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内外电子支付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状况
一、全球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大额支付系统都是大额电子支付系统,如美国的联储电划系统(FEDWIRE)、清算所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又如英国的清算所自动支付系统(CHAPS)、瑞士的银行间清算系统(SIC)等。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以大额电子支付系统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环境,将中央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有机连接起来。
小额支付系统中的电子支付主要是以客户发起支付命令的方式实现电子化,因客户的支付导致银行间的清算使用上述的大额支付系统,目前基本已经实现电子化。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第2条将电子支付界定为:“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工具包括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等。随着电子银行的兴起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技术日趋成熟,电子支付工具品种不断丰富。电子支付工具从其基本形态上看是电子数据,它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利用电子支付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现金存取、汇兑、直接消费和贷款等功能。
在本书中,电子支付是使用电子支付工具或电子化支付系统开展的支付活动,它是支付体系电子化的必然产物。所谓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销售者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的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电子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等。电子支付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优势,采用数字信封、双重数字签名、持卡人证书等安全措施,从而保证电子交易顺利完成。
目前全球电子支付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支付系统供应商ACI与金融分析公司Global Insight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电子支付年交易量达到2100亿美元,2010年将翻1倍,复合增长率是各地区GDP增长率的4倍。[1]2004年至2009年,全球各种类型电子支付交易复合增长率达到12.9%,同期79个国家平均GDP增长率为3.2%。全球电子支付也并非均衡发展,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西欧和亚太地区,增长率分别高达21.6%与19.2%,而北美这样的电子支付发达地区即使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其增长率却只有12.3%。
电子支付工具在金融信息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飞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影响也最为深远。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使古老的金融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工具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取得的成功典范之一。电子支付工具通过电子支付渠道实现不同账户间资金所有权的转移,它安全、高效、便利,突破了纸质支付的诸多“瓶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因而发展迅速,逐渐替代现金和支票,成为支付工具的主要发展方向。除银行卡外,其他电子支付工具为适应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产生的新的支付需要,各种新的电子支付工具如储值卡、EBT卡、预授权支付、远程支付等纷纷涌现,并取得快速发展。
储值卡又称为预付费卡,有多种类型,包括礼品卡、预付费电话卡等,可由零售商、各行业发行,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个人消费支付中占1.45%,预计在未来3~5年内,交易量将增长10%。EBT卡主要是基于持卡人在联邦政府处的福利资金账户,当消费者用EBT卡在POS终端消费时,系统将从其福利资金账户中扣除相应的金额,和借记卡十分相似,其在个人消费支付中占0.49%的份额。
此外,远程支付和预授权支付最近几年也取得了较快地发展。远程支付会在卡基支付中进行探讨;预授权支付也称为直接支付,用于支付循环发生的支出,定期自动从账户中划出需支付金额,主要应用于公用事业费支付、保险费支付、信用卡账单支付等领域。[2]
二、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
由于各国电子支付产业在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电子支付在全球发展并不均衡。根据不同国家的支付体系及相应金融环境的差异,各国在电子支付的发展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归纳出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共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其一,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
目前,电子支付技术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之中,手机、生物识别、预付卡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技术手段随时都在影响着未来的支付方式。未来会应用什么样的技术,今天都无法知道。今天一些有关支付的技术创新也许在十年之内将主宰未来的支付领域。可以肯定的是,新兴的支付工具必须更为方便、易于使用,同时比现有的支付工具更能节约成本,而且更为安全。这些都将推进电子支付产业的进化,向更高级、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其二,电子支付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
电子支付产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优胜劣汰,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具体说来,这种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金融服务全球化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全球金融服务,这是电子支付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规模经济的需要。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由于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新的电子支付工具的投资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要从新的支付工具中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一定规模。这促使各个产业主体不断扩大规模,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力争建立电子支付的国际品牌。
