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的内涵
爱国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它源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人缘关系、神缘关系等,是在自然关系基础上引申的一种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对故乡的山河水土、故乡的人民、故乡的生活方式的热爱和眷恋,进而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之情。而爱国主义是关于爱国的一种集观点、情感和行动为一体的复合体。“‘爱国主义’和‘爱国’不一样,爱国这个概念在我国‘古以有之’,而‘爱国主义’一词,则是20世纪初期由国外传入我国的,‘爱国主义’和‘爱国’这一概念相比,其内容更加广泛,它是一个阶级对于热爱自己祖国问题的系统的思想和观点。”[1]爱国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而爱国主义则需要注入理性的成分,需要一定的理论观点指导。为了进一步理解爱国主义,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爱国主义中的“国”的含义。
根据《辞海》解释,国家有三层含义:①古代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孟子·离娄上》:“人恒有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②指皇帝,《晋书·陶侃传》:“侃厉色曰:‘国家年小,不出胸怀。’”这里的国家即指晋成帝,即皇帝。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爱国的“国”首先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即祖国;爱国的“国”还是一个政治概念,即国家。综合来看,爱国的“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然要素,即本民族赖以生存的特定区域内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社会要素,即由共同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连成一体的国民或者人民;第三,政治要素,即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主权、安全和稳定而建立起来的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有以下三层含义:
1.热爱故土山河
祖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祖国,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依存的辽阔大地,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我们对祖国的爱最早是从这片哺育自己的土地开始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最初认识和熟悉的都是自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增加了对祖国广阔土地及其风貌的认识,从而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扩大为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2.热爱各族人民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国土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各族人民。祖国和人民是不可分的。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古语说,“民为邦本”,各族人民就是我们伟大的国家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各族人民,爱国必爱民,爱民定爱国,这是爱国的最基本的内涵和集中表现。
3.热爱自己的国家
我们在谈论爱国主义时,常常把祖国与国家当作相同的概念使用。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二者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祖国”更突出民族性和自然属性,指居住在一定疆域内的单个或多个民族的人民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劳动,进行物质文化交往,形成的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心理关系于一体的社会共同体,主要包括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国家”则强调政治性和阶级属性,指在阶级社会中,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施阶级统治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主要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军事警察机关等强力政治机构组成。可见,我们不能把祖国和国家完全混同。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www.xing528.com)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把阶级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秩序和稳定的范围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社会政治环境,否则人类社会一天也难以生存下去。同样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铁的事实是,国家在执行统治阶级统治工具职能的同时,还必须执行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管理职能,包括对本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生产技术设备、历史文化遗产等涉及国计民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尽可能予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并组织国民抵御来自内部的自然灾害、暴力行为和来自外部的外族入侵的破坏、挑战。国家所具有的这种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能必不可少,并且与本国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国家稳定、发达、团结、兴旺,生活于其中的民族、家庭、个人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健康;国家动乱、分裂、衰败、危亡,人民就会颠沛流离、民不聊生。
可见,爱国家是社会政治稳定和统一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的需要。爱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爱国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政治内容。爱国主义的内涵中既包含了爱国的含义,但同时又有了新的内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阶级,甚至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爱国主义观念。
(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爱国主义也不同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这样一种思潮,它是个人对自己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利益的思想。民族主义思想源于欧洲,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初期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反对宗教权力的政治理想,强调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不必听从罗马教皇的旨意,其口号是“一个君主、一种信仰、一部法典”;而到了18世纪,民族主义越来越多地强调对祖国的忠诚,即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国家成为民族的监护者,其口号是“民族、法律、君主”,民族制定法律,君主负责实施;19世纪末期以后,民族主义思想走出欧洲,向全世界传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得到新的发展。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特别强调了民族自决权,同时也提出了民族自强的思想。正是在这个时期,孙中山把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入我国,第一次提出了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并且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国家。从民族主义这个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尽管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其基本点在于强调本民族国家利益的至上性,因此以民族主义为特征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团结本民族国家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强调本民族利益的至上性,有可能无视其他民族的利益,甚至做出损害其他民族利益的行动。
(三)爱国主义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要寻求一个统一的爱国主义的定义,也就是给爱国主义下一个适用于所有社会或意识形态的定义也是不现实的。
关于爱国主义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论述,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3]较全面地阐述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有古代的爱国主义、近代爱国主义和现代爱国主义;从性质上看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从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看,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现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不能相互混同。
第二,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三,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这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