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国内典型的语用学翻译观
旅美学者赵元任于1969年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Dimensions of Fidelity in Transla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的文章,1982年6月由王宗炎先生根据英文翻译为《译文忠实面面观》发表在《翻译通讯》上。赵先生提出语义要根据语境决定,强调功能和语用对等;“语用对等”要高于“语义对等”。例如wetpaint应译为“油漆未干”而不应是“湿漆”。国内语用学翻译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张亚非(1987)讨论了等值的问题,指出,双语之间的翻译要注意原语与译语的语言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曾宪才(1993)提出与张亚非相似的语用学翻译观,结合语义、语用和翻译阐释了语用学翻译观。他认为,翻译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是再现原文的意义。翻译意义就是翻译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社交意义、祈使意义、联想意义、比喻性意义以及形合、意合语用意义中的风格意义、主题意义、突显意义和时代意义。语用意义是翻译的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字面法、变通法和改换法。何自然教授(1988;1997)借助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论,把语用学翻译看做一种等效翻译观,语用等效翻译分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原文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社交语用等效则指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他提出“译事是一种包括原语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译者要重视原文的语境,寻找最佳关联,并灵活地运用各种语用策略处理原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异,达成语用等效。何自然教授引用了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曹雪芹:《红楼梦》)就这句话,Hakes的译文是:[…The courtyard was silent as she entered it.]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从译文推断,院子里是有鸟儿的,只是听不到它们的声音罢了。而杨宪益夫妇是这样译的:[□Toher surprise,hiscourtyardwas]utterlyquiet.这里没有提到鸟儿,但译文恰好地表达了原作的思想:周围一片寂静。这是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www.xing528.com)
钱冠连(1997)把语用学在翻译中的体现简括为“语用学翻译观”,并通过《红楼梦》的有关例子进行论证。钱教授认为,翻译活动中语言使用人被视为“翻译者”,而翻译者研究如何在混合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干涉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语字面的含义做处理。原语作者叙述语言与话语中的隐含意图必须保留在译文中;隐含意图的处理必须依靠语境、附着于人的符号束、智力干涉的帮助与实证,并在忠实原著或话语的前提下进行翻译创造;而且要注意“文化亏损”,以获得翻译的可译性与等值的完美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