其三,电子支付产业趋于综合化发展。
电子支付产业趋于综合化发展与渗透,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多重性的。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特征,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依靠纸质支付工具传输时间长、环节多、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时电子支付提高了服务水平。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固定电话、手机、ATM、互联网等有线、无线终端办理跨地区、跨国界和跨领域的金融支付业务。电子支付还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加快经济运转的速度,电子支付产业已广泛渗透到商业、服务业、电信业和航空旅游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转速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同时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也优化了产业结构,电子支付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完全无误地反馈给生产企业,帮助生产企业改善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使用率。电子支付产业也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电子支付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网络通信产业、智能机械产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进了这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三、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可初步发现,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格局与趋势为:产业分工继续细化,在各分工领域基本形成了垄断竞争局面,但各领域的参与主体又在不断向其他领域进行渗透和融合。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子支付产业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合作格局,发卡、转接、收单等各个领域都有专门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例如银行专注于经营发卡业务;银行卡组织机构专注于发展通用的支付渠道网络,等等。它们在各自的分工领域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不断地构建和形成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卓著的经营成效。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分工还有继续细化的趋势,以使产业的专业化运作程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配置更合理、高效。其次,由于电子支付产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因此,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优胜劣汰,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上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除网络运营和收单之外,在发卡领域这种格局也非常明显,2003年,以花旗银行、MBNA等为代表的十大发卡机构的市场份额就占全美的80.5%。最后,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各参与主体又纷纷向其他业务领域进行渗透和融合,以便更加维持和巩固其原有的核心竞争地位,如银行卡组织近年又开始向发卡人转化。
整体上,电子支付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其一,电子支付替代纸质支付(如钞票和票据)的趋势不可逆转。电子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在总体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电子支付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传统落后的支付方式必定会脱离支付系统,而新兴的支付方式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其二,电子支付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和支付系统的电子化已成为电子支付的表现形式。同时电子支付的具体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生物识别、智能卡、移动商务等的出现,为电子支付市场提供了个性化的支付服务产品。
其三,电子支付总体上朝着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高效、便捷、迅速是电子支付固有的优势。同时,随着安全认证技术的使用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电子支付面临的运行风险和法律风险也逐步得到控制,因而整体上不断变得安全。
第二节 部分经济体电子支付的发展状况
一、美国
(一)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现状分析
美国的零售支付中,支付工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纸质支付工具,包括现金、支票、旅行支票等;第二类,与纸币具有直接依附关系的电子支付工具,包括银行卡(信用卡和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第三类,电子货币,它与纸币具有间接的依附关系。随着IT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银行卡以其安全、高效、便利等特点,在消费支付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逐渐替代现金、支票等纸质支付工具,在美国成为支付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表1-1为这三种支付方式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纸质支付工具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开始已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银行卡支付已成为美国主流电子支付的方向,2001年至2003年市场份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12%,且预测在2007年银行卡支付工具的市场份额达到44.48%,超过纸质支付工具。
表1-1 美国三种主要支付方式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尼尔森报告(2004)。
