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地质研究:中更新统Q2+成果

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地质研究:中更新统Q2+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江汉平原中部江汉平原中部的善溪窖组埋藏于地下,为钻孔所揭露。戚家矶组下部为赭红色蠕虫状泥砾,砾石大小不一,一般15cm左右,最大可达30

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地质研究:中更新统Q2+成果

2.2.2 中更新统(Q2

区内中更新世包括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和大姑—庐山间冰期4个时期,其中鄱阳—大姑间冰期和大姑—庐山间冰期为长期的湿热气候,分别形成广泛分布的、典型的紫红色网纹状红土,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内第四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标志之一。

1.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区的中更新统称为善溪窖组(Q2s),一般分为上、下两段,被认为分别是鄱阳冰期与鄱阳—大姑间冰期和大姑冰期与大姑—庐山间冰期的产物。江汉平原周缘地带,善溪窖组(Q2s)构成Ⅲ、Ⅳ级阶地;江汉平原区则埋藏于地下60~100m,构成埋藏型阶地,且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其岩性亦有些差异。

1)江汉平原西部

善溪窖组下段img18为冲积相,一般具有二元结构,可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img19下部为河床相砾石层,上部为砂层或夹透镜体状砂,具交错层理,本层厚一般30~50m;上层img20为褐红色或赭红色网纹状粘性土,网纹粗大并常见有蜂窝状虫孔,一般厚10~15m,最厚可达40m以上(宜昌—松滋老城一带)。

善溪窖组上段img21广泛分布,亦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img22为河床相砾石层,厚约5m,局部地区缺失;上层img23为标准的网纹红土,由粉砂性粘性土组成,结构较松,偶夹小砾石,网纹较细,呈垂直排列,最上部网纹模糊不清,成为红土层。

2)江汉平原中部

江汉平原中部的善溪窖组(Q2s)埋藏于地下,为钻孔所揭露。

下段img24下部为含泥砾石层,泥砂含量约30%,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火成岩、燧石和硅质岩等,砾径一般2~5cm,磨圆较好;上部为黑灰色含砾粗砂层,砾石含量5%左右,砾径一般2~5cm,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磨圆度好,结构较松散。上、下部构成二元结构,为冲积成因,厚约5m。

上段img25为含泥砾石层夹黑灰、深灰色中细砂层夹砂性土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和石英砂岩,此外还有火成岩及燧石等,砾径一般3~10cm,磨圆度较好,砂土层中具水平层理,为河湖相沉积,厚度大于40m。在区域上,善溪窖组的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为10~60m。

3)江汉平原东部

江汉平原东部的善溪窖组(Q2s)出露于Ⅲ级及Ⅱ级阶地下部,为上段img26沉积物,一般可分为3层:下层img27大部为砾石层,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砾石,砾石风化程度较深,分选良好,厚3~10m;中层img28为典型的网纹状红土,厚1~20m,一般3~10m,广泛分布;上层img29为棕红色粘性土,具网纹状,但较稀疏细小,含铁锰质结核,厚度一般小于3m,分布范围不及中层。

2.洞庭湖平原区

洞庭湖平原区的中更新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黄牯山组(Q2h)、新开铺组(Q2x)、陈家咀组(Q2c)、白沙井组(Q2b)和马王堆组(Q2m)。

黄牯山组(Q2h)属鄱阳冰期产物,主要为绛红色冰川泥砾和漂砾堆积,其中砾石及漂砾成分主要为灰白色、紫红色石英砂岩,含少量硅质岩,大小混杂无分选,最大漂砾达2.2m×1.5m×1.3m,充填物为泥质成分,网纹发育。分布较局限,仅见于湖盆西部津市黄牯山、金云岭、大旗山一带;另外,在常德亦有分布。

新开铺组(Q2x)属鄱阳—大姑间冰期产物,主要分布于湖盆周缘地带,一般构成河流阶地:其下部为紫红色砂砾石层、砾石层,其中砾石较粗大,磨圆度较好;上部为紫红色含砾的泥质砂层、砂层及网纹状粘土,具二元结构,为河流相沉积。湖盆中埋藏于深处,形成埋藏型阶地,岩性主要为砾石层与黄色砂砾层、粗砂层及泥砾砂层互层堆积,砾径多为0.5~3.0cm,磨圆度差,无红壤化现象,反映水层厚,不利于氧化。

陈家咀组(Q2c)、白沙井组(Q2b)均属大姑冰期产物,其中:

