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各类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情况及其规模估算
第一节 卡基支付
卡基支付包括银行卡支付与非银行卡支付两类。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非银行卡包括电子现金和远程支付。电子现金主要是以预付卡(储值卡)形式进入流通支付的卡片,包括各种储值卡、零售卡、福利保障卡等。远程支付则是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信终端实现基于银行卡账户的无卡支付,这种类型支付通常不是通过读卡片信息,而是通过密码来验证支付指令。
一、银行卡支付
广义的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发卡机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作为结算支付工具的各类卡的统称。狭义的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在本节中讨论的银行卡概念主要是从广义的角度去分析,阐释一个最基本的模型与框架。
银行卡通常是由附有信用证明和防伪标志的特殊塑料制成的卡片。国际统一的标准是长85.72mm,宽53.975mm,厚0.762mm,在银行卡正面印有发卡机构的名称、标识和名称缩写,有用凸字或平面方式印制的卡号、持有者的姓名、性别、有效期限等信息;卡片背面则有用于记录有关信息的磁条、供持卡人签字的签名条及发卡机构的说明,还可印上持卡人的照片和证件号码。
(一)银行卡支付类型及其特征
银行卡支付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划分方式。
1.基于银行卡功能划分
按照银行卡不同的功能划分,可以把银行卡支付分为储蓄与取款、直接消费、转账与支付结算等。从统计的角度目前并没有把储蓄与取款归为电子支付的范围内,但广义上储蓄与取款也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存在着持卡人与银行间的支付过程,同时也运用了银行的金融网络。
储蓄与取款:储蓄与取款是银行卡的最基本的功能。中国各家发卡银行最初的发卡目的都是为了吸取存款,银行利用存贷利率差来增加其收入。而消费者通常只是把银行卡作为活期存折使用。
直接消费:持卡人在标有发卡银行的特约商户(包括商场、酒楼、宾馆、娱乐场所、医院等场所)消费时,持卡人可持卡代替现金消费结账。近年来中国随着POS、ATM的普及,用卡环境的改善,发卡机构以各种营销方式扩大发卡规模,鼓励持卡人持卡消费。从消费交易来看,2005年中国银行卡持卡消费额为95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85%,其中借记卡占76.8%,贷记卡占16.5%,准贷记卡占6.7%。[1]可以看出,持卡消费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呈现规模扩张的趋势,大部分消费者已逐渐养成了刷卡消费的习惯,预测持卡消费在未来的几年中还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
转账与支付结算: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的营业机构从自己的账户中转账付款,也可以通过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将银行卡中的资金转入其他账户。2005年中国银行卡转账交易额占到银行卡总交易额的20%,达到了9.4万亿元人民币。[2]目前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分析会在网络支付中介绍。
2.基于银行卡账户性质划分
银行卡按账户性质可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三种类型。所以银行卡支付也可以分为贷记卡支付、准贷记卡支付和借记卡支付。
贷记卡:是国际标准的信用卡。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非现金消费并设有免息期,允许按最低还款额还款,信用额度可循环使用的信用卡。中国目前各银行发行的卡绝大多数都是准贷记卡和借记卡,而各发卡机构发行的信用卡一直是用信用卡名义、借记卡实质的、兼有准贷记卡功能的信用卡。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在发展准贷记卡业务的基础上,也纷纷发行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也就是贷记卡。到2005年底,国内发卡总量9.6亿张,贷记卡为2000万张,占2%。[3]
准贷记卡:国内也将该类卡称为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向账户存入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在发生取款、转账、消费等支付行为后,由发卡银行通过该账户划转。当备用账户余额不足时,可以在发卡银行给予的信用额度内进行透支,但须在账户透支日起支付一定的利息。准贷记卡可以理解成不设免息还款期的信用卡。结合中国国情,中国早在1979年就开始办理国外信用卡业务。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是中国信用卡发卡机构发行的第一张信用卡,标志着信用卡业务已正式走入中国。1986 年6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长城信用卡,代表着中国信用卡业务即将在中国掀起一场新的革命。后来,长城信用卡经中国银行总行命名后,作为中国银行系统统一的信用卡名称,在全国中国银行系统内全面发行。伴随着中国银行长城信用卡的发展,各专业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品牌,比较突出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的牡丹卡、中国建设银行的龙卡,中国农业银行的金穗卡。截至2005年底,国内发行的准贷记卡数量为2040万张,约占总发卡量的2%。由于中国目前的征信制度还未健全,全面发行国际标准的信用卡还并不是很现实,所以准贷记卡会作为中国主流信用卡标准而继续发展下去。
借记卡:是不具备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借记卡与贷记卡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不存在信贷消费,持卡消费时的付款是从银行账户中扣除的,当余额不足时就不能持卡消费。借记卡的发行一般是依附于银行活期储蓄存款账户的,持卡人所持有的借记卡与持卡人在银行开立的活期储蓄存款账户存在着对应关系。借记卡存款、消费等交易引起持卡人储蓄账户资金的增加和减少。
3.基于银行卡币别划分
基于银行卡币别划分,可以把银行卡分为人民币卡、外币卡和双币种卡。所以也可以把银行卡支付分为人民币卡支付、外币卡支付和双币种卡支付。
人民币卡:人民币卡是指持卡人与发卡银行以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的银行卡,一般在境内使用。境内各银行发行的各种信用卡和借记卡都属于人民币卡。
外币卡:外币卡是指持卡人与发卡银行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作为清算货币的银行卡,可以国际通用,常见的外币卡有美元卡和港币卡等。
双币种卡:双币种卡是近年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过渡卡种,其清算货币有两种——当持卡人在国内使用时,用人民币清算;当持卡人在境外使用时,用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进行清算。
(二)银行卡支付产业及运行模式
1.银行卡产业结构链
从产业结构链来看,银行卡支付产业有产品供应商、信息服务商、终端服务商及其他各种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银行卡的产品供应商主要是发卡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专业信用卡公司,信息服务商包括卡组织和各种类型的区域性转接网络,终端服务商则包括收单机构和其他提供终端管理、维护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机构。随着产业的日益成熟,银行卡产业的内部分工也日益细化,产业链条的细分环节也越来越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不外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银行卡组织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见图1-2)。在下面我们会一一介绍这些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图1-2 银行卡产业结构链图
(1)发卡机构
发卡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向持卡人发行各种银行卡,并通过提供各类相关的银行卡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通过发行银行卡,发卡机构获得持卡人支付的信用卡年费、透支利息、持卡人享受各种服务支付的手续费、商户回佣分成等。国际银行卡市场上发行信用卡的机构主要有两种,即银行和专业信用卡公司,以银行为主,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信用联盟(Credit Union)。在全球排名前十名的发卡机构中,商业银行占70%,其余30%是非银行专业信用卡公司。大部分专业信用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和零售商发起的,如美国的GE、AT&T,日本的SAISON,韩国的LG、三星信用卡公司。2004年1月,摩根大通与第一银行合并,合并后的摩根在信用卡业务规模上将超过花旗银行,跃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卡机构。
上述发卡机构除了发行信用卡以外,还发行大量的借记卡,根据尼尔森报告的统计,2003年美国最大的借记卡发卡机构是美洲银行,其借记卡在POS终端的消费金额为465.38亿美元。[4]由于借记卡是基于个人现金账户的支付工具,发行借记卡的机构全部是银行或者经营存贷业务的储蓄机构。中国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工商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巴黎银行等都是借记卡的发卡大行。
(2)收单机构
收单机构主要负责特约商户的开拓与管理、授权请求、结账结算等活动,其利益主要来源于商户回佣、商户支付的其他服务费(如POS终端租用费、月费等)及商户存款增加。大多数发卡银行都兼营收单业务,也有一些非银行专业服务机构经营收单业务。
目前国际银行卡市场的收单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银行,二是专业化收单机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收单市场在专业化服务日益细分的条件下经历了大规模的整合与集中。以美国为例,1989年,美国前十大收单机构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重是49%,目前该比例上升至83%左右(按收单金额计算),美国市场71%的终端为第一资讯(FDC)等十大收单机构所拥有(见表1-4)。在北美、欧洲等成熟的银行卡市场上,所有的收单机构为专业化服务机构。其中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第一资讯集团(FDC)旗下的第一数据商户服务公司(FDMS)。FDMS成立于1996年,它拥有二十多家与各家收单银行合资成立的商户联盟公司,专门提供商户的收单交易处理服务,包括:授权和交易获取、清分、清算、退单、交易信息管理和设备管理等。FDMS旗下还拥有专门从事POS租赁、维护的专业公司TASQ。表1-4是2004年全球十大收单机构业务规模,可以看出,目前全球最大的信用卡收单机构是第一数据商户服务公司(FDMS)的商户联盟——CMS,收单笔数为32.58亿笔,总金额为2258.78亿美元;而最大的借记卡收单机构是第一数据旗下的上户服务公司First Data Greenwood Village Colo.NB收单笔数为43.55亿笔,总金额为731.20亿美元。
表1-4 2004年全球十大收单机构业务规模
数据来源:尼尔森报告(2004)。
(3)银行卡组织
银行卡组织的职能在于建立、维护和扩大跨行信息交换网络,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和统一的操作平台,向会员银行提供信息交换、清算和结算、统一授权、品牌营销、协助会员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及反欺诈等服务。银行卡组织一般分为开放性银行卡组织与封闭性信用卡公司,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目前全球开放式银行卡组织有两家,VISA国际组织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
VISA国际组织的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美国银行服务公司(Bank America Service Corporation),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对其“美国银行卡”和“蓝、白、金色条卡”服务品牌进行授予许可经营权的机构。美国银行服务公司是由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与西方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合作而成立的银行卡联盟,这些商业银行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第一芝加哥银行(First Chicago Bank)以及一些社区性的和地方性银行。1976年美国银行服务公司正式更名为VISA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的信用卡联合组织。VISA国际组织本身并不直接发卡,VISA品牌的信用卡是由参加VISA国际组织的会员(主要是银行)发行的。目前全球VISA国际组织的会员达到了21000个,发卡量超过10亿张(不包括Interlink卡),商户交易终端2400万个,其中有接近100万台自动提款机。截至2005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VISA品牌的信用卡交易额为31000亿美元,在全球信用卡市场上的份额大约为60%。[5]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是全球第二大信用卡国际组织。1966年成立于美国加州,当时名称为全国银行卡协会(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1969年全国银行卡协会从西部州银行卡协会(Western States Bankcard Association)手中将其发行的万事达恰吉卡(Master Charge)商标的经营权买了下来,统一了各会员银行的信用卡名称,并于1980年更名为万事达卡国际组织。2002年6月28日,万事达国际组织与欧陆卡国际组织重组为一家公司制企业,正式结束了非营利性会员组织的历史。与VISA国际组织不同的是,目前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兼有会员制和公司制的双重身份,拥有20000多个会员,发卡量超过7亿张,商户交易终端2470万个,其中有接近90万台自动提款机。截至2005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万事达品牌的信用卡交易额为14500亿美元,在全球信用卡市场上份额大约为28%。[6]
而中国银联属于地区性的银行卡组织,成立于2002年3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因联合各大商业银行发行可便捷跨行转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为公众所认知。截至2004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336个县级城市实现联网通用;加入银联网络的成员机构152家,发卡总量为7.62亿张;联网商户33.5万户,联网POS 49.8万台,联网ATM 6.8万台。全年实现银行卡交易26.45万亿元,其中跨行交易18.3亿笔,跨行交易金额6858亿元。[7]
目前全球封闭性的信用卡公司主要有三个,它们分别是美国运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America Express)、大莱信用证有限公司(Diners Club)、JCB日本国际信用卡公司。同时,源于美国的发现信用卡公司(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目前也在逐渐渗透国际市场,试图成为第六个跨国信用卡品牌。
2005年全球五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发行银行卡为24.67亿张,VISA与万事达共占94.6%;全球银行卡购物交易量增长14.7%,其中VISA占65.3%;银行卡卡平均交易额最高的为美国运通,达到6823美元,以下依次是大莱(3018美元)、VISA(2691美元)、万事达(2216美元)、JCB(1144美元);平均每笔购物交易额最多的为大莱,达到215美元,其次为美国运通(121美元)、JCB(107美元)、万事达(71美元)、VISA(66美元),具体各项指标数据可参见表1-5。[8]
表1-5 2005年全球银行卡组织交易表
数据来源:根据电子支付咨讯网站内容整理而成。
在整个银行卡产业结构链中,银行卡组织不仅提供信息交换、清算与结算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为整个银行卡产业提供一个合理的价格结构和价格标准。国外银行卡组织一般都制定自己的收费标准,其会员必须按照其相关规定收取服务费用,所以银行卡组织对整个产业中的利益分配起到关键决定作用,下面简要列举几个主要银行卡组织的收费标准,并作出比较分析。
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定价主要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126号文件《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在充分考虑到中国银联和各入网机构利益的基础上,对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确定如下:[9]
ATM跨行交易分为取款和查询两种交易,交易手续费分配涉及发卡银行、提供机具和代理业务的代理银行以及提供跨行信息转接的中国银联。ATM跨行取款交易收益分配采用固定代理行手续费和银联网络服务费方式。持卡人在其他行ATM机上成功办理取款时,无论同城或异地,发卡行均按每笔3.0元的标准向代理行支付代理手续费,同时按每笔0.6元的标准向银联支付网络服务费。同时暂不规定ATM跨行查询收费。[10]
POS跨行交易商户结算手续费的分配涉及发卡行,提供POS机具和完成对商户资金结算的收单机构(统称收单方),以及提供跨行信息转接的中国银联。POS跨行交易的商户结算手续费收益分配,采用固定发卡行收益和银联网络服务费方式,即每笔商户结算手续费。其中,发卡行获得的固定收益和银联收取的网络服务费执行如下标准: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1.4%,银联网络服务费标准为交易金额的0.2%;对一般类型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0.7%,银联网络服务费的标准为交易金额的0.1%。
