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文采常常透视出社会文化的异彩。倘若用具有东方文化特色和异彩的语言之长处和文采去替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和异彩的语言之长处和文采,无异于让原语游离其文化背景。这样无疑会遗失原语语言负载的或多或少的文化信息。从语言自身传情达意和遣词造句的方式看,很可能会失去一些表层的文化信息,如对原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方面的了解;从语言的内涵和本质看很可能会失去一些深层的文化信息,如对原语民族的价值判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了解。为此,社会语用语言的翻译不应是形式上的对译,而应该是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译语的语言手段译出原文的“神韵”。在拼写、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段落和语篇等层面,译者要认真体会原语所要传达的功能及信息,充分发挥汉语词汇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或异化或归化等翻译策略,尽量重现原作的丰姿,在风格上达到与原作“神似”,并注意使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应等同于原语在原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
例1: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红楼梦》第25回)
杨译:Xi feng chuckled. “Asked a favor,you make such a fuss! Over drinking tea too.‘Drink our family’s tea,a daughter-in-law to be’!”
霍译:‘That’s fair enough,’said Xi-feng.‘You know the rule: “drink the family’s tea the family’s bride-to-be’. ”
在中国的习俗里,相亲时女方喝了男方的茶表示接受了男方的求婚,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里就没有这种习俗,因此“todrinkacupoftea”也自然没有这种语用意义。显然两位译者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顺应性地运用语用策略,使原文的社会功能与语用功能在译语中很好地体现。再如,在美国中篇小说《街头女郎玛吉》中,有一句母亲说女儿的话:
例2:An’after all her bringin’-up what I tol’her an’talked wid her. She goes thed’bad,like a duck to the water.
译文:我生她养她,叮咛来嘱咐去,她还是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儿,跟鸭子下水一样有瘾头。
这里likeaducktowater是个很贴切的比喻,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于是孙致礼先生把全句译得这样的形象,既保持了异域文化色彩,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duck连用的还有:lameduck——跛鸭,即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darkhorse——黑马,指原来不为人知,意外取胜的候选人或选手。这种译法有时能保持原文的生动形象,补充或丰富汉语词汇,使译文鲜活有力。(www.xing528.com)
社会语用学翻译的策略使用是动态的。林语堂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处理文化,进行文化变译。林氏有选择、有策略地向西方读者译介了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采取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林氏作品中既有将“观世音菩萨”、“天命之谓性”、“博弈”分别译为“the Goddess of Mercy”,“What is God given is what we call human nature”和“play chess”的归化译法; 也有将“马 褂”、“燕窝汤”、“玉碎香埋”、“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分别译 为“makua”,“bird’s nest soup”,“like broken jade and buries incense”和“The tree desires repose,but the wind will not stop; The son desires to serve,but his parents are already gone. ”林氏的异化翻译在当时西方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较好地实现了译文的预期功能——让更多的西方普通读者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由于社会语用学研究的领域广泛,译者还必须了解社会语用的规律,在对原语取得最佳关联的认知语境效果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策略,处理好方言、黑话、行话、洋泾浜、流行语、新词等的翻译。
社会语用语言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反映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语言使用者如何顺应社会的动态发展。语言作为社会语用的指示标示,能反映说话人的出身和教育,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语言、文化、交际、美学以及语用意图、语用语境、读者接受性等多维度探索语言内在转换机制,采用灵活动态的策略,对这一动态的语言使用过程进行解释。例如,一家动物园里的某一鳄鱼观赏点在鳄鱼池边竖立了一块标示牌,标牌上画着一条张开大嘴的鳄鱼,写着:The last one is delicious,bring me another one.
译文1:上一个好吃,再来一个。(申楠译)
译文2:鳄鱼伤人,禁止入水。(方梦之1999)
译文3:人肉真香,再来一个!(云桢译)
译文1基本是对原语的逐字翻译,没有很好把原语的交际意图以及文化味体现出来,忽视了翻译的多维性。译文2从交际的角度来看较好地体现了原语的告示的语用功能,虽文字工整,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以鳄鱼口吻说话的形象性,缺乏“吸引”的功能,未能从语用、语境、美学的角度体现原语的意味。译文3考虑到原语的鳄鱼口吻,译文配以告示牌的画面,直观形象,保持了原语的文化味和幽默感,具有令人驻足品味,吸引游客的作用。译者注意在动态中从多维的角度选择译语,使译文达意、生动,在语言、文化、交际等层面保持与原语一致。
社会语用学对语言进行静态和动态的研究,使人们了解语言使用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反映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语言状况,同时着重描写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如何使用语言去改变或维持某种局面,如何运用语言去适应自身和社会的需要。语言学家之所以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语用学的问题上,这是我们的教育政策和社会政策起了作用。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在语言使用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语用学为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丰富了翻译理论,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语用学翻译研究重在揭示社会交往中言语运用的原理、原则、方法和规律,用以指导语言应用实践,为我们探索有关语言规划、语言应用、语言变化、语言教学、语言的社会差异、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为了实践社会语用的使命,译者必须扩大跨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意识,熟悉社会语用语言使用的规律,更好地传达出原语的社会语用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