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体论研究》:哲学进步的新方向

《本体论研究》:哲学进步的新方向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本体论以后的哲学虽然黑格尔之后,随着本体论的解体,有许多人都认为哲学应当终结了。这不仅是因为本体论只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哲学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它之外事实上还有像中国哲学这样不同形态的哲学的存在。因此,本体论解体以后的西方哲学,不管人们怎么认为它有倾向东方哲学的趋势,它的发展首先总是以对自身的反

《本体论研究》:哲学进步的新方向

(三)本体论以后的哲学

虽然黑格尔之后,随着本体论的解体,有许多人都认为哲学应当终结了。这里说的哲学,主要指形而上学。然而直至今日,仍然活跃着不少哲学家,哲学依然是大学课堂里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欧洲大陆,现象学哲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它并不讳忌自己是一种形而上学。而英美哲学则主要是分析哲学占上风,它对本体论攻击最烈,然而它其实只是抛弃了作为世界观的本体论,而却从纯粹形式的方面接受了本体论的逻辑方法,使之成为符号的逻辑。但是即使是在分析哲学阵营里,也有人认为,形而上学是无法根本抛弃的。而对于中国哲学,虽然西方人对之研究不多,然而,死守黑格尔关于哲学的定义,从而否认中国哲学之为哲学的论调也已经难得听到了。这种局面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承认,曾经在西方哲学史上居于核心地位的本体论,并不是哲学的普遍形式,因为本体论的解体并没有使哲学也同归于尽。同时,我们也需要重新从根子上思考,哲学究竟是什么意思。

人们给哲学已经下过许多定义。当我们来重新思考哲学的定义时,并不想排斥任何一种以往的定义,甚至也不想排斥基于本体论这种形式的哲学所下的定义,因为它毕竟是西方哲学史上曾经有过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否定它,就几乎否定了西方传统哲学之为哲学,就像黑格尔站在那种立场上否定中国哲学一样。

本书第一章开头时,从字源学上提起哲学最初的意思是热爱智慧,不过到了柏拉图以后,西方哲学实质上已经为追求知识、以及在这种知识意义上的真理所取代了。所以我们打算不以任何既定的定义出发,从回顾哲学这种现象出发去思考。

尽管柏拉图以后,西方哲学转向了追求知识的方向,但哲学的知识与各门实证的知识还是有别的,它标榜自己是最一般的、普遍性的知识。这种知识超出于分门别类的各种实证知识,因此,哲学的知识是具有形而上学性质的知识。

我们可以肯定,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有形而上学的性质。不过,我们已经考察过,中、西两种形而上学却又各有不同的特点。西方人一向是把形而上学当作是超越于经验的东西,更确切些说,那个存在于经验之外的逻辑地推论出来的绝对知识或纯粹原理,西方人称为形而上学。中国哲学中没有开辟那个领域,也没有那样的绝对知识,形而上学——确切地说“形而上”——这个词所指的是自身对现实境况的一种超越活动,而不是指现实之外的某种东西,因为这种超越活动本身也是现实的。因此,西方哲学是以思辨地把握普遍原理的方式实现其超越,中国哲学的超越则并不是纯粹思想的活动。但是,中西哲学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都具有超越性这个特点,这是共同的。

但是,我们还不能够把哲学直接定义为人的超越追求,因为人的超越性追求并不限于哲学一种方式。超越追求是普及于人类各种生存方式中的。宗教活动是一种超越的追求,艺术创作也是一种超越的追求,从政、经商、治学、游艺……一切带有目的性、意向性的人类活动,都是具有超越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期望着一个超出现实状况的目标,在这样的追求中,人们实现着进步、发展。哲学不同于人的其他种种超越性活动的是,它是对各种超越活动的理论反思。反思也是一种超越,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对人类各种超越活动的超越。正因如此,人类的一切生存领域都可以进入哲学,然而哲学却又不限于任何一个特殊的领域。