国外银行卡组织所规定的收费标准比较复杂,对于同一国家(Domestic)、同一区域(Intra-regional)或不同区域(Inter-regional)收费标准是不同的。对于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进行刷卡消费的收费标准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下面简要地列举VISA与万事达等银行卡组织在欧洲等国所制定的收费标准。
与中国相同,VISA等银行卡组织根据商户类型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费率标准,不同的是中国划分的标准是根据行业的盈利水平,而VISA等银行卡组织是根据商户规模大小以及市场控制力(Control Power)来区别定价的。2004年五大银行卡组织收取欧洲25个国家两种不同类型商户的信用卡平均扣率如图1-3,根据大小商户不同分别制定了标准,其中VISA扣率水平为1.4%~ 2.3%,万事达为1.5%~2.5%,美国运通为2.4%~3.5%,大莱为2.5%~3.3%,JCB为2.2%~3.2%。[11]可以比较,VISA和万事达具有开放性性质的银行卡组织为了吸纳更多的商户资源,一般会制定较低的扣率水平;而如美国运通等封闭性质的银行卡组织往往把商户扣率制定得较高,以突出其高端市场的策略。中国的商户扣率为1%~2%,远远低于五大银行卡组织所定的水平,所以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所制定的扣率水平还是比较温和的。
五大银行卡组织对于交换费的制定对于同一国家(Domestic)、同一区域(Intra-regional)或不同区域(Inter-regional)是不同的。对于欧洲地区,银行卡组织的跨国家(Cross-border)交换费标准根据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信用卡,VISA制定的费率为0.65%~1.05%,而万事达为0.8%~1.3%;对于借记卡,VISA制定的费率为0.27%~0.30%,而万事达为0.5%~1.15%。[12]银行卡组织在欧洲地区同一国家内所制定的交换费率也是不同的,在这里只能取平均交换费率来研究其发展态势,图1-4给出了VISA和万事达组织2000年至2004年制定的欧洲国家内信用卡交易平均交换费率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交换费变化的大概趋势:第一,从2000年以来,VISA的平均交换费率逐年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而万事达交换费率变换并无明显趋势。到2004年,VISA组织的平均交换费率大约下降了5.7%,万事达组织下降了6.5%。第二,对于国内交易,万事达组织制定的交换费率明显高于VISA组织所制定的。2000年至2004年间,万事达组织所制定的交换费率要比VISA组织的标准高出3%。
图1-3 2004年五大银行卡组织收取欧洲25个国家两种不同类型商户的信用卡扣率
图1-4 VISA和万事达组织欧洲国家内信用卡交易平均交换费的变换情况
(4)第三方服务机构
银行卡产业链中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除银行卡组织以外的信息交换和转换业务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支付处理支援商等。其中信息交换和转接业务机构提供交易信息转接职能;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商户管理、设备维护、信用分析、交易清算以及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付处理支援商提供与银行卡产业相关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目前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商是第一资讯集团(FDC)。它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涉及4个领域:支付处理、商户服务、代理发卡和新兴支付领域,其中85%的业务收入来自于收单处理。
2.银行卡产业支付模式
银行卡支付是目前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迄今为止,银行卡支付模式主要可以分为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和基于第三方机构的银行卡支付模式,下面逐一进行介绍。[13]
(1)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
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是指在运用银行卡进行结算时持卡人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把银行卡号码与密码传送给商家,由商家继续后续的操作流程。这种支付模式的主要流程比较简单,持卡人从商家消费或订货且把银行卡的相关信息通过电话、传真或Internet网络传送给商家;商家收到相关信息后,与银行之间使用各自的授权,检查银行卡的合法性。具体的支付模式流程示意如图1-5所示。
图1-5 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流程示意图
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主要运用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属于银行卡支付并不成熟的一段时期,其主要的特点是风险由商家负责、安全性很差,持卡人的银行卡隐私信息完全被商家所掌握,支付效率比较低。
(2)基于第三方机构的银行卡支付模式
在采用无安全措施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时,由于商家完全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存在着银行卡信息被窃取的风险。为了降低这一风险,采取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加入一个具有诚信的第三方机构的方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付风险。
目前第三方机构既有如VISA或万事达这样的银行卡组织,也有如Cyber Cash和First Virtual等著名的第三方代理服务公司。如果是VISA或万事达这样的银行卡组织作为第三方机构,需要旗下的银行或金融机构事先同特约商户(销售点)签约,并给特约商户安装POS机。这些机具通过专有网络或公共数据通信网同各银行的主机系统以及银行卡系统通信。而银行卡组织主要负责交易的认证、授权、结算和清算工作,承担了主要的交易风险。如果第三方机构是社会上良好信誉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公司,则需要给持卡人一个代替银行卡的注册账号并在网上传递,支付由第三方核对确认且经过持卡人同意后由第三方机构进行专网连接,进行相应资金的转移。这种方式也是目前银行卡网上支付的发展趋势,国内著名的“阿里巴巴”、“支付宝”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来完成网上的银行卡支付交易。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由银行卡组织作为第三方机构的支付模式,而后一种情况会在网络支付中有详细的论述。其主要的支付流程概括如下(见图1-6):
第一步,持卡人在特约商户处选购商品,并在POS机上刷卡支付货款;
第二步,POS将持卡人支付授权发送给收单银行,收单银行发给银行卡组织,银行卡组织再发给发卡银行;
第三步,发卡银行从持卡人银行卡账户扣款,并向银行卡组织发送扣款成功信息,银行卡组织把此信息发给收单银行,收单银行再发给特约商户;
第四步,特约商户为持卡人提供产品;
第五步,收单银行、发卡银行、银行卡组织之间结算。然后特约商户与收单银行结算。
图1-6 基于银行卡组织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流程图
基于银行卡组织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占据消费者刷卡市场的主导地位。
3.银行卡支付费用流程
按照银行卡分类,可以把支付费用流程分为信用卡网络、借记卡网络和ATM网络,由于信用卡网络与借记卡网络中的签名借记卡网络相似,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这里只是详细地介绍借记卡网络与ATM网络的费用流程情况。
(1)借记卡网络
按照交易授权方式的不同,借记卡可以分为签名借记卡和密码借记卡。其中签名借记卡是使用签名授权,被称为“离线”或“双重信息”交易;密码借记卡则要通过输入密码(PIN)授权,被称为“在线”或“单一信息”交易。签名借记卡是依托于VISA和万事达的信用卡网络发展起来的,其价格形成机制与信用卡相同。而密码借记卡是在各国家或地区ATM提款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用密码授权。各国密码借记卡的价格形成机制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范式。
持卡人在使用借记卡服务时需支付一定的费用,主要分为零售费用和批发费用。其中零售费用有持卡人需支付申办借记卡时的一次性开办费或年费、使用密码借记卡时必须支付的密码费、使用签名借记卡支付给予的奖励。批发费用的收取比较复杂,包括按期支付的会员费和月/年费,也包括按交易支付的商户扣率、交换费与转接费,具体的情况可参见表1-6:
表1-6 借记卡费用支付表
研究借记卡交易的授权、费用支付对更好地了解借记卡产业很有作用。首先描述的是密码借记卡交易的四种类型,分类的标准也是按照网络转接的独特功能:第一种是本地交易,指交易流程并没经过任何网络接口;第二种是网内交易,指交易流程经过一个网络转接;第三种是双边交易,指持卡人在跨行POS机上发生的交易,而且收单行、发卡行分属不同的地区性网络,两地区性网络之间签有双边协议;第四种是全国桥联交易,指持卡人在跨行POS机上发生的交易,而且收单行、发卡行分属不同的地区性网络,两地区性网络之间没有双边协议。虽然密码借记卡的交易类型有四种,但后两种发生的频率很小,下面我们集中谈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网内交易,给出其费用支付流程。
网络内密码借记卡费用支付流程如图1-7所示。A银行从a商户处获得商户扣率,向网络运营商支付转接费,向发卡行B支付交换费。B银行也需要支付转接费,如果它想将此费用转接的话,可以向持卡人收取密码费。该流程图没有显示一些额外的、由银行支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的费用,如A银行应支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终端驱动费和网关路由费。
图1-7 网络内密码借记卡费用支付流程
签名借记卡交易分别经由VISA和万事达的信用卡网络,因此与密码借记卡交易比较在交易类型上简单一些。其费用支付流程如图1-8所示,A银行从a商户处获得商户扣率,向网络运营商支付转接费,向发卡行B支付交换费。
图1-8 签名借记卡费用支付流程
B银行也需要支付转接费,它还向持卡人支付奖励。该流程图没有显示一些额外的、由银行支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的费用,如A银行应支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终端驱动费和网关路由费。
(2)ATM网络
ATM已经是支付领域的一个成熟部分。但是ATM本身并不代表一种支付方式,而只是电子付钞机,代替传统出纳员提供一种便利的取现方式。持卡人在使用ATM服务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主要分为零售费用和批发费用。零售费用有按月或年计收的,如年费;也有基于每笔交易征收的,如跨行费、额外费等;批发费用主要包括会员费、交换费和转接费等,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见表1-7。
表1-7 ATM费用支付表
ATM也有四种交易方式,分类的标准也是按照网络转接的独特功能:第一种是行内交易,持卡人在发卡行布放的ATM上交易,由于整个交易只需经过发卡行系统,没有必要经过网络转接;第二种是网络内交易,指只需经由一个网络转接的交易;第三种是双向交易,指地区性网络的持卡人使用另一个地区性网络的成员机构的ATM的交易,两个网络间已签有双向协议,该协议保证双方网络在受理另一网络的卡交易时进行信息交换,通常,通过两个网关可以完成交易;第四种是全国桥联交易,指持卡人使用另一个地区性网络的成员机构的ATM的交易,但两个网络之间没有签订双向协议。虽然签名借记卡的交易类型有四种,但后两种发生的频率很小,下面我们集中谈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网内交易,给出其费用支付流程。
ATM网内交易的费用支付流程如图1-9所示,A银行向B银行的持卡人收取额外费,B银行向持卡人收取跨行费,这两笔费用都出自借记持卡人账户。B银行向ATM网络支付转接费,并向A银行支付交换费。在流程图中,银行支付的一些费用没有标明,主要是一些支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费用,如ATM出机方支付终端驱动费和交易路由费,发卡方支付授权费。
图1-9 网络内ATM交易费用支付流程
(三)银行卡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1.银行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国际银行卡产业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经历了商业信用阶段、银行信用阶段,银行卡至今已成为重要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突出的产业。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由于社会和金融体制的原因其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脉络,主要经历了起步阶段、金卡工程阶段、联网联合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全球开放环境看,中国的银行卡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3年的起步阶段。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率先发行了中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1986年6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了第一张全国流通的银行卡长城卡,同年10月,中国银行总行规定长城卡作为中国银行系统统一银行卡品牌,在全国各分行发行;1987年,中国银行加入了VISA和万事达国际组织,成为两大国际组织的会员银行,为中国银行卡业务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87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红棉卡,经过两年试点,工行选定牡丹作为标记发行牡丹卡。两大银行卡品牌的面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1988年,中国银行正式建立了国际卫星线路网络的信用卡授权中心,开始向国内外持卡人提供24小时的授权服务;在下半年,中国交通银行加入VISA国际组织,中国建设银行加入了万事达国际组织。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发行龙卡,1991年中国农业银行发行金穗卡,1992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发展卡,1993年交通银行发行太平洋卡。截至1993年底,全国发卡量达到400万、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14]同时,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同时起步,投资建设了大量的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为银行卡业务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系统和网络基础。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家银行单独发卡,各自为其持卡人提供本行银行卡服务,处于低水平的、自发、分散的经营状况。
第二阶段,1994年至2001年的金卡工程阶段。
1993年,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实施“金卡工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在12个试点城市组建城市银行卡网络服务中心和全国总中心,实现联网通用。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大中城市独立发展银行卡业务,股份制银行也加入发卡行列。1994年以后,各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加大银行卡业务拓展力度,发卡机构数量、发卡总量、银行卡种类、业务范围、交易金额等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1997年首先在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厦门、大连、青岛、杭州、沈阳、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建成同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后又推广到深圳、昆明、福州、武汉、长沙、郑州,总共建立了18个城市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中心,初步实现了银行卡跨行联合和资源共享。1998年12月底,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建成,银行卡业务在跨行交换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行异地交换。同时股份制银行率先实现行内联网。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这时期的特点是各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本行银行卡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支持下逐步实施金卡工程,启动跨行和跨地区的联网。
第三阶段,2002年初至2005年底的联网联合阶段。
