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养以及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由于道德品质比道德行为和意识更具有稳定性、自觉性的特点,因此,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砥砺和磨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决定性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
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水平对道德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乃至对道德行为的手段及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经济地位,决定着不同的道德活动。所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是受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任何现实的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既定的客观条件、脱离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人的行为和认知水平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生产资料水平相联系的,人类正是在生存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始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行为不仅仅是满足于生存需要,并从此而产生了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行为的动力更多来自与生活资料水平相适应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越来越广,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社会化和广泛化。为此,社会发展不仅要求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要与社会规范相适应,还会通过意识形态、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等形式来强化对个体道德品质的要求,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形式。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如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社会课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灌输;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影响。因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教师很容易形成自身的权威地位,教师良好的品行就容易被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模仿;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生活建立的交往关系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养成,在自己与同学、同伴,与老师、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处理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并养成合作、友爱、诚实、进取等道德品质。
因此,学校的良好教育、教师的为人师表、班级的友善的氛围、伙伴的友好合作,都会对个体的品质的形成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校风班风不良、交友不慎,也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起到反作用。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成长的摇篮,也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道德品质的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在这里不是指生活和物质条件,而主要是指良好的家庭风气和温馨的环境。一方面,父母的表率作用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父母首先就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与个人主观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进步,人的认知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外部环境的因素只有通过主体内在的认识才能发生作用。个体的道德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层次性,在认知发展理论中也得到进一步的确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则通过实证研究,确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依据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发现大多数成年人均处于习俗水平阶段,只有少数人达到后习俗水平的第5个阶段,同时也仅有儿童和少数人处于前习俗水平。这些研究都说明个体道德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柯尔伯格把个体道德发展分成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www.xing528.com)
在这一水平中,儿童对存在于文化中的准则及好坏和正误的标准是有所了解的,不过,他们是根据行为的物质性和享乐性后果(惩罚、奖励、相互赞赏)来解释这些标准的,或是根据那些规定准则和标准的人的物质力量来解释这些标准。这一水平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定向。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
(二)习俗水平
在这一水平,个体把满足其家庭、团体或民族的期望看作是本身就有价值,而不管这样做的直接可见的后果是怎样的。其态度不只是遵从人们的期待和社会的秩序,而且对之表示忠诚,并积极加以维护、支持乃至论证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此外,还认为社会中的个人或团体应遵守其所在社会的秩序。这一水平包括如下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人际和谐或“好小伙——好姑娘”定向。
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定向。
(三)后习俗的、自律的或原则性的水平
在这一水平,个体努力撇开群体或道德原则持有者的权威。撇开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倾向,而对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一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法律的(合法的)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80-282.
不论是行为学的研究,还是认知发展理论的证实,都说明道德发展具有层次性和可塑性。在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人的生存需要,乃至享受、发展需要为个体道德的发生提供了原动力。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个体对实践的参与,不仅促进了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对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意识,反过来也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的选择有一定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因此,个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会在实践中获得道德的发展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