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 模因语言的语用学翻译
根据语用学翻译观,语用学翻译研究视翻译为理性的交往,以关联顺应为认知推理手段,以意图为目的,尽量使译文与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结合关联顺应语用学认知与操作翻译理念和上述的原语模因——译者——模因传播的模因翻译过程,模因的翻译模式可以描述为:译者与作者、原语的模因取得最佳关联,相互顺应与选择模因的意义——通过解码,选择意义的转换,灵活性策略地顺应与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关联顺应的对象或层面,进行模因的编码——相应的模因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的顺应性选择语码转换——读者对译语的模因解码和传播。要获取最佳的文化关联与顺应性的选择,译者要把跨文化的翻译行为置于动态的翻译生态语境中,如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语境成分,包括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和语言结构,包括音位、重音、语调;词汇结构和内容;句式的长短;命题结构和内容;篇章结构等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这些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原语和译语系统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要素是互联互动的整体。为保证传译原文模因的真实意义,译者应根据模因所处的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推理,运用意识凸显性,主动获取一个词模因、句模因或语篇模因的语用认知图式,注意模因的隐含意义,通过语用语境推理,优化选择语言表达,从可供的语义中选择惟一合适的意义以再现模因的意义。模因语言的翻译不仅是社会语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早已被纳入到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通过对模因的翻译研究,我们可以隐约窥视语言的使用和发展的轨迹,更好地了解到模因所体现的语体、语言功能、语用特点、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语用价值。要对模因进行有效的翻译,译者必须明晰传播模因的宿主原形,即作者的理念及作品隐含的各文化特征所体现的自身意义,即原义或其词面语义,并且分析其所蕴涵的语用意义,对其在语篇中的意义进行解码和传播。
成功的模因语言翻译是新载体能使新的宿主通过转换过的语言,成功解码这些模因,并传播这些异国模因。模因传播最重要的过程是宿主解码和接受阶段。如果译者编码模因的新载体即译本不为读者所接受,模因也就无法感染这些新宿主,因而在中断的传播中“死”去。所以译者对原作中的模因进行编码时,常常要采取编码以外的编码方式。编码是对原文模因的充分复制,即所谓“神形兼备”的翻译,不仅复制原作者的理念,还要复制原作所负载的各种文化因素。那么,作为文化传播形式的模因翻译正是我们译者要面对和解决的。
模因语言不仅具有很强的社会语用特色,而且隐含着不同语言使用语境的文化特征,包括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体现人们的心理和文化追求。为此,我们应对其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语用学的角度,认识其语言使用的本质与价值,透视模因的语用意图,了解模因解码、编码和传播等内在运行机制。
例1: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第45回)
杨译:“Where does this fisherman come from?”she greeted him laughing. … “No thank you,”Daiyu chuckled.“If I wore one of those I should look like the fisherman’s wife in paintings and operas. ”
霍译:Dai-yu laughed at the spectacle he presented.“The Old Fisherman! Where have you just sprung from?”…“I don’t want one,thank you,”said Dai-yu laughing. “If I were to wear one of those,I should look like one of those old fisherwomen you see in plays and paintings. ”
通过“翁”与“婆”的承接关系,我们可以推理出原文是依照“渔翁”造出“渔婆儿”,使“渔翁”、“渔婆儿”恰成一对儿,暗含了宝黛之间未曾明言却心领神会的爱情关系,让黛玉无意识中说出了心里经常想说的最真心的话。对于这个富有创作灵感与创造技巧的模因,两位译者的传译手段也是令人回味的。霍译是依样画葫芦,由oldfisherman“模仿”出old fisherwomen,运笔大胆,醒人耳目。而杨译的thefisherman’swife不仅显得拘谨,表达也过于直截了当,有违原作的初衷。如若追究起这“拘谨”的故,显然与译者无力冲破原语文化的本位主义思想不无关系。
例2:奇怪,今晚的张学友并不阳光,而且老跑调,是个克隆吧?
To my surprise,Jackey Cheung is not so lively tonight and his singing often gets out of tune. I’m afraid he is a fake.
