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新农民培训方式创新成果

辽宁新农民培训方式创新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修工程”学员的选拔:严格按照“本人申请、区县(市)科技局推荐、沈阳农业大学审定”的程序择优选拔优秀青年农民到大学培训,确保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

辽宁新农民培训方式创新成果

二、新型农民培训方式创新

(一)实施“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1)

“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简称“研修工程”)是由沈阳农业大学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创办,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蓝领农民”的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一种新模式。

1.“研修工程”基本形式与运行机制

“研修工程”运行主要程序与机制:

“研修工程”的组织运行:“研修工程”充分发挥市科技局、市农委、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人才办等相关部门和八个区县(市)政府各自的独特作用,合力推进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的顺利实施。

“研修工程”的培训投资:培训学费、住宿费、书费约4000元全部由政府“埋单”,在此基础上,增设学员奖学金和助学金(1000—3000元)。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并有产业发展项目的学员。既包括在校学习的优秀学员,也包括创业成绩突出的已结业学员。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偏远地区以及家庭相对贫困的学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新途径,使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与工厂化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研修工程”的培训对象:凡在沈阳市农村区域内从事农业产业生产与经营的青年农民,满足以下条件的,均可申请报名参加培训。(1)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有两年以上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实践经历。(2)身体健康,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产业发展项目者可适当放宽。(3)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进修学习愿望。培训期间,能够做到努力学习并严格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

“研修工程”学员的选拔:严格按照“本人申请、区县(市)科技局推荐、沈阳农业大学审定”的程序择优选拔优秀青年农民到大学培训,确保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

“研修工程”的科技培训:青年农民到沈阳农业大学校内接受以需求为导向、一年制、非学历的较系统的专业学习,通过学习使他们成为初步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生产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新型人才,使其成为建设沈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科技骨干力量。

研修工程”的人才使用:学生回到原地,市科技局下达产业化项目,学校选派科技特派员,对学员重点支持,对企业大力扶持。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研修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研修工程”的教育教学实践

(1)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突显生源地农业产业特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生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经济现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本着实用性、通用性原则,单独组织教学班,开设畜禽、果树蔬菜、经营与管理四个专业。其次,在教学计划制定上,根据专业特点教学学时控制在1100—1200学时内,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1/3。专业课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四部分组成,使之形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

(2)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实用性。课程由专业通识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模块构成,学员根据自身条件和所从事产业的需要,在通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主选择专业技能课程。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调实用技术养成。首先,教学方式突出课堂教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实现“教学、做”合一,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其次,构建了两个平台:一是专基础理论课平台;二是实践教学课平台,除在校内安排一些实验课外,充分利学校在辽宁省8个市15个县(区)35个乡(镇)建立的科教兴农基地,学员到地基点去完成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第三,在春种、秋收等重要农事时节,安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员返回家乡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生产、经营、管事宜,努力做到在校学习与生产两不误。

(4)制定鼓励学员完成学业与创业政策。首先,学校和沈阳市科技局设立项资金,用于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宿费、书费等支出。对来自远郊县区、庭经济困难的学员,给予助学金资助。其次,设立“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修工程培训班学员研修项目”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所从事的产业目有发展前途的学员,包括学习成绩优秀的在校学员和创业业绩突出的已经业的学员;这一基金已先后对110名学员的创业项目给予了资金资助。

(5)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课教队伍: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经历和丰富的践经验,他们能言传身教,语言简明,讲授生动,示范准确,让学员能够系统地握学所专业的实用技术,并具有跟踪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很地满足了农村的急需。

(6)发挥优势跟踪服务。对该“研修工程”毕业的“蓝领农民”,学校实行“扶上马、送一程“政策,进行跟踪,送指导上门,建立了学校—农民学员的联系络,使农民学员与学校建立起联系并能够在技术服务互动中得到强化,在此程中,学校及时掌握毕业学员情况。学校根据这些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对结业学员进行指导,同时修改与调整教学计划,使下一轮培训工作得到改进与加强。

几年来,毕业的农民学员不仅全都回到了农村,也把科技致富的新气象带回了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带动村民致富的科技“火种”。由于“研修工程”影响力不断扩大,招生范围扩大到了本溪、抚顺、铁岭、辽阳鞍山营口阜新等8个城市。抚顺市、营口市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本溪市设立了专项资金,阜新市副市长亲自主持会议欢送本地青年农民到沈农大上大学

自2004年起,“研修工程”已在校内实施6期。学员来自沈阳的8个农村区、县(市),61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参加培训学员共计1436人,其中有1136人获结业证书,1121人获农村科技经济人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这种由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研修工程”,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中国特产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辽宁电台、辽宁教育电视台、沈阳电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研修工程”的实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研修工程”还得到了各级领导如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辽宁省原省委书记李克强、沈阳市原市委书记陈政高等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中,2006年7月19日,陈至立在沈阳市政府汇报的《关于“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工作的情况报告》上批示:“沈阳市选送优秀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到沈阳农大接受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并要求和鼓励各地教育、科技部门和农业院校积极探索,为培养留得住的农村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二)实施“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2)

