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未来预测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未来预测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者对于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排名表现均有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型大学在未来更需要政府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未来预测

二、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预测

世界大学排名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已引起各国家和地区政府以及大学的重视和反应。政府纷纷出台有关重点大学和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资助奖励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研究型大学也积极推进自身的改革发展。两者对于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和排名表现均有直接影响。

1.政府宏观政策对未来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从ARWU名次来看,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于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中国进入2010年ARWU前500名的大学共有22所、前300名的大学有7所,分别比2004年增加了14所和5所。进入2010年ARWU前300名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入了前200名(见表7—9)。这7所名牌大学的2010年ARWU名次比2004年平均提升了近105名,实现了初步重大跨越。虽然这种排名上的重大跨越主要依靠面上SCIE/SSCI论文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985工程”等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大学发展将更突出质量内涵建设,在未来十年我国名牌大学将出现若干名以高引用科学家为代表的学术大师,高水平论文数量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将稳定增加,国际竞争力将实现更大的跨越式提升。根据ARWU名次上升情况预计,到2020年我国研究型大学将有1所左右进入前100名,5所左右进入前200名。

表7—9 中国大陆2010年进入ARWU前300名的7所大学

img204

资料来源:根据ARWU(2004—2010年)排名数据整理。

韩国大学的世界排名也进步显著。韩国进入2010年ARWU前500名的大学有10所,比2004年增加了2所,其中高丽大学、汉阳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的2010年ARWU名次比2004年均上升100名以上。经过“BK21工程”建设,韩国大学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也大幅度提升,SCI文章数量排名从1998年的第18位(9444篇)上升到2005年的第12位(23515篇),工程第一阶段共资助2800名研究生赴海外先进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进行长期学习深造,邀请了世界顶尖大学的知名学者共计6000人来韩访问[111],为总计近90000名的青年研究人员提供数额从40万韩元到200万韩元不等的经济补助。[112]工程第二阶段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资助力度。[113]此外,韩国自2008年起实施了“WCU计划”,经过“WCU计划”管理委员会的认真选拔,共有18所大学的52个研究团队从52所大学的314项申请中脱颖而出,获得该计划资助。[114]根据2008年底评审结果,“WCU计划”共聘请到包括9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84名外国顶尖学者来韩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115]从已有效果看,这些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会进一步加强韩国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台湾、沙特阿拉伯的重点大学建设计划也效果显著。台湾地区进入2010年ARWU前500名的大学共有7所,比2004年增加了4所,名次也有显著提升。沙特阿拉伯有2所大学进入2010年ARWU前500名之列,而在2008年还没有大学上榜。

鉴于政府宏观政策对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面对竞争压力,也紧跟其后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关宏观教育政策。印度计划从2010年起建立14所具备国际化环境、聚焦各自特色研究领域并实现国际卓越、拥有更多自主权和各自独特发展模式的“创新大学”。这些大学将结合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力量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形成研究优势和特色;在教学上打破院系专业界限,关注知识本身而不是学科,给予师生更多的教学和学习自由;在管理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并可获得中央政府的巨额研究拨款。[116]再如马来西亚,在其制定的“国家高等教育行动计划2007—2010年”(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07—2010)中,高等教育部提出实施“顶尖大学计划”(Apex University)来促进本国研究型大学达到世界一流。马来西亚政府计划使最多两所大学成为全国学术中心,规定学校董事会成员应由高水平专业人员构成并享有全权管理学校的权力,校长等重要领导职位和学术职位的人才聘用要经过严格选拔,学生选拔也要充分考虑学术表现等。[117]

总之,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和国际发展趋势的政府宏观政策对提升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效果显著。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宏观政策的大量出台,这些政策效力可能会逐步减弱。因此,研究型大学在未来更需要政府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那些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内涵建设的宏观政策对于提升大学竞争力只能起到“昙花一现”的作用,无法成为竞争力提升的坚定支撑力量。同时,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除了依赖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以外,还取决于大学自身的积极作为。

2.院校微观改革对未来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研究型大学的自身改革对于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知名度、吸引外部投入以及在国际层面上竞争教育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国际竞争力。(www.xing528.com)

一方面,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宏观政策的支持来推进自身改革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如台湾成功大学和浙江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入选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后,在计划前两年每年获得17亿元新台币的补助。[118]经过2007年中期考核,成功大学以显著进步获得了更多资助,从2008年至2009年7月底累计获得经费达46亿元新台币。[119]成功大学积极利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来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结合自身研究优势组建成立了八个顶尖研究中心和三大研究群组,整并系所和仪器设备资源,积极延揽顶尖人才和优质生源,资助创新型标杆研究等。这些改革建设举措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增强了学校的研究优势,使成功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大学排名上,成功大学2010年的ARWU名次是第258位,比2004年上升了152位。科研产出方面,学校的SCIE/SSCI/A&HCI的论文总数从2005年的1780篇增长到2009年的2700篇,增长了52%;高引用论文发表量同期从46篇增长到95篇,增长了106%。国际化方面,学校仅2009年就延揽国际优秀教研人才共计283人,其中外籍人士约占34%;国际学位生人数在2006—2009年间增长了122%,达到603人。[120]可以预见,随着宏观政策和学校各项改革举措继续发挥作用,成功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如图7—1所示,通过对成功大学2004—2010年的ARWU名次进行拟合趋势分析(采用指数趋势线),成功大学在2020年有望进入ARWU前150名。

