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法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或避免个体因身体活动不足所引发慢性疾病的负面影响,研究纷纷采用认知、行为修正或教育的干预方式融入于日常生活中,或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身体活动课程,期望达到培养或维持身体活动行为的目的。游泳既能健身又能享受运动的乐趣,有助于体质健康的增进。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干预方法

1.3.4 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干预

1.国外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干预研究

干预亦称为处置,凡是对正进行中事件予以干涉,以免事态继续恶化,就称之为干预。为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或避免个体因身体活动不足所引发慢性疾病的负面影响,研究纷纷采用认知、行为修正或教育的干预方式融入于日常生活中,或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身体活动课程,期望达到培养或维持身体活动行为的目的。目前,国外干预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在国外有悠久的研究历史,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方式之一。运动是运动者为提高个体的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和柔韧性等各项体质要素,所从事的身体活动,运动方式大致可分为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伸展操三大项(Mcglynn,1996),不同的运动方式融入不同的运动形态中,包括持续性运动与累积性运动。通过运动控制来达成个人自我效能信念是种普遍途径,藉此强化社会心理有关的健康功能(Bandura,2004)。然而,通过哪种运动干预方式来提高体质健康状况则是国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健走运动 健走是一项最自然的活动,除了很严重的失能者以外,是所有人最普遍且容易维持的动态性有氧运动,不需要特别的技能与装备,就能从事的运动。健走运动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原因不外乎健走的动作运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例如躯干直立并运用双脚移动身体,是人类与其他动物运动模式上最大不同处。健走运动除了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强健康体质及改善身体组成,对身体带来正面的影响之外,还能提升情绪状态(Tully,Cupples,and Chan,et al,2005)。例如,Rahnama,Nouri和Rahmaninia等(2010)针对一群停经后并且为乳癌术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5周的运动训练干预,每周进行2次健走,每次25-45分钟,同时在非健走日亦进行每周2次肌力训练,每次约维持60分钟,结果发现干预组的最大耗氧量、安静心率、体重、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及腰臀比皆显著优于控制组,仅有血压未达显著差异。

跳绳运动 跳绳是一种利用下肢向上跳跃的力量,将身体往空中带动的运动,属于规律性的冲击性运动,对于上下肢体和脊椎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跳绳运动看似简便的一项运动,但在跳跃的过程中,人体肢节间却进行着复杂的交互作用,除了利用手脚的协调能力来帮助运动表现外,在反复跳跃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肌肉也是彼此交互运作,这也符合学者所提出的“身体活动”是通过骨骼肌肉的收缩而产生身体运作的定义(Wallace,2003)。跳绳运动也可以发展下肢的协调性、平衡感、敏捷性、韵律感及肢体的速度感,还有肌肉静态及动态的肌耐力,对于姿势的稳定及重复性动作表现尤其重要。

彼拉提斯(Joseph Pilates)运动 彼拉提斯是一种有氧、低冲击性的肌耐力与伸展运动,主要集中在腹部、下背部、髋部、大腿与臀部的训练,通过控制身体的核心肌群来增加脊椎稳定以减少或预防身体的伤害(June and Aaron,2004)。彼拉提斯的运动方式包括垫上运动(mat work):以身体的重量与地心引力为阻力并融合四肢动作的核心稳定训练,是彼拉提斯运动最精华的部分,一般常使用的动作有50个,根据肢体动作与姿势,可组合出多元的动作变化达500多种的肌力、伸展与全身性协调训练的动作,除了身体的重量与重力之外,还可以搭配使用如抗力球、弹力带、魔术圈、哑铃等辅助器材提供阻力,使肌力训练的成效更好;器材训练器材设计的灵感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彼拉提斯为帮助躺在病床上的伤兵尽早进行复健运动而产生,外形似床、椅及马鞍形的圆桶,每一台机器皆可独立提供全身的运动训练。

舞 蹈 舞蹈是身体运动与艺术的综合呈现,“有氧舞蹈”是有氧运动中很特殊的一支,它采用了有氧运动的基础,运用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组合,利用步行、跑步、跳跃以各种不同的手臂摆动和踢腿动作配合轻快紧凑的音乐节奏,与全身的大肌肉活动一起实施的健身运动,以达到体质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心肺耐力与减少体脂肪,并适当提升肌力与肌耐力,增进柔韧性和协调性,并兼具乐趣化以及学习性。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可以利用有氧舞蹈来促进身心障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友谊,甚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生活适应(Sherrill and O' Connor,1999)。

跑步运动 跑步是一种方便又适宜的运动,从事步行运动不需要特殊的服装、场地、设施与装备即可进行。过去,步行运动被低估其运动保健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因为步行较不易达到有效刺激心脏循环的强度或负荷,但许多研究认为每周或每日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是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键。近年来,许多研究以跑步运动干预的方式来改善身体组成与健康体质,这些研究皆在生理上达到显著的效果(Carter,Banister,and Blaber,2003)。

