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在对新的生活没有了解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对自我的不确定感,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调整自我,确定自我的位置。
(一)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
由于中学期间的学习和大学学习的不一样,刚进入到大学的一段时间内,会感到学习的不适应。如果说中学学习是一种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强制性学习,那么大学的学习就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的学习。探索性学习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等,而这些对于长期习惯于在老师控制和指导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密集考试作为杠杆进行学习的学生来说,则会感到强烈的不适应。
(二)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大学生对生活环境的调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环境的调适,二是心理环境的调适。对于客观环境的调适问题,尽管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逐渐融入新环境之中。但是,对于心理环境的适应来说,则相对困难得多。所谓心理环境的适应即在心理上接受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心理位置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在对新的生活没有了解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对自我的不确定感,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调整自我,确定自我的位置。(www.xing528.com)
这种心理的适应性问题在高中阶段一般较少出现,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为固定,并且学习过程经常采取考试的方式来检查和衡量,因此,高中生很容易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学习成绩好,则对自我的感觉就比较好,相反,学习成绩较差,也能对自己有一种确定的认识。但是进入到大学以后,强制性的考试减少了,并且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同学对自我产生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特别是进入到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一般在原来中学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深得各位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欢,具有较高的自我形象,心理定位较高。但是,进入大学后,这种心理的优势没有了,在强手如林的大学校园,有些学生会感到一些不平衡,担心自己是否不行了,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不仅如此,在中学期间大多数学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学习上,很少参加文体活动,进入大学以后,才发现很多同学都多才多艺,而多才多艺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很吃香,各方面都玩得开,对此会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另外,有些同学在高中期间知识面比较窄,只知道课本上的东西,而进行大学以后,就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来说,知识面是有限的,但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知识面却十分宽广,这样一些同学就会感到自愧不如,并且面对无穷的知识海洋,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样,在一些同学心理还没有调整过来,总是以自己中学时期的自我形象来与人们相处的同时,另一些同学则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失落心理,产生一些适应性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问题
在中学期间,尽管同学们遇到过人际关系的交往问题,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学校生活中并不占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并且在中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一种类似“晕轮效应”的现象,也就是由于中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家都愿意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交往,因此,只要学习成绩好,可以“一俊遮百丑”。另外,同班的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类型的家庭,但相对来说,主要处于同一地区,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进入大学以后,这种晕轮效应不复存在,并且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各种不同的生活条件,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惯的同学,没有任何选择性地编入一个班级,编入同一个寝室,要在一起共同度过很长的时间,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四)角色身份的适应问题
角色身份的变化即从一个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了。中学生和大学生虽然都是学生,但是所承载的角色任务具有非常大的差别。特别是我们这个国度,对大学生这个概念往往寄予了较高的社会期待,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比如家人希望我们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出人头地,成功富足等;社会希望我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自己的才干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之材;党和国家希望我们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担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还有我们自己也希望在大学期间学业成功,人际关系良好,爱情甜蜜等。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一种角色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