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经济学理论及陕北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

环境经济学理论及陕北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2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从而阻断了无偿使用和污染环境的通路。

环境经济学理论及陕北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成果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从而阻断了无偿使用和污染环境的通路。可以说,经济杠杆是目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一是估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间接地对人的精神损害;二是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挽救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的效益和间接的社会生态效益;三是制定污染者付费的制度,根据排污情况确定收费力度;四是制定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这些研究领域,归结起来就是要通过经济、行政、法律、技术、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环境的改善,继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经济手段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手段,这种手段在环境管理中要与行政、法律、教育等方法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税收、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污染者与受污染者之间的关系,促使、诱导经济单位和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活动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征收资源税,排污收费,事故性排污罚款,实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奖励,提供建造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等。由于能源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现象,所以,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陕北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就成为本研究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

对于环境经济学而言,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外部性理论和效率理论。

2.2.2.1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环境问题外部性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分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及其影响范围。此外,提出解决环境污染这个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各种方法,也是能源产业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系统政策制定的经济理论基础。外部性理论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对外部性理论和市场失效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采用环境法律手段和环境经济手段促进能源资源产业与环境之间友好发展,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时,能更有效地配置能源资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环境产品。

然而,要明确外部性理论,首先要理解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效应,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即负效应。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的概念是指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时所产生的一种社会低效率现象。(www.xing528.com)

在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的生产对环境产生的是负效应,但这部分并未计入企业的成本,这相当于企业以牺牲和损坏环境来降低自身的成本。为了消除企业的这种外部负效应,传统经济学汇总了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干预解决,通过税收和津贴来调节,对于造成负外部性的生产者通过征税限制其生产,即征收所谓的庇古税,而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给予津贴,鼓励其扩大生产。众所周知,能源资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以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提高能源资源产业的竞争力和降低其外部负效应,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但由于庇古税收没有考虑外部性活动的相互性,因此该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进一步解决外部性的低效率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在批判庇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界定产权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在1960年,科斯发表的著名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阐述了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方法被后人称作“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同时交易成本灵活,可被忽略,那么外部性问题就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自行解决。由此,排污权许可证贸易应运而生。由于产权清晰,相对来说,在获得等同的排放量权利下,环保型企业较之同类企业的排放权利更大,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同时也为朝着环保型、循环型方向发展的能源资源型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

2.2.2.2 效率理论

在经济学中,经济效率是评价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环境政策的重要标准。但环境经济学所谓的经济效率,既不是传统的生产理论所说的“最大产出”或者“最佳投入产出比”,也不是传统的消费者理论所描述的“效用最大化”。完全意义的经济效率是生产、消费和贸易高效率的组合。要达到生产、消费和贸易高效率的组合,就必须是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各个环节皆处于最高效率状态,即在生产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消费时尽可能使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在贸易时尽可能克服绿色壁垒等对贸易造成的贸易障碍。所以说这一理论为能源资源产业在发展战略和思路上,提供了指导依据,进而也就要求能源资源产业应当要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生产环保产品为目标,进行发展和利用。

现代福利经济学认为,要获得最大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一是帕累托最适度状态;二是效用边界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必须满足三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即对于使用资源投入生产商品的全部厂商来说,任何一对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应相等,且等于投入的资源价格之比;二是高效率的消费,就是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应当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三是对于所有的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商品替代率应等于生产相同商品的技术替代率,并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所以,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旨在节能减污、节约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产业,这一目标无疑是给能源资源产业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指南。[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