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语用价值与动态的翻译批评
文学语用学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它的目的旨在消除与文本的陌生和疏远,克服时空间距和历史情景造成的差距,进行理性的交往,让文学作品的意义得到阐释与延续,把文学的交际意义传承给人类。文学作品只有在作者与读者以及作为他们之间的媒介译者的共同努力下才具有生命,才体现文学翻译与文学语用学翻译的语言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创造价值(许钧2003)和美学价值。文学语用学翻译观中的文本意义产生于动态的语言使用,在尊重作者的意图或文本的初始意义条件下,其意义应顺应翻译环境的各要素,体现译者阐释与语言选择的创造性、灵活性,传递原语应有的价值。
至于文学翻译的语言价值,文学语用学翻译就形式而言仍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同时传播原语的观点、思想、语用、文化等,影响读者的思想、情感,甚至影响和引发读者的革命运动,社会的经济政治改革等。语用学翻译的社会价值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决定的,体现它对社会交流与发展的强调作用(许钧2003)。译者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历史性,译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背景和读者接受能力的影响,不同的文明状态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文本与读者、译者所处在不同的时代或时间,描写的人物存在差异,要求译者不断去挖掘,使译语体现作者他们真正所想和所感受的。这样,译者和读者才能挖掘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才能与作者达到合作交流,顺应文学的时间,体现其历史价值。
不少学者认为,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生、是创造。文学语用学翻译观认为文学翻译是动态的,不是机械性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在翻译语境下的多维层面干涉下的多维意义的转换活动,解读与转译文本需要译者与文本或作者取得一致的关联,顺应原语的语用意义,以获得最佳关联性。这显然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理解、阐释做创造性的参与。创造价值强调文学翻译中文本的解读与感受是一个认知的心理过程,涉及译者和读者的思维、想象和感情。文学翻译要在语境的干涉下解读和推理才能弄清文本意义与其认知的构建过程。文学文本解读是一种解码、推理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不断顺应的译语选择过程,在对原语的意义解码和重构时需要平衡双语的文化,不断在解码与选择的翻译过程中优化译语,运用翻译的策略,重构与原语高度统一的语言表达。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翻译正是在新旧图式无数次的交互作用、在多维语境因素干涉下创造和提炼中实现的。
文学语用翻译是一种美的创作过程。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阐释学本体论与海德格尔的哲学语言阐释学本体论的共同特征,在于他们都否定传统认识论的本质主义本体论,都认为哲学和美学就是一种活动——语言阐释活动,都强调意义的变化性、发展性和可能性。文学语用学翻译观中的美学价值认为,文学翻译的本质就是创新的艺术活动,创新体现了译者对审美客体认识的超越性,传递语言语用美。超越作为审美的特质,有独特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译者再创造的才能与技巧以及较高的审美鉴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译者作为特殊的审美主体与艺术创造者,以本民族语言读者的接受为出发点,在感知文本的形式同时深入对原文字面之外所蕴涵的意味进行发掘创造,透视原语文化的、语用的、语言的等层面的意义与体现的美学,求得译者与原作者在心灵、思想、情感上的一致,进到原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去,与原作者同思维共呼吸,与原作者的意旨彻底复合,并通过语言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要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使译文达到艺术意境的再传达,对译者而言要建立在对原作语境各因素,尤其是文体风格语境的准确把握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译出原文的风格。同时,在将作品的艺术效果再现到译文的过程中,文学翻译又是译者必须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体验、审辨感和心灵感,在自己思想感情中验证原作的审美体验,并带着作者创作时的想像和激情,进行艺术再创造。这一文学翻译美学的追求体现和增加了文学语用学翻译的内涵。
The Page No,my lord. I shall be kind to him,Because when The Maid is brought in,Pious Peter will have to pick a peck of pecked pepper. ( Bernard Shaw,Saint Joan)(www.xing528.com)
申译:侍从不会的,老爷。我会毕恭毕敬的。因为牧羊女被带上来以后,虔诚的彼得就得不得不啃一口辣椒了。
刘译:侍童是,爵爷。我一定对他规规矩矩,要不然的话:老彼得、假正经,见了少女就害怕。醋泡胡椒塞一嘴,又是酸来又是辣!