联网通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商业银行开始银行卡经营体制的改革,实施系统主机的集中工作。2002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卡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在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中国银联全力推动“314”计划。截至2005年底,国内银行卡总量为9.6亿张,年净增长量为1.8亿张,增幅为23%左右,其中借记卡9.2亿张,占95%,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数量为4000万张,占5%。在发卡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银行卡交易规模也相应增加,2005年银行卡总交易笔数90亿笔,总交易金额4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和80%,其中消费交易占总交易额的2%,达到了9595亿元,同比增长78.85%。[15]2005年也是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卓有成效的一年,年度新增POS机具15万台。截至2005年底,国内特约商户39万家,同比增长26%;POS机具61万台,同比增长35%;ATM终端8万台,同比增长20%。同时2005年银行卡支付在全国商品零售交易额中的比重为14.3%,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全国零售消费支出中大约10%是用银行卡支付的。[16]可以说,这一阶段银行卡在全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市场和行政两个力量共同推进联网联合,银行卡产业出现雏形。
如前所述,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从各商业银行各自发卡、分散经营到由统一的组织联网联合、清算结算,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受理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果仅仅观察银行卡发展的历史,也至少走过了40多年的漫漫长路。然而,从中国的情况看,尽管我们起步比较晚,1985年才由中国银行首次发行银行卡,但截至2005年12月末,全国共发行银行卡9.6亿张,特约商户发展到近39万户,POS机具发展到61万台。2003年中国银行卡成功实现了联网通用,我们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路程,银行卡已成为中国个人使用最广泛、也最具发展前途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并已渗透到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教育、物流、旅游、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第四阶段,2006年至20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6年被喻为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黄金之年,在发卡规模、受理环境、联网联合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增长和进步,在各项指标上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长。鉴于目前国内银行卡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银行卡产业应积极采取措施,从银行卡法律制度建设、银行卡受理市场规范、完善银行卡利益分配机制和银行卡品牌等角度出发,大力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据预测,2006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内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的银行卡产业从初级阶段逐渐向成熟阶段发展。其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方面,由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加快及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为银行卡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发展环境,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银行卡产业创新发展,为银行卡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会调整业务重点,将战略重点从发展整体产业规模转变到结构调整和扩展中间业务上来,积极推出新银行卡品种,提高银行卡服务质量和受理环境,为银行卡服务提供基本保障。另一方面,2006年至2010年是中国银行卡产业面临外界竞争压力,迫切发展的一段时期,由于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巨大潜力,包括跨国银行和国际性的信用卡公司在内的外资机构对进入国内的银行卡市场具有浓厚的兴趣,外资机构在产业运作、受理服务、市场营销、资金实力方面都比中资银行有优势。随着2006年底中国人民币银行卡市场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会对中国银行卡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改善用卡环境、受理市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能否在这几年时间内加快受理市场建设,扩大受理范围,为奥运会和世博会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不仅关系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且关系“奥运经济”的经济效益能否真正实现。
综上所述,总结和预测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3年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94年至2001年的金卡工程阶段;第三阶段,2002年初至2005年底的联网联合阶段;第四阶段,2006年至201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2.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的规模估算及预测
截至2008年6月,国内发卡总量13亿张。从2000年至2005年的增长趋势来看(见图1-10),发卡量逐年稳步攀升,尤其是2004年起,增幅有所放大。
图1-10 国内发卡量及增长比较
从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发卡规模来看,截至2005年12月,国内发行信用卡4040万张,占总发卡量的4.2%,其中包括贷记卡2000万张,准贷记卡约2040万张;发行借记卡9.2亿张,占总发卡量的95.8%。从各年度的卡量增长情况来看,借记卡增势平稳,年增长率大约为5%(如图1-11)。信用卡在2000年到2002年的时间区间内发行量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银行对大量睡眠卡和无效卡进行了清理。但2003年至2005年,信用卡发卡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贷记卡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逐渐开始起步(如图1-12)。截至2008年中,全国银行卡联网特约商户数已经突破百万大关,联网POS终端量则超过160万台,联网ATM机近15万台。
图1-11 中国借记卡卡量年度增长情况
图1-12 中国信用卡卡量年度增长情况
从国内银行卡交易总量上分析,中国2005年银行卡总交易笔数近90亿笔,比上年同期增加了约30亿笔,增长率为50%;同时总交易金额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5万亿元,增长率高达80%。从历年增长情况来看,2000年到2005年交易总额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趋势(见图1-13)[17]。
图1-13 人民币卡交易金额
从国内银行卡交易金额类型划分,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交易总额为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金额为9595亿元,占2%;转账交易金额为9.4万亿元,占20%;存款交易金额为17.86万亿元,占38%;取款交易总额为18.8万亿元,占40%。以上数据表明,取款和存款交易占总交易量的80%,转账交易占20%,消费交易的比重相对较小,说明在现阶段,国内银行卡更多的表现为理财工具,作为支付工具用途的功能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当然,这跟国内人民币卡的卡种结构也是密切相关的,目前95%以上为借记卡,贷记卡及准贷记卡卡量不到5%。
表1-8 2006年人民币卡各种交易类型的金额
单位:亿元
图1-14 2006年人民币卡各种交易类型的金额百分比
中国的银行卡支付并不能把银行卡交易中的存取款、转账和刷卡消费都算到其中,银行卡交易中的存取款、转账等项目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银行卡支付的范畴,所以在银行卡交易中只能把消费者刷卡消费这项列入银行卡支付的范围内。按照这个标准,中国2005年银行卡支付的总规模已达到了9595亿元,虽然整体刷卡消费金额在总交易中所占份额很小,但从最近几年的交易数据来看,增长甚快。2005年消费金额较2004年同期增长率达到了5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银行卡消费支付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见图1-15)。
图1-15 人民币卡交易金额
(四)银行卡支付的比较
1.国外和中国台湾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现状
国外银行卡支付产业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同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外银行卡支付产业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银行卡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战略措施,以推动本国和本地区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下面以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为例,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模式。
(1)美国的市场竞争与联合发展模式
截至2004年初,美国信用卡的发卡总量达到6.486亿张,交易总额(包括消费交易和预借现金)为1.53万亿美元,其中消费交易部分为1.29万亿美元,信用卡的未偿付余额为6880亿美元。按照信用卡未偿余额的规模来统计,2003年前十大机构占到81.5%的市场份额,而这一比例在1993年为55.4%,可见信用卡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高。[18]美国银行卡在其本土得到充分发展后向全球范围扩张,并形成了成功的银行卡产业发展模式,即为市场竞争与联合发展模式,并有以下特点:
第一,市场竞争充分。银行卡业务的任何环节都有大量的参与者,银行卡产业利润的分配机制由市场竞争决定,政府很少进行直接行政干预。
第二,银行卡组织强大。VISA、万事达等银行卡国际组织的品牌效应强大,对全球其他国家的渗透力为美国银行卡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产业分工精细。参与银行卡业务被分为发卡行、收单行、分销商、交易处理中心、地区交易网络中心和国际组织网络中心等环节。
第四,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在银行卡产业的带动下,相关的科技、制造、信息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具有上万亿美元的规模。
此外,美国每个月的信用交易和信用贷款都在200亿美元之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并经过不断修改、补充,80年代趋于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框架体系。这些信用发展的立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对银行的信贷、发卡的规范,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执法、监督;另一类是关于信用管理行业的规范,主要是对征信、催收等作业的规范,由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执法、监督。美国高度发达的银行卡业务反映出成熟的信用文化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而法律规范的配套是银行卡发展的重要前提。美国银行卡产业从其发展开始,市场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主要推动力,但银行卡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不能联网通用无法发挥其功能,行业内参与者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日本的市场竞争与自主抗衡模式
日本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竞争+自主抗衡”。其有以下特点:
第一,市场竞争充分。政府没有直接干预,而是依赖市场竞争、市场调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充分的市场竞争。
第二,日本银行不能发卡,发卡机构是信用卡公司和其他非银行机构。因此,外资银行本身在日本无法经营信用卡业务,除非得到信用卡公司的特许,因此,外资银行不具竞争力;而VISA和万事达等国际组织本身并不发卡,因而在日本拓展银行卡业务十分艰难。
第三,银行卡产业独立性很强。1961年,日本三菱银行和日本信贩公司联合成立了日本信用卡株式会社(Japan Credit Bureau),即著名的JCB公司。JCB公司是独立的发卡机构,不仅是日本最大的信用卡组织,也是世界主要信用卡组织中唯一独立于美国体系之外的信用卡公司,自身拓展商户,并拥有独立品牌和受理环境,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与美国抗衡的道路。在美国信用卡集团长期统治全球信用卡市场格局中,其在发卡数量、信用卡功能、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四,细致入微的客户服务和自营信用卡业务是JCB的核心竞争力。在日本国内市场,JCB主要是通过发展增值服务与国外组织竞争。通过制定切合客户需求的服务抓住客户;通过发展海外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拓展海外业务。截至2002年底,JCB信用卡已在18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共有1100多万家受理商户,其中海外特约商户达559万家。在2002年财政年度,JCB总发卡量达4232万张,其中海外发卡337万张,总交易额393亿美元。以发卡量计算,JCB在日本信用卡市场占27%的份额(见图1-16)[19]。
图1-16 JCB海外发卡量的增长情况
(3)韩国的政府扶持与适度市场竞争模式
韩国银行卡产业是由市场条件、政府政策及信用卡公司三位一体发展起来的。采用单独的信用卡公司的运营模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其“独立运营”模式走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前面。韩国的信用卡产业的运营方式混合了美国和日本的方式,即有美国的银行直营方式和非银行业出资设立信用卡专业企业方式,日本的银行子公司形式的专业信用卡方式和银行共同出资方式共4种运营方式。其模式特点如下:
第一,政府采取了一整套促进银行卡发展的措施。一是通过行政手段,鼓励和促进商户成为银行卡特约商户。商户如不接受银行卡,将被选定为税收调查对象,接受审计。相反,特约商户的银行卡交易额的2%将免除交纳增值税。二是通过抽奖对持卡消费者进行用卡激励。银行卡交易金额的一部分可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三是工商企业的交易额超过10万韩元时,必须用银行卡结算,否则需交纳交易金额2%的附加税。四是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超过5万韩元的招待费用支出要用银行卡结算,否则不能计入成本。五是逐步建立了一套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使持卡人普遍开始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六是设立了代表信用卡业的企业协会。由信用卡公司和发卡银行组成,已有46家会员。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及市场竞争的刺激下,韩国银行卡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二,韩国银行卡市场分工精细,竞争充分。参与银行卡业务的主体,包括有各发卡银行、各网络服务公司(如KICC,KMPS,CCKVAN等)、POS终端服务商、POS终端供应商(如KICC,PAX,CIS,HANCHANG等)、各类商户。韩国共有25家发卡机构,其中发卡银行17家、专业发卡公司8家。专业发卡公司又分两类:一类是由银行设立的信用卡集团,最大的三个卡集团是BC卡集团、KOOKMIN卡集团和KEB卡集团;另一类是由非银行设立的信用卡公司,如SAMSUNG卡公司、LG卡公司,这类公司在1988年前后进入市场,时间短,但发展速度快,成为韩国银行卡市场的主要力量。
第三,银行卡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自成体系,发卡市场几乎由韩国本土机构瓜分,外资发卡机构很少见。但是,韩国的发卡机构未能走出国境,成为国际级的发卡机构,甚至国内机构发行的国际卡也只能通过VISA、万事达两个国际组织的网络在境外使用。目前在韩国发行的国内卡已处于停滞状态,市场份额仅占30%,而国际卡已占到70%。银行卡增长主要表现在国际卡业务,而国际卡皆为两大国际组织囊括,这是韩国自己未能建立起国际级的银行卡组织和交易网络的一个直接后果。可见,虽然韩国银行卡产业规模已达日本两倍,但韩国未能形成像日本JCB这样的国际性网络,未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
第四,银行卡品种高度集中于联名贷记卡和95%以上都是联名卡。这一特点集中体现了政府、持卡人、发卡机构和受理商户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发展银行卡产业的一个主要动因是,通过贷记卡的信用功能促进消费信贷,诱导和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持卡人来说,贷记卡的信用功能极大地便利了个人消费和投资方面的资金周转。对发卡机构而言,信用卡利息收入成为发卡机构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对受理商户而言,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可以显著扩大商品销售,因而,信用卡极受商户欢迎。
(4)中国台湾的引入外资与政府干预模式
