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标准和手册
1987年,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组织辽宁、湖北、北京、上海等省市统计局,并特邀国家计委、经委和有关部委编写了《能源统计工作手册》。该手册中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我国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指标解释。1990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能源统计的国家标准,包括: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for calculation of total prod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GB2589-90);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stipul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norm for unit product)(GB12723-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Method of calculation energy saved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GB/T13234-91)等。这些国家标准的制定为建立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1995年,国家统计局再次组织力量,编写了《能源经济统计指南》一书,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加了部分新的指标,进一步完善了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成为我国最具权威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二)国家科技部“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源与排放指标
国家科技部组织相关组织联合组成课题组,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该体系基于国家统计资料,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1、基准层2和指标层,其中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共计100个,涵盖多个节能减排指标。
(三)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源与排放指标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五大体系组成: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每个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采用208个指标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本要素。其中涵盖节能减排的指标包括:NPP密度、人均NPP、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人均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密度、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废水排放达标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33。
(四)国家颁布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文件法规
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旨在将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34。
1.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
单位GDP能耗统计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各级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方法,从能源供应统计和消费统计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能源统计调查制度。以普查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能耗特点,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主要工作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能源统计制度,各地区建立适合本地能源统计核算和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地方能源统计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协会、能源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有关能源统计制度,做好各项能源指标统计。各有关部门加强能源统计业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安全、灵活、高效的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等一体化的能源统计信息系统。各社会用能单位要从仪器仪表配置、商品检验、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其一,能源生产统计。主要是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能源产品产量统计制度,增加能源核算所需要能源产品的中小类统计目录。建立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煤炭、电力等产品产量统计制度。调查内容有煤炭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发电量。调查范围包括规模以下的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煤炭产品产量调查的范围按照安全监管总局核定的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规模以下煤炭生产企业名单确定。
其二,能源流通统计。以能源省际流入与流出统计为重点,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统计。
(1)煤炭。将现有煤炭省际流入与流出统计范围由重点煤矿扩大到全部煤炭生产和流通企业。
(2)原油。省际流入与流出量可根据现有海关统计和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报表中有关指标计算取得。
(3)成品油。成品油省际流入与流出量通过建立“批发与零售企业能源商品购进、销售与库存”统计制度取得。
(4)天然气。省际天然气流入与流出量分别由三大石油公司天然气管理机构提供。
(5)电力。电力的省际输配数量,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www.xing528.com)
(6)其他能源品种。洗煤、焦炭、其他焦化产品、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液化天然气等产品地区间流入与流出调查,采用与原油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即利用海关进出口资料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中的有关指标计算取得。
其三,能源消费统计。通过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反映能源消费结构,为市(地)、县(市)进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数据支持,对能源供应统计无法取得的资料以能源消费统计予以补充。近期重点加强各级能源消费数据核算基础,建立分地区能源消费核算制度和评估制度。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加工转换统计调查制度,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热值燃料、工业废料等调查目录,增加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统计指标。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能源消费约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10%左右,这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能耗高,调查其能源消费对于指导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反映节能减排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建筑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居民生活用能统计制度,建立建筑物能耗统计、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等。
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环境统计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COD和SO2排放量的考核是基于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总和。
统计调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即由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完成,省、市(地)级环境保护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给县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重点调查单位发表调查和非重点调查单位比率估算;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城镇常住人口数、燃料煤消耗量等社会统计数据测算。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审核、汇总后上报上级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逐级审核、上报至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原则上都应采用监测数据法计算排污量。物料衡算法主要适用于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测算,测算公式如下: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量=燃料煤消费量×含硫率×0.8×2×(1-脱硫率)。排放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造纸、金属冶炼、纺织等行业排污量的估算。非重点调查单位污染物排放量,以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总量作为估算的对比基数,采取“比率估算”的方法,即按重点调查单位总排污量变化的趋势(指与上年相比,排污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等比或将比率略做调整,估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
生活源COD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COD排放量=城镇常住人口数×城镇生活COD产生系数×365-城镇污水处理厂去除的生活COD
其中,城镇生活COD产生系数优先采用各地区的COD产生系数或实测数据并予以说明;没有符合本地实际排放情况的系数,则统一采用国家推荐的COD产生系数,全国平均取值为75克/人·日,北方城市平均值为65克/人·日,北方特大城市平均值为70克/人·日,北方其他城市平均值为60克/人·日,南方城市平均值为90克/人·日。
生活源SO2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生活源SO2排放量=生活及其他煤炭消费量×含硫率×0.8×2
(五)相关学者设计的国家层面节能减排指标
1.以能源效率为核心指标
由于国际上普遍用能源效率反映节能情况,因此,我国部分学者将能源效率指标研究作为节能减排指标研究的突破口。王庆一(2003)认为能源效率指标可分为经济能源效率和物理能源效率两类。经济能源效率指标又可分为单位产值能耗和能源成本效率(效益);物理能源效率指标可分为物理能源效率(热效率)和单位产品或服务能耗35。史丹(2006)在能源效率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节能潜力指标,用以判断全国各省市的能源节约潜力问题36。王珊珊(2007)以能源投入到生产产出再到污染物排放为能源效率的作用主线,将能源效率分为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环境效率,下设10个指标,用以研究我国主要能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在时间上的纵向发展趋势和横向国家间的比较37。刘征福(2007)归纳了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机制、技术、管理、结构、素质,在此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共5大类37项指标,其中产业结构指标9项,能源结构指标4项,经济效率指标8项,能源技术效率指标5项,单位经济总量能耗及降低率指标11项38。
2.多维度综合指标体系
荆克晶等(2004)综合考虑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从能源效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3个方面设计了13个指标,评价能源规划环境影响,并对指标选取原因进行简要说明39。李继文等(2006)针对与能源利用相关的问题,选取了单位GDP能耗、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作为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指标的初步方案,目的是为政府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40。张鹤丹(2006)等人借鉴国外经验设计的我国城市能源指标体系包括城市规模、强度和可持续性3个主题,8个次主题和22个具体指标41。刘书俊(2007)利用淘汰落后产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水资源节约利用、节能环保发电调度等指标对比了2007年及“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应用42。宋马林(2008)从不同的角度对节能减排各项指标进行了分类,结合国内外节能减排的实践拟订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入、产出两个方面简单设计了9个指标43。孙霄凌等(2008)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从能源的利用程度、能源市场发展、能源行业发展水平以及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19项指标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体系,并根据2005年各省、区、市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能源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44。王彦鹏(2009)依据综合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等原则,通过对各个预选指标的可行性量化分析,确定工业及重点领域能源消耗、能源效率与结构、用水节水、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与利用5个方面39项指标及其标准,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