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种播艺殖
一、“种”用例1次,义位为“种植”,用例:
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吕刑》
二、“播”见本章第六节“逋、逃、播”组。
三、“艺”用例4次,有三个义位:
1.才艺,用例2次,用例:
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金縢》
乃元孙不若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金縢》
2.种植,用例1次,用例:(www.xing528.com)
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酒诰》
3.官名用字,用例1次,用例:
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立政》
四、“殖”用例1次,义位为“种植”,用例:
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吕刑》
这四个词具有共同的义位“种植”,它们构成同义词组。
“种、播、艺”都指把种子或种苗种植于土壤之中。《说文·七上·禾部》:“种,艺也。”“种”是先在土地上纵横成行地挖出小土坑,然后分别放入种子和粪肥,最后敷上土的一种种植方式,即点种。“种”与“中”上古音相近(种:章纽东韵;中:端纽冬韵),“中”有中正、正直的含义,根据音近义通原则,“种”也有中正、正直的含义。所以,“种”这种播种方式种下的种子长出的禾苗是纵横成行、正直的。《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播”是直接用手均匀地把种子分撒到地里,长出的禾苗并不一定纵横成行,即撒种。《说文·十二上·手部》:“播,种也;一曰布也。”“播”有布义,即均匀分布,作为播种方式,强调均匀地把种子分散开。孔颖达疏《大诰》“厥子乃弗肯播。”曰:“播谓布种。”《诗·周南·载芟》:“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艺”指移种,即移植庄稼幼苗。艺,甲骨文字形像一人双手拿着苗木栽种。《说文·三下·丮部》:“艺,种也。”《诗·唐风·鹁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种、播、艺”是传统农业的三种播种方式,现在仍然保留这三种方式。它们引申都可以泛指种植。“殖”指种植,意义侧重于培育、培植,即指禾苗长在地里的养护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泛指种植。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多,是中国先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西周、东周时代,是中国先民进行农作物品种培育的重要时期,后稷可能就是众多先民中培育新品种的代表。先民创造“殖”这个字可能就是专门记录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培育新品种使品种增多,所以“殖”引申有“增多、增殖”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