中国台湾银行卡从一开始就依托VISA、万事达两大国际组织,引入外资银行参与竞争,特别是在1992年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改革和开放后,允许外资银行入台发展个人金融服务,引入了花旗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化大商业银行。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验、营销理念及做法,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处理,银行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走出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台湾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中,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干预。1983年,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台湾正式成立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和联合征信中心,提供了统一的支付网络和信用咨询环境,为发卡机构建立了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统一发行梅花卡,建立了统一清算的收单业务市场,规范业务受理、处理跨行交易、拓展服务功能、加强安全控制等,以促进支付现代化。
但是,由于国际组织的品牌对台湾银行卡市场介入太深,对民族银行卡产业构成威胁。首先,台湾银行卡市场过度依赖外资,台湾梅花卡组织未能与国际组织建立起平等合作关系;其次,政府对本土银行卡产业保护力度不够,在本土银行卡产业尚未发育完善,竞争力较弱的时候,过早地引入外资参与竞争,市场很快就被外资品牌占领,本土品牌失去了市场;最后,台湾人口较少,地域狭窄,银行卡产业无法形成较大规模,因而缺少与国际品牌抗衡的资本;并且梅花卡不能在岛外使用,无法独立满足这种需求,不得不依靠国际组织,最终导致梅花卡成了国际组织的附属。
2.中国与国外银行卡产业比较分析
目前中国的银行卡产业结构链中,中国银联作为唯一一家跨行转接结算结构,也没有出现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发卡中心,自己进行制卡、发卡和收单等业务。对比发现,中国银行卡产业链只是初具雏形,出现了部分分工,但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与美国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发卡机构发卡极端不均衡,国际标准信用卡所占比例小。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银行卡电子支付的规模在逐步扩大。但同时从银行卡中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数量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截至2005年底,国际标准信用卡的数量只有2000万张,仅占到总发卡量的2%,总体上还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在相对信用风险压缩到一个比较小的程度的同时,也丧失了信用卡作为银行信用电子化的载体所能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优点。所以尽早建立中国的征信体系对整个银行卡产业而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彻底解决发卡极端不均衡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发卡机构等共同努力。
第二,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发卡中心,自建后台处理系统、购置打卡设备、建立授权处理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等,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美国的银行卡产业链中出现了FDC等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负责银行卡的制卡、发卡、收单等业务,这不仅节约了发卡行的劳动力资源、降低成本,还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增加了社会福利。
第三,特约商户普及率过低是中国银行卡产业链中又一薄弱环节。
可以说,特约商户是整个银行卡内资金流的“终点”。因此,提高特约商户的普及率在整个银行卡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初期,持卡人的规模决定了整个产业发展状况,而对于一个趋于成熟的银行卡市场而言,特约商户的规模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特约商户达到了39万户,同比增长26%,可以说在稳步向前发展,但与银行卡产业发达的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第四,中国银联垄断零售支付清算不利于银行卡产业的长远发展。
尽管中国银联的出现弥补了国内跨行中介机构的空白,加快了银行卡互联通用的进程。但与美国相比,中国银联对系统网络的独家垄断局面,使中国银行卡支付清算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环境,造成系统性风险。2006年4月20日的银联系统中断事件除了其自身的管理问题外,也与缺乏两家以上的银行卡组织分散系统风险存在一定关系,而这对整个银行卡产业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一个产业的良性成长需要有效竞争的环境,面对VISA、万事达等国际银行卡组织迫切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日益要求进入这一市场的国内投资者的压力,不可能长期通过行政管制进行抵制。因为这种状况既不利于银联卡实现在世界范围扩大使用的目的,最终对于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领域也是不利的,将影响更主要的国家金融战略的实施,也不利于对银行卡市场提供多层次的结算服务,分散银行卡市场的风险。因此,VISA、万事达等银行卡组织的进入开放更多国内的银行卡组织建设,对中国银行卡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能简单地采用行政手段加以限制。设立两家以上的全国性银行卡组织,通过商业合作方式,既利用国际组织的全球网络优势,又避免其在国内形成垄断优势,有利于增强零售支付结算体系的稳定性,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二、非银行卡支付
非银行卡支付涉及的方面非常复杂,下面主要是以中国公交一卡通为主要研究方向,分析目前在中国运用的最广泛的非银行卡支付。
(一)公交一卡通简介
非接触式智能卡又被称为射频卡,是无线射频技术(RFID)和IC卡技术的结合体,相对于接触式智能卡,非接触式智能卡具有无接触、无磨损、处理信息迅速的特点,所以在全球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城市一卡通、ID卡、小额电子支付领域等。其中在小额电子支付领域上的应用是非接触式智能卡应用市场前景最广阔的。
非接触式智能卡在小额电子支付领域最早的应用是公交电子支付系统应用,即公交一卡通系统。[20]这种应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刚好解决了原有公交支付系统中的弊端,在原有公交支付系统中,不管是采用售票员的人工售票方式还是采用无人售票的自动投币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人工售票增加了公交公司的人工成本;自动投币则需要消费者准备大量零钱,同时两者都需要处理现金或者辅币的大量行政成本。而且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无磨损的特点刚好适合公交支付卡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如今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城市应用了公交一卡通系统,使用人口也已过亿。
中国是公交一卡通最大的潜在市场。近年来,中国公交一卡通电子支付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成为跨国金融巨头和智能卡企业的关注焦点。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公交一卡通市场,因为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其城市化进程和公共交通的发展正在加速。当然因为公共交通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所以对中国公交一卡通市场的研究只能是通过典型个案研究来估计全国市场和发展趋势。本书将通过中国香港、上海、北京三个地区公交一卡通的发展和比较来展现中国公交一卡通市场。中国香港是中国最早采用公交一卡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先采用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城市之一,如今中国香港的八达通公交一卡通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公交支付系统,并逐渐多元化其功能,成为中国香港市民不可缺少的智能卡系统;上海是中国内地最早使用公交一卡通的城市,也是中国内地投入使用最成功的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城市,并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成为跨区公交一卡通系统;北京则是正处于新老公交支付体系交替期。所以这三个地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二)中国香港八达通(Octopus)
中国香港公交一卡通也叫八达通卡,或叫八通卡。中国香港的八达通公交系统不但是世界最早的公交一卡通系统,也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发达的公交一卡通系统。从1997年实施至今已11年,数据显示,共有1400多万张八达通卡流通,覆盖了95%的16~65岁的中国香港市民,支付范围包括了各种交通工具及衣食住行等420多家商户,每天处理交易达990多万宗,每年交易额达到了280亿港元,合36亿美元。[21]八达通卡已经成为了中国香港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发展历程
中国香港发展非接触式智能卡公交支付系统最早是在1992年由香港地铁有限公司提出来的,并在1994年,联合九广铁路、九龙巴士、城市巴士及中国香港小轮(现为新世界巴士和新世界轮渡)成立联俊达有限公司(2002年改名为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在经过3年测试后,八达通系统在1997年投入使用(见图1-17)。市民持有八通卡可以在香港市内6种交通工具上刷卡乘坐,虽然购买每一张八达通卡都需存入50港元的押金,但一卡通行的便利还是吸引了大量市民购买八达通卡,发行3个月已经有300万张卡入市流通。
在2000年底,中国香港八达通卡流通量已达710万张,达到了中国香港市民人均一张,同年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向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取得接受存款公司牌照,以便把八达通卡业务扩展至非交通服务范围内,这标志着八达通卡的功能开始从最初的单一公交支付手段向其他小额支付等功能延伸;2001年,各股东签订新股东协定,标志着八达通卡有限公司从非营利性组织转为商营机构(见图1-18);自此,八达通卡的功能迅速多元化,到2005年已经覆盖了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多种消费及非付款服务如门禁、签到、保安等;到2006年9月,全港共有1400多万张八达通卡流通,人均持有2张,全港95%的年龄在16~65岁的香港市民拥有八达通卡,接受八达通卡支付的商户达到了420多户,同年8月开始,深圳部分商户开始接受香港八达通付款,标志着八达通卡开始走向区域化。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八达通卡系统非常适合中国香港的生活需要,在发行后迅速普及,成为在中国香港生活的重要支付手段,在拥有较高普及率后,八达通卡系统开始从最开始的单一公交支付卡功能多元化到小额支付功能以及门禁、签到等非付款功能,成为一个功能类似于城市通的非接触智能卡系统。
图1-17 八达通发展里程碑
资料来源:根据八达通卡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octopuscards.com整理。
图1-18 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八达通卡有限公司网站整理。
2.发展分析
从流通卡数量来看,自第一年发行300万张卡后,流通中的八通卡以平均每年约122万张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6月流通的八达通卡已达1380万张,最新数据显示,现流通的八达通卡已经超过了1400万张,是香港人口的2倍之多。从图1-18可以看到,八达通卡的流通量增长比较稳定,即使是在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造成了上半年只增加了30万张流通量,全年还是达到了110万张的增量。由于每张八达通卡都要收取50港元的押金,[22]所以八达通卡流通量的稳定增长除了提高了八达通卡的渗透率外,还直接增加了大量的沉淀资金。如图1-20所示,2006年中期累计收入押金6.9亿港元,这还不包括各年份利用押金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图1-19 1997~2006年八达通卡流通量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年报数据整理。
图1-20 八达通卡销售押金累计额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年报数据整理。
对八达通卡流通量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段流通量增加较快的时间:第一段是从1997年9月发行到2000年底,流通量从0增加到710万张,平均每年有177.5万张的增速;另一段是从2003年底开始至今,平均每年增加140万张。从2000年底到2003年底,平均每年增量都为110万张。究其原因,第一个增长高峰是香港市民购买八达通卡方便出行为主要动力,而第二个增长高峰则是八达通推出各种新产品(如特别版Hello Kitty八达通卡,个人版八达通卡)、新服务(越来越多的商户接受八达通卡)和促销策略(抽奖以及积分奖励)而直接带动的。
虽然八达通卡流通量每年在稳定增长并已超过1400万张,但是通过观察图1-21,从八达通卡流通量和日交易宗数6年来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日交易宗数增加速度明显低于卡流通量的增加,这说明卡的总量在增加但是活跃卡量,即每月有交易记录的卡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到2006年,活跃卡量大约在700万张。
[23]
图1-21 2001~2006年八达通卡流通量和日交易宗数比较
注:图中数据采用每年中期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中报数据整理。
日交易宗数的增加趋势较缓并没有影响八达通卡每年交易额的增加。对于八达通卡的年交易额来说(见图1-22),在经历了2002年和2003年的增长低迷后,八达通卡交易额从2004年开始恢复了2001年之前的增长势头,2004年、2005年、2006年每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3.4%,12.5%,18.5%。[24]
八达通卡年交易额增长迅速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第一,八达通卡服务供应商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在获得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接受存款公司”牌照后,八达通公司的非交通收入可以达到公司收入的50%,标志着公司开始向非交通支付发展,如图1-23所示。在2001年,八达通公司由原来的非营利性机构向商营机构转变后,公司非交通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数量上看,2001年服务供应商达到110家,并以每年50~70家的速度发展,至今已经有420家服务供应商。从范围上看,2000年,部分便利店、快餐店、饼店、自动售卖机、学校及停车场开始接受八达通卡付费;2001年电车、缆车、影印中心、公众游泳池、运动场地及马场入场也进入八达通卡支付范围;2002年发展至过境巴士、超级市场、个人护理商店、戏院及生活站;2003年发展至部分家居用品商店、粥品店、保险机和政府停车收费表;2004年发展至街市及全港路旁泊车;2005年进一步发展至部分服装消费,基本覆盖了市民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消费支付需要;2006年八达通卡已经向深圳部分商户提供服务。而且据统计,到2005年底,非交通交易额占八达通卡交易额的25%,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1-22 2000~2006年八达通卡年交易额
注:2006年年度数据是根据八达通卡网站最新数据估算出来的。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年报数据整理。
图1-23八达通卡服务供应商范围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中报、年报计算整理。
第二,八达通卡推出了“日日赏积分”促销计划,目的就是为了鼓励消费者采用八达通卡消费而不是现金消费。
一方面,在交通支付并没有大量上升的情况下,交易额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非交通支付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每宗交易的交易额在不断增加。如图1-24所示,八达通卡平均每宗交易额在经历了2001~2004年中的下调后,在2005年和2006年迎来了大幅上升。
图1-24 2001~2006年平均每宗交易额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地铁公司中报、年报计算整理。
3.八达通卡发展展望
八达通卡的未来发展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八达通卡流通量将继续稳定增加。随着经常性去香港旅游购物和商务人士的增多,“日日赏积分”计划增加了这些人继续持有八达通卡的吸引力;对于香港本地市民来说,八达通手表、手机以及特殊卡、个人卡的推出将会继续引发他们的购买欲。
第二,八达通卡年交易额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服务供应商数量的继续增加,以及八达通卡后续促销策略的出台,将进一步扩大八达通卡非交通支付的份额和增加对现金使用的挤出效应,以现有增长速度和增长空间保守估计,香港八通卡2010年交易额将达450亿港元。
第三,八达通卡支付的范围越来越广,每笔支付额度也会逐年增加。
第四,八达通卡将会逐渐进入深圳、珠海等周边地区和深圳通、羊城通等内地卡实现互通。
(三)上海公共交通卡