游泳运动 游泳是通过水的浮力使身体在水中漂浮沉潜所进行的运动。所有运动中以游泳最具备方便性,于居家附近有游泳环境即可实行,不需特殊工具或器材。游泳既能健身又能享受运动的乐趣,有助于体质健康的增进。中等强度游泳运动,无论是每天持续游泳30分钟或间歇游泳(10分钟3次),对血脂、身体组成与心理健康均有正向的改变(Murphy,Nevill,and Neville,et al,2002;Nishikawa,Takahashi,and M iyatake,et al,2002)。

登阶运动 登阶运动以其独立灵活的练习形式,化整为零,能够有效分解锻炼时间,分化健身内容,且不受场地气候影响,易使大学生依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锻炼者的健身效果,降低了因单次长时间运动而产生的懒惰心理和畏难情绪,并减少了疲劳累积和运动损伤几率。登阶运动使行走能力改善,促进坐位体前屈柔韧性提高,同时还对促进有氧能力和肌力提高产生良好影响等,进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Creviston,1997;Asci,2002)。

其他方面 国外开始有学者进行社区环境下的运动干预研究,结果发现运动确实能显著提升社区居民健康,进而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Fisher,2004;Jane,Keith,and Sandra,et al,2006;Pazoki,Nabipour,and Seyednezami,etal,2007);生活方式身体活动干预比健身运动计划干预具有较高成本效益的价值(Sevick,Dunn,and Morrow,et al,2000)。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属性不但可以增强运动力量的输出,减少知觉费力程度,提高中、高强度运动时的情绪状态,增加运动持续力,增加活动输出量、减少运动知觉和调整情绪状态(Karageorghis and Terry,2001)。音乐还会改变生理上的觉醒,故可以在竞赛或训练前当作兴奋剂或镇静剂使用,用以提升焦虑或稳定心情(Bishop,Karageorghis,and Loizou,2007)。有学者利用三种不同音乐类型于三种不同运动强度(40%、60%、75%)下,测试29位受试者在原地健走运动表现差异,结果发现快、中节奏在三种不同强度下与慢节奏的运动表现皆有显著差异(Karageorghis,and Jones,Low,2006)。

此外,对运动干预与其他类型的干预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例如Opdenacker,Boen和Coorevit等(2008)探讨了生活方式、结构式健身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生活方式干预组是采用居家融入身体活动的方式,研究对象会收到如何运动的宣导手册,同时也会由运动教练进行数次的指导,依照研究对象的个人喜爱选择适合的运动内容,并指导如何将这些喜好融入居家式的心肺、肌力、平衡及柔韧性的训练,以及如何使用计步器及自我监测心率等,另外也由健身教练进行隔周电话访问1次,之后渐降为每月1次,至12个月共计16通电话访问;结构式健身运动干预方面,由2位健身指导员进行每周3次,每次60-90分钟体质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耐力、肌力、柔韧性及平衡训练,心肺训练则采用跑步机上步行、慢跑、固定式脚踏车或阶梯机的操作,前24周进行10—40分钟,强度介于心率保留值的70%—80%,之后的20周则仍维持40分钟,不过方式改为间歇训练。结果显示,11个月的干预结束时,生活方式组及结构式健身运动干预的身体活动量皆显著高于控制组,而第23个月的后续追踪结果发现生活方式组在交通及行走步数上皆显著高于控制组及结构式健身运动干预;而控制组及结构式健身运动干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Latimer,Braw ley和Bassett(2010)利用文献回顾法,发现生活方式身体活动的干预,从12篇以有效的量身定做方式以改变身体活动行为的文献中,发现以简单的方式,配合低花费的方式,例如网络平台的使用等值得考量;研究还发现,有持续收到量身定做的身体活动指引者的身体活动行为改变,比没有收到或仅收到一般性健康信息者有明显的提高。然而,研究也认为此方面的研究证据仍然不足,不足以完全支持这样的结论。(www.xing528.com)

(2)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自变量,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健康,或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个体健康。毋庸置疑,无论生活方式是直接变量还是间接变量,它都对体质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以下几类:

整体生活方式干预 目前,有关整体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学者也进行了许多探索,例如长时间看电视、打电脑等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行为的执行(Chen,Liou,and Wu,2008),而调整生活方式可降低一半的肥胖高危险群患病率。而且,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脂肪吸收抑制剂相比较,更具长期预防的效果(Trevor,Orchard,and Temprosa,et al,2005)。以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方式,包括饮食选择、调制健康餐、改变自动贩卖机的食物种类、增加活动量、团体课程、在职场兴建健身房、聚集员工下班后集体运动等策略干预,这些对体质健康有显著影响(Trevor,Orchard,and Temprosa,et al,2005;Pratt,Lemon,and Fernandez,et al,2007;Flodgren,and Deane,Dickinson,et al,2010)。

