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哲学特征对比:本体论研究

中西哲学特征对比:本体论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西哲学特征的两种不同概括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有一种流行的见解,以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特征,言下之意,西方哲学没有这个特征,或者竟是主张“天人两分”的。“天人合一”也未必见得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种观点。而这一点却是本体论的特点,并因此而决定了西方哲学的形态的特征。

中西哲学特征对比:本体论研究

(三)中西哲学特征的两种不同概括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有一种流行的见解,以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特征,言下之意,西方哲学没有这个特征,或者竟是主张“天人两分”的。这同我们主张以“一体与两离”作为中西哲学形态差异的概括是不同的。那么这两种概括的区别是什么呢?哪一种概括又更恰当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以“一体和两离”作为中西哲学形态差异的概括,指的是这两种哲学各自的整体特征。具体来说,它指明一种哲学究竟是否主张在我们现实的世界之外,还另有一个与之分离而独立存在的世界或领域?如果有,那么这另一个世界或领域必是与经验世界相对的理性世界、与事实世界相对的逻辑世界;这不仅是一种哲学中所具有的观点,而且还决定着这种哲学的形态:即这种哲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表达另一个世界的,它在西方哲学中称为理念世界、逻辑真理、逻辑知识或绝对精神,概而言之,它就是作为纯粹哲学原理系统的本体论

“天人合一”中的天,一般来说是指自然的天,用西方哲学的眼光来看,它是属于经验世界的。“天人合一”的天或者也指天道,那么其中的人便指人道、人事。无论上述两种意义的哪一种,都主张人与自然、人事与自然规律的天道,或者是和谐统一的,或者是相互感应的,或者人应当主动追求这样的统一和谐。“天人合一”认真说来只是一种观点,虽然这种观点与哲学的形态特征也有联系,如,追求“天人合一”不只是一种认识的活动,它也包括相应的实践活动。“天人合一”并不足以表达中国哲学的形态特征。(www.xing528.com)

“天人合一”也未必见得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种观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努力寻找世界万物的始基,不管他们各自主张的始基多么不同,大体上说,都试图在多中求一,将世界万物统归于某一种始基,这世界万物中也未将人排除在外。虽然他们中没有人明确说出“天人合一”的话,但更无证据表明他们是主张“天人合一”的反面的。

柏拉图创立了本体论,这对于西方哲学形态两离的特征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但从此开始的西方哲学的两离性并不是以自然的天为一方、以人为另一方,而是以本质、逻辑为一方,现象、事实为另一方。天和人是属于现象、事实这一方的。因此,“天人两分”并不足以表达西方哲学的形态特征。

“天人两分”的说法没有把天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另一个世界、另一片领域揭示出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哲学的传统中从来还没有脱离我们的世界,专事概念的逻辑演绎的思考习惯。而这一点却是本体论的特点,并因此而决定了西方哲学的形态的特征。以“一体与两离”取代旧的说法,以作为中西哲学形态差异的根本特征,为的是提起人们格外留意我们所不曾有过、不太习惯的那种思想方法。只有领略了这种思想方法,我们才能正确地了解本体论,并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去讨论所谓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无本体论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