上海是中国国家金卡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上海市公共交通卡系统是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最早的一套公交一卡通系统,而且采用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芯片。从1999年12月27日公共交通卡系统投入试运行以来,到2006年底已经有约1500万张卡在流通,[25]如果以2005年上海常住人口1778万人[26]来算,已经达到了人均约0.85张的渗透率,使用领域已经涉及了地铁、磁浮、出租车、轮渡、货的、高速公路收费、旅游交通、汽车快修、停车场、咪表、互通城市(无锡、苏州公交等)、部分智能化小区门禁系统、加油站、公交车这14个领域,而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实现长江三角洲互通一卡通的远景规划将给上海公共交通卡带来巨大的市场。
1.发展历程
上海公共交通卡系统最先于1999年12月27日在地铁1号线、11条公交线路和1个轮渡口试运行,共发行试运行卡10万张;正式卡于2000年3月发行,使用领域迅速扩大为地铁1、2号线,109条公交线路,10000多辆出租汽车及4个轮渡口,并与交通银行合作开始开展银行卡充值交通卡服务;2002年,公共交通卡除了进一步扩大在公共交通支付范围外,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销售业务,标志着上海公共交通卡开始进入非交通领域的小额支付领域,2002年还有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就是上海公共交通卡与无锡公共交通卡实现了互通,这是中国首次公共交通卡实现跨区域使用;之后于2003年,与杭州、苏州实现了部分互通,平均日交易宗数达260万;2004年累计发卡突破800万张,使用领域延伸至地铁、磁浮、出租车、轮渡、货的、高速公路收费、旅游交通、汽车快修、停车场、咪表、互通城市(无锡、苏州公交等)、部分智能化小区门禁系统、加油站、公交车14个领域;到2006年上半年,累计发卡2260.27万张,[27]在流通卡量达1500万张,并且在14个使用领域内继续扩大使用范围。(如图1-25)
图1-25 上海公共交通卡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及上海市信息化公报资料和数据整理。
2.市场分析
从最初的10万张试运行卡,到2006年上半年累计发卡量达2260.27万张之多,上海公共交通卡发卡量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见图1-26)。2003年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18%,增长了561.44万张,虽然之后每年增长量有所回落,但是4年的平均增长量仍保持517万张(见图1-27)。发卡保持如此大的
图1-26 2002~2006年上海公共交通卡发卡量
注:2006年数据只是1~6月的数据,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并没有计算在内。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信息化公报资料和数据整理。(www.xing528.com)
增长量也是跟上海经济发达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卡有关。
图1-27 2003~2006年上海公共交通卡增长量
注:2006年增长量为根据上半年增长量的估计值。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信息化公报资料和数据整理。
在2006年上半年达到累计2260万张发卡量之后,虽然已经超过上海常住人口总数将近482万张,但是随着长江三角洲一卡通互通逐步实现,发卡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上海公共交通卡的发卡量很高,但是日交易宗数和增量都远远不及卡的发行量和增量,从2002年平均日交易170万宗到2003年的260万宗以及到2004年的平均340万宗,这个距离上海日平均公共交通680多万人次还有大的空间可以发展,而且距离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日平均1000万次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除了日平均交易次数少外,每宗交易额也不高,根据2003年的数据显示,公共交通卡日平均交易额400万元,每宗交易额只有1.5元,[28]全年交易额约为14.6亿元。
虽然年交易额数据并没有香港那么高,但是随着上海公共交通卡在两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那么年总交易额将会激增:
一方面,继续扩大长江三角洲公交一卡通互通城市的数量。目前只有无锡、杭州、苏州、安徽阜阳实现互通,而且互通得并不彻底,其中杭州互通只限于大众出租车,苏州则只能单向互通,苏州一卡通无法在上海刷卡。这种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采用不同标准的一卡通,以及政府之间利益分配矛盾大大限制了长江三角洲公交一卡通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公共交通卡的小额支付功能,逐渐把公共交通卡功能延伸到零售业、娱乐业将会大大提高每笔交易额及交易次数。据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估算,上海市民每天有超过2000万次的小额支付。如果把这些小额支付用公共交通卡来支付,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不便以及大量的人力成本。当然,在这个功能发展上,公共交通卡会遇到来自银行卡的强烈反对,如何处理好与银行卡之间的利益分配将是关键。
如果保守估计,以1000万次日交易量,每笔1.5元计算,上海公共交通卡年交通支付交易额将达到54.75亿元人民币,而小额支付交易额以每天20%的交易量使用公共交通卡、每笔10元计算,也将拥有146亿元的交易额。
(四)北京公交一卡通
相比于香港和上海,北京的公交一卡通系统的发展历经波折,共经历了3个阶段,才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了一卡通收费。
第一,2001年6月至2003年4月试运行。2001年6月28日,北京市公交一卡通正式投入试运营,是全国第三个开始公交一卡通试点的城市,当时有北京巴士股份20余条线路的422部车辆作为试点。但是,试点运行一试就是2年,直到2003年4月,北京市民手中的IC卡仅有几百张。
第二,2003年4月至2006年3月第一次全面推广。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以及全国其他城市一卡通的发展,北京市政府开始正式推广公交一卡通,并把其列为2003年政府为民办理的60件实事之一。到2003年末,巴士公司的120余条线路和城铁13号线已率先启用市政交通一卡通。但是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的大力投入并没有换来市民的热情支持,到2005年底只有21万张,其中还包括10万张的学生卡。
造成这种推广难现象的原因除了最初推广时,推广线路选择不对外,比如说客流量较多的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公交600路以下线路并没有安装读卡器,其主要原因就是北京市长期以来福利月票制度阻碍了一卡通推广。北京市的月票制度一直是北京职工享受北京市公共服务的一项福利政策,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据北京公交集团总会计师直军介绍,据测算每张公交月票的月平均成本为82.18元,而收入仅为33.18元,每张月票每月亏损49元,全年因发售月票就亏损9.2亿元。每张地铁月票的月平均成本为218.4元,而收入仅为45元,每张月票每月亏损173.4元,全年因发售月票亏损3.36亿元,这些亏损都要由政府来补贴。显然在纸制月票仍然存在,而一卡通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公交一卡通推广难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2006年4月1日开始第二次全面推广。这一次在北京市政府的全面支持以及市政一卡通公司在地铁和公交线路上全面安装读卡器的情况下,一卡通终于开始被市民接受。发行数量直线上升,到2006年12月份已经发行500万张一卡通,其中有130万张月票卡,公交月票卡为105万张。[29]
显然,这次推广的成功和纸制月票改革及一卡通公司的优惠政策密切相关。2006年3月,北京市交通委、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一卡通IC卡替代公交地铁纸质月票的通告》,规定使用一卡通IC卡替代纸质月票。同时一卡通公司规定一卡通月票刷卡次数上限为140次,此外,用一卡通乘坐非月票车辆享受8折优惠。这才使一卡通成功推广使用。
对于拥有常住人口1538万,每日拥有将近1100万人次客运量的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来说,成功推广后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随着未来一卡通功能的延伸以及和河北、天津的跨区互通,北京市公交一卡通的交易额将会很大,就以1100万日交易量,每笔交易额1.5元来计算的话,北京公交一卡通的交通支付市场年交易额将会达到60亿元人民币。
(五)中国公交一卡通的发展
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要解决出行问题,显然公共交通是最有效的,这也给中国发展公交一卡通系统带来了大量的市场,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经有包括深圳、广州、大连、成都、鞍山、重庆等近140个城市启动了公交IC卡项目,累计发卡4400万张,随着北京及其他城市的推广,这个数字还在高速增长。
通过对中国香港、上海、北京三地的一卡通发展分析,可以发现,除了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公交一卡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一卡通普及率的上升,在使用功能和使用区域上都出现了相同的趋势。
如图1-28所示,公交一卡通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维度的发展,一个维度是随着卡在城市中普及率的上升,卡的功能开始多元化,比如最典型的香港八达通卡,最初只是几家交通运输公司成立发行方便交通支付的卡,功能只限于交通支付,随着普及率的上升,对卡的功能便提出新的要求,比如非交通小额支付功能、门禁保安功能、身份ID识别功能、旅游观光卡功能等,慢慢地功能逐渐完善为城市通;另一个维度是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地或者多地区卡的互通成为可能,逐渐区域化,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公共交通卡与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互通,以及未来“长三角”地区一卡通互通。
图1-28 公交一卡通发展方向
在现实中,通常公交一卡通都为先功能多元化,成为城市通,然后把交通支付功能实现区域化,成为区域公交通和城市通,然后逐渐实现区域通,就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当然也有些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普及率的城市,在最初运行时就把公交一卡通功能扩展到城市通,如大连的明珠卡、深圳的深圳通、广州的羊城通等。
第二节 网络支付
一、网络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
(一)网络支付的定义
网络支付是基于电子支付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电子支付的一个最新发展阶段,或者说,网络支付是基于Internet并且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子支付。严格说来,网络支付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来实现资金的流通与支付。
(二)网络支付的基本流程
一个完整的网络支付系统由消费者、商户、金融专用网以及金融机构等组成,而这些参与者之间的相互活动组成了网络支付链的运作,下面首先介绍这些参与者以及各自的相关职能。
消费者:是指与某商家有交易关系并存在未清偿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方(一般是债务),客户用自己已拥有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来发起支付,是支付体系运作的原因和起点。
商户:是拥有债权的商品交易的另一方,它可以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向金融体系请求获取货币给付,商户一般准备了优良的服务器来处理这一过程,包括认证以及不同支付工具的处理。
消费者的开户行:是指客户在其中拥有账户的银行,客户所拥有的支付工具就是由开户行提供的,客户开户行在提供支付工具的时候也同时提供了一种银行信用,即保证支付工具的兑付。在卡基支付体系中(如SET),消费者的开户行又被称为发卡行。
商家的开户行:商家开户行是商家在其中开设账户的银行,其账户是整个支付过程中资金流向的地方,商家将客户的支付指令提交给其开户行后,就由开户行进行支付授权的请求以及银行间的清算等工作。商家的开户行是依据商家提供的合法账单(客户的支付指令)来工作的,因此又称为收单行。
支付网关:是公用网和金融专用网之间的接口,支付信息必须通过支付网关才能进入银行支付系统,进而完成支付的授权和获取。支付网关的建设关系着支付结算的安全以及银行自身的安全,关系着网上支付结算的安全以及金融系统的风险,必须十分谨慎。因为电子事务交易中同时传输了两种信息:交易信息与支付信息,必须保证这两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能被无关的第三者阅读,包括商家不能看到其中的支付信息(如信息卡号、授权密码等),银行不能看到其中的交易信息(如商品种类、商品总价等),这就一方面要求支付网关必须由商家以外的银行或其委托的卡组织来建设;另一方面要求网关不能分析交易信息,对支付信息也只是起保护与传输的作用,即这些保密数据对网关而言是透明的。
金融专用网:是银行内部及行间进行通信的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包括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人行电子联行系统、商行电子汇兑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等。中国银行的金融专用网发展很迅速,为逐步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认证机构:为参与的各方(包括客户、商家、银行与支付网关)发放数字证书,以确认各方的身份,保证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认证机构必须确认参与者的资信状况(如通过其在银行的账户状况,与银行交往的历史信用记录等来判断),以建立保证交易进行的信用体系。
除以上参与各方外,网上支付系统的构成还包括支付中使用的支付工具以及遵循的支付协议,它是参与各方与支付工具、支付协议的结合。目前经常被提及的网上支付工具有银行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银行卡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早期多用在专用网络中,公共网络上的银行卡支付还有待发展;电子现金常被称为全新的网上支付工具,能离线操作,但其实际上是对传统现金交易的模拟;电子支票也是对传统纸质支票支付的全部处理过程的电子化,目前在专用网上的应用已较为成熟;除此之外,还常将网络银行看作一种网上支付方式,通过网上银行,可以模拟资金转账、汇兑委托收款等业务,还可以有不断的金融创新,是十分有潜力的一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支付方式的应用流程由于技术上、资金数量上、管理机制上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归纳后大体的步骤还是一样的,只是在个别细节上有所出入。网络支付的一般流程如下:
第一步,消费者连接Internet,用Web浏览器进行商品的浏览、选择与订购,填写网络订单,选择应用的网络支付结算工具,并且得到银行的授权使用,如信用卡、电子现金等。
第二步,消费者对相关订单信息,如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在网上提交订单。
第三步,商家服务器对消费者的订购信息进行检查、确认,并把相关的、经过加密的消费者支付信息转发给支付网关,直至银行专用网络的银行后台业务服务器确认,以期从银行等电子货币发行机构验证得到支付资金的授权。
第四步,银行验证确认后,通过建立起来的经由支付网关的加密通信通道,给商家服务器回送确认及支付结算信息,为进一步的安全给消费者回送支付授权请求。
第五步,银行得到消费者传来的进一步授权结算成功信息后,把资金从消费者账号转拨至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银行账号上,借助金融专用网进行结算,并分别给商家、消费者发送支付结算成功信息。
第六步,商家服务器收到银行发来的结算成功消息后,给消费者发送网络付款成功消息和发货通知。至此,一次典型的网络支付结算流程结束。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分别借助网络查询自己的资金余额信息,以进一步核对。
二、网络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
发展中的以Internet为主要运作平台的网络支付方式有多种分类标准,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更多更新的网络支付工具被不断地研发出来并投入应用,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分类。下面主要介绍最常见的几种分类形式。
1.基于电子货币不同划分
目前,电子货币的种类主要有四种类型: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和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所以根据电子货币的不同分类,网络支付也相应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银行卡支付:电子商务的交易方通过网络利用银行卡进行支付的方式,银行卡的种类可以包括信用卡、借记卡和智能卡。
电子支票支付:这是一种模仿纸质支票来完成网上支付的方式,它利用数字签名进行签发和背书,并使用数字证书来确认付款人、付款人银行和银行账户。
电子现金支付:这是利用具有某些现金性质的电子货币进行网上支付的方式,它具有可接受性、保证支付、无交易性和匿名的特征,在支付的过程中无须访问消费者的银行个人账户。
2.基于实体性质不同划分
电子商务的主流分类方式就是按照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分类,即分为B to B,B to C,C to C,B toG,G toG等类型的电子商务。考虑到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的实力、商务的资金流通量的大小、一般支付结算习惯等因素,可以按开展电子商务的实体性质把当前的网络支付方式分为B to C型网络支付方式和B to B型网络支付方式。
B to C型网络支付方式:这是企业与个人、政府部门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电子货币中的信用卡网络支付、电子现金支付、电子钱包支付等。
B to B型网络支付方式:这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网络交易时采用的网络支付方式,比如电子货币中的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电子汇兑系统等。
