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高校教育部研究项目

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高校教育部研究项目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惩罚不仅不能矫正心理怪异者的古怪行为,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其古怪行为,心理健康的问题随之被提了出来。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一切精神因素的健康,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定义中所提到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

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高校教育部研究项目

一、心理健康与人才成长

(一)健康的新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同健康即是体质健壮、没有疾病。20世纪初《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的定义也是“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传统观念所说的生病,往往较多地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营养学等角度找问题,如细菌、病毒、化学污染致病,机械对人体的损伤,营养不良引起体质衰弱等。这种“无病即健康”的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并且影响到医疗保健和卫生政策。

然而,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不仅上述因素会造成疾病,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长期的忧虑、悲伤、强烈的精神创伤、过于紧张的生活节奏等,对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疾病造成人们的痛苦及行为异常,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导致人们对于“健康”的概念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转变,出现了将躯体、精神和社会统一起来的健康观。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成立时,在其宣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该定义为“健康”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意味着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即这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表明21世纪人类的健康将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为了使人们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条具体标准:

第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第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第三,善于休息,睡眠好。

第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第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第六,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第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第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第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第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人们要提高健康水平,不但要注意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证自己的躯体健康,还需要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方面下功夫;而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等构成健康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具体说来,躯体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躯体不健康不仅会使健康的总体水平下降,而且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也可能构成威胁;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最主要表现,心理健康不仅能调节躯体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及道德发展水平;社会适应良好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长期动态表现,也与道德良好密切相关;而道德良好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也起到统帅作用。如果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单独的健康状况,社会适应更多关注的是个体与社会环境协调的健康状况,而道德健康关注的则是个体奉献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状况。因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是衡量一个现代人是否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和条件。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人的精神障碍过程中提出来的。在西方中世纪,凡行为古怪者均被当做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发生变革或遭遇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随着心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异常是导致其精神不适和行为怪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心理异常像生理疾病一样是可以矫治的。相反,惩罚不仅不能矫正心理怪异者的古怪行为,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其古怪行为,心理健康的问题随之被提了出来。

20世纪初,有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叫做比尔斯的美国人,曾因耳濡目染其哥哥癫痫病发作的惨状,惧怕此病有遗传性而天天忧虑,终致心理失常而跳楼自杀,后经人抢救送至精神病医院呆了3年。他因亲身经历了精神病人的悲惨处境,又体验了社会对精神病愈后人员的歧视与偏见,决心毕生致力于精神病的改善和心理疾病的防治。为此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写成一本举世闻名的书——《我找回了我自己》。比尔斯揭露了精神病院对病人的种种不合理待遇,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心理疾病的防治等问题,从此心理卫生研究便纳入了科学轨道

心理健康有一个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一切精神因素的健康,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定义中所提到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而狭义的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我们所指的心理健康主要是狭义的心理健康概念,参照心理学家英格里士(English)的观点,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状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心理健康量表的制定、心理健康的诊断以及明确心理辅导与教育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标准问题涉及面既广又复杂,它在不同社会时期有不同的涵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家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坎布斯(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以下四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念;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面对和接受现实;④主经验丰富,可供取用。奥尔波特(Allport)提出健康个性的七个特征:①自我意识广延;②自我与他人关系融洽;③有情绪安全感;④知觉客观;⑤有种种技能,并能专注于工作;⑥现实的自我形象;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是:①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我,有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⑤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在集体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确立为: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特征的标准,是一种不断完善的状态。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标准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带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接受高等教育,是大学生得天独厚的成长条件,而且这一条件的获取也是大学生过去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奋斗成果。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比较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求知欲望;对学习感兴趣,能从学习中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乐于并善于克服学习困难,学习效率明显,学习成绩稳定。如果长期缺乏学习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和意义,或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应考虑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2.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正确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全面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欣然地接受自己、真实地展示自己、积极地改造自己,在与他人的比较和社会的期待中保持自尊、自信的心态,既不因缺点和不足而自卑退缩、丧失机会,也不因优势和长处而自命不凡、裹足不前。

3.有效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情绪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处于青年中后期的大学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并不意味着没有消极的情绪,而是能正确感知、适度表达和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变化,喜怒有常、哀乐有节,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经常保持愉快、满足、平和的心境,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4.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群体的心理特点和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都盼望交往,渴求友谊。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友好、真诚、尊重、信任、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在交往中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刚柔有节,拒纳有度;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既有广泛的交往对象,又有知心的朋友,人际关系和谐而有层次。

5.人格完整统一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的整体的或综合的状态与方式,既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其表现,也包括内在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人格上的表现是:人格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的缺陷或偏差;以世界观为核心,能将需要、动机、态度、智能、意志、情感等相对独立的人格要素有机整合,相互协调;所思、所言、所行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表里不一、前后相悖的状况;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推卸责任。

6.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指个体协调与环境关系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意味着个体能与社会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要求;能以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方式接受环境变化、应对困难挫折,不逃避现实,不怨天尤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环境所能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满足于环境所能提供的条件,不被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同化,能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改造环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个体在其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认识、情感、意志、言行等心理行为表现,呈现出独特的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朝气蓬勃、才思敏捷、勤学好问、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缺乏独立性、自觉性、自制力,对他人过于依赖等幼稚心理,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世故圆滑等老成心态,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