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科技支撑能力

辽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科技支撑能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农产品品种单一,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养殖业以生猪及家禽为主,粮食、畜产品等都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的需要,供求平衡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调拨来实现。

辽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科技支撑能力

二、辽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前,辽宁省是典型的“短腿经济”,农业所能提供的商品粮、畜产品等都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供求平衡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调拨来实现,农村、农业和农民收入异常薄弱。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走“一主三化”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

(一)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辽宁农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仅32.4亿元,2008年达到1302亿元(图4-1),是1978年的40.2倍。从1978年到2008年,辽宁第一产业增加值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比全国4.6%的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农产品品种单一,种植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养殖业生猪家禽为主,粮食、畜产品等都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的需要,供求平衡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调拨来实现。伴随着60年城乡经济的发展变化,农产品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品质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摘掉了缺粮大省的帽子,粮食达到自给有余,主要畜品也由调入省变为调出省。

img7

图4-1 2008年辽宁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组成图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9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978年,在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为79.1%,其余仅占20.9%。农业内部这种畸形结构,既不利于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的均衡发展,也无法满足全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1978年以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林业、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2003年开始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使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林业、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3.8%,比1978年提高了42.9个百分点。

2.主要农产品供求呈现新格局

辽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是重要的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粳稻主要产区有“东北大米故乡”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借助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惠的发展政策,辽宁粮食产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仅405.3万吨,1978年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当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117.2万吨,2008年达到1860万吨。从1949年到200年,全省粮食产量年平均增加24.7万吨,从1950年到2008年年均增长2.6%辽宁已基本构建了一个粮食生产的稳定平台。

3.其他农产品也从量到质都有所提高

1980年,全省肉类产量为42.9万吨,2008年提高到376万吨。从1981年到2008年,全省肉类产量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为满足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年来,全省禽蛋产量也有了较快增长。1981年,全省禽蛋产量仅为11.4万吨,2008年为230万吨。从1980年到2008年,全省禽蛋产量以年均11.3%的速度增长,年均增加7.8万吨。与迅速发展的禽蛋生产一样,奶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80年,全省奶产量为6.5万吨,2008年激增到120.1万吨,年均增长11%。作为沿海省份,辽宁的渔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1949年,全省水产品产量仅为6.8万吨,1978年达到46.9万吨,2008年为494.9万吨。从1950年到2008年,全省水产品产量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

(二)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理念日益完善,辽宁省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1.农机经营模式形成新格局

辽宁农机经营模式打破了过去由国家、集体投资的单一公有制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农民个体为主,国家、集体、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创新制度体系下逐年提高。196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为25.8万千瓦,2008年提高到2192.9万千瓦(表4-1),比1962年增加了84倍。大中型拖拉机数量由1957年的679台增加到1978年的3.5万台,到2008年迅速提升到11.8万台,提高了172倍。1957年,全省机耕面积仅为157.5千公顷,1978年全省机耕面积提高到2045千公顷,2008年实现3210千公顷,是1957年的20.3倍,是1978年的1.5倍。

2.农业技术措施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省始终坚持把发展农业、扶持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现代化生产元素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比重持续上升,为全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全省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达到128.8万吨(表4-1),比1980年增加了67万吨,比1998年增加14.7万吨。在投入数量增加的同时,在施用方法上也取得巨大突破。全省创造性的实施配方施肥,改良了现有土壤条件,中低产田开始向高产田转变。如今,地膜覆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植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1980年,全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仅1.6万吨,2008年达到11.0万吨,增加近6倍。

表4-1 农业生产动力变化情况

img8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三)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变革、生产方式改进、现代化水平提高、人们维方式转变,这些都推动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增加。1978年,辽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85元,1998年达到2580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倍。进入21世纪,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农民生活总体水平入小康行列。到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576元,比1998年增长116%年平均增长11.6%。农民收入结构也由以往单一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发展为工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进的格局(图4-2)。1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57.4%、30.8%、1.0%和10.8%,到2008年已变为36.5%52.6%、3.6%和7.3%。(www.xing528.com)