3.基于支付金额的规模划分
根据电子支付中进行网络支付金额的规模划分,可以将网络支付方式分为如下三类。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大约相当于20元人民币)的情况下,一般划分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欧元至25欧元(大约相当于240元人民币)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三、网络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一)网络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目前国内网络支付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机构参与:银行、银联、第三方专业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内最先开展网上支付的是银行,开始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在系统大集中之后也进入了这块领域。而银联的网关一般都是在2001年左右才建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是在银联网关之前建立的,比如首信,其开展网上支付的历史较早。
1.银行
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非现金零售支付工具为借记卡/账户,互联网支付功能的开发自然从借记卡开始。网上银行功能是在线支付服务的基础,几年来,各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网银业务不断地发展完善,并各自向商家提供不同规范的支付接口。由于金融机构的大集中还在进展当中,现有商业银行的多级结构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了诸多混乱与不便。
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是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在1997年正式推出信息咨询、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等服务;于1998年4月推出网上支付业务,并逐步建立了由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网上银行业务系统;在199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网上银行业务,朗讯科技、爱立信、联想集团、中国联通、创维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成为招商银行“企业银行”网上用户;最突出的是其“一卡通网上支付”电子银行系统,客户可依此上网进行账户查询、购物、付款等交易行为;招商银行网站已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并采用了先进的网络加密技术。
目前银行网关是网上支付主要渠道,其中招商银行居于首位。工商银行由于建立了全国性网关,目前其地位正逐步上升。这两家银行目前占据了网上支付的大部分份额。其他银行由于受到数据大集中的限制,其网关具有地域限制。但随着数据集中的完成,这些银行将会逐步完善自己的网上支付,加入到市场竞争中去。银行网关一般是与网上银行相结合的,一般需要用户到柜台主动申请。这种机制虽然有助于提升安全程度,但也抑制了那些只想进行网上支付而无须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的需求。这种机制适合网上银行内容比较丰富的银行,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客户(招商银行一卡通无须申请,只需在大众版进行转换,其采用的是虚拟卡号的技术),但对单纯开展网上支付的客户是不利的。
2.中国银联
在中国银联成立之前,一些业务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建立了支付网关。在中国银联成立之后,这些网关为中国银联所有,所以统称银联支付网关。目前市场份额较大的主要是广州银联、ChinaPay、厦门银联。银联的存在解决了多银行接口集成的问题,利用金卡工程已经建立的地方跨行ATM/POS网络,地方银联有条件向商家提供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消费者的PC作为虚拟的ATM/ POS终端,通过Web页而输入银行卡账号与ATM密码即可方便地实现在线支付。广州银联、厦门金卡中心以及上海的ChinaPay发展较早,在消费者当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银联的支付方式基本上都比较简单,用户直接输入卡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付款,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对于大部分银行卡来说,是无须申请的(具体政策是由银行控制),其方便性远远超过银行网关。目前银联的许多网关均具有地域性,除少数开通的中小银行,其余均是只能覆盖本地区。这是银联网关并存这么多年,相互之间竞争不强的原因。
3.第三方支付服务商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主要是指非银联和银行的网关。目前国内主要商业支付网关有:北京首信的易支付、上海环讯的I付通、北京和讯、易达信动的1stpay世纪支付通、中国在线支付网的IPAY、云网的支付网关服务平台、一拍网的e拍通等,其中市场较大的是首信和环讯,它们跟大部分银行直接连接,同时租用银联的网关。新近崛起的阿里巴巴、支付宝、eBay易趣安付通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首信在国内是比较早致力于建造互联网支付网关的企业。1998年,首信公司借助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的优势率先进入市场,集成了多家银行的接口,向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统一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服务,该模式为中国在线支付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沿用至今。首信首创的二级结算模式,为中国的在线支付开了先河。由于其是半官方机构,在北京有着一定的市场。由于这类网关租用银联网关,因此其业务也部分受制于银联。其二级清算方式的诞生尽管是一个创新,但商户资金由第三方负责清算,资金先行沉淀在第三方账户,因此一旦第三方出现问题,商户将无法追偿资金。
另一家知名服务商上海环讯虽然起步较晚,但鲜明的业务定位与完全商业化的运作是其最大的优势。环讯是具有港资背景的商业网关,其商业运营能力比较强,其运营模式跟首信一样。第三方网关一般月交易笔数为每月10万至20万笔,交易金额大约500万元左右。环讯在国内率先提供VISA与万事达国际信用卡的实时支付,近期又与新加坡的电子转账网络NETS达成跨界支付服务的合作,为在线支付的国际合作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二)中国网络支付产业规模估算及预测
艾瑞市场咨询根据资料整理显示,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拉动,中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01年中国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为9亿元,2004年该规模增长为75亿元,2005年规模增长为161.3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0%。艾瑞市场咨询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605亿元。
四、网络支付的中外比较
(一)国外网络支付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组织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成为未来支付的一种重要渠道,信用卡要保证其支付市场地位,就必须要考虑互联网支付。最初的交易完全是采用SSL协议,它只是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缺乏商户、持卡人的认证,其市场运用有限。但经过改进,目前该协议得到大量使用。
1996年2月1日,万事达、VISA、美国运通与技术厂商共同制定了安全电子交易规范(SET)。SET是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对持卡人、商户、银行都有数字证书的认证。不过SET机制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以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到21世纪初SET已逐渐被各国市场淘汰。
由于缺乏共同的标准,各家银行和机构于是采用各自不同的网上支付方法。虚拟卡号成为银行使用较多的方法,美国运通则采用IC卡技术。而绝大部分银行和机构依然采用SSL技术。同时一些第三方机构公司也积极进入这块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Paypal,CertaPay,Paystone等。
与此同时,网上交易仍然不断上升,目前银行卡的网上交易占到银行卡交易总额的3%~4%;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信用卡网上欺诈数量也在上升。在2001年,SET诞生的5年之后,主要的信用卡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认证标准。与以往不同的是,主要的信用卡机构没有共同制定标准,而是各自制定了不同的标准。VISA推出3-D Secure标准,而万事达是推出SPA的标准。尽管3-D Secure和SPA的技术不同,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无很大差异,就是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身份验证。在这种新标准下,如果黑客得到用户的信用卡信息,也是不能用来进行交易的,除非他还要得到该卡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
目前两家机构正在大力推广,万事达还批准了对网上商户进行低扣率的收费。估计是比正常的交易费率低15~20个百分点,也就是交易额为0.15%~ 0.2%。目前网上交易商户支付的费率平均是2.5%,而现实商户支付的费率大约是1.5%,其原因就是互联网商户导致的差错处理高,风险大,所以VISA、万事达信用卡组织对互联网商户的扣率都是高扣率。
虽然互联网支付标准主要针对信用卡,但在一些非信用卡为主体交易工具的国家中,网上支付还是主要依靠其他支付工具。在欧洲信用卡网上支付大约占到36%,一些国家自己的互联网支付体系占了主流。
(二)网络支付中外比较分析
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网上购物大军达到2000万人,网上购物者半年内总计购物金额达到100亿元,网上购物市场巨大。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拉动,中国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中国网络支付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相对成熟的网络支付相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从事网络支付的商业银行都无法提供全国联网的网上支付服务;同时银行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各自为政;网络硬件水平不足,数据传输和处理标准不统一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信息化水平偏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和水平、信息设备终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是电子商务与网上支付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宏观上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网络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不均衡,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以及国内网络应用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和空间。
第二,客户对网上支付业务的认同度低。传统的支付方式都是有形支付,而网上支付主要是无形的数字化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在网络上进行资金的结算。由于很多参与者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习惯了传统支付方式的人们往往对网上支付的概念是模糊的,认识不清。因此,对网上支付会感到不放心而难以接受,在商务活动中就不愿意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
第三,信用机制不健全,网上支付缺乏应有的信用环境。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较松散和安全防护性差等特点。网上交易中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有着非常迫切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征信制度已相当健全,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开始起步阶段,应该加快发展速度尽快弥补不足。
第四,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安全性是网上支付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最大的障碍。交易者在享受网上支付的便利同时,也更加担心在网上传输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交易指令等)在通信过程中被截获、被篡改,而使自身利益遭受侵害。目前安全问题是中国政府和各大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能够更好地解决关系到整个网络支付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及基本流程
(一)移动支付的定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电话(Mobile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的手持式电子设备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商务的需求日趋强烈。有商务就必定存在着资金流的流动,也必须包括支付这个流程,所以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移动支付与移动商务一样,都是无线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商务形式,都处于发展与成熟时期,所以在内容上也是不断丰富。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关于移动支付的标准定义,移动支付相关的组织都分别有关于移动支付的定义。
国外著名移动支付联盟Mobile Payment Forum根据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生支付行为的特性给出了移动支付的定义:移动支付,就是通过无线连接,使用一种移动通信设备作为电子支付工具使付款人向收款人进行支付的一种电子方式转移。这种移动通信设备由至少一方参与者组成,通常是使用手机、PDA或是当前其他较为复杂的电子设备。
中国人民银行对移动支付的定式是:移动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用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30]
诺盛电信咨询对移动支付的定义如下: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
中国银联对移动支付的定义如下:移动支付(又称手机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手持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和广域网)购买实体或虚拟物品以及各种服务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移动支付不仅能给移动运营商带来增值收益,而且可以增加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时能够帮助双方有效提高其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简单而言移动支付是“通过手机或PDA等移动通信设备来做付款的行为”,也就是以移动装置作为付款工具。狭义上,移动支付也叫做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个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从而为移动用户提供一个通过手机进行身份认证和交易支付的途径。用户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
(二)移动支付的支付流程
移动支付流程和普通的网上支付流程大体上相同,需要涉及消费者、商家、移动支付运营商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易活动。其中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交易是通过移动支付过程进行的,也是通过移动支付运营商完成的。而移动支付运营商又可细分为移动网络运营商、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移动设备制造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这些参与者在支付流程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下面逐一进行简介。
1.消费者
消费者是那些持有移动设备并且愿意采取移动支付来购买商品的组织和个人,是参与移动支付的发起者,也是参与移动支付的受益主体。一切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与形成,必须首先考虑到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操作是否简便、费用高低都对消费者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商家
