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4.1中已经看到,建筑单体与聚落空间在平面图上互为图底关系。前一章借助于分形理论对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现在借助于这一聚落建筑节点网络图,在较为抽象的层面上来分析建筑单体之间的秩序关系。聚落建筑的结构肌理是通过可视空间的方式产生进而传递的,而节点网络图的核心也正是基于可视空间范围内的建筑单体两两关联所编织而成的抽象网络,也即是可视空间关系的抽象化。因而,聚落内部的建筑秩序,可以看作是通过这一节点网络图来传递的。不同的聚落所具有的建筑秩序也是不一样的,节点网络图能够反映它们之间的内在差异,以图4.4为例来分析说明。
如图4.4(1)图中所示,12个建筑有规律地排列成一个圈,可以在(5)图中绘出节点网络图。由于这个排列较为简单而特殊,因而网络图极其准确地表达出了它的形态特征。而当保持它们每一个建筑单体的形状、大小以及角度不变,仅移动它们的位置以获得(2)图中的一个随机布局,相应节点网络图也变为如(6)图中所示。
图4.4 布局差异导致节点网络图的差异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再如(3)图所示的行列式布局,可以在(7)图中绘出同样行列式的节点网络图。保持(3)图中建筑单体的形状、大小以及角度不变,仅移动它们的位置以获得(4)图中的随机布局,相应节点网络图也变为如(8)图中所示。
在(1)、(2)、(3)、(4)四图中,尽管建筑数量相同均为12个,但由于排列方式不一样,使它们的空间秩序关系也不一样,最后抽象出来的节点网络图,如(5)、(6)、(7)、(8)图所示,也不尽相同,并且所具有的联系线数量也不同。显然,(1)图中的建筑单体排列成一个较为特殊的圆圈,联系线与节点数相等都是12,是四个例图中最为简洁而特殊的一组。(www.xing528.com)
由以上的图解分析可知,每一个节点包含了建筑自身的形状、面积以及角度等个体信息,通过节点网络图中的联系线所建立的两两关系,可以通过数理分析,在整体的角度、量化的层面,来探究它们所形成空间秩序关系的群体效应:
其一,两两个体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联系与比较,比如两者之间的面积差或者所形成的角度差(夹角)等。如(1)图中,建筑两两之间的角度差(夹角)都是相等的,而在重新随机布局以后的(2)图中,建筑两两之间又形成了多种角度差(夹角),使得局部空间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其二,通过这一两两建筑之间的联系线关联,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变量,即两者之间的距离,表征了这两者之间空间关系的强弱。距离越近,则围合的空间越明确,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越强;而距离越远,则围合的空间越模糊,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越弱。
于是,对于一个聚落中建筑单体节点信息的统计分析具有两种方式。其一,就是不管它们之间的任何关联,将每一个数据进行采集,统一平均,以形成一组绝对而超然的均值。其二,通过节点网络图中的联系线,分析两两节点之间的数据关系,以形成一组组相对的、局部空间化的分析结果。空间结构本身就是来源于一系列两两关系的链接与整合,因而通过网络联系线来分析一定影响距离内节点的秩序信息,更接近于结构化的本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