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化研究中心:国际竞争力研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化研究中心:国际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多种举措积极整合研究资源,突出研究重点和优势。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学校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实力,也为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90]南洋理工大学放眼世界,积极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参与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化研究中心:国际竞争力研究

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打造国际化研究中心,汇集国际顶尖人才

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学院于1991年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2006年4月,南洋理工大学正式企业化,在迈向自主的道路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发展机遇。[80]据2010年统计,学校共有23043名本科生和10044名研究生,其中留学生8291人;共有教职员工5546人,其中教员(包括客座教员)1635人,研究人员1459人。学校现设工、商、文、理四个大学院,下设12个分学院,并拥有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及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三个自主研究机构。[81]经过不懈努力,南洋理工大学已从一个以工程为主的理工大学迅速发展成多科性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凭借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优势享誉国际。

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多种举措积极整合研究资源,突出研究重点和优势。首先,学校依托国家投入和已有研究优势,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建了若干重点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校先后成立了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Nanyang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媒体创新研究院(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等一批会聚国际知名科学家和各学院优秀人才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并且把这些机构的经费列入预算,予以重点保障。例如,学校的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s of Excellence),并获得了来自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和教育部提供的1.5亿新加坡元的首期巨额拨款。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学校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实力,也为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82]其次,学校还打破院系界限,集中研究资源和能力,建设了高级计算与媒体研究、生物医学与配药工程学研究、环境与水技术研究、信息与传播研究、聪颖设备与系统研究以及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这六个跨学科研究群组。[83]最后,学校还将12个院系专业组建成工、商、文、理四个大学院,以此促进学科融合和交叉研究。

南洋理工大学为发挥研究平台的最大效能,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把聘请国际顶尖学者专家作为快速使某专业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学校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聘用了以诺德隆德教授(P-r Nordlund)为核心的世界顶尖的基因结构研究小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院(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再如,学校聘请了来自新南威尔士州大学的斯塔凡·谢尔列伯格教授(Staffan Kjelleberg)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耶胡达·科恩教授(Yehuda Cohen),围绕他们在环境生命科学领域的工作成立了新的实验室。[84]在管理方面,学校聘请了前诺贝尔化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权威学者彼尔迪勒·安博迪教授(Bertil Andersson)为常务副校长,带领学校迈向科研高峰和国际卓越。[85]除引进国际顶尖学术和管理人才外,南洋理工大学重视引进优秀青年科研人才。自2007年起,学校每年面向国内外招聘最多10名的“南洋助理教授”(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ship),为加盟的杰出青年教师提供100万新加坡元的启动研究经费,以及终身聘用等优厚待遇。[86]学校还通过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计划”(NRF Research Fellowship)引进优秀青年人才。[87]最后,南洋理工大学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学校鼓励优秀本科毕业生从事学术职业,逐步取消研究型学位中以硕士作为最终学位的培养机制,大力提高博士生比例和入学人数,计划到2012年博士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欧美国家顶尖研究型大学水平。[88]学校还设立“南洋校长研究生奖学金”(Nanyang President’s Graduate Scholarship),鼓励和支持优秀毕业生或大四学生攻读博士学位。[89]针对本科生,学校于2004年推出了“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on Campus),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体验和研究兴趣。[90](www.xing528.com)

南洋理工大学放眼世界,积极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参与度。首先,为加快迈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校于2005年暨50周年校庆之际成立了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邀请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位菲尔兹奖得主出任研究所的国际顾问团顾问。研究所积极开展促进顶尖研究和交叉研究的各种活动,定期邀请诺贝尔奖得主以及重要领域的权威学者来校授课、演讲或与师生交流[91],以此促进学校以及新加坡研究人员与海外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增强学校的研究优势,帮助学校教师树立研究的国际视野。[92]其次,学校通过“国际学生交流计划”(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全球教育计划”(Global Immersion Programme)、“海外实习计划”(Overseas Attachment Programme)和“全球暑期学习计划”(Global Summer Studies)积极提高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国际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93]学校还积极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海外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双学位及联合学位课程[94]最后,南洋理工大学积极参与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的联盟与合作。2009年4月,南洋理工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印度孟买理工学院这六所全球一流的科技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通过密切战略合作关系、分享经验和制定共同准则,积极应对在科技、研究、教育方面的全球化挑战。

除在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延揽、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外,南洋理工大学还在学校管理方面有很多独特做法。例如,学校的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uncil)与下属几个纪律委员分会一起构成了大学的独立同行评审系统。研究委员会由查尔姆斯大学化学系主任、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前主席彭特·诺顿(Bengt Nordén)任主席,成员还有6个分委员会的主席。研究委员会对进入终审的研究计划的技术水平有最终裁定权,并负责向教务长进行推荐。此外,学校在评估和咨询中非常注重国际参与。学校内部的研究中心自1981年建立,其数量已由最初的7个增长到现在的43个。为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管理层决定对这些研究中心开展独立的国际综合评估,以确定它们的研究效能,改进它们的运行模式。学校还会就重大科研活动和项目向成立的国际顾问组进行咨询,从引领研究方向的世界顶尖学者那里获得高水平建议。[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