模因“克隆”原义为后代完全由一个独立细胞复制,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即“无性生殖”。这里“克隆”在本句中其隐喻为“假冒的”、“赝品的”、“冒牌的”,其语义发生了转移,根据语言使用的语境,我们可以获得最佳的关联认知效果,顺应性地用fake来传译是非常合适的。同时,“阳光”语义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模因,意义为“lively”而非“sunshine”。“阳光少女”、“阳光工程”、“阳光论坛”、“阳光之旅”等仿制模因“阳光”同样发生语义转移。
例3:第二任汪太太过了门没生孩子,只生病,在家养病反把病养家了,不肯离开她,所以她终年娇弱得很,愈使他的丈夫由怜而怕。(钱钟书:《围城》)
译文:Since being installed in her new home,the second Mrs. Wang had not given birth but merely taken sick. She had begun by nursing her illness at home only to end up making a home for her illness. It would never leave her, and she remained quite weak and delicate all the year round,which made her middle-aged husband go from pity to fear
通过对原语的分析,“把病养家”不是汉语的习惯搭配,而是“在家养病”的仿拟。同时,“病养家”是利用颠倒“家养病”的词序形成的回环格,产生不同常规又可接受的言内意义。这种联想十分精彩,幽默而不乏讥讽,只用了寥寥数字,就把汪太太的娇弱刻画得入木三分。译文nursingherillness athome准确地转译出“在家养病”的语用指称意义,也使人产生联想。这位年轻貌美的汪太太身份娇贵,丈夫对她百依百顺,恩爱有加。平时他们住在学校附近最好的房子里,她只是弹弹钢琴,摆弄丹青,仿佛住在疗养院一样。译者通过对原语模因的语用意义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选择优化的语言,把“把病养家了”译为“onlytoendupmakingahomeforherillness”,则译出了原语的语用意义。
例4:No,let me make my last appeal. Listen to this! We’ve both remarried out of our senses,...,I was gin-drunk; you were creed-drunk. Either form of intoxication takes away the nobler vision . (...Thomas Hardy: “Jude the Obscure”
译文:不,让我说出我最后的恳求。听我说!我们都是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再婚的……我是酒醉,你是信条迷醉。这两种迷醉都让人失去卓越的洞察力……
在此例中,哈代根据前文中的gin-drunk是creed-drunk的仿拟体,说明了文中两人的不理智。因为gin-drunk并非人所熟知的成语,若发话人将其预设为受话人已经了解的信息而将其当做共知前提省去的话,受话人便极有可能不理解creed-drunk的确切含义,造成交际的文化阻塞。因此,在上文中gin-drunk一词的出现正好能满足受话人对言语的需求量,以获得共同的认知效果,也表明发话人是遵循了前提共识准则的。基于此模因的特色,译语也灵活地复制了原语的音韵。
例5:你这个人的心真是纳米级的。
You are really narrow-minded.
Nanometer(纳米)是一种超微尺度,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用它来形容某人的心是“狭窄的”意思。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模因的隐喻意象与翻译,换喻的修辞手法,如:rat喻为可鄙之人,wheels喻为自行车,guts喻为勇气,chicken喻为胆小鬼,paw喻为手,cooler喻为监狱,couchpotato和sofa spud喻为整天看电视者,flick喻为电影,fox喻为具有诱惑力的人,dirt喻为极坏的人,ticker喻为心脏或表,zero喻为不重要的人。
译者应根据原语与译语之间多元的文化关联顺应与选择,以及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对原语进行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对文化采用归化或异化等翻译策略。关联顺应的目的是优化选择语言,灵活性、策略性地多维选择语言。关联顺应翻译模式下,译者有充分的酌情权定夺语言意义、语用意义、最佳表达方式等。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断做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和顺应性优化的选择,关联顺应的优化选择是无止境的过程,对译文的改进也是无止境的,翻译中的策略性优化选择贯穿整个动态翻译的过程,译语是译者关联顺应与选择的结果。(www.xing528.com)
模因的翻译可以按语篇类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信息类的语篇模因,可以是直译;表达类的语篇模因可采用等值的方法;施为类的语篇模因可用编译的方法。针对不同语篇中的模因,还可以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还有:语法策略、语义策略、语用策略。面对模因的翻译,译者为了能复制与核心模因相关的其他模因,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如归化或异化等。
例6: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文1: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
译文2:约翰是可靠的,他既忠诚,又守规矩。
英语中的“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国历史上,宗教和政治斗争一直很激烈,保守的天主教徒周五只能吃鱼,但新教徒为了表示他们对新教和新政府的忠诚而拒绝遵守这一规定,因此“eat no fish”即为忠诚之意。同样地,“play the game”从“fair play(公平比赛)”中衍生而来,意思是“守规矩”。译文1采用简单的异化翻译手法,结果让人不知所云。译文2虽然采用了归化翻译,仍难以传达原语中丰富的文化渊源,但它相比译文1却成功地完成了交际使命。
但作为传播模因的宿主,译者仍然应该努力地复制原模因,使译文成为这个模因的忠实传播载体,而不要轻易地在本族语中找相似的模因代替。如果一直停留在由相似模因替代阶段,模因可能在复制中“死”去,所以从模因的角度看,归化翻译远远不能满足模因传播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实际上,它阻隔了文化,剥夺了读者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随着译语读者对于原语文化的日益熟悉,他们将越来越有能力解码原语的其他模因,也越来越不会满足于用本国的文化似是而非地解码异国模因。译者要相信其他宿主(读者)的认知能力,也许这个模因由于陌生不能立刻感染读者;随着彼此文化理解的加深,这个模因就有机会在读者的思想中被激活,读者会从不理解变得突然理解,文化从而得到成功的传播。例如“鳄鱼眼泪”(to shed crocodile stear)、“盲人国度,独眼为王”(One eye is the king in the blind king dom)等。对本族文化的模因来说,这些引进的异族模因使本族的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为了获得理想的翻译,有效复制原语模因的语用意义,译者必须遵循语言模因的文化理念,对原语模因格式进行复制和编码,使其文化和理念得到传播。但我们应看到,模因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动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视核心模因的本质,挖掘模因的认知运作机制、语用价值、语用使用的本质,才能合理解释、复制和传播模因。
译文:Robust mineral water,as clear as crystal.