img9

图4-2 2008年辽宁省农村人均收入组成柱状图

数据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农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1978年,全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元;1998年达到1703元;2008年达到3814元,比1998年增加2111元。农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已不局限于以前的收音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老四件”,而被现代的高档耐用品所代替。2008年,全省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9.8台,而1985年仅拥有1.9台;拥有固定电话91.1部、移动电话91.1部、摩托车56.5辆以及空调机0.8台,分别比2000年增加12.4部、86.6部、32.7辆以及0.6台;生活用汽车也从2000年的基本空白变为2008年每百户拥有1.1辆。农民炊事用能源也向多元化发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调查结果,截至到2006年,全省84.7%的农民家庭主要炊事能源为柴草;主要炊事能源为煤的农户占8.7%;主要炊事能源为燃气的农户占6.2%;主要炊事能源为电的农户占0.4%。与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主要炊事能源为柴草的农户所占比重降低了1.7个百分点,主要炊事能源为燃气的农户所占比重提高了2.8个百分点。

2.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不断拓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走向第二、三产业。1978年,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581.1万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87.6%;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分别为61万人和21.3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9.2%和3.2%。2008年,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1164.7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分别为662.3万人、215.6万人和286.7万人,所占比重为56.9%、18.5%和24.6%。伴随着从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的视野也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国内扩展到国外。2001年,90.2%的劳动力在乡内从业,不足10%的劳动力在乡外工作。到2007年,乡内从业的已降至88.5%,而乡外从业的已占11.5%。2008年,乡内从业的进一步降至87.9%,而乡外从业的上升至12.1%。

3.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从1949年到1978年,辽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辽宁农村的发展活力,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的前提下,第二、三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省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的变化印证了这一趋势。1985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为42.5元,2008年达到421元。全省各地农户积极发展商品生产,打了单一抓粮食生产的传统局面,收入渠道不断拓宽,逐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建运服商等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从1985年起的23年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营纯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年均增加16.5元,年均增长10%。1985年,全省农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非农产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为13.9%,尽管这一比重在别年份有所下降,但均没有低于10%,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所占比重14.4%,高于1985年0.5个百分点。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1.农民用水情况得到很大改观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质量及安全问题关乎农民的生活和健康。新中国立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民的饮用水问题倍加重视,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改善农民饮用水条件。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全省农民庭饮用深井水的户数达到455.7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70.7%,深水井是全省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饮用净化处理水的农户110.7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17.2%,与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比较,饮净化处理水的农户数增加了2.5万户,占全省农户数的比重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交通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农村交通条件极差,通公路的村镇寥寥无几,大部村内为土路,农村生活环境恶劣,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60多的建设,农村的交通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全省通公路的村为11826个,占全部村的比重为99.3%;通公路的自村为53953个,占9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全省基本实现村通公路,大部分农村居民出行乘车比较便利。2006年,全省进村道路为柏油路的村为8403个,占全部村的70.5%;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占1.3%;进村路为沙石路面的村占27.2%。全省有车站、码头的村达5529个,占全部村46.4%。全省974个乡镇中,有663个乡镇通二级公路,占68.1%。

3.电力及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电力及通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观的另一亮点。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99.1%的乡镇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100%的行政村实现了通电,90%以上的乡镇有邮电所,99.9%的村实现了通话。2006年末,全省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2.8部,高于全国51.9部的平均水平。

(五)农村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1.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农村处于缺医少药状态,人民贫病交加,多种传染病蔓延肆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末,辽宁省94.8%的乡镇、6.6%的村有医院、卫生院;88.4%的村有卫生室;34.6%的村到医院、卫生院的距离在1—3公里以内。惠及农村百姓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近几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2001年的0.45%,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34.4%,2006年进一步增加至77.6%,2007年达到88%。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的扩大,对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稳步向前

新中国成立前,辽宁农村教育比较落后,贫苦农民没有机会上学。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加大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2001年为7.2年,2003年提高到7.6年,2005年为7.8年,2006年上升至7.9年。2007年,全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1年,逐步接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的全面小康目标。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调查结果,2006年全省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24所,占乡镇总数的12.7%;有10501个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占总村数的88.2%;5504个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占总村数的46.2%;2740个村有图书室、文化站,占总村数的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