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
有关效能感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White(1959)提出的效能感(effectance)概念,他认为效能感是行为的动机,一个人有行动动机,是因为个人觉得有能力影响环境,通过重复行动来熟练新的技能而得到信心。在相关研究基础之上,1977年,Bandura由社会学习理论延伸而正式提出有系统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Bandura(1986)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于自己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而后又将“自我效能”描述为“个体对于自我能把握和控制会影响他们生活事件能力的信念”(Bandura,1989),意即为当个体面对刺激时必须采取应对行动,一方面衡量自己应付情境的能力,以表现出适当行为,另一方面则会判断这项行为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Bandura(1997)认为透过自我效能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明确指引来加强与发展人们的效能,并且广泛应用在各种生活范围之中,以期达到各种行为改变的目标。换言之,“自我效能感”意指一个人相信他有能力运筹各项资源以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信念,也是一种个人对自我表现能力的预期和信念(Pervin,Cervone,and John,2005)。
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源于他们对体育的需要,需要产生身体锻炼动机,动机导致选择身体锻炼的目标和提高身体锻炼参与度。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of physical exercises,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是个体对自己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能力的信念(M otl,Dishman,Trost,and 2000)。研究表明,在身体锻炼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中,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指研究对象在特定情境中,个人主观评估自己克服困难、持续从事规律运动行为的把握程度(Bandura,1977a;Garcia and King,1991;魏昌武,2009)。在身体锻炼心理领域,Strecher,DeVellis和Becker等(1986)综述了20多篇有关戒烟、体重控制、避孕、酗酒及运动行为等文献,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行为改变以及行为维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Biddle和Goudas(1996)研究亦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但可预测个人运动参与程度,还可以预测运动的意象。(www.xing528.com)
自我效能越高者,就会付出越多心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视为挑战,并且会积极想办法克服,能迅速从失败中复原,展现强韧的意志力;相反的,低度自我效能的个人,遇到困难挫折时,会选择降低付出或抛弃坚持(Bandura,1997)。依照Bandura的说法,一个人虽然知道身体锻炼会获得期望的结果,但若他自认为没有这项能力时,则还是不会采取行动,由此可知个人行为表现与其自我效能的影响更甚于实际能力(Bandura,1982)。Sallis,Haskell和Fortmann等(1986)认为,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会决定人们采取身体锻炼及持续身体锻炼。Hofstetter,Hovel和Sallis(1990)定义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在某一特殊状况下,个体评估自己是否达成运动行为的信念。Strauss(2001)探讨身体锻炼行为相关因素,结果发现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较低者,多从事轻度活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较高者,多从事较激烈活动并呈现显著相关。Perkins,Multhaup和Perkins等(2008)探讨老年人自我效能与体能参与和社会活动参与关系发现,自我效能对两种参与皆能显著预测。于志华、张钊和张玉满(2008)通过对武汉地区高校在职中、高级知识分子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发现“锻炼自我效能感”与锻炼的坚持性、锻炼的频率、锻炼的强度、每次锻炼时间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为排除因身体肥胖,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导致的自卑感而参与适宜的身体锻炼,锻炼获得的运动愉快感和对参与身体锻炼能力的自信,会强化他们参与身体锻炼的信念,进而影响他们身体锻炼的参与度。因此,我们认为,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身体锻炼参与度受其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具有正向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