这是一则仿拟模因的广告。谐音字“净”代替被仿词“尽”,突出了产品的形象,是这则广告的关键词。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牺牲所仿俗语“尽在不言之中”的中心词“言”而用一比喻修辞手法as clear as crystal来突出“净”。这一比喻的翻译既表达了原文的含义,再现了产品的形象,又能撩拨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体现原语的语用价值。
例8:A Mars a day helps you work,rest and play.
译文:一日一块蚂丝糖,保你能干会玩精力旺。
这是一则糖果广告,其句式使人想到英语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日一个苹果,医生不找我),译文顺应了这一模因宿主的含义,策略性地进行转译。
本例是巧用“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一俗语,并复制出了一个对称结构,使整个广告形式匀称,不仅说明了丰田汽车品种繁多,更突出了汽车翻山越岭的卓越性能。英语中的谚语“Where there is awill,there is away”恰好可供我们套用模仿,译为“Where there is away for car,there is a Toyota”。译文通俗易懂,在风格和功能上都与原文效果一致。
例10: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围城》)。
译文:Seeing couple after couple in love,he grew red-eyed with envy.
英文中“red-eyed”一般指因睡眠不足而眼睛充血、发红的。翻译采用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式,“withenvy”正是对前面的词“red-eyed”的一种延伸和诠释。
除了运用归化和异化等处理模因文化的翻译策略外,翻译实践中体现出不少的翻译策略。例如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译诗需采用的形美、意美、音美的翻译方式,以尽可能保持或复制原诗的形、意、神;经济语篇的招标投标文书、经济公证书、商标专利书、经济诉讼书、经济合同文书、经济广告与商品说明书等的语言使用都具有语言模因的仿制性质,体现较强的翻译格式的复制性。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模因的含义,我们应把模因置于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中,考虑模因的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因素,从语言、文化、社交、认知等多维层面,获取最佳的认知语境与认知效果,进行语篇推理,分析处在语音层、短语层、句子层和语篇等的模因,解码和传播语篇模因的真实意义,顺应性地运用语言复制原语的模因。根据这些模因的语言表现模式,译者就能有效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体现模因的认知运行机制及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语用价值。模因作为语言交际与信息传播的一种文化模式,有其独特的语言或文化表现形式,模因还表现出其在词语使用上形式多样,语体色彩丰富。这要求译者要注意原模因的语体,将其语体在译语中有效地复制。
模因学源于生物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文化不能被看做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差异性、不完整性。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单位和文化传播母体,同样具有动态性、变异性、协商性,体现语言交际的动态特征。译者要关注模因在翻译时语篇本身的变化,研究其变化的起因和性质,运用关联-顺应的语用思维,深刻解释在动态的翻译环境中模因语言使用背后的本质与语用意义。同时,模因的传播始终存在着嬗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无须过多考虑翻译的不可译性,在模因的作用下,各语言不断创造新词,新词和新词的语用意义在模因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为此,译者应在历时和共时的变动的语言发展中努力寻求翻译模因的策略,运用语用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理性的交往观,自觉地运用语法策略、语义策略和语用策略合理解释模因,以确保模因传播的译文在社会语用价值、文化价值和语言价值与原语保持高度的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