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州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全社会必须积极参与。湖州市与浙江大学市校优势互补,合作共建新农村,全力推进省级实验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把湖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取得了显著成效。
湖州市毗邻安徽、江苏,属于“发达省份的后发地区”。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总人口257万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使浙江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湖州市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认为湖州应努力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实现农村产业大发展,社会环境大改善,生活质量大提高,文明素质大提升,民主管理大推进,公共服务大覆盖的目标。基本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全市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奠定基础。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依靠湖州自身的力量和努力以外,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迫切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迫切需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浙江大学作为国内综合性、研究型的知名学府,在“三农”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各类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践积累,同时有着长期为“三农”服务的优良传统,与湖州农业发展有过良好的合作。经市校双方多次洽谈磋商,提出了在原有校地合作的基础上,全方位的创新合作载体,提升合作层次,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2006年5月,湖州市与浙江大学签约,决定市校双方举全市和全校之力,进行全面长期战略性的合作,在湖州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这是国内著名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合作共新农村的一次全新的实践和大胆的探索,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2006年5月,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共同启动了以“1381行动计划”为主要容的试验示范园区建设。所谓“1381行动计划”是指建设“一个区”(省级新农试验示范区)、三个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大工程(产业发展工程、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公服务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城乡综合改革工程)、百项重点项目“1381”直指制约湖州新农村建设的三大软肋,即技术缺乏创新、人才匮乏、体机制不健全。校地共建新农村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实现了成功开局,并被誉为“州模式”。(www.xing528.com)
(二)“太行山道路”模式
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师生走出校园,走向农村,走进农民,与群众相结合,在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基础上,选择保定市易县谷庄作为试点开展了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山的探索与实践。在3年的时间里,通过推广实用技术,培养提高农民素质,试区农民初步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试点的基础上,1981年国家科设立了“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课题,并列入“六五”重点攻关项目。太行山发研究延伸到河北省属太行山24个县,经过5年的刻苦攻关和艰苦实践,765万元的投入,取得了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试点山区改变了单纯依靠“血”的局面,初步具备“造血”机能,农民初步摆脱贫困,部分山区生态环境得改善,为山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1986年通过了国家鉴定,国务院发来了电,国家科委发来贺信,把太行山开发的经验和做法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太行山道路”命名后,河北农业大学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始终使之保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培养当地农村社会的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从两层面上予以推进。从实施空间上,“太行山道路”从山区延伸到山前平原区、黄淮海中低产区、坝上地区、城镇郊区和沿海滩涂等河北省六大生态类型区;从技路线上,发挥学校的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由单一的“输血”改为“造血”。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植支柱产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优势,促进试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建立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先导型示范样板。1996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农业部、河北省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学习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群体先进事迹座谈会”,把学校师生在开创和坚持“太行山道路”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肯定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近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更是认真总结“太行山道路”的经验,提出并实施“4431”工程,又一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4431”工程就是构建四个平台为基础,以坚持四个“三结合”为实践途径,以实现三个追求为目标,以弘扬“太行山精神”为动力。四个平台是: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培训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平台,“三农”问题研究平台;四个三结合是:坚持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教师、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三个追求是:兴校、育人、富民;精神动力就是“太行山精神”。
“太行山道路”的成功,证明培养农村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湖州模式”和“太行山道路”模式的推进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从各个方面均给予了尽可能的方便,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方面尤为突出,没有政府的大力协助和推进,就不会有这两种模式的成功与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