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学翻译研究:对比分析

语用学翻译研究:对比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我国对比语言学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1991年出版的刘宓庆的《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与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在汉英对比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语用学翻译研究:对比分析

4.2 对比语用学翻译研究

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自有语言研究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转引自许余龙 1992:21)王宗炎先生也说:“对比分析是古老的,因为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对比。”(王宗炎 1983:3)“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语是美国人类语言学家伍尔夫(B.Whorf)于1941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对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不同语言在形式结构、功能、用法等方面的异同。伍尔夫还把“对比语言学”跟比较语言学做了比较,说明了其价值和特点。一直到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拉多出版了他的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对比语言学才成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拉多把它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但是他的研究系统不是建立在对比语言学自己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的,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后,皮德娄(Robert DiPietro)的《语言结构对比》,詹姆斯的《对比分析》,波兰的对比研究杂志《对比语言学论丛》,非齐亚克的《对比语言学的理论问题》,克尔采斯佐斯基的《对比语言学的范围》,哈特曼的《对比语篇学》,维尔茨皮卡的《跨文化语用学:人类交际语义学》,切斯特曼的《对比功能分析》等专著影响了对比语言学与对比语用学的发展。就我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而言,潘文国教授认为,对比语言学发展经历五个阶段,近一百年有《马氏文通》、吕叔湘先生的《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等名著。1992年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我国对比语言学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对比语言学的性质才明确为: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既有应用对比语言学,也有理论对比语言学。1991年出版的刘宓庆的《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与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概论》在汉英对比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后,连淑能(1993)、潘文国(1997)、熊文华(1997)、邵志洪(1997)、彭宣维(2000)、何善芬(2002)等分别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汉英对比研究体系,开展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研究。杨自俭、李瑞华、王菊泉等还汇集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方面对比研究的文章。潘文国教授认为,近年来,对比语言学吸取了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容。从占统治地位的词本位、句本位逐渐转移到了以语用、语篇、文化、认知等为中心的对比研究,并诞生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对比语用学(contrastive pragmatics)。芬兰学者恩克维斯特1977年提出了篇章学构想,于1984年发表了《对比语言学与篇章语言学》提出与互动篇章研究模式相应的是社会语言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对比研究,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对比纳入对比研究。法国的莱理(1979)、美国的非尔墨(1984)、波兰的奥列克赛(1984)等都提出了关于对比语用学的构想。目前,国外已出版了奥列克赛(Oleksy 1989)和杰茈佐和托纳(K.Jaszczolt & K.Turner 1996)编的两种对比语用学论文集。此外,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1983年,美国学者沃尔森(N.Wolfson)对赞语就做过系统的跨文化研究;后来,英国学者托马斯(J.Thomas),莫莱(A.Maley)以及美国学者唐能(D.Tannen)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进行了研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