哲学是人类对自身超越活动的反思。人类的超越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对超越的反思便也多种多样。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自然科学)的反思是自然哲学,关于人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历史学)的反思是历史哲学。同样,我们有艺术哲学、道德哲学教育哲学、法哲学,等等。我们看到,有一类超越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种超越活动中,人类以概念符号的方式实现着对事物的把握,对这类超越活动的反思的结果是,概念越来越走向一般,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一般概念的世界;另有一类超越活动是要努力克服人与环境世界的矛盾冲突,使人与世界达到和谐一致的境界,对这种超越活动的反思便是从人的本性方面去说明人与环境世界和谐一致的可能性,以及探讨体验这种和谐的种种途径。这两种不同的超越活动以及对它们的反思,就产生出中西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

我们探索中的上述关于哲学的定义不仅可以对不同形态、不同门类的哲学提供一个说明,而且同哲学是“热爱智慧”这个古老的说法也可以相契合。智慧是人的能力,它决不仅仅是认识能力(即将事物化为概念符号系统加以把握的能力),而是人的全面的生存能力。生存就是超越。热爱智慧首先是热爱生命、积极地生存。在超越的反思中,人自觉到了自己的生存能力。这种自觉应当是真实的、又是审美的。反思超越就是反思生存,通过反思以期人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可能的生存能力得到充分的展开。反思超越就是热爱智慧。

逻辑思维也是人的一种超越方式、生存方式,因此它也是智慧的一种方式。一个概念的逻辑体系是逻辑思维的结果。然而,一旦人们把概念的逻辑体系当作哲学所追求的绝对真理,那么,哲学就背离了“热爱智慧”的初衷,事实上,在这个概念的逻辑体系里,智慧失去了伸展的余地,它几乎被窒息了。这是作为世界观的本体论解体,而它的逻辑的方法能够保存的原因。

本体论虽然解体了,然而形而上学、哲学却不会终结。这不仅是因为本体论只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哲学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它之外事实上还有像中国哲学这样不同形态的哲学的存在。而且,从根本上说,人的生存就是超越,乃至于可以说,形而上学就是人的本性。这里,形而上学是指对现实的超越。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去看,人总是在超越之中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是因为实现了超越,人才成为人的:人通过劳动成为人,这是它对自然状态的超越。超越显示为个人的差异性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婚姻、家庭、生儿育女是超越,接受教育、掌握技能、成就事业也是超越。我们把超越看作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现象,因为人的生命是同绵绵不绝的时间一同展开的。哪怕一个不思进取、毫无信念、浑浑噩噩的人也不得不随着时间消耗他的生命,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超越着此刻。不能超越意味着死亡。

反思是人所特有的超越方式。对超越的反思中就有了形而上学、有了哲学。反思总是对自身的反思。因此,本体论解体以后的西方哲学,不管人们怎么认为它有倾向东方哲学的趋势,它的发展首先总是以对自身的反思为基础,正如中国哲学的发展也不会离开它传统的根基。

【注释】

(1)引文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道”条,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同上。

(3)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

(4)以上数条皆转引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道士”条。

(5)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16页。

(6)柏拉图:《巴门尼德篇》,134c—e。

(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苗力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8)参阅本书第一章,第一节。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24—25页。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1)同上书,第15页。

(12)我们这里对荀子原意的理解与冯友兰先生不一致,他的说法是,以个别的例外反对一般规律(参见《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第394页)。这似乎当称为“用实乱实”,但“用实乱实”并无此说。我们这里的理解是,对同样的事实,用标新立异之名,这才是“用实乱名”。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22页。

(14)朱熹:《朱子性理语类》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5)柏拉图:《巴门尼德篇》,131b—c。

(16)同上书,131d—e。

(17)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理一分殊”条。

(18)陆九渊:《象山全集》上卷十一《与李宰》。

(1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98页。

(20)同上书,第97页。(www.xing528.com)

(21)同上书,第98页。

(22)梯利:《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1页。

(2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19页。

(24)同上书,第120页。

(25)同上。

(26)同上。

(27)同上书,第123页。

(28)同上。

(29)同上。

(30)同上书,第124页。

(31)同上书,第129页。

(32)同上书,第131页。

(3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69页。

(3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33页。

(35)同上书,第132页。

(36)参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序,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7)同上书,第1—2页。

(38)同上。

(39)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见《张岱年文集》第2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40)《张岱年文集》第2卷,第3页。

(41)同上书,第199页。

(42)同上书,第125页。

(4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9页。

(4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第32页。

(45)同上。

(4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14页。

(4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34页。

(48)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前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9)同上书,第85页。

(50)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51)参见本书第五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