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1 新中国成立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中对心理表现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每一历史时期评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教育目标紧密相连,与人们对体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开发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发了8部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每一部大纲中,我们都能获得关于当时评价体系的丰富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21世纪以来。
从1956年、1961年到1978年大纲,对于学校体育的多方面功能如心理和社会功能缺少开拓,这就难免陷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更谈不上对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方面的评价。
到了“素质”评价阶段的1988年、1992年大纲,采取“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效果。评分的内容由体育课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体育基础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和技巧等四个部分构成。因此,结构考核又称为“四合一”评价模式。其中课堂表现部分隐约有心理表现的内容。
直到“健康”评价阶段的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作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学习领域目标之一。“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第一次出现在体育课程标准中,认为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是指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领域目标的评价内容。至此,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体育从“单一生物体育观”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向促进学生向“三维健康”的目标评价方向发展。至此,新中国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从三基评价阶段→体质评价阶段→素质评价阶段→健康评价阶段,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中关于学生心理表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照搬别国经验到独立探索的艰辛历程,体现出不断认识、不断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四个部分。在日常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发现合作交往能力比“合作精神”更适合用于对学生的学习展开评价。
7.2.2.2 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教学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尤为重要。吴家舵等(2008)《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认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小学生。此外,在性别,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时间长短,校内外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方面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均有关系。胡国治(2008)《情绪调节的生理学和脑功能成像研究》提出,情绪调节受到年龄、人格和家庭的影响。刘华等(2008)《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提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家庭背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邢彩霞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提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有深远的影响。在当今学习型社会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重要。崔志伟在《体育教学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索》一文中指出,体育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赵金伶等(2001)《影响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几个因素》指出,假使一个人未曾学过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认为在中学时代,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过分严格的班级管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高继祥(2008)《排球“小团体”教学法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提出,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自信心,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就是力量。在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实施“小团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心。马志国(2005)《锻炼你的意志》指出,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郑国庆、郑素平(200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互相渗透》从理论方面层层阐述了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运动的渗透作用,“育心”和“育体”互动互进,从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7.2.2.3 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的作用(www.xing528.com)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就谈到了“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高芳等(2008)《体育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提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程芬、陈虎(2006)《论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7.2.2.4 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在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的研究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学习评价已广泛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上进行研究。凌齐鸣(2004)《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研究》提出,五大学习领域各占20%,采用“等级+评语”进行评价。薛仕敏(2005)《试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的评价》提出,学生成绩100%=体能(健康标准)40%+技能20%+体育与健康知识(作业)10%+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体能、技能等进步情况30%。王诚明等(2007)《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把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确定为体质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五类九项指标,评价方式上,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主体多元化。
7.2.2.5 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的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相关研究不太深入。应建华等(2006)《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构建》提到,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板块的成绩属模糊评价。学生互评,期初由学生推选三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在期末根据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表现评定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学生自评由学生根据自己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自我认识,在期末进行自评。教师评定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表现,在期末,由教师给每个学生评定成绩。两者的评定的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王诚明等(2007)《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心理健康方面评价内容主要为学习过程中能否努力克服和战胜胆怯、自卑,树立自信;能否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坚持学习与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评价内容主要为能否尊重与理解他人并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敢于承担责任;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评价方法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指导监督。刘浩(2007)《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包括意志品质、情绪状态、自信心等。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打比赛、学生自评和互评方式进行。对学生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的评价具体采取的是小组长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潘家礼(2008)《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学习评价方法探讨》提出,根据心理健康学习的可操作性目标,筛选出18项心理健康学习的评价指标、最佳评价主体,以及观察、成长记录和问卷三种最佳评价方法,有效实现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许定国等(2001)《从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谈心理评价指标的筛选》认为,身心在机能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其机能水平之间却没有数量上的线性关系。经分析讨论,初步提出16PF中13项指标列为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心理指标。刘根发(2003)《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意表现的评价探讨》提出,情意表现只有通过学、练、赛、测和游戏等途径,加强过程评价。他制定了学生情意表现评价指标与分值表。季浏等(2003)《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提出,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采用观察记录、问答等方法,采用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汪晓赞等(2008)《中学生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编制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这是目前关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实效方面研究。7.2.2.6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情意表现与合作交往能力评价现状分析的研究邵伟德等(2007)《中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再认识》提出,就目前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可推广性的评价内容与方法还没能达成共识。从1994—2006年涉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内容的主要文章来看,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虽然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具体阐解,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中所涉及的指标与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指标错落较大,造成指标较混乱的状况;(2)评价的指标比较含糊不清,且操作性不强,如责任感、进取心等如何评价,在文中没有具体说明; (3)评价的内容与方法随意性较大,有的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有的过于复杂,使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4)虽然提出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定的多种形式,但评价方法还是缺乏实践操作性,缺少具体的评价方案。
总的来说,改革学习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完善,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增强体质,锻炼身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