原文是英国常见的儿歌。此处侍从信口说出,戏弄主教。但申译似乎未能摆脱原语的语言形式,用直译处理,难以传达原语的声韵和语义。刘译仍以童歌形式译出,不仅写尽原文谐谑之情,又能传出原语的美妙,体现原文的音律、节奏、神韵与情趣。
文学语用学翻译观认为,文学翻译语言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翻译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翻译环境中的各要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同时代的读者的接受意识有所不同,且随着地点、时间及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对翻译作品的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文学翻译的历时性所体现的动态性表现在文学翻译的可变性包括翻译标准的可变性、翻译情境的可变性、翻译语言的动态性、文化的动态性、社会发展的动态性等,作为一种双向交流的翻译活动显然要顺应文学语用学翻译的动态性以体现其语用价值。从共时性来看,虽然处在同一历史时期,但对同一原语作品会出现不同翻译。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译者处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所构成的翻译情境中要平衡双语的关系,但这一平衡涉及译者对原文的认识、涉及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个人经历、世界观、审美观、知觉感受、知觉经验、文化基因、教育程度、主观倾向、情感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人格力量等诸种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制约与干涉。至于翻译语言的时代性,其时代性表现在译文要具有现代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要使译文具有现代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译者必须化艰涩为鲜明,把原作中现代读者不易理解的含义、典故或比喻,融入鲜明、完美的语言形式中,使其既能被现代读者所理解,而又不失本意这些难懂、艰涩的原文或文体以及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特色。文学大师茅盾所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些论述表明,文学翻译具有动态性,也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体现其美学价值与语用价值。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文学翻译批评的原则、标准等(杨晓荣 2005;辜正坤 1989;周仪、周平 2001;许钧 2003)。翻译批评指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纽马克(Newmark 1988)指出,翻译批评是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文学语用学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我们将要面对如何对文学语用学翻译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的问题。随着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文学翻译批评应从注重文本转向注重文本产生的相关因素,关注的目光移向作品之外的社会、历史、赞助者、意识形态、政治、宗教、诗学、读者感受等因素干涉的文化语境,把视角转向文学语用中所涉及的交际者、文化、认知、心理、译者与读者地位等,突出文学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与语用价值与语用功能。文学语用学翻译批评的任务是揭示译作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语用意义,通过译语的接受情况,对操纵翻译的文化、语用、文本、交际者做出合理的假设,揭示译者的翻译观、语言观、语用观以及其认知假设、关联-顺应的能力和选择语言使用的能力,目的是了解译语是否能体现原语在语言层、语用层、文化层和交际层的统一性。文学语用学翻译批评应与文学翻译批评区分开。许钧(2003)提出了文学翻译批评的原则,即文学翻译批评要注重翻译结果和过程的分析、注重理性的检验、注重局部、微观、宏观整体相结合的评价、注重翻译批评的历史观和文化观。批评的方法主要有逻辑验证法、定量定性分析法、语义分析法、抽样分析法、不同版本比较法、佳作赏析法等。语用学干涉的文学翻译批评应体现语用学与文学翻译批评相结合的特征,可以采用上述批评原则和方法,同时应从语用学的视角分析原语的语用个性并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融合、互补,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消极的语用含义倾向。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王东风教授主张从文体、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四个主要维度来研究文学译作,其中每一维度本身都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文本的连贯网,并与其他几个维度连贯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具有历史性、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文学翻译的标准有“信、达、雅”到“神韵”、“化境”等,到现代许渊冲先生的“神似”与“发挥译语优势”等。那么,我们认为,文学语用学翻译批评的标准也应是动态多元的,受评论者及评论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多维化、相对性和非恒定性等特点,从忠实、文本意图与读者的期待、社会价值、交际者、风格、认知假设效果、社会文化以及关联-顺应与语言选择的情况对文本与原文的关系、语用意图、社会、文化、心理、认知、语言、交际等因素进行评判。我们应在辜正坤(1989)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系统结构下,在作者、译者、读者、原作与译作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理性交往关系,进行平等对话,使各视界达成融合,在此基础上文学语用学翻译的批评才是合理的,可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