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书》:诰告誓毖研究-同义词释义

《周书》:诰告誓毖研究-同义词释义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十四节诰告誓毖一、“诰”用例14次,有三个义位:1.训诫、诰谕,用例12次,例如: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洛诰》予冲子夙夜毖祀。后特指上对下以发布诰谕、训诫的言辞以约束、规范在下者的行为,这个意义主要用于开战前用以申明纪律、约束将士在战争中的行为而发布誓师词。“毖”之“诰谕、训诫”义强调训告以使行为慎重,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完成大业,不重蹈前人错误之覆辙。

《周书》:诰告誓毖研究-同义词释义

第五十四节 诰告誓毖

一、“诰”用例14次,有三个义位:

1.训诫、诰谕,用例12次,例如: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酒诰》

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乃惟尔辟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多方》

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顾命》

2.公布、宣告,用例1次,用例:

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洛诰》

3.报告,用例1次,用例:

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酒诰》

二、“告”用例29次,有两个义位:

1.告诉、禀告,用例13次,例如:

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金縢》

肆予告我有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大诰

2.训诫、诰谕,用例16次,例如:

诰告庶邦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多方》

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秦誓》

三、“誓”用例4次,义位为“诰谕、训诫”,例如:

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牧誓》(www.xing528.com)

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顾命》

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秦誓》

四、“毖”用例10次,有三个义位:

1.诰谕、训诫,用例5次,例如:

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文王图事。《大诰》

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酒诰》

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邦、卫。《酒诰》

2.名词,诰谕、训诫的话,用例1次,用例:

汝典听朕毖,勿辩乃司民湎于酒。《酒诰》

3.谨慎,用例4次,例如:

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img132。《召诰》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稽首休享。”《洛诰》

予冲子夙夜毖祀。《洛诰》

四个词在指“上对下的诰谕、训诫”的义位上是相同的,构成同义词组。

《说文·三上·言部》:“诰,告也。”段注:“按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以此诰为上告下之字。”其实,“告、诰”在“告诉”义上本为一词,不分上对下、下对上,后强分上告下用“诰”字,下告上用“告”字。在今文《周书》中两个词都可以指上对下的诰谕、训诫,在这个意义是两字记一词,常以“诰告”同义复指形式出现,其义强调诰谕以勉励、教导、规劝,故有“诰教、教告”的语言组合形式。《释名·释书契》:“上敕下曰告,告,觉也。使觉悟知己意也。”

“誓”本为以言辞相互约束。《说文·三上·言部》:“誓,约束也。”后特指上对下以发布诰谕、训诫的言辞以约束、规范在下者的行为,这个意义主要用于开战前用以申明纪律、约束将士在战争中的行为而发布誓师词。《尔雅·释诂》:“诰、誓,谨也。”邢昺疏曰:“皆谨敕也。以大义谕众谓之诰,集将士而戒之曰誓。”“誓”与“告”可以连用。《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誓”侧重于“约束”义,“诰(告)”侧重于“晓谕”。“诰(告)、誓”的区别在于:“诰(告)”主要指天子会同诸侯时发布诰谕、训诫的行为;“誓”主要指军事行为之前的誓师行为。《左传·闵公二年》:“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同……”

《广韵·至韵》:“毖,告也。”“毖”之“诰谕、训诫”义强调训告以使行为慎重,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完成大业,不重蹈前人错误之覆辙。

从组合关系看:“诰、告、毖”都以听取诰谕、训诫的人为宾语;“誓”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其宾语可以是听取诰谕、训诫的人,也可以是诰谕、训诫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