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有力地决定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指出:“大学要成为成功的竞争者,需要可靠的经费,也需要有能够实现长远目标的管理和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管理运作的灵活性也许是大学进行变革的唯一机会。”[84]研究型大学组织管理的国际竞争力由发展战略、配置资源、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四部分构成(见表1—6)。
表1—6 研究型大学组织管理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标准体系
1.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运作方法、前进路径,为确定办学规模、学科布局、人才培养规格等提供依据,由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部分组成。[85]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水平体现在,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大学发展规律、是否突出大学办学特色、是否能够跟踪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及贯彻执行程度等方面。研究型大学制定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为大学发展进行合理定位,突出大学的发展特色,做好科学发展布局。组织管理效能高的研究型大学能做出有利于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合理规划,使日常管理服从于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使其高效运行的目标。
2.资源配置(www.xing528.com)
资源配置是研究型大学对所拥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综合协调的能力,其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及物力资源配置三个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了要素的最优结合,才会得到利润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份额会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资源的有效分配过程是研究型大学凝练核心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虽然研究型大学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资源高效地转化进而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机整合,以实现学校价值的最大化。
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研究型大学内部各构成部分间所确立的组织秩序和权力框架,是大学为了实现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进行分工协作所形成的结构体系。[86]高效的组织结构,可以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以及学校与院系之间的职责范围和职能分工,从而全力保障各院系的自主权。[87]通常,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纵向层次结构,具体评价标准为各管理层次的构成和管理幅度的大小;二是横向部门结构,具体评价标准是各管理部门的构成,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后勤组织等的构成;三是职能职权结构,具体指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分工和权力框架。[88]衡量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配置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大学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判断。
4.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实现研究型大学“投入——运行——产出”良性循环的桥梁和纽带,决定了大学组织内部的框架及其运作方式是否科学[89],其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政管理机制,具体是指人事聘任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二是学术运行机制,通常指教学运行机制、科研运行机制及学生事务管理。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学术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特色校园文化,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因此,研究型大学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并不只是取决于该校是否出手大方,而在于能否构建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及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学术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