(1)陈家咀组(Q2c)为棕红色泥砾,砾石和漂砾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脉石英、变质砂岩、砂砾岩及少量板岩、硅质岩等,砾径大者15~20cm,小者1~3cm,可见最大砾石达1.1m×0.7m×0.5m,砾石大小混杂,分选差,为灰绿色泥质充填,胶结紧密,厚约4m。主要分布于岳阳陈家咀、大桥湖、新彭、汨罗涂家河至石鼓、湘阴杨梅塘、临澧孟家桥等地。

(2)白沙井组(Q2b)下部为棕褐色砂砾石层,上部为棕红色网纹状砂质粘土,具二元结构,为河流相沉积。在湖盆周围地区厚5~18m不等,构成Ⅲ级阶地,形成缓坡起伏的红土丘陵地形;湖盆腹地主要为灰、灰黄色砂砾层,为河湖相沉积,形成埋藏型阶地,厚10~60m不等。

马王堆组(Q2m)属大姑—庐山间冰期产物,下部为砂砾石层,上为紫红色网纹状粘土,其网纹细而清晰,出露厚度5~15m不等。主要分布于汨罗东塘—营田、汉寿周文庙、益阳香铺仓—大潭口、宁乡泉交河—官山一线以北地区,形成上叠—半埋藏—埋藏型阶地。

3.鄱阳湖平原区

鄱阳湖平原区的中更新统称为进贤组(Q2j),可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鄱阳冰期与鄱阳—大姑间冰期和大姑冰期与大姑—庐山间冰期的产物。

进贤组下段img30分为上、下两层。下层img31为鄱阳冰期紫红色泥砾,砾石成分较复杂,不同地点成分不同,主要有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硅质岩等,大小混杂,磨圆较差。上层img32为鄱阳—大姑间冰期河流型沉积,其下部为棕褐至棕红色或暗红色砾石层(包括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滚圆状至次滚圆状,以扁平砾石较多见,与上部网纹红土呈渐变关系,厚1~15m不等,上部为棕红色网纹粘土层,厚约6.5m。

进贤组上段img33亦分为上、下两层。下层img34为大姑冰期褐红色、棕红色泥砾,砾石大小混杂,无分选,无层理,多为石英砂岩之漂砾,表面具冰蚀面和擦痕,厚度可达7m多。上层img35为大姑—庐山间冰期河流型沉积,其下部为棕红色、浅黄色砾石层或砂砾石层,砾石组分和大小随地而异,磨圆度较好、具分选性,充填物为砂及泥质物,厚1.0~1.5m;上层上部为棕红色粘土或亚粘土,含少量砂砾,略具网纹,厚4~6m不等。

4.苏皖沿江平原区

在安徽省境内,中更新统分为下部的马冲组(Q2m)和上部的戚家矶组(Q2q)。(www.xing528.com)

马冲组(Q2m)主要为一套杂色泥砾、砂质粘性土,具微层理,砾石磨圆较差,分选不佳,属冰水或冰湖沉积,厚1~20m不等。分布范围较广,但残留很少,见于铜陵、宿松、东至及枞阳等地。

戚家矶组(Q2q)下部为赭红色蠕虫状泥砾,砾石大小不一,一般15cm左右,最大可达30余米,磨圆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厚2~6m;上部为赭红色网纹状粘土,砂质粘土,偶见砾石,厚5~15m不等,主要分布于安庆市马山、芜湖县三元茶场、无为县徐家庄、枞阳县大胡家、铜陵县马冲等地。

江苏省境内的中更新统未分组,其下部主要为棕红色砾石、泥砾层,局部为粘土夹碎石,大小混杂,分选差,厚约10m;上部主要为棕红色、赭红色、局部棕黄色粉砂质亚粘土,含粉砂亚粘土、粘土,常有铁锰质浸染,灰白色铝土质网纹发育,网纹细密,厚度大于5m。中更新统零星出露于茅山、宜溧、张渚及铜官山、栖霞山等地。

5.长江三角洲平原区

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区,中更新统为一套河湖相夹海陆过渡相沉积,下部以黄褐色夹灰白、青灰、灰绿色亚粘土为主,含钙质结核及铁锰质结核,厚一般30m左右,上海可达61m,以湖相为主,局部为河湖相掺杂冲—洪积相沉积;上部以灰、灰黄色细砂为主,夹有亚粘土及中粗砂等,厚50~60m不等,为以河流相为主夹海陆过渡相沉积。