为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辽宁省启动了实施“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简称“培养工程”)。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作为“培养工程”培训载体,在农民技术员的培训与管理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1.“培养工程”基本形式与运行机制

组织管理:“培养工程”由省、市、县三级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并充分发挥省内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合力推进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省科技厅负责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每年全省的培训计划,省科技开发协调中心负责工程实施的具体组织、协调、管理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科技局负责组织学员的选送和跟踪管理;沈阳农业大学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和学员在校期间的管理;省内有关农业科研院所负责根据需要派出专家授课并提供实习场地。

培养目标:“培养工程”计划实施4年,每年培训2期。学员结业通过考试和技能鉴定,颁发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划到2010年培训学员10000人,基本实现辽宁省农村每个村都有一名经过大学培训的农民技术员。

申报推荐程序:各县区根据申报条件和本县区实际情况,以县区为单位统一组织申报。市科技局经筛选后上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根据每年培训计划,逐期安排。

培养对象:在农村种养殖科技示范户中选送有一定实践经验,年龄在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有5年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经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进修学习愿望,培训期间,能够保证学习时间,做到努力学习、严格遵守学校校规校纪的农民进入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校,接受以需求为导向、半年制、非学历的技术培训。

培训费用:每个学员的培训费暂定为2000元,包括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等,由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共同承担,省与市投入比例为1∶1,伙食费学员自理。

2.“培养工程”的教育教学实践

(1)专业设置强调与辽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工程”的专业设置打破了传统的专业概念,针对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现实需求设置专业;此工程实施以来开办了花卉专业、药用植物专业、家禽饲养专业、猪饲养专业等四个专业。

(2)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性与实用性。首先,培训的教学大纲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实用技术与专业知识模块、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知识模块、市场经济管理知识模块。课程设置要求做到“基础理论够用,技术技能实用,理念观念管用”。其次专业技术类课程内容以“集成、组装”成熟实用技术的为主线,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体现“培养工程”培养目标要求。第三,教学效果要直观,保证学员看得懂、学得会、记得用和用得上,因此要求每门课都配有使用ppt的课堂教学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第四,加强了“培养工程”专用教材的建设,组织编写了系列农民培训专用教材,制作或购买了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课件112套。

(3)突出实训的特色。首先,加强对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实训教学环节,要使农民学员系统掌握基本技能、操作技能、生产技能,技能训练要系列化、系统化。其次,对每一实训环节,都要做到有规范的名称、翔实的内容、恰当的方式,培训后要便于对学员进行考核,以了解学员学习与掌握知识点的情况。第三,充分利用学校、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等有利条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灵活的实训环节。第四,教学与农事活动相结合,尽量将教学实践环节与农事活动安排,既有利于学员学以致用,又学习、农事活动两不误。(www.xing528.com)

(4)创新农民教育教学活动。一是通过评选“乡土专家”等方式,开展“农民技术员上讲台”活动;二是以评选“村业英杰”为载体,开展“学习科技,自主创业”主题班会活动;三是通过评选“学习状元”,开展“学习专业知识,争当学习状元”活动;四是以球类、棋类比赛和举办自编自导的文艺晚会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员组织能力与参与意识,陶冶学员的文化情操,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5)建立农民教育师资库。根据“培养工程”特点与需求,在全省范围内选聘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生产情况熟的专家,组织了师资队伍;还聘任了管理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通过加强管理,使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6)实施跟踪服务,建立培养效果评估体系。一是任课专家始终与毕业学员保持联系,建立专家热线电话,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二是开展研究生进农户“手拉手”扶助“三农”行动,实现了“多赢”的目标。

自2007年起,“培养工程”已进行6期,学员来源范围覆盖辽宁省的14个市,32个县。参加培训学员共计1278人,其中有1116人获结业证书,924人获职业资格证书,907人获农村科技经济人证书,使他们成为既有致富能力,又有“技术职称”的新一代优秀“蓝领农民”。这种“培养工程”通过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新模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了适合新时期农民培训体系,为新时期开展农民培训开辟一条新路,也是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举措。

(三)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沈阳市与沈阳农业大学首先探索兴起的。1999年初,沈阳市委提出《关于实施“1251”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一步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帷幕。

沈阳市在农村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容是:为每村选配或培养一名大学生,主要是采取培养、选派和选调的方式,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已在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中,选拔较为优秀的到农村村级组织中去工作,以改善村级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沈阳市每年要组织2000名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力争用5年时间使1万名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受到中专学历以上教育。

1999年9月。沈阳农业大学为沈阳市开办大学学历试点班,开始为农村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管理知识,能够带动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领头人,以此来促进村级组织结构的改善,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提供人才保障。随后,学校先后与阜新市、本溪市、锦州市、朝阳市、铁岭市等市签订协议,大规模为辽宁“三农”培养人才。截至目前,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为辽宁培养农村实用性人才3192人。

