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能力研究取得明显改善

辽宁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能力研究取得明显改善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90年到2007年,辽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一直居于前10名。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辽宁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四)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稳步提高从精神生活方面,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辽宁农村居民用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及其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提高趋势。目前,辽宁省农民信息化程度达60%,已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值。

辽宁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能力研究取得明显改善

四、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带来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方式由贫困向富裕转化,思维方式由闭塞向开放转变。农民生活水平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

(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5.2元,1988年达到699.6元,1998年提高到2579.8元,2007年为4773元。2007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25.8倍,1988年的6.8倍,1998年的1.9倍。1978年以来,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达11.9%(未剔除价格因素),特别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4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12.9%(未剔除价格因素),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高近1个百分点。

从1990年到2007年,辽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一直居于前10名。2007年,辽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列上海(10222元)、北京(9559元)、天津(8752元)、浙江(8265元)、江苏(6561元)、广东(5624元)、福建(5467元)、山东(4985元)等省之后,位居全国第9位。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辽宁农村市场的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全省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1元,1988年为566.6元,比1978年增加407.5元,1998年达到1702.7元,比1988年又增加1136.1元,2007年达到3368.2元,在1998年的基础上,再次增加1665.5元。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1%(未剔除价格因素),基本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相同的增长幅度。农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已不局限于以前的收音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老四件”,而被现代的高档耐用品所代替。2007年全省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6.03台,而1985年仅拥有1.9台。2007年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2.41部、移动电话77.94部、摩托车54.60辆以及空调机0.58台,分别比2000年增加53.04部、73.44部、30.79辆以及0.37台。生活用汽车也从2000年的基本空白变为2007年的0.48辆。

农民收入的增加,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更引发了生产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农业生产逐步由手工业为主向现代化过渡。1978年,全省农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支出仅为22元,到1988年,增至251.6元,1998年达到834.2元,2007年增加到2609.2元。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民家庭人均经营费用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9%,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11.9%)、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也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全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进展,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得到加强。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民的饮食情况逐步得到改善,逐渐向健康、营养型食品转变,农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得到提高。目前,全省农民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4.8年。(www.xing528.com)

(三)农民居住质量持续改善

伴随全省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现代生活方式逐步为农民所接受,生活配套设施向卫生、清洁、环保方向发展,自来水、液化气等清洁能源进入了平常农户家庭。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实现程度达到13.9%,比2001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

(四)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稳步提高

从精神生活方面,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辽宁农村居民用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及其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提高趋势。197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为4.12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9%,1988年,支出总量及所占比重分别增至31.53元和5.57%,1998年,在前20年增长的基础上,分别达到158.8元和9.33%,2007年为362.78元和10.77%。文化娱乐支出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增强了农村发展的潜力。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充实,也使得辽宁农村居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

(五)农民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全省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实现电话通讯,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型影视用品拥有量增加,电脑互联网也步入农民家庭,农民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进一步扩大,全省农民生活正走向信息化。目前,辽宁省农民信息化程度达60%,已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值。

(六)农村居民的从业思想得到解放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市场的引导下,脱离土地转向二、三产业,使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2001年,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66.4%,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占33.6%,到2005年,变为61.6%和38.4%,2007年变为58.0%和42.0%。农民从事的行业范围已逐渐拓宽,从业的地域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2001年,90.2%的劳动力在乡内从业,不足10%的劳动力在乡外工作。到2007年,乡内从业的已降至88.5%,而乡外从业的已占11.5%。目前,农民的就业空间已不局限在乡内,视野已扩展到省内、省外,国内乃至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