近年来,美国依靠其发达的银行卡支付系统,在本土电子支付产业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截至2004年初,美国信用卡的发卡总量达到6.486亿张,交易总额(包括消费交易和预借现金)为1.53万亿美元,其中消费交易部分为1.29万亿美元,信用卡的未偿付余额为6880亿美元。[3]2003年互联网支付市场的规模为80亿美元,至2005年这一数字已达到125亿美元,其中,创新支付服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5%,为电子支付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电子支票的市场份额将从2003年的6%增长为2005年的9%。同时,支付卡的功能趋向多样化,工资卡、储值卡等多种应用扩充了借记卡的功能。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elent调查表明,一个使用工资卡的群体正在形成,有1000万~2500万没有银行账户的工资卡持卡人,将年均产生80亿美元的消费与金融服务规模。2006年已发行约700万张工资卡,客户也将扩展至中高收入的人群。
在美国电子支付产业市场中,其借记卡支付的发展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据尼尔森报告,作为现金与支票的替代品,美国消费者使用借记卡与预付卡的频率越来越高。目前全美有1/3的店内购物交易使用借记卡,但在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21%。其中,签名借记卡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所有的店内购物交易中,19%采取签名借记卡交易方式。同时在2003年至2005年这两年间,用借记卡支付的网上购物交易从20%上升到25%。还有9%的消费者利用借记卡进行转账支付。在今后的两年中,有14%的借记卡持卡人计划增加使用密码借记卡的频率;13%的借记卡持卡人表示倾向于增加使用签名借记卡的频率。
①根据尼尔森报告的预测,到2007年,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44.48%,超过纸质支付工具42.96%,电子货币的市场份额预计达到12.56%。
随着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与成熟,产业中相关的服务运营商、银行卡国际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和监管机构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联邦储备局和银行提供纸类支付工具和支票;而VISA和万事达两个全球性的银行卡组织的职能是以会员形式,为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发放借记卡及信用卡,组织独立建设支付标准、清算系统、POS或网络ATM及风险控制系统;第三方独立发卡和清算机构例如美国运通与大莱信用卡有限公司(Diners Club)等积极开拓不同消费市场,通过采取高阶层消费者或联名发卡路线,逐渐向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开放其网络,和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发行联名卡,在美国本土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些银行开始逐渐发行运通卡;支付服务提供商如美国的第一数据公司独立建设POS、ATM系统及网络,并提供将最终客户同发卡行直接连接的服务和收单业务,在信用卡与借记卡收单业务、支票服务和消费者支票兑现与转账项目中都处于领先地位;电汇业务提供商主要建设并连接银行之间的账户电汇业务,例如SWIFT和CHIP这样大的国际性金融服务性组织,提供给全美安全、可靠、高质量的金融数据传输和处理服务,通过客户与客户之间金融数据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处理,保证客户的业务活动,同时提出世界性金融网络数据传输的标准。[4]如美国大通、第一数据,主要提供信用卡与借记卡的收单业务,同时也向金融机构提供外包服务。具体的美国电子支付产业各个参与机构及其简要功能如表1-2所示。
表1-2 美国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
注:根据有关资料整理,2006年11月。
资料来源:艾瑞电子支付市场咨询报告。艾瑞中国网站:www.iresearch.com.cn。
(二)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特点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美国是银行卡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所以美国的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是依靠其完备的银行卡支付体系发展其支付产业。下面主要介绍美国目前发展较快的借记卡市场以及近年已成熟的银行卡收单市场。
1.美国的借记卡市场
美国的借记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按照交易流程的不同,美国的借记卡分为签名借记卡和密码借记卡两种,大部分借记卡能同时进行签名交易和密码交易。签名借记卡通过核对持卡人的签名进行身份验证,其交易流程和信用卡完全相同。密码借记卡则要求持卡人输入个人密码进行身份确认。
借记卡电子存折的性质,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支票和现金的替代品。相比现金和支票,借记卡具有电子支付工具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对美国传统的支票支付市场和现金支付市场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最近几年其交易量高速增长。2003年,美国签名借记卡和密码借记卡的消费交易额,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21%和24%,是信用卡消费交易额增长率的3倍。借记卡在卡消费交易金额中所占比例从1999年的18.8%上升到2003年的29.98%。借记卡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近年来经济不稳定,消费者越来越注意控制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使用借记卡,作为支出节制的手段。在美国的一项调查中,有38%的消费者首选借记卡作为消费支付工具,选择标准信用卡的为22%,选择联名信用卡的为20%。对银行来说,借记卡是低风险品种,管理方便,成本较低,是一些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进入银行卡市场的很好领域。在美国,小商户最普遍的信用卡扣率为交易金额的1.54%再加10美分,而借记卡的扣率相对较低,签名借记卡的扣率比信用卡低30%,密码借记卡则更低,大约为交易金额的0.25%~0.4%,低扣率对一些商户,尤其是中小商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在美国,借记卡应用主要集中在加油站、饭店、超市等行业。
2.美国的银行卡收单市场
在美国收单市场上,按照运作链条上的专业化分工的不同,主要活跃着两类机构。一类是收单机构,它们直接面向商户,拓展商户市场,为其提供综合化的银行卡收单服务。另一类是收单交易处理机构。有些收单机构自己进行收单交易处理,其本身就是收单交易处理商。而大部分收单机构都将收单交易处理等业务外包给专门的收单交易处理商来进行,这些收单交易处理商往往同时为多家收单机构提供收单交易处理业务,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运作。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美国收单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在美国前五大收单机构中(见表1-3)[5],绝大部分都是非银行机构,或非银行机构和银行共同成立的收单联盟。收单业务被细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相应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单市场运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的成本。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使美国形成了一个广泛、优质的银行卡受理市场,不仅银行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收单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也从市场的发展中获得了可观的利益。