商家出售产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在商场和超市安装移动支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支付的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服务和管理成本,提高支付的效率,接触更广的潜在顾客。不过在移动支付发展的初期,商家一般不会立即花费成本去引入移动支付终端设备,它们并不能确定这项引入是否可以带来很大的额外需求。而商户和顾客之间存在所谓的“间接网络外部性”,当顾客认为越来越多的商店接受移动支付也就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设备,而越来越多的顾客使用移动支付设备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户引入接受移动支付的设备。
3.移动网络运营商
移动网络运营商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在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会以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除。
4.金融机构
一般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中起到的是介于买卖双方的清算与结算功能,而目前以银行为运营主体的移动支付方式为银行带来新的角色和利益,例如拥有新的营销与增值服务管道以及具有更低的资金处理成本。银行通过自建计费和认证系统,与移动运营商协商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
5.政府机构
在移动支付中政府机构主要起到进行法律法规约束、政策监管的职能。目前各国在移动支付上还处于起步及发展阶段,所以政府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移动支付收费角色上,政府需要更加明确的界定,这样会使移动支付产业中的各方更加良性的发展。
6.移动设备制造商
随着移动商务的发展,移动电话不再视为只用于传输语音的工具,移动电话制造商开始积极找寻潜在的收入来源。厂商在推出各种移动支付手机的同时也积极在安全性上持续加强,在使用者身份的辨识上会考虑一些新技术,如声音、指纹等识别方式,继而使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目前信用卡严重被窃的情况提供帮助。
7.软件和服务提供商
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在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上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当信用卡业者或者系统业者等规模较大的公司认同一套移动支付机制,想大力推广时,便会引发对软件或服务的衍生性需求,如人性化的使用操作界面,安全机制的解决方案等,目的是让使用者在使用移动支付平台时更加方便、灵活。
上文中提到移动支付流程主要涉及消费者、商家、移动支付运营商3个主要参与者,下面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移动支付过程。
预备工作:消费者和商家在银行机构申请注册,支付平台运营商取得认证资格。
购买请求:消费者可以对准备购买的商品进行查询,在确定了准备购买商品之后,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移动PC、手机等),发送购买请求给商家。
收费请求:商家在接收到消费者的购买请求之后,发送收费请求给支付平台。支付平台利用消费者账号和这次交易的序列号生成一个具有唯一性的代码,代表这次交易过程。
认证请求:支付平台必须对消费者和商家账号的合法性和正确性进行确认。支付平台把消费者账号和商家账号信息发送给第三方信用机构,第三方信用机构再对账号信息进行认证。
认证:第三方信用机构把认证信息发送给支付平台。
授权请求:支付平台在收到第三方信用机构的认证消息之后,如果账号通过认证,支付平台把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商品或服务的种类、价格等发送给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对支付行为进行授权。如果账号未能通过认证,支付平台把认证结果发送给消费者和商家,并取消本次交易。
授权:消费者在核对交易的细节之后,发送授权信息给支付平台。
收费完成:支付平台得到了消费者的支付授权之后,开始对消费者账户和商家进行转账工作,并且把转账细节记录下来。转账完成之后,传送收费完成信息给商家,通知它交付消费者商品。
支付完成:支付平台传送支付完成信息给消费者,作为支付凭证。
交付商品:商家在得到了收费成功的信息之后,把商品交给消费者。
由此可见,在整个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支付平台处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要由它进行传递。
二、移动支付的类型及其特征
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移动支付可以进行以下不同的分类。
1.基于支付价值划分
按照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在TR603的定义,基于支付价值的大小可将支付类型划分为微支付、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大约相当于20元人民币)的情况下,一般划分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欧元至25欧元(大约相当于240元人民币)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2.基于地理位置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可以把移动支付分为本地支付和远程支付。
本地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使得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信成为可能,真正用手机完成面对面的(face-to-face)的交易。
远程支付: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独立或依托于网上购物、电话购物、银行业务等环境,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账户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USSD等方式提起业务请求,一般用于购买数字产品、订购天气预报、订购外汇牌价等银行服务、代交水电费、为购买的现实物品付款等。
3.基于移动支付技术划分
基于不同的移动支付技术,可以把移动支付分为SMS支付方式、USSD支付方式、STK支付方式、WAP支付方式、WWAN支付方式等。
SMS支付方式:短消息是目前国内移动支付的最主要的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短消息能够被所有的移动设备终端所支持,不仅操作比较简单,而且用户在日常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时已经习惯于使用短消息,可以说使用短消息支付有着良好的用户基础。由于SMS具有高易用性和高普及性,因此已成为移动支付服务中最常用的支付媒介。
USSD支付方式:USSD是英文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的简称,即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它是在GSM的短消息系统技术基础上推出的新业务,当然也可用于支付业务的处理。
USSD对比短消息的主要优点在于USSD在会话过程中一直保持无线连接,提供透明管道,不进行存储转发;而SMS在物理承载层没有会话通道,只有储存转发系统,用户完成一次查询需要进行多次会话过程。因此USSD的信息响应率极高,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领域有很高的运用价值,比如股票买卖等。
STK支付方式:STK是SIM Tool Kit的英文缩写,即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手机SIM卡中,注入银行提供的功能服务菜单、银行的密匙,即成为提供银行服务的专用STK卡。而STK卡是基于JAVA平台的Simera32K卡片,是一种小型编程软件,允许基于智能卡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利用STK卡,可以按照智能菜单进行操作,将手机银行服务的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的短消息系统发送到银行,银行接到消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将其结果返送手机,完成手机支付服务。目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采用的就是这样的STK方式。
WAP支付方式:WAP全称是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它提供了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的途径,WAP站点即是手机上的网站。实现WAP上的移动支付有赖于WAP的安全技术——WTLS。WTLS(无线传输安全协议)是基于一种工业标准的传输安全协议,被专门设计用来与WAP配套使用。WTLS提供了诸如数据完整性、私有性、鉴权和拒绝服务保护等安全功能,它既可以作为WAP协议栈中的安全传输层协议,也可以独立于WAP应用于无线终端之间的安全通信。WTLS作为WAP协议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到了移动网络的复杂性和移动设备的诸多限制,适合应用在大多数无线通信设备中。
WWAN支付方式:利用WWAN(无线广域网)技术特别是2.5G和3G技术的手机、PDA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连接Internet后的在线支付,在流程上与普通的有线Internet应用差不多,但是需要采取适合移动通信的安全防护措施,实现在移动支付流程中对移动终端的信息加密、身份验证和数字签名以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目前此种支付方式是中国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安全的WWAN应用支付将大大扩大移动商务的发展规模。
4.基于账号设立不同划分
根据移动支付账号设立的不同,还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移动运营商代收费和银行卡绑定收费两种。
移动运营商代收费:移动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信用,费用通过手机账户支付,有广泛移动用户群基础,操作简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国内金融政策的严格管制,目前移动运营商代收费属于金融政策的“灰色地带”,仅适合于小额支付。
银行卡绑定收费:银行卡绑定收费是指银行为用户提供信用,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银行卡账号与其手机号绑定,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或银行卡账户中扣除。这一收费方式符合金融法规,但需要移动运营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沟通配合,操作上相对复杂。
5.基于用户和商家的交互方式划分
根据用户和商家的交互方式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手机—手机”、“手机—移动POS机”、“手机—专用设备”三种类型。
“手机—手机”支付方式:指付款方和收款方均为手机银行客户,付款方通过手机银行向收款方支付消费款项,买卖双方都通过手机银行得到结算结果的通知。这种支付方式适合于有固定营业人员的消费场所,如批发市场。
“手机—移动POS机”支付方式:指收款方为和银行联网的商户、超市等,付款方通过手机银行支付消费款项,而收款方通过移动POS机接收收款信息。这种支付方式适合于大型商场、酒店、娱乐场所。
“手机—专用设备”支付方式:指收款方安装了红外线、蓝牙、USSD等专用设备。这种支付方式适合于小型商店等营业人员不固定的场所。
三、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规模估算
(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与各家银行展开合作,通过给用户提供新的STK卡而增加了金融信息等服务。至2000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行合作共同推出手机银行后,各大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都快速发展。此时每个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都是仅提供简单的账户查询和账户变更通知信息,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亮点业务。此外,必须把原有的SIM卡更换成STK卡所带来的不便,也是用户对此业务不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2001年初,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取消点对点短信月租,无需申请就能尝试使用。这给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短信收费来进行小额支付成为可能,如交纳电子信箱使用费、即时通信工具会员费、下载各种铃声和图片等。但严格说来上述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移动支付业务,同时这个阶段由于各商家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变缓。
2002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始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小额支付试点带动了相关兴趣方,尤其是以中国银联为主的金融机构对该业务的极大关注,使得业界认为2003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能够为移动运营商以及相关行业带来规模效益的增值业务。2003年,各地移动通信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移动支付业务,2月份湖南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长沙分公司推出银行账号捆绑的手机支付业务,9月份北京移动通信公司推出名为“手机钱包”的手机支付业务,12月份上海的出租车上装备移动POS机,实现打的也可以刷卡。
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率先打出了“有了手机,还用带钱包吗?”的广告语,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合作标志着银行业开始进入移动支付领域。此后,移动运营商们多次尝试与银行业联手开展更深层次的跨行业合作。其中国联通与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各大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联合推出的“手机钱包”均是典型案例。
2004年8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手机钱包业务。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银联成立的合资公司——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为手机钱包业务的运营支持单位,手机钱包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户绑定,随时随地为中国移动客户提供移动支付通道服务。客户可使用手机短信、语音、WAP、K-Java、USSD等操作方式,管理自己的银行卡账户或小额中间账户并实现从中扣费。手机钱包支持的具体服务包括手机理财、数字点卡、手机交费、软件服务、远程教育、彩票投注、宽带邮箱、慈善捐款、在线票务、影视宽频、保险服务和报刊订阅等多项业务。
2005年,根据手机钱包用户数据显示,除了交纳话费等基本业务外,电子票据、股票买卖和彩票投注等业务已经逐步成为吸引中国移动用户注册手机钱包的新热点。据手机钱包业务的运营支持单位——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透露,目前,中国移动手机钱包用户已突破500万,预计在2006年将成倍增长,至少超过1000万。可以说手机钱包在2005年已形成了传统带创新的业务推广局面。
(二)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估算及预测
总体而言,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且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信息产业部2006年1月22日的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新增手机用户6000万,手机普及率达到30.3部/百人。如果全国有1%的手机用户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那么这个市场就有近400万用户,市场规模不容忽视。目前中国支付市场处于市场启动期。购买彩票、交纳手机话费和公共事业费用等业务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在各地快速扩展。然而,由于业务种类有限、用户群规模有限,移动支付的整体市场规模还不大。
从各个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可以得出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及未来美好的前景。据诺盛电信咨询2005年的研究报告中论述,可以把中国移动支付分为四个阶段,下面是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2002~2004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起步阶段。
移动运营商尝试性地推出一些移动支付服务,如彩票的投注、自动售货机零售商品的购买、E-mail服务费的代收等,同时媒体也进行大量炒作性的报道。但由于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尚未解决、产业链不成熟、用户基础缺乏,移动支付产业处于缓慢的业务导入期。
2005~2007年:移动支付业务市场预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移动支付技术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同时硬件基础(移动通信网络及其他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移动支付领域中的不少业务(手机交费充值、手机购买彩票、公用事业费支付等)的商业模式成熟、用户使用习惯得到培养,其应用的地区快速增加,已经进入了地域快速扩展的发展期,但市场规模仍然是其“瓶颈”,业务种类比较单一。
2008~2009年: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探索阶段。
