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最佳关联顺应的维度
翻译视角中的文化视语言为文化的主要表现的手段,对文化的意义、意向、审美进行文化解码,在微观和宏观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逻辑校正和跨文化调节下译文表达的文化交流。在关联顺应与选择的翻译模式下讨论对文化、语言、交际等要素的转换,首先,应注意要转换的两种语言的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龚光明(2004)认为,翻译中除了关注两种语言的共性外,更需探求与比较两种语言的异质性。语言的异质性源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实现翻译的本质目的,译者必须在以价值观、审美取向、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为取舍的先决条件下操作翻译过程,力求“求同存异”。范东生(2000)提出译者要注意不同层面的文化交流,即文化表层交流:这是一种横向移植,指符号层面的转换;文化深层蕴含的转译指转达内涵的文化价值。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价值观念、家族观念、生活方式、民族色彩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思维差异体现在:中国人更多体现综合思维、具体思维、顺向思维和本体型思维;西方人更多体现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和客体型思维。此外还有影响翻译的语言因素:文化间的,包括文化词语、审美差异、政治与道德观的影响;以及文化内的,包括翻译策略倾向、写作的时代风格。刘宓庆(1999)认为,文本文化的解读必须以语义文化诠释为基础,同时要兼顾各式各样的文本,各式各样的接受者以及交际目的等。我们认为,文化翻译总是在多维度上进行的,展开词语意义的文化诠释及对文本的组织结构或层次的解析和文化解读,以获得最佳的关联顺应性。译者不仅要考虑译语文化中的翻译政策,即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政策,而且要考虑译语文化所倾向的作者、作品时期、文本类型、流派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语境。翻译中文化心理方面的文化关联顺应与选择也非常重要。刘宓庆认为,文化心理系统包括(1)文化价值次系统:人生价值观、自然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知识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2)文化行为次系统:非意向行为和意向行为;(3)文化表现法次系统:言语表现和非言语表现。由于存在上述的文化差异,翻译可能出现词汇空缺、语义空缺、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乃至出现文化的不可译现象。
李运兴(2001)认为,对文化成分的翻译原则主要取决于原作的文化背景、原文作者的权威性、翻译的社会背景、翻译的发起者和译者的文化观念以及译文读者群的文化接受心态等因素。文化成分处理的模式有:文化直入、文化阻断、文化注释、文化融合、文化归化等。我们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文化翻译模式或原则,文化关联是准确理解文本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翻译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关联的真正主体为译者。文化信息的载体体现在词汇、翻译的场景或背景、事件或过程、气氛和情态、人物文化特征、叙事行文风格等,译者必须把这些信息整合,以确保译语尽可能充分表现原语的“原汁原味”。在处理原语的文化过程中,译者应从上述多维的文化差异入手,建立多维文化层面的关联顺应与选择,在双语间取得文化的平衡选择。这要求译者与原文作者取得关联顺应,以及在思维上的关联、价值观念的关联、审美取向的关联;取得与目标读者、目标读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期待视野等等方面的关联顺应,以获得共同的文化预设上的关联顺应,让译语读者获得同样的联想。下面请看文化层的意识形态在关联顺应下的处理。
I had not known you a month before I felt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on to marry. ( Austen 1958: 193)(www.xing528.com)
我还没有认识你一个月,就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王一科1956:227)
王一科对伊丽莎白的诠释顺应了当时占主导的意识形态,他把伊丽莎白当成被压迫阶级的代言人,让她更像正义的化身,采用了归化策略。其译文归化于汉语的文学传统和语言习惯,也归化于某种阶级斗争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