表1-3 2000年和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单机构排行榜
资料来源:《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报告》。
2000年,美国收单市场的总量约为8300亿美元,银行卡收单业务量超过10亿美元的机构有43家——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处理的VISA美国和万事达国际的收单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43家机构中,仅14家机构处理的VISA和万事达卡品牌支付业务量市场占比超过1%。形形色色的事件——并购以及新联盟、银行离开收单市场以及重新进入——交织在一起并不断改变着市场中的竞争态势。至2005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机构掌控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它们是FDC(First Data Corp.)、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据估算,2005年美国人使用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了3.5万亿美元的消费支出,前五位的收单机构控制了银行卡支付市场80%~85%的市场份额。[6]虽然市场瓜分殆尽,但是剩余的市场中每年仍然保有5000亿至7000亿美元的银行卡交易处理需求,这个数字相当于五年前整个银行卡市场的交易量。因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其他机构不断向上述业内巨头提出挑战。
除此之外,新兴的电子支付产品如预付卡、非接触支付的崛起,加上借记卡使用的不断增加等,充分显示出收单业务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例如,进入2005年冬季假日,美国人当季计划消费184.8亿美元用于礼品卡支付,2004年同期为173.4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美国人使用礼品卡和其他预付卡产品消费将超过3000亿美元。[7]
(三)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信用卡、借记卡网络为方向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借记卡产业的大幅增长,是目前美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借记卡支付目前占美国消费类支付的9%,而1996年这一数字为2%,预计2007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8]据VISA的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借记卡交易额为4800亿美元,其中3180亿美元基于签名借记卡,而1620亿美元基于密码借记卡。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Edgar Dunn (2004)最新的研究表明,38%的美国消费者更加愿意使用借记卡购物;标准信用卡的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57%下降为目前的36%。6500名美国持卡人接受了Edgar Dunn的市场调研,方便性与金融条款的改进是促进借记卡广泛使用的动力,人均持卡(包括信用卡与借记卡)数量从1999年的3.3张增长为4.3张。
美国借记卡发展迅速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借记卡既继承了传统存折的性质,又具有电子支付工具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支票和现金的替代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近年来经济不稳定,消费者越来越注意控制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使用借记卡,作为支出节制的手段。
在美国,大部分借记卡同时具有签名功能和密码功能,因此大部分借记卡上同时带着签名借记卡品牌和密码借记卡品牌标识。但签名交易是美国借记卡支付的主流方式,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比较符合美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签名确认形式。VISA、万事达的签名借记卡,无论在外观、交易流程、交易方式以及费率上,都与信用卡非常类似,无论是消费者、商户,还是银行,在习惯了信用卡的签名确认方式后,不习惯记住密码,因此比较容易适应这种借记卡。第二,由于签名借记卡与信用卡交易用的同一个网络,VISA、万事达在拓展市场时,比较容易利用其在信用卡市场上的力量,将签名借记卡捆绑销售。因此,在美国,可以受理VISA、万事达信用卡的520万家商户都能够受理签名借记卡。而在这些能受理签名借记卡的商户中,只有158万家的商户接受密码交易,仅占签名卡受理商户数量的30%。[9]
美国密码借记卡规模增长要超过签名借记卡,日益受到消费者和商户的青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密码借记卡对于商户的扣率要低于签名借记卡。相对于签名借记卡,密码交易成本低廉,对商户,尤其是一些小商户,或交易量很大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很具有吸引力,它们更愿意选择密码借记卡交易。但沃尔玛起诉案件和解后,签名借记卡的费率下调二分之一;同时,市场上广泛预期主要的密码借记卡网络可能会调高密码借记卡的交换费率。如果密码借记卡也调高费率,则它和签名借记卡之间在费率上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小。对商户而言,密码借记卡成本竞争的优势减弱以后,是否还能保持目前这种超过签名借记卡的增长势头,目前还难以预测。
二、日本
(一)日本电子支付产业的现状分析
日本的“银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119家普通的商业银行、26家信托银行、2家长期信贷银行以及600多家服务于小商业或客户的中小商业合作金融机构。在日本,目前外资银行分行共有72家。[10]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荷兰银行和JP摩根大通银行是资产规模最大的五家外资银行。中国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日本都设有分行。除了这些传统银行外,最近日本还出现了7家专门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兴渠道开展银行业务的新型银行,这些新型银行一般都是由非金融机构设立,其中IY银行专门从事ATM业务。
日本邮政也是提供银行金融业务的重要力量。日本邮政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约2.4万个网点向公众提供邮政储蓄、邮政保险和年金服务(而所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总数仅约1.4万个)。此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消费信贷公司和零售商也提供一些零售支付服务,这些非银行机构经营ATM业务或发卡业务,为零售商、公共交通公司和电话公司发行各种储值卡;消费信贷公司和零售商的附属公司发行信用卡。
(二)日本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特点
