为此需要研究开发电子标签、传感网络、网络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推动家电网络化,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U网终端技术。为促进U网的应用普及,还需要研究解决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改善电子商务环境、处理违法和有害信息、保护知识产权、确立新的社会规范、提高信息应用水平、消除地域差异、保护地球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整相关制度和习惯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4.政府在实施U-Japan计划中的着力点
《U-Japan政策——在2010年实现U网社会》报告书强调,要实施U-Japan计划,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市民和学术界的力量。政府应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现有的市场框架和规则进行检讨,以利于企业自由经济活动的开展;为企业创造新价值提供激励机制,促使部分企业克服惰性。产业界创造新价值是实现U-Japan构想的根本动力。报告将ICT产业分成“解决层”(Solution Layer)、“平台层”(Platform Layer)、“终端层”(Terminal Layer)和“网络层”(Network Layer)四个层面,对每一层面的主要工作和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做出分析说明。在“解决层”,将把开发多样化服务、开展自由高效的经营活动、消除社会差距作为主要任务,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提出目标、调整税收和改革现有制度等措施予以扶持。在“平台层”,主要任务集中在网络接口的确定及标准化、确立国际优势地位和保障安全。政府需要为保障不同网络、不同终端和不同服务的连接顺畅制定政策,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协助民间公司研究标准,并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在“终端层”,需要解决便于灵活使用的普及型设计、在任何环境都能进行无缝连接、经常推出廉价而便利的终端设备等课题。在“网络层”,需要解决提供稳定而廉价的服务、消除地域不平衡、保障安全和防止突发事件等课题。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提出目标予以引导,通过政策调整予以支持,并在不能进行商业操作的领域投入资金,弥补功能的空缺。与此同时,需要得到学术界、市民和非政府组织对U-Japan计划的充分了解和积极参与,以开展创造性劳动。(www.xing528.com)
5.广播电视在U-Japan计划中的作用
日本推出的U-Japan计划,无论是网络环境的提升,还是应用的普及,都是在通信网络的宽带化和IP化、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既是一项技术改造工程,又是一项社会工程,必将会带来人们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尽管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该计划的提出,反映了日本政府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构想。在整个计划中,广播电视行业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基础支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平台和地面广播电视传输手段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高级别的网络建设和普及是难以想象的。在服务内容方面,广播电视行业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任务。根据日本总务省信息通信研究所的统计,从2000年至2003年,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录像带、音乐、游戏及报纸、书籍、杂志在内的日本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维持在11万亿日元(约100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音乐类(包括音乐和广播节目)和教科书类(包括报纸、书籍)的内容产业呈下降趋势,而影像类(包括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内容产业不断增长,2003年达到4.9万亿日元(约400亿美元)的水平。这些数字内容在今后的网络环境中将继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日本各广播电视公司纷纷以不同形式加入到广播电视与通信相互融合的大潮中,也反映出与信息通信技术(ICT)密切相关的广播电视业,在未来的“无处不在”的ICT环境中所要扮演的积极角色。
【注释】
[1]《广播法》第2条。
[2]NHK:《广播50年》,第145页,1977年编。
[3]1952年吉田茂政府时期,电波监理委员会被废止,相关管理职权划归邮政省。
[4]受他人委托,以受众接收为目的、负责节目传送的广播形式,专指卫星广播范畴。《广播法》第2条。
[5]指委托拥有执照的受托广播业者播出节目的业务。《广播法》第2条。
[6]松田浩:《NHK——受到质疑的公共广播》第4页,岩波新书2005年5月出版。
[7]西正:《放送将怎样变化》第91页,日本钻石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8]数据来自日本总务省信息通信政策局2005年9月编《广播行政的现状和课题》。
[9]数据来源于日本总务省信息通信政策局2005年9月编《广播行政的现状和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