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学术大师的界定
国际学术大师的特征林林总总,结合师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当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实践,本章拟从国际学术大师的海外经历和学术话语权两个角度出发,对国际学术大师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首先,有关海外经历对国际学术大师成就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但一些学者在对高科技人才流动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这些出生在欧洲的移民的技术水平远远高于欧洲本土劳工的技术水平,而且在这些移民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也高于美国本土劳动力的平均水平”[33]。“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迁移到美国的论文引用率和质量都高于留在英国的科学家。”[34]可见,海外经历即使不是决定成就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
本章选择海外经历的研究角度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高等教育机构也加入到了跨国流动的行列之中”[35],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想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靠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指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的国际化。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以及高校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的措施,普遍认同的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途径主要有:招聘国外留学生,招聘国外知名学者教授,派遣本校教师出国培训、访问、考察等。可见教师的海外经历是师资队伍国际化的体现之一。第二,就人才本身而言,人才流动是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一方面,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在高等学校招募和保有高质量的教学人员在全世界都是优先的事情。一个高质量和高技能的高等教育工作队伍能支撑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和全球竞争力。学术是一个国际职业,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正逐渐多民族化。从海外招聘的教学人员正成为组成大学师资队伍的重要元素。[36]各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学术大师是各个国家、各个学校竞相争夺的对象。另一方面,根据库克人才创造力周期理论,在某个岗位上,人的创造力高峰一般维持3~5年,若在创造力衰退之前适时地更换岗位,则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创造力。由此可见,流动性是人才的一个特性。把握国际学术大师海外经历的特征,有助于国家和大学制定合理的师资招聘和发展政策,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根据目前国家和大学所实施的师资国际化的措施,本章中的海外经历指一年及以上的海外教育经历、海外工作经历和海外访问经历等。(www.xing528.com)
其次,本章也试图以期刊编委的学术话语权来界定国际学术大师。期刊编委的学术话语权引领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也是学科发展国际化的风向标,因此编委的话语权亦是师资队伍竞争力的有力说明。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传播载体,能够更及时地追踪前沿。在客观上学术期刊具有评价和引导功能,无论对匡正学术风气还是对提升研究水准,其作用都不可或缺,在学术话语权构建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37]一流的学术期刊之所以能够突破狭隘的文献传播功能的局限,引领某一或某些学科领域学术发展的方向,归根到底取决于办刊人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刊物所依托的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其中的办刊人直接涉及的就是编辑、编委人员。
因此,本章选择期刊编委的原因在于:期刊编委作为期刊的学术领导机构,由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学科带头人组成,极大影响着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其编委成员有全心致力于期刊建设的,他们在决定编辑方针、报道重点,以及撰稿、审稿、推荐稿件方面,尤其是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与选择的控制体系中,占据着有利的战略性地位。[38]期刊编委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增强期刊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另外,通过期刊发掘、培养、推荐作者和编审者,在人才培养方面还起着特殊的作用。期刊编委是直接影响着学术话语传播的特殊群体。
关于以编委来研究教师及所在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国外已有较多类似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计量学》的主编布劳温(Tibor Braun)就开始致力于以部分学科领域国际期刊的编委人数作为科学指标,分析编委人数与期刊的影响因子、编委的发文数和论文被引频次等其他科学计量指标,以及编委数量与期刊质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39]同时还有其他学者分别选取财经类、统计类、会计学、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期刊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充分说明期刊编委的话语权在反映师资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