基于较好的用户使用习惯和产业链的逐渐成熟,移动支付业务种类迅速丰富,消费者使用比例逐渐增加,移动支付进入商业模式探索阶段。但此时移动支付产业环节复杂,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使得许多商家和第三方机构处于观望中,价值链构建和合作机制处于磨合阶段;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相当,两者的主导地位不明显,整体来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建立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发展时期。
2009年以后:移动支付业务的稳定发展阶段。
2009年以后移动支付业务的渗透率[31]达到20%以上,提供业务种类丰富,用户使用习惯成熟。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通过扩展服务内容和支付通道增强业务的吸引力,双方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市场推广力加大,价值链不断完善。而由于不断改善的硬件环境和丰富的支付业务,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同时广阔的移动支付市场又吸引了许多第三方机构和SP的成功加入,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支付平台系统。监管政策的完善、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效地平衡了价值链上环节的利益,促使价值链的发展。
四、移动支付中外比较分析
(一)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整体而言,全球移动支付产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根据Telecom Trends 2003年的调查表明,全球移动支付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地区,亚洲占据48%的市场份额,欧洲仅居其次,占42%。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欧洲的奥地利、挪威在移动支付的应用力方面领先全球其他地区。预计到2008年亚洲将占据全球54%的移动支付市场,欧洲占26%的市场份额。移动支付的用户数将由2003年的0. 949亿人增加到2008年的16亿多人,而移动支付收入将由2003年的68. 6亿美元剧增到2008年的5500多亿美元。下面主要列举目前全球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的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1.领先世界的日本移动支付
日本在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移动运营商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移动银行业务。作为日本移动支付的首要推动者,早在1999年NTT DoCoMo即推出I-mode手机互联网服务,并获得巨大成功。I-mode服务使得日本消费者逐渐转变观念,不再将手机仅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当消费者习惯了用手机来做通常在PC上所做的事情时,如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下载音乐、玩电子游戏等,再让他们接受手机支付功能,自然相对容易得多。面对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商户也乐于参与受理手机支付。NTT DoCoMo甚至为安装受理移动支付POS终端的商户提供补贴。
为发展移动信用卡业务,NTT DoCoMo于2005年4月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及其旗下的三井住友卡、三井住友银行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并斥资980亿日元收购三井住友卡34%的股权。在联盟中,三井住友卡负责建立受理手机信用卡支付的基础设施,包括在签约商户安装POS终端,并将其现有信用卡业务同NTT DoCoMo的手机信用卡业务合并,推广手机信用卡;而三井住友银行公司则负责开发兼容手机支付功能的ATM。
2006年10月12日,日本移动通信巨擘NTT DoCoMo宣布,旗下的DCMX手机信用卡服务已经吸引了86万用户。DCMX服务由NTT DoCoMo于2006年4月推出,任何购买兼容该公司移动钱包服务(osaifu keitai)的新款手机用户均可立即自动获得10000日元的授信额度。用户可以再向该公司申请额外的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万日元。
NTT DoCoMo的手机信用卡系统主要基于索尼的Felica非接触式芯片技术,用户在购物付款时只需将手机靠近读取终端即可。当前,日本有60000台支持NTT DoCoMo移动支付的终端,公司预计到2007年4月终端数目将增长1倍以上。NTT DoCoMo还向DCMX用户发行传统的万事达和VISA信用卡,供用户在没有配备移动支付终端的商户或出国旅行时使用。同时,NTT DoCoMo还展示了14款第三代(3G)手机样机,预计于今后几个月内正式推出。对于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士而言,这些新款手机最引人注目之处也许在于,它们全部兼容Felica技术,而且全部预装DCMX手机信用卡服务所需软件。此前,2006 年9月,NTT DoCoMo同日本的另外3家非接触式支付品牌——东日本铁路公司“西瓜卡三”(Suica)、bitWallet公司Edy、JCB的QuicPay达成协议,4家同意共享支付平台,各自的产品将使用统一的POS终端。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日本移动/非接触式支付的发展。
2.运营商、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韩国移动支付
如果说日本模式的鲜明特色在于完全由移动运营商主导、传统金融机构至多扮演辅助性角色,那么韩国的特色则在于移动运营商同银行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
早在2003年9月韩国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SK、KTF和LG三大电信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移动银行业务以来,该业务量增长迅猛。截至2005年9月,包括通过手机交易在内的互联网银行的交易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银行自动提款机的交易。韩国20家主要银行在2005年9月份的互联网银行交易占全部银行金融交易的30.9%,而通过自动提款机进行的交易占全部银行金融交易的29. 8%。在今后几年里,这个差距还将继续扩大。2005年第二季度韩国各家银行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金融交易大约为30.6万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8. 8%。在2002年底,使用移动银行服务的韩国用户只有110万,到2005年中,韩国的移动银行用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增长了10倍,达到了1000多万。韩国中央银行2006年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伴随着申请手机银行业务的用户量增长,2005年韩国通过移动电话完成的银行业务量较前年增长了一倍:2005年通过移动电话完成的银行业务量平均每天达28.7万笔,较前年增长了104.4%,远远高于网上银行21. 5%的增长速度。
韩国银行业对移动银行业务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所有韩国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银行纷纷投资移动银行业务,截至2005年已有2400多万个在线银行账户。由于手机处理业务所需的成本仅为柜台交易处理成本的1/5,所以银行有动力促使手机用户加入移动银行的使用行列,这将给银行节约大量成本。而移动运营商也可从移动银行业务中受益,移动运营商每月可收取移动银行用户0.7美元的移动银行服务费;同时运营商通过与银行的合作,许多银行营业网点成为手机及相关业务的新销售点,许多潜在的银行客户转变为移动通信用户。所以说移动业务的发展给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双方都带来了增值业务和利益,这也是整个支付产业链良性发展的结果。
3.举步维艰的美国移动支付
目前美国的移动支付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发展得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和美国金融支付市场的特点是有关系的。在金融服务领域,由于美国个人支票和银行卡高度的普及,金融机构、消费者和商家对支票和银行卡形成了路径依赖,缺乏转换支付方式的动力。同时在美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移动运营商的影响力较弱。在移动通信领域,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Cingular的市场份额也只有30%左右,不像NTT DoCoMo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本土市场拥有近乎垄断的强势地位,其影响力不足以主导移动支付发展。
在美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初贝宝支付(PayPal)的成立。最初贝宝支付原计划是用于开发手机支付的软件,但很快就发现eBay拍卖的买家和卖家更喜欢基于互联网的支付方式进行结算,于是放弃了移动支付计划。[32]直到2006年3月才推出“贝宝移动”(PayPal Mobile)手机短信支付业务。
除贝宝移动,万事达和VISA也在将其非接触IC卡标准拓展到配置NFC芯片的手机中。业界普遍认为,在移动支付领域,NFC及类似的非接触式芯片技术远比短信技术更具发展前景。在美国做过几次NFC手机支付现场实验,如2005年12月,美国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Cingular同诺基亚、大通银行、VISA美国和亚特兰大的若干运动队和运动场等合作推出一个试点项目,但距离日本或韩国式的全国性大规模商业应用还很遥远。
(二)移动支付的中外比较
2005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同比增长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根据百纳预测,2007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移动支付业务将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39亿,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也将达到32.8%。虽然移动支付的市场潜力很大,但目前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速度依然比较缓慢,与国外移动支付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中存在着几个还未解决的问题:
第一,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和国外移动支付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由于硬件技术上的原因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从目前来说,移动支付业务一方面需要电信运营商加强信号传播中的安全问题,如防止信号被截获等;另一方面,需要银行在用户的ID及Password方面做加密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数据,Password最好是做硬件加密处理,所有文件不能以明文形式存在,对于系统的访问要有安全日志,对于所有应用系统发生的错误都要记录在错误日志中。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在硬件上还不能完全达到上述标准,所以安全性会成为移动支付产业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二,移动支付需要成熟的产业链体系。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链还处于起步磨合期,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和应用,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合作还需要加强。移动支付的各个合作方在利益分配、权利和责任、费用结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支付的推广。
移动支付的技术平台需要成熟、完善和标准化。接触式、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的发展为移动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接收通信指令的自动售货系统也已经初步投入使用。所有这些技术的更新、应用和推广都需要建立在产业链标准化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标准化并扩大了市场规模,真正易用、安全、廉价的移动支付技术产品才会日益丰富,才能逐渐渗透到百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用户使用习惯需要培养。中国的商业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中国移动通信用户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实名制。这就为恶意透支等欺诈行为留下了潜在的机会,也使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对此有所顾忌,影响它们对移动支付业务推广的积极性。
第四,消费者对已经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仍然知之甚少,对就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便利服务却意识不到。移动运营商和相关的产业环节急需通过各种方式将移动支付的优势和特点向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持续宣传。
【注释】
[1]《2005年中国市场各品牌卡交易分析》。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2]《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05)》。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3]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市场各品牌卡交易分析》。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4]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5]资料来源:VISA国际组织中国大陆网站:http://www.visa-asia.com/ap/cn/zh_CN/index.shtml。
[6]资料来源:万事达国际组织中国网站:http://www.mastercard.com/cn/。
[7]资料来源:《又是一年春好时——银行卡产业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8]资料来源:根据电子咨讯网站内容整理而成,www.chinaepayments.com。
[9]一般ATM或POS同行取款和交易是不收取费用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仅考虑跨行交易的情况。
[10]2006年6月1日银联开始收取银行卡跨行、跨境查询手续费,一般为0.3元/笔。后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又将其停止。
[11]资料来源:Sector Inquiry under Article 17 Regulation 1/2003 on retail banking,p.40。
[12]资料来源:Sector Inquiry under Article 17 Regulation 1/2003 on retail banking,p.68。
[13]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信终端实现基于银行卡账户的无卡支付模式在网络支付中的论述,在此就不详述。
[14]资料来源: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5]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05)》。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6]资料来源:《又是一年春好时——银行卡产业2005年回顾及2006年展望》。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7]2000~2001年交易笔数的数据缺失,故没有作图表明趋势。
[18]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9]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20]公交电子支付系统通常都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所以本书把非接触式智能卡公交电子支付系统统称为公交一卡通系统。
[21]资料来源:http://www.octopuscards.com。
[22]30港元为八达通卡成本,20港元为透支额。
[23]资料来源:《零失误建信誉》,《香港经济日报》,2006年8月28日。
[24]2006年数据根据9月份数据估计,实际数据应比估计的还大。
[25]资料来源:《上海公交卡押金哪去了?》,《新京报》,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66/2006/12-09/015@227815.htm,2006年12月9日。
[26]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公报(2005)。
[27]资料来源:上海信息化委员会。
[28]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公共交通卡收取押金调查》中数据计算,《东方早报》,2003年12月19日。
[29]资料来源:《京酝酿取消公交月票1月份公交月票停售》,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ife/ 2006-12/05/content_5435570.htm,2006年12月5日。
[30]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005年10月26日,第1页。
[31]移动支付业务的渗透率=移动支付用户数/移动通信用户数。
[32]2002年贝宝已被eBay收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