再如浙江大学,学校积极利用院校合并、“985工程”、“千人计划”等国家宏观政策的重点支持来推进学校改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明显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浙江大学自1998年并校至2008年经过两期“985工程”建设,科研经费从3.9亿元增长到14.02亿元,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从243篇增长到3146篇,授权专利数从58项增长到931项,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121]这十年间,学校共引进教师112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12名,从海外知名大学引进留学回国人员303名。[122]这十年间,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显著提高,分布更趋合理,由并校之初的13个发展到35个。[123]可以预见,随着“985工程”三期的实施和其他宏观政策效果的显现,学校通过“1311人才工程”[124]等配套建设举措,将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如图7—2所示,通过对学校2004—2010年的ARWU名次进行拟合趋势分析(采用指数趋势线),浙江大学在2020年有望进入ARWU前100名。

img205

图7—1 中国台湾成功大学ARWU名次的拟合趋势分析

img206

图7—2 中国大陆浙江大学ARWU名次的拟合趋势分析

另一方面,除利用政府宏观政策外,研究型大学自身在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整合、运行管理等方面也积极进行各项改革。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通过主动并校、整合研究资源、引进顶尖学术大师等战略举措使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如在人才引进上,曼彻斯特大学成功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约翰·萨尔斯顿等一批顶尖人才,极大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曼彻斯特大学近年来聘请的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两名教授因对石墨稀的发现与研究共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25]可以看出,曼彻斯特大学在聘请世界顶尖学者和有潜力的研究人才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以此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如图7—3所示,通过对学校2004—2010年的ARWU名次进行拟合趋势分析(采用指数趋势线),曼彻斯特大学在2020年有望进入ARWU前20名,实现进入ARWU前25名的战略目标。

img207

图7—3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RWU名次的拟合趋势分析

除了本章中的五所案例大学外,还有很多高校也都积极改革,采取多种举措应对加剧的国际竞争。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学校制定了“到2013年力争进入世界百强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计划到2050年跻身世界前50名顶尖大学之列。为实现目标,学校确定了基础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与环境等六个战略研究领域[126]和计量学与测量学、射电天文学、绿色化学等十个新兴重点研究领域[127],集中资源开展国际领先的高水平研究和交叉研究,优先使这些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卓越。学校通过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的荣誉奖[128]和未来奖计划来吸引和资助顶尖人才[129],并通过“博士后研究奖励计划”(University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 Scheme)[130]和“重返博士后研究奖励计划”(Re-Entry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s)帮助研究人员顺利从事学术职业。[131]学校目前已有7名学者获得这些荣誉奖[132],并引进和培养了10名高引用科学家[133],他们成为学校开展顶尖研究的核心力量。在教学上,学校计划于2012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体系,通过简化授予学位的种类使课程设置更为灵活,帮助学生在接触广泛学科课程的基础上逐渐聚焦未来专业。[134]学校还积极扩大教育规模、提升研究生数量,计划到2020年学生数量达到25000人,研究生比例达到35%。[135]通过多种建设举措的实施,西澳大利亚大学的ARWU名次从2004年到2010年上升了59位,处于第112位。预期到2013年百年校庆时,随着这些改革建设举措继续发挥效应,学校能顺利跻身世界百强大学之列。

再如国际排名上升较快的挪威科学技术大学,学校的ARWU名次从2004年的325名上升到2010年的209名。挪威科学技术大学制定了到2020年成为国际卓越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即在若干重点优势领域实现国际领先,成为欧洲十强科技大学之一,位居世界综合性大学前1%之列。[136]为实现目标,学校制定了涉及科研、教学、宣传、创新、组织与资源方面的详细战略举措及各项明确的绩效指标。此外,学校积极打造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集中研究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学校确定了能源资源与环境、全球化通信技术、医学技术、材料技术等六个跨学科战略研究领域[137],并在挪威研究委员会(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的支持下成立了通信系统计量服务质量中心(Centre for Quantifiable Quality of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船舶海洋结构物中心(Centre for Ships and Ocean Structures)和记忆生物学中心(Centre for the Biology of Memory)这三个“卓越中心”。学校还与挪威科技工业研究院(Stigtelsen for industriell og teknisk forskning)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有500多名研究者在两个机构同时拥有职位,为加强学校的研究实力提供了人才保障。[138]

总之,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整合资源重点发展若干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积极打造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延揽世界顶尖学术大师和优秀青年研究人才、与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等改革建设举措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在学校层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战略抉择。研究型大学的自身改革建设既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发挥政府宏观政策效能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