日本在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移动支付产业由该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与电子产品巨头SONY所引领。两家公司正在共同推行其“I-mode Felica”移动钱包方案,并建立Felica Networks平台允许其他运营商与服务供应商的加入。其“钱包手机”内嵌Felica芯片,支持各种零售、电子票务、娱乐消费等非接触式支付。NTT DoCoMo称其“I-mode Felica”服务为日本移动电话领域增长的第三波,前两次分别是10年前语音服务的增长,以及5年前其I-mode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流行。即使移动支付在发展初期面临技术和战略上的不确定性,NTT DoCoMo在移动支付产业上采取了抢先发展策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NTT DoCoMo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从1992年以来NTT DoCoMo在日本移动通信领域异军突起,保持了强力的发展势头,逐渐成为国内移动主导运营商;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和业务喜好是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在欧洲主推的是视频业务,而在亚洲以娱乐类业务为主,所以在日本有很广泛的发展移动支付的群众基础,消费者已把手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工具。
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移动运营商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移动银行业务。作为日本移动支付的首要推动者,早在1999年NTT DoCoMo即推出I-mode手机互联网服务,并获得巨大成功。I-mode服务使得日本消费者逐渐转变观念,不再将手机仅仅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当消费者习惯了用手机来做通常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事情时,如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下载音乐、玩电子游戏等,再让他们接受手机支付功能,自然相对容易得多。面对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商户也乐于参与受理手机支付。NTT DoCoMo甚至为安装受理移动支付POS终端的商户提供补贴。
为发展移动信用卡业务,NTT DoCoMo于2005年4月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及其旗下的三井住友卡公司、三井住友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并斥资980亿日元收购三井住友卡34%的股权。在联盟中,三井住友卡公司负责建立受理手机信用卡支付的基础设施,包括在签约商户安装POS终端,并将其现有信用卡业务同NTT DoCoMo的手机信用卡业务合并,推广手机信用卡;而三井住友银行公司则负责开发兼容手机支付功能的ATM。(www.xing528.com)
2006年10月12日,日本移动通信巨擘NTT DoCoMo宣布,旗下的DCMX手机信用卡服务已经吸引了86万客户。DCMX服务由NTT DoCoMo于2006年4月推出,任何购买兼容该公司移动钱包服务(Osaifu Keitai)的新款手机客户均可立即自动获得10000日元的授信额度。客户可以再向该公司申请额外的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万日元。[11]
NTT DoCoMo的手机信用卡系统主要基于索尼的Felica非接触式芯片技术,客户在购物付款时只需将手机靠近读取终端即可。当前,日本有60000台支持NTT DoCoMo移动支付的终端,公司预计到2007年4月终端数目将增长1倍以上。NTT DoCoMo还向DCMX客户发行传统的万事达和VISA信用卡,供客户在没有配备移动支付终端的商户或出国旅行时使用。同时,NTT DoCoMo还展示了14款第三代(3G)手机样机,预计于今后几个月内正式推出。对于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士而言,这些新款手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们全部兼容Felica技术,而且全部预装DCMX手机信用卡服务所需软件。此前,2006年9月,NTT DoCoMo同日本的另外3家非接触式支付品牌——东日本铁路公司“西瓜卡三”(Suica)、bitWallet公司Edy、JCB的QuicPay达成协议,4家同意共享支付平台,各自的产品将使用统一的POS终端。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日本移动非接触式支付的发展。
(三)日本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日本电子支付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相当独立的银行卡网络系统,同时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飞速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已处于全球移动支付的前列。日本电子支付产业近年来呈现两个最主要的变化趋势:
第一,银行卡网络近一步完善,并且有向海外发展的趋势。日本一直都采取保护国内银行卡市场的政策,依靠本国力量建立了以JCB为主的强大的产业体系,1983年日元国际化后,JCB坚持在国外建立本品牌的收单网络并取得成功。1985年首次在国外(中国香港)发行信用卡,1989年在美国发行JCB卡。20世纪90年代以后,JCB卡陆续在泰国、英国、韩国、中国台湾、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发行。截至2002年底,JCB信用卡已在189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总共有1100多万家受理商户,其中海外特约商户达559万家。在2002年财政年度,JCB总发卡量达4232万张,其中海外发卡337万张,总交易额393亿美元。[12]
第二,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已处于全球前列。目前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处于发展阶段,而日本在移动支付应用方面领先全球其他地区。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日本的移动支付应用的区域会更加广泛,例如日本目前的移动钱包应用面向6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主要合作伙伴包括连锁便利店AM/PM、全日空、东日本铁路公司、票务公司PIA等。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航也于年初开始提供I-mode Felica移动票务服务。
三、韩国
(一)韩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韩国的电子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韩国政府通过政府主导的大型信息化项目来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成立专职机构负责电子支付产业规划、管理、组织和推动,建立了本国完整的电子支付产业体系。目前韩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被公认为世界前列的,宽带普及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手机客户占全国人口的82%,这些都为电子支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
目前,韩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完整的银行卡网络,特别是信用卡产品在整个支付产业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韩国最早的信用卡起源于商业信用卡,1969年韩国的一些百货商店开始发行功能较为有限的商店信用卡。1978年,韩国外换银行发行VISA信用卡,成为最早发行信用卡的银行。1987年韩国《信用卡法案》颁布,允许建立专业性的信用卡公司,韩国信用卡产业开始起步。尤其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VISA的大力营销推动了信用卡在韩国的迅速普及。韩国政府介入信用卡产业意在发挥信用卡消费功能,把其作为拉动内需、带动韩国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持卡人通过信用卡不仅用于临时性的现金支付,而且还进行短期的投资活动,比如说买车、买房和进行股票投资等。
