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三步走”战略发展规划,未来几十年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结构优化初见成效,能源市场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优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市场体系已经形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进一步完善。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一)构建能源安全指标体系,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
我国新时期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适应应对新挑战的战略需要。既要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国际能源环境的可能变化。这一指标体系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能源安全体系。根据国内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该体系应当包括高效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安全稳定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及时灵活的能源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复合多元的世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协同保障体系。核心目标应是,全面提升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能力、合理需求调控能力、风险规避与应对能力、国际能源市场影响能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能源外交战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能源安全保障机制;推动能源生产方式的变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行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的“双控制”;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打造符合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能源发展与能源外交人才队伍。
(二)加强供应能力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打造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综合考虑目标市场,产业布局调整,煤电、风电、核电、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等电源点建设和进口能源,以及资源地的水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加快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运输能力建设,发展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要求的现代电网体系,完善国内油气区域主干管网,推进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建设。统筹资源储备和国家储备、商业储备,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体系。
(三)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发展,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高参数、大容量清洁燃煤机组,有序建设燃气电站。积极发展非常规能源,抓好页岩气发展规划的落实,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现和使用新的替代能源。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有序发展风电,加快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四)实施能源民生工程,提高能源公平水平
加强能源民生工程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实施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在2015年前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太阳能示范村。加强边疆地区能源建设,积极支持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改善居民用能条件,让老百姓使用上更多的清洁低碳能源。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五)实施能源总量强度双控制,建设节能型国家
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严格落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地区实际,逐步建立起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机制,一是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二是要强化用能管理,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三是要树立绿色能源消费理念,倡导全民节能。(www.xing528.com)
(六)推动全球能源治理,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
全方位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既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需要。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周边国家和重要资源国的合作,既能保证稳定的海外能源供应,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人民。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引进借鉴先进的能源技术、法规、政策、标准及管理经验。加强与能源出口国、消费国、过境国和主要国际能源机构的对话交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共同担负起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和确保世界能源安全的重任。
(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节能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节约能源明确提出,要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具体要求单位GDP能耗在“十一五”降低19.1%的基础上继续降低16%。但2011年并没有完成规定指标,总能耗增长7.1%。2012年由于放缓了GDP增幅,节能减排有所好转,总能耗增长4%。必须坚持不懈进一步加强措施力度,将GDP增速控制在7.5%左右的预期值之内,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0.7降到0.5以下,以使能源消费总量年增速控制在4%以下,这样2015年总能耗才有望控制在40亿吨标煤之内,“十二五”确定的环保指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才可能完成。这就要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落实到工业、交通、建筑以及人民生活各个层面。其中占全社会总能耗73%的工业生产要科学合理用能、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和潜力,工业要为实现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八)加快能源创新,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目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走到尽头,人类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信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就像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经济革新一样,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与融合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需要进行大的调整,而能源革命的核心就在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过于粗放,没有充分考虑其负外部性和环境成本,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乃至地缘政治冲突。因此,能源革命既包含增加新能源投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又包含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未来,我国必须逐步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提升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发挥电网作为基础能源配置平台的作用。根据国家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战略性的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等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到的趋势相对应的是,目前欧盟各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都把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作为两大重点。从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决策中可以看出,以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将持续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极可能大大超出预测,以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配套技术的良好预期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美国发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绿色产业革命”,对于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2年以来美国“能源独立”成为世界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已经改变了美国的能源前景,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改变世界能源版图。这说明,尽管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力量是无限的,科技进步将大大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能源革命需要更多的创新,而且是非同寻常、史无前例的创新。能源革命和创新需要准确把握能源技术变革的大趋势。我国在未来或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因此,必须持续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加快实现能源革命。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抢占能源革命的制高点,我国才能拥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才能使能源转型与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使经济保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
(九)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与改革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强大驱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国家能源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创新资源,更大程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能源创新发展上来。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健全能源市场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服务领域体制改革,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能源普遍服务体系。理顺能源价格、财税和投融资体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形成决策科学、责权一致、服务高效、监督有力的政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