饮品干预 理想的运动饮料补充品是好喝、吸收快、不会造成肠胃不适,而且可增进运动成绩或运动表现,由于各项运动强度以及时间差异大,所以需要依照各种运动属性,以及运动前、中、后的时期来调配。研究认为,摄取少量的冰浆(1. 25 g/kg PBW)能明显减缓因体温过高引起的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运动能力衰减(Siegel,Maté,and Watson,et al,2011),补充葡萄糖可降低餐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3-羟基丁酸酯,增加三酸甘油酯、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Harrison,O'Gorman,and McCaffrey,et al,2009);美国运动医学会2007年声明中认为,为帮助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达水合(hydration)状态、预防训练或比赛时的脱水(流失超过2%身体体重的水分),以及比赛后迅速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的流失,建议每小时补充400—800m L的液体,而所补充的液体成分需包含醣类5%—10%、钠与氯20—30mmol及钾2—5mmol(Sawka,Burke,and Eichner,et al,2007),以及美国CON(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Nutrition)与COSM F(Council on Sports Medicine and Fitness)于2011年声明中认为,频繁或过量摄入有热量的运动饮料将大幅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高风险超重或肥胖等。

饮食干预 大部分体重过重或肥胖者都需要调整饮食以降低热量的摄取,饮食方法是控制体重的基础,所有的方法都需配合饮食控制。饮食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热量的摄取,除了降低体重的目的,饮食控制应符合体内所需营养素及长时间适用,且适当地控制热量摄取,以避免饮食不规律。用低热量饮食已证实确实可以降低体重(Strychar,2006),使用低脂高纤饮食的人,体重不会大幅增加(Howard,Manson,and Stefanick,et al,2006)。然而,长期的体重控制计划若只靠饮食控制是不够的,若能配合运动可增加体重控制效果及预防复胖(Jakicic and Gallagher,2003),也较单靠运动有效(Boule,Haddad,and Kenny,et al,2001)。体重的减轻,可以通过严格控制热量摄取,以及增加运动热量的消耗而成,两者同时进行较单独饮食控制效果为佳(Curioniand Lourenco,2005)。

睡眠品质促进 睡眠状况常被视为影响身、心及社会健康极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生活品质重要指标。不良的睡眠造成身体负面的影响,例如免疫系统、心脏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的恶化,而且常并发不安、忧郁等精神状况。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睡眠障碍在身、心理问题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呈现,睡眠问题仍可造成白天精神疲惫、生活功能随之紊乱,进而导致相关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对生命安全有威胁,危及生活品质和耗损医疗资源(Jones and Czajkowski,2000)。睡眠品质促进干预包括冥想、指导减压柔软操、静坐冥想配合腹式呼吸、渐进式的肌肉放松法、及睡眠知识教育等方面(Backhaus,Hohagen,and Voderholzer,et al,2001;Cheek,Shaver,and Lentz,2004;Ong,Shapiro,and Manber,2008;Consolo,Fusner,and Staib,2008)。

其他方面,例如保护动机被广泛地应用戒烟、戒酒、安全性行为和乳腺自我检查等多种自我保护健康行为的预测和改变中,融合保护动机及意向的干预成功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运动参与(M ilne,Orbell,and Sheeran,2002),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休闲教育被视为一种完整发展的过程,透过这样的过程,培养个人对休闲的了解与认识,并了解个人与休闲的关系,以及休闲在个人生活方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而发展的休闲教育干预(Dattilo,2000)。Murphy,Nevill和Murtag等(2006)认为,通过运动课程以降低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进而使体脂降低,这比限制饮食热量更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目前,健康促进课程用于减重及降低慢性疾病方面,以营养教育配合运动训练再加上行为改变的辅助是被学术界公认最为有效的方法。

此外,电玩游戏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因其声光效果冲击人们生活。传统体育游戏干预也发展到电玩器材融入健身运动中新兴的电玩游戏W ii。W ii以革命性人机界面问世后,配备“体感操作系统”,让玩家手执控制器时,可以体现虚拟人物挥拍、击球、钓鱼、跳跃等动作,使玩家能有更多的身体活动量在W ii的体感式游戏中,人脑在知觉荧幕中运动的物体后,利用自身肢体位移与姿势上的立体变化使无线遥控器产生回应,而与游戏在时间与空间上产生即时互动。使用这些电玩器材融入健身运动中,目的在降低肥胖学生比率,并使此类体感游戏成为富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之一(Elena,2007)。目前,物理治疗、学校单位等亦开始使用此类体感游戏进行治疗、复健或抑制学生的肥胖率,并增加身体活动量(Claire,2008;Deutsch,Borbely,and Filler,et al,2008;Mellecker and McManus,2008)。