同时近年来韩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也非常迅猛。移动支付业务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随后在日本和韩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如移动钱包、移动信用卡的正式商用都最早出现在日本、韩国。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移动支付领域的领跑者,如NTT DoCoMo,SK Telecom(SKT)等。在韩国主要采取的是运营商或商业银行主导,运营商、银行等多方合作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动客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ATM取款等,移动支付在韩国日渐风行。在韩国主要有MONETA和K-merce两大移动支付品牌,它们占据着韩国半壁江山。
(二)韩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特点
完整的银行卡网络及其高速扩展的趋势是韩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特点。1998年以后,韩国的银行卡产业发展迅猛。1999~2002年各为3880万、5788万、8988万、1亿张,至2005年初该国共发行银行卡1.61亿张,人均拥有3.35张,其中信用卡1.79张,借记卡1.56张。[13]而且韩国银行卡的发卡市场集中度较高。BC卡集团、LG卡公司、SAMSUNG等5大信用卡公司控制了发卡市场90%以上的份额。同时韩国信用卡市场为国际卡品牌所主导,随着韩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境外旅游的开放,可以在韩国境内通用的国际品牌信用卡在韩国信用卡市场上占据着70%的市场份额。
韩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韩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为了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增长,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强制政府部门用卡,规定政府机构部门的管理费用支出要采取银行卡消费;同时采取“商家税收奖励”政策,重点改善零售、餐饮等行业的受理环境;还鼓励持卡人持卡消费,取消对信用卡现金透支额度的限制,以及对信用卡申领人的最低收入限制;信用卡申领人的最低年龄限制从20岁降为18岁。此外,韩国还通过行政法令强制商户接受信用卡,[14]为持卡人抽奖活动提供奖金预算,[15]并出台对拒收信用卡或者对信用卡结算加收手续费的商户的惩罚措施。政府改善用卡环境以及通过奖励活动鼓励持卡人持卡消费促进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银行卡市场的过度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大面积的银行卡坏账,以及由此引发的信用卡公司支付危机,政府的产业政策也由积极支持转变为加强监管。由于政策的相对宽松,大量未成年人、低收入者等信用不充分者盲目地持卡透支消费。信用卡现金透支属于无担保小额信用贷款,持卡人随时都可以获得。持卡人现金透支不仅用于临时性支付,还用于汽车、住房、证券投资,信用风险较大。由于各发卡机构都没有对信用卡信贷进行审慎的控制,这导致韩国信用卡现金透支在总交易额中的比重最高时达65%,远高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同时各大信用卡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而大幅度降低预借现金手续费率,导致了恶性的价格竞争。
(三)韩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韩国经过了银行卡信用危机后,政府开始加大了对银行卡产业的监管力度。由于银行卡产业在韩国已具备了很广泛的受众基础,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韩国还是会把银行卡产业放在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首位。韩国政府和银行卡产业不会把重点放在产业规模和发卡量上,而会在征信体系的建立、收单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产业升级上寻求提高和发展。虽然韩国已建立以韩国资本为主的收单品牌,但并没有建立本国统一的收单品牌,而且在海外并没有收单网络和收单品牌,可以说与美国、日本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同时由于强大的信息产业,特别是移动运营商的垄断力,韩国的移动支付也成为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SK、KTF、LG)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目前三大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预付费智能卡的手机,其中韩国移动支付发展最好的运营商SK电信从一开始就控制着整个产业链,与产业链其他环节进行密切的合作,推出MONETA移动支付品牌;KTF也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品牌K-mer-ce,而LG电信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手机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现状分析
电子支付在中国的最早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招商银行推出其“一卡通”为标志。起初的电子支付服务,主要是指ATM取款以及少量的信用卡POS业务。近几年随着宽带网络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基于银行业务网络化的其他B2B和B2C电子/网络支付业务在中国兴起。
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非现金零售支付工具为借记卡账户,互联网支付功能的开发自然从借记卡开始。网上银行功能是在线支付服务的基础,2003年以前,各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不断地发展完善,并各自向商家提供不同规范的支付接口。由于金融机构的大集中还在进展当中,现有商业银行的多级结构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了诸多混乱与不便。2003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多银行接口集成的问题,利用金卡工程已经建立的地方跨行ATM/POS网络,地方银联有条件向商家提供多银行卡在线支付接口,消费者的PC作为虚拟的ATM/POS终端,通过Web页面输入银行卡账号与ATM密码即可方便地实现网上支付。