2.2.3 上更新统(Q3

1.江汉平原区

江汉平原区的上更新统地层称为宜都组(Q3y),分布广泛,可分为上、下两段。

宜都组下段img36为河流相沉积,具二元结构:下部为厚层砂砾石层,砾石成分较复杂,主要有石英岩、石英砂岩以及花岗岩等,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厚20余米;上部为灰黑色中细砂及含淤泥质粉砂或黄褐色细砂等,厚7~20余米不等。

宜都组上段img37为河漫泛溢相沉积,主要为褐黄色、棕黄色砂质粘性土与粘性土层,或为灰黄色粘性土夹黄绿色、灰黑色中细砂及粘性土等,在粘性土层中一般含有铁锰质结核,常夹有淤泥质,构成Ⅰ级阶地或埋藏型阶地,厚2~17m不等。

2.洞庭湖平原区

洞庭湖平原区晚更新世庐山—大理间冰期堆积统称为下蜀组(Q3xs),其下缺失庐山冰期沉积物。下蜀组(Q3xs)岩性主要为灰黄色、黄褐色粉砂质粘土、粘土,含铁锰质结核,部分地区下部发育有灰黄色砾石层,厚一般7~11m。在区内形成Ⅰ级阶地或埋藏型阶地,分布较广泛。

3.鄱阳湖平原区

鄱阳湖平原区的上更新统划分为下部的莲塘组(Q3l)和上部的新港组(Q3xg),分别代表本区早期和晚期沉积。

莲塘组下部img38为厚—巨厚层浅棕黄色、浅黄色细砂、中细砂层,厚度可达40余米,为河流冲积物,在鄱阳湖平原及长江南岸广泛发育,往往构成比高15m左右的Ⅰ、Ⅱ级内叠阶地或上叠阶地,而在长江南岸则多为比高达50~90m的岗阜丘陵(砂山);上部img39为浅黄、棕红褐色亚粘土,常夹有青灰色粉砂质淤泥层或粘土—亚粘土,其顶、底板一般都有薄层铁壳层,厚度一般5m左右。

新港组(Q3xg)主要为褐黄色、浅黄色、浅棕黄色粘土、亚粘土及砂质粘土等,含铁锰质结核,厚一般5~8m,为河漫—洪泛沉积。

4.苏皖沿江平原区

苏皖沿江平原区安徽省境内的上更新统划分为下部的下蜀组(Q3xs)和上部的檀家村组(Q3t)。

下蜀组下部img40为浅棕黄色中—细砂和砂质粘土,底部含脉石英、硅质岩砾石,砾石分选、磨圆度较好;上部img41为棕黄、灰黄色粉砂质粘土,含铁锰小球,厚一般为5~30m。

檀家村组(Q3t)下部(Q13t)为褐灰色淤泥质砂质粘土,底部有灰褐色粘土质砂砾石层;中部img42为褐黄、灰褐色细—粉砂、粉土质细—粉砂,夹砂质粘土;上部img43为褐黄色砂质粘土,含铁锰质小球。本组厚约37m。

苏皖沿江平原区江苏省内的上更新统统称下蜀组(Q3xs)。下部img44为棕黄色粘土角砾或棕黄色亚粘土夹碎石,厚度较小,仅1~2m,分布较局限,可能为物理风化的产物或寒冷气候下的近似融冻泥流堆积;中部img45主要为灰黄、淡灰色粉砂、粘土质粉砂夹黄棕色砂质亚粘土,可见最大厚度为12.5m,可能为河流—河相沉积;上部img46主要为棕黄、灰黄、浅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夹浅黄色粉砂,具柱状节理,粉砂微层理发育,富含铁锰质和钙质结核,俗称“下蜀粘土”,厚0.5~13.5m不等,可能为干冷气候下的风积成因。

5.长江三角洲平原区

本区内的上更新统下部主要为灰、灰褐色细砂、含砾中砂,夹亚粘土,为河湖相沉积,厚0~24m不等。中部为灰黄、灰白、青灰色中细砂、含砾中粗砂,属海陆过渡相沉积,厚3~18m不等。上部下段为青灰、棕黄色亚粘土,夹砂层,是以湖相为主的沉积;中段为褐黄、青灰色粉细砂,中粗砂夹亚粘土,为海陆过渡相—海相沉积;上段为暗绿、褐黄色亚粘土,是以湖相为主的沉积。上部厚2~66m。

区内上更新统分布极为广泛,但岩性、岩相、厚度变化较大。总体来看,东部较粗,厚度较大,往西逐渐变细、厚度变小,海侵也渐趋微弱。

在地貌上,上更新统地层多组成埋藏型阶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