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计算机可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行为建议、反馈,提供身体活动与健康促进的新途径,传统的有针对性的印刷品材料的递送也因此发展到运用非面对面的交互技术来递送有针对性的印刷品干预材料,例如电子邮件、网页或移动装置(mobile devices),以互联网/计算机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干预逐渐兴起(Norman,Zabinski,and Adams,et al,2007;Neville,O'Hara,and M ilat,2009)。

2.国内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干预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相关领域须积极进行的课题。全国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体质健康的长效干预研究已被纳入学校体育研究重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6),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体质健康干预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杨玲(2010)研究表明,分类多选健身方案能明显改善学生部分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全面增强体质;徐定(2010)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后,受试者综合体质评价都有所改善,对体重、心肺机能、血压、平衡能力、柔韧性和灵敏性具有积极的影响;王立新(2010)研究表明,以跳绳练习为主的运动处方,能明显地提高场地稀缺学校学生的耐力水平、心肺系统功能,能明显地提高场地稀缺学校学生的其他运动素质水平,例如立定跳远成绩,且对男生的促进作用优于女生,促使场地稀缺学校女生安静时的心率降低幅度显著大于男生;巫国贵、刘定一、于芳等(2010)研究表明,“三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针对性强,激发了“体弱”学生锻炼的兴趣和动机,保证了其体质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尹念龙(2010)研究表明,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并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对高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毛永明(2011)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干预对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干预效果显著;林春祯(2011)研究表明,开展运动干预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健康教育模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方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肖旭明(2011)研究表明,运动健康干预对IT人员的体质健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张娟(2011)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体育锻炼兴趣、心理健康以及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吴雪莹(2011)研究表明,采用简易的哑铃操对中老年女性进行力量干预,干预组握力、背力、下肢爆发力显著增长,全身反应时显著缩短,骨硬度和骨量增加;李彩洁、陈晓梁和杨忠等(2011)研究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后,受试者的柔韧性、肌耐力、肌力和心肺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干预能有效改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健康体质;马业康、武杰和任相涛(2011)研究表明,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身体机能中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800m(女生)、1000m(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武杰、任相涛和秦天红等(2011)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所选择项目及具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维吾尔族中学生下肢力量、柔韧性及有氧耐力素质,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张明军、闫志燕和赵超等(2011)研究表明,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实施后学生心肺功能(台阶指数和肺活量)、有氧耐力(1000m/800m)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左右横跨和闭眼单脚站立)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马嵘和宁新辉(2011)研究表明,短时多次与持续长时运动均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两种运动形式差异不显著,但对于力量素质指标的增长,短时多次运动形式优于持续长时运动形式;吴本连和季浏(2012)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且学习方式与项群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传统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不显著,等等。

此外,针对体质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或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方面的干预,相关学者也进行了探索。例如:李文慧(2008)、李文慧和姚明焰(2009)研究表明,健身登阶对改善体质未达标群体的身体形态,提高其肺功能、下肢爆发力,以及全身协调能力均效果显著,尤以对超重者的塑形效果明显;束路西、雷震和徐林川(2009)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方法可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大学生的肥胖程度,并能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能力;张成云(2009)研究表明,运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对改善肥胖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有明显的效果;吴秀云(2010)研究表明,运动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王晓贞、玄延军(2010)研究表明,全纳教育理念干预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质状况是有效的,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改善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状况,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整体体质状况的提高也是有效的;黄伟业(2010)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与身体形态;胡剑和曾红卒(2011)研究表明,课外运动干预不仅能促进体质偏瘦高职院校学生体重增加改变其身体形态,而且对体质偏瘦学生的心肺机能、运动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董新军(2012)从理论上提出了肥胖、偏瘦、肢体残疾、疾患大学生干预方案;董新军和曾红卒(2010)从理论上根据高职院校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异常学生健康体质特点,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干预;司琦、陈红玉和刘海群等(2011)研究表明,散页印刷品为主要干预方式对听力残疾学生在不同锻炼阶段的人数分布发生了改变,实验组学生各心理影响因素的均值较对照组均出现了上升;苏龙、席莉和黄武胜(2011)研究表明,基于高校平台的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大学男生肥胖的进一步发展,改善糖脂代谢,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率,降低体内可能由于肥胖引起的炎症因素水平的升高。

综上所述,在国外干预研究中,以身体、智力和心理正常的普通人群关注较多,而对特殊群体或体质健康突出问题方面的针对性指导研究较少。自2002年以来,国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推广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落实情况,也多是处在测试实施和数据上报这一初级阶段,而从整体层次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关注程度,以及针对该群体的运动、认知与行为指导的研究,均相对匮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体质健康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以增进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相关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实践者的重视。目前,虽然影响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运动、生活方式等干预是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干预方式的干预效能值得未来作系统、深入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