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电子支付元年。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支付实现了飞跃式增长。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客户达到1.1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也高达7000亿元。2005年中国电子支付规模达到164.8亿元,增长超过100%;其中,网上支付金额为161.3亿元。随着3G的推动和中国移动运营商的推动,移动支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005年移动支付规模达到2.52亿元。2006年YeePay等企业首先推出电话支付的方式。电话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移动支付不够安全和便捷等弊端,所以在2006年也受到欢迎。[16]政策日益完善和计算机的普及是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005年中国网民突破了1.1亿,宽带普及率超过了44.5%,接入宽带的计算机超过了4000多万台,中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条件相应成熟,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成功启动,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基本形成。同时,《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得支付活动有法可依,同时央行即将发布的《支付清算管理办法》将会为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赛迪顾问预测,2007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将达215亿元,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电子支付发展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2010年移动支付和电话支付的份额会进一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赛迪顾问发现,进行电子支付的客户群体比例跟该群体的网龄成正比,49%的客户网龄超过5年,不足0.9%的客户网龄不足1年。
二、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特点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起步较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支付产业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可以说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以中国借记卡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目前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目前中国的电子支付产业有以下特点。
1.银行卡稳步发展
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阶段,从各商业银行各自发卡、分散经营到由统一的组织联网联合、清算结算,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受理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截至2005年底,国内银行卡总量9.6亿张,其中借记卡9.2亿张,占95%;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数量约4000万张,占5%。在发卡量大幅度上升的同时,银行卡交易规模也相应增长,2005年,银行卡总交易笔数近90亿笔,总交易金额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80%,其中消费交易额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率超过50%。2005年也是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卓有成效的一年,年度新增POS机具15万台。截至2005年底,国内特约商户39万家,同比增长26%;POS机具61万台,同比增长35%;ATM终端8万台,同比增长20%。[17]
目前银行卡受理市场不完善、专业化服务机构缺乏的问题依旧突出。成熟的银行卡产业通常是通过专业化服务的形式开拓受理市场。在银行卡市场发达的国家,专业化服务渗透在电子支付业务链的各个环节,从事不同银行卡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种类繁多。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中国受理市场建设的主力军。但近两年来,随着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受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受理环境开发和建设的速度已经大大滞后于发卡市场的增长,成为整个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专业化服务正是加快受理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2.网上支付成为新兴的增长点
中国网上支付发展起步较晚,比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滞后5~10年,但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的总金额达到了161.3亿元,增长超过了100%。中国网上支付的发展是伴随着宽带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截至2004年初,中国的上网客户总数为7950万,同上一次调查相比,半年增加了1150万人,增长率为16.9%。[18]庞大的上网人群是互联网商务的潜在消费者,也是互联网支付发展的前提。同时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最关键因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见图1-1),在影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因素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素占到28.10%,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并列成为影响网上交易的最主要因素。
图1-1 影响互联网交易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内在线支付的参与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内最先开展网上支付的是银行,主要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系统大集中之后也进入了这块领域。[19]而银联体系内的网关一般都是在2001年左右才开始建立的。第三方专业化机构是在银联网关之前建立的,比如首信,其开展网上支付的历史较早。北京首信在国内是较早致力于建造互联网支付网关的企业,目前主要业务在北京地区,首信首创的二级清算模式,[20]为中国的在线支付开了先河。但由于其是半官方机构,商业运营能力较弱。上海环讯是具有外资背景的商业网关,其商业运营能力比较强,其运营模式跟北京首信一样。由于如商业支付网关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目前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
3.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激烈
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模式共有六种:支付网关、移动支付、系统集成的公司改做支付运营商、PayPal、地方政策性模式如上海一卡通、第三方担保模式如支付宝等。而YeePay自创了第七种模式,搭建支付平台,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特殊服务。已集成了多种支付服务,如银行卡支付、短信支付、手机全业务预付费服务、电话支付等。
2005年6月以前,国内主要从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企业只有3家:北京首信公司、ChinaPay和上海环讯,而排在电子商务行业前列的电子支付平台提供商最多不超过10家。同时由于是产业刚刚起步阶段,企业利润也非常可观,商户同支付企业之间除了年费之外的利润分成,大致在1%~2%,国内最早的在线支付平台首信易支付开出的标准是1.2%。可以说,2005年6月之前是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发展的良性时期。
