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研究型大学竞争关系的成立起码需要四个要素:一是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即谁和谁在竞争;二是竞争客体,也就是能够使参与的竞争主体产生受益的、各方所共同争夺的利益表征对象或曰稀缺资源,即竞争什么;三是竞争手段,竞争主体在获取竞争客体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即怎样竞争;四是竞争结果,即利益最后是如何分配的。只有在这四个要素具备的情况下,竞争关系才能成立,才存在着竞争主体的竞争力大小问题。因此,可以从大学竞争主体、大学竞争客体、大学竞争手段以及大学竞争结果四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见图1)。
从竞争主体看,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主体指的是国际层次竞争的研究型大学,其具有世界一流的师生及科研团队,从事世界水平的科学研究,着力于开创性研究的培育,以赶超其他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由于大学承担的职能不同,经过不断的历史分化和社会筛选,驱使大学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47]大学竞争具有层次性[48],同一层次的大学在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教育资源、学生就业去向、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因此竞争往往在同一层次的大学之间显得异常激烈,层次差异明显的大学则难以构成竞争关系。
图1 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解析图
从竞争客体看,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客体是世界范围内总量一定的研究经费、优良的科研设施、世界著名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优秀的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等。[49]生源是学校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教育成本的重要承担者;师资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在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质资源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竞争力的支撑性要素。
从竞争手段看,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手段主要体现在研究型大学在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50],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培养国际化。招收世界各国一流的学生,与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纯外语教学或双语教学模式。第二,师资队伍国际化。聘请国际上学术一流的专家来校工作,从而最迅速、最简捷地接触到世界同类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第三,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合作项目,使师生跟踪前沿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从竞争结果看,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最终是学校的国际地位之争。风靡世界的研究型大学国际排名某种意义上是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结果的一个具体表现,如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然,研究型大学的国际竞争结果反过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大学获得学生或家长的认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生源;获得教师的认可,可以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和学术大师加盟;获得国家(社会)的认可,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等。
因此,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从竞争主体的相互比较来看,是学校间相比较所显现出来的相对国际竞争优势;从竞争客体来看,是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对生源、师资、投资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等稀缺资源的吸引力;从竞争手段来看,是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各种能力的有机整合;从竞争结果来看,是学校地位的国际表现及最终获益能力。
【注释】
[1] 参见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1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参见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239~24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Atkinson,R.and Blanpied,W.,“Research Universities:Core of the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Technology in Society,2008(1),p.33.
[4] 参见[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28~29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参见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239~24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 参见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载《高教探索》,2005(1),24~26页。
[7] 参见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56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8] Graham,H.and Diamond,N.,The Rise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Elites and Challengers in the Postwar Er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9] 参见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载《高教探索》,2005(1),24~26页。
[10] Atkinson,R.,“The Golden Fleece,Science Education,and US Science Policy,”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99(3),pp.407—417.
[11] 参见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2] 参见贾永堂、沈红:《世界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启示》,载《科技导报》,2003(2),31~35页。
[13]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2000,pp.1—12.
[14]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2005,Available at http://classifications.carnegiefoundation.org/details/basic.php.
[15] Marginson,S.,“‘Ideas of a University’for the Global Era,”paper for seminar on“Positioning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ized World:Changing governance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Asia”,Centre of Asian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entral Policy Unit,HKSAR Government,and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10—11December 2008,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trieved September 12,2009from http://www.cshe.unimelb.edu.au/people/staff_pages/Margin-son/Marginson.html;Altbach,P.G.,“Peripheries and Centers: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9,10(1),pp.15—27.
[16] 参见史万兵、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的指标体系构建》,载《中国高教研究》,2003(6),37~38页;Mohrman,K.,Ma,W.and Baker,D.,“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1),pp.5—27。
[17] 参见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8] 参见张卓:《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和评价体系》,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49页。
[19] 参见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一)》,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9~11页。
[20] 参见Mohrman,K.,Ma,W.and Baker,D.,“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1),pp.5—27;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4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 参见杰拉德·卡斯帕尔:《杰拉德·卡斯帕尔谈研究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载《中国教育报》,2002—07—30;Salmi,J.,The Challenge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p.38。(www.xing528.com)
[22] 参见张夏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组织结构与管理优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3] 参见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8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4] Altbach,P.G.,“Academic Freedom:International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Higher Education,2001,41(1~2),pp.587—603.
[25] Altbach,P.G.,“Peripheries and Centers: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9,10(1),pp.15—27;Mohrman,K.,Ma,W.and Baker,D.,“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1),pp.5—27.
[26] 参见林荣日:《中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17~20页。
[27] 参见甘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载《中国高等教育》,2004(2),4~8页。
[28] 参见刘念才、周玲:《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1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9] 参见许长青:《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与浙江大学的创建实践》,载《中国高教研究》,2004(10),32~35页。
[30] Board National Science,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4Volume,Arlington,VA,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04.
[31] 参见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4中国大学评价》,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61~68页。
[32] 参见何建坤等:《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3] 参见顾秉林、陈希:《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扎实推进自主创新》,载《光明日报》,2006—01—06。
[34] 参见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5] Castells,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s,2000.
[36] 参见李寿德、李垣:《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载《比较教育研究》,1999(1)。
[37] 参见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经济创新的主要力量》,载《世界教育信息》,2000(4),14~16页。
[38] 参见谢海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学校德育——兼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9] Mohrman,K.,Ma,W.and Baker,D.,“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008(1),pp.5—27.
[40] Varghese,N.,“Globalization,Economic Crisis and National Strateg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2009;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2007.Available at http://doc.utwente.nl/60264/1/Marginson07globalisation.pdf.
[41] Zona,J.J.,Competitive Strategy:Understanding Investment Decision-Ma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Doctor,Boston College,Boston,2005.
[42] 参见Longbrake,J.,“International edcators call Yale’s global university initiative outstanding,”Yale News Release,2007;侯光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理论探索与发展创新》,20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3] 参见[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佩蒂·M·彼得森:《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与创新理念》,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44] http://www.arwu.org/Chinese/aboutARWU.jsp.
[45]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咨询公司QS(Quacquarelli Symonds)于2004—2009年间合作发布世界大学排行榜(TH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但自2010年起,《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和QS独立发表各自的排名。
[46] Levin R.C.,“The world’s most global universities,”Newsweek International,2006.
[47] 参见王建红:《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层次性问题》,载《现代教育论坛》,2009(2),42~45页。
[48] West,E.G.,Educ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Kingston,Queen’s University,1993.
[49] Marginson,S.,“Competition and Markets in Higher Education:A Glonacal Analysis,”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004(2),pp.181—182;Marginson,S.,“Dynamic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2006(1),pp.1—39.
[50] 参见喜多村和之:《大学教育の国际化》,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