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沈阳农业大学不断建立和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突显了以下特点:

1.培养对象和目标

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和具有高中(相当高中)文化程度、年龄25岁左右、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农村青年,经村、乡(镇)两级组织推荐,报区、县(市)人事局核准。通过入学考核,经二至四年的正规高等教育,达到相应专业大专或本科文化程度。

2.入学考核和办学形式

由各市人事局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组织入学考核,考试科目为数学、语文、政治三科,择优录取。学习采取脱产正规学习的方式,具体为入学第一年学习基础及成人高考所考科目,重点是强化文化课学习,2000年5月由学校组织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取得相应层次(专科或本科)的学籍后,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班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由学校发给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大专或本科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3.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

突破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生源地的农业条件和农业经济现状,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单独组织教学班,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强化实用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高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培养,加强农业经济、贸易、市场、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减少公共课,基础课以够用为度,保证学生回到生源地后能够学有所用,能够应用高技术手段带富一方百姓。使这些学生既是农业高技术直接入户到田的实践者,也是实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沟通的联系者,还是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二传手”,引领农业新技术潮流的“示范源”。

4.学习费用

按国家成人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收取。为了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的人员报名参加学习,学员费由市、县、乡(镇)三级承担50%,村民委员会承担12.5%,其余部分由学员个人承担。

5.学员毕业后待遇

目前,这类学员已陆续毕业,并按照省及各市制定的有关政策精神得以安置。学员原则上留在村里,作为农村科技兴农的骨干和带头人,特殊情况的,也要在村工作3年以上方可流动。在所在地区享受有关待遇。输入市、县(区)两级人才库,取得国家承认的或委托毕业证书的人员,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凡取得上述学历的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可参评、参考国家有效的专业技术资格;作为乡镇党政机关的乡镇事业单位补员的主要来源,在县、区公开招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缺额补员时,优先从各村工作3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毕业生中录取和聘用。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老中青干部搭配,组合得到了优化,加强了农村政权的建设;有利于调整结构,使农村急需的年纪轻、有专业、懂科学的青年人才把新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发展了农村经济,既合理配置了城乡人才的分布,也拓宽了城市人才的就业渠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的学科、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为当地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是科教兴农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好举措。

(四)辽宁省农民经纪人培训工程

辽宁省农民科技经纪人示范工程是从辽宁省农民经纪人发展的总体状况出发,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为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兼顾产业类别,抓住科技与“三农”结合的创新点,通过引导、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科技经纪人,形成政府搭台,科技中介组织运作,农民科技经纪人唱戏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工程将以建设农民科技经纪人队伍为核心,培养一批精通技术、市场、管理的农民科技经纪人。搭建农民科技经纪人示范工程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与知识在政府、专家、科技中介组织、农民科技经纪人之间的多向流动,建立按市场机制运作,各级政府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参与,科技中介组织运作的面向广大农民科技经纪人服务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部工程已在2003年至2007年五年时间内由省、市、县三级科技与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已经培养农民经纪人8000多人,为全省每村培养了一名农民科技经纪人。

(五)组建“农村科技培训讲师团”

近年来,沈阳市科技局联合财政局、沈阳农业大学、农委组建了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以农业专家、学者和农村百业大能人为成员的沈阳市农村科技培训讲师团。

近百名讲师团成员大都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懂得农民语言。他们不仅能深入浅出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帮助农民分析不同养殖、种植项目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帮助农民开阔视野,提高自主选择适宜生产项目的能力。讲师团的成员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参谋、好老师和好朋友。

农业科技培训讲师团根据农民的技术需求,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为技术依托,以走乡进村的形式,共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09场,培训人数46570人,发放图书资料3万余份(册),农业实用技术光盘6000余盘(套),足迹遍布全市70%以上的乡镇;12个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共开展科技培训922场,培训人数131835人;为了扩大科技培训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掌握先进的实用农业技术,讲师团还与沈阳人民广播电台联办了“致富之路”栏目,至今已播出165期,受益人数近20万人。

讲师团走乡串户,选择农民感兴趣的致富项目作为切入点,采用专家授课现场答疑、田间地头实际操作甚至是坐在炕上唠家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一些高深的农业生产知识用最通俗的农民语言表达出来,使农民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让“三下乡”常下乡,探索出一套培养农村科技人才、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农村科技工作的新路子。过去,在农村搞培训往往雇人来捧场,听课的人没兴趣、打瞌睡、坐不住、效果差。而现在,农村科技讲师团为农民们准备的是一道道丰盛的“科技自助大餐”,让农民“点菜谱”,再由专家“配佳肴”,而且随叫随到,因此,农民们由“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

【注释】

(1)李国杰,杨印山.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技,2008,(3).

(2)李国杰,杨印山,马彦令.实施农村科技人才培训工程为新农村培养新型“蓝领农民”[J].市县领导月刊,200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