2005年6月以后,随着支付宝、贝宝、网银在线等多家实力强劲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加入市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很多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采取降低交易手续费的策略,有些企业甚至不惜“倒贴”,用零利润或者负利润去吸引商户。国内最早的电子支付公司北京首信,将其电子支付平台“易支付”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叫PayEase的香港公司,这被称为是国内电子支付企业洗牌的开始。前两年,由于有关部门拟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国内50多家颇具实力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围绕为数不多的牌照而展开角逐,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演变得更加激烈。这也同样促使监管者对监管方法加以反思。
三、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除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外,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的支付方式渐渐被人们熟悉而接受。总体而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卡支付,特别是借记卡支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借记卡占银行卡总数的95%左右,而信用卡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而消费者通过这些年的接触已逐渐接受了借记卡支付方式,并养成了刷卡消费的习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借记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二,网上支付在近年中会快速增长,正处于产业膨胀期。目前互联网支付还不足以盈利,未来仍然是一个抢占市场的阶段。目前国内的网上支付还不能保证互联网支付产业的盈利,国内B2C的商户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目前B2C交易金额本身比较少,其中网上支付的比例还不到一半,因此可以预计一至两年可能还处于亏损状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靠互联网支付盈利是不现实的,网上支付仍然是一个规模扩张的阶段,占领市场是最主要的。当然有些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支付来吸引客户,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互联网支付完全是个规模性行业,对于同质网关谁先取得市场地位,谁就能生存,因此只有那些在市场初期建立市场地位的网关,才有可能在将来的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第三,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会成为电子支付市场的有益补充。各种移动新业务的蓬勃发展表明通过移动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移动支付业务已经在逐渐走入手机用户的生活。手机在未来几年将成为重要的支付渠道。但是,从简单的小额支付到与银行信用卡捆绑的缴费业务、查询业务等,移动公司在各地所推出的支付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并没有给用户以整体的业务推广、发展策略思路,结果导致相关的手机和业务菜单以及手机操作似乎都没有标准的、大众易于接受和学习的方式。可以看到,众多的移动支付业务似乎成了移动通信运营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所提供的一种复杂的额外服务。由于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都还不甚明晰,手机支付大范围推广还需要假以时日。
【注释】
[1]该研究所指“电子支付”类型覆盖:ATM、信用卡/借记卡、直接借记(Direct Debit)、电子账单支付(Electronic Bill Payments)、大额转账、批量电子转账/ACH,研究数据覆盖79个国家,包括国际结算银行(BIS)、行业数据库以及ACI客户数据等。
[2]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3]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4]SWIFT是环球银行同业金融通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的简称,属于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CHIP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的简称,它主要以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为资金结算地,具体完成资金调拨及支付过程。
[5]资料来源:《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报告》。
[6]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5)》。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7]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commerce.gov/。
[8]资料来源:VISA国际组织中国大陆网站:http://www.visa-asia.com/ap/cn/zh_CN/index.shtml。
[9]资料来源:《2005年美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报告》。
[10]资料来源:Shohisha Shinyo(消费信贷月刊)。
[11]资料来源:《全球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12]资料来源:《国际银行卡市场研究(2004)》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3]资料来源:韩国央行网站。
[14]对于年销售额在3600万韩元(约2.88万美元)以上的餐饮业、年销售额在7200万韩元(约5.76万美元)以上的零售业商户必须接受信用卡,否则对其实施强制性税务审计。
[15]2001年达6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增至12亿美元。
[16]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趋势大型调查报告》。
[17]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05)》。中国银联官方网站,www.chinaunionpay.com。
[18]资料来源:CNNIC,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
[19]网上银行是指客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银行业务,而网上支付通常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对商户的支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网银不一定开放自己的支付网关,有支付网关不一定有自己的网银。
[20]二级清算是指银行将资金打入首信的账户,再由首信将资金分配到各家商户,这样清算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银行的清算,一个是首信的清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