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三个反映尺度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三个反映尺度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把反映等同于近代的一种机械形式,这是不对的,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观等同于机械反映论,这是一种更大的曲解。在某种意义上,思维如何认识和反映存在这一问题的深化,通过反映的转化尺度的认定表现出来。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三个反映尺度

1.反映和如何反映的三个尺度

反映一词从词源看,有反照、反射、反省、反思的不同含义,这说明反映是广泛运用的多义的日常用语。把反映与映入、射入、反照、照镜子作同一意义理解,只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特殊理解。从内容上考察,反映无非揭示人的认识与世界相互关系这一特定内涵,它在哲学产生之始便已形成。古代对反映的理解始终是把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具体地说,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说”、阿那克萨哥拉的“异类相知说”,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其对反映的理解,已天才地揭示出主客体的相互关系。

只是在近代,在机械论的统治下,反映才与“白板”有同一性,才表现为纯客观性的、一次完成的、照镜子式的反映。但这只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特殊形式,而且这一形式已经为科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恩格斯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全部思维内容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加以扩展,以致把它的旧的形而上学的限制和公式完全推翻了。”[75]

因此,科学的发展已经否定了机械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也否定了这一机械反映论。马克思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76]

显然,否定反映的机械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贡献。因此,把反映等同于近代的一种机械形式,这是不对的,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观等同于机械反映论,这是一种更大的曲解。既曲解了历史,也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某种意义上,思维如何认识和反映存在这一问题的深化,通过反映的转化尺度的认定表现出来。尺度指联结和转化的关节点,思维反映存在的尺度,指思维与存在在什么角度、层次、范围,通过什么形式、途径,达到两者的统一。一般来说,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哲学史的考察,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历经了三个尺度的转化:(www.xing528.com)

第一阶段是“内容尺度”,即通过思维的内容的客观性、来源的客观性证明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这是从古代一直到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走的道路。内容尺度的证明,一方面从认识中铲除了“神”、“上帝”、“超自然力量”的阴影,主张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这是它的不朽功绩;但另一方面,“它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77]。所以,思维又是直观性的、经验论和感觉论的,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之进入第二尺度。

第二阶段是“形式尺度”,德国古典哲学把这一论证推进了一步,从思维的内容进到思维的形式,从而由第一层次进到了第二层次。恩格斯指出:“只有现代唯心主义的而同时也是辩证的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还从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前提。”[78]黑格尔根据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把判断划分为实在的判断、反省的判断、必然性的判断、概念的判断,而第一类(实在的判断)是个别的判断,第二和第三类是特殊的判断,第四类是普遍的判断。从第一类到第四类的判断形式的运用,表示着认识由个别——特殊——普遍的运动,从而由逻辑形式本身的矛盾运动过程反映出与实在运动的曲折统一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第三阶段是“实践主体尺度”,马克思总结了以往全部哲学的发展,从实践、主体、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即从实践基础上的主体进行方式的角度,启开了现代对思维对存在反映理解的序幕。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79]

马克思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石:(1)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方面来说明世界,他们不懂得主体,也不懂得实践,因而没有能动性;(2)唯心主义只是从思想来说明世界,他们不懂得实践,只有抽象的思维主体。马克思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又批判了唯心主义,从而确定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应该立足于实践活动,是由主体主动地来进行和达到的。于是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问题上引进了“实践尺度”与“主体尺度”,这是二者统一的特殊化的角度,只有把握“实践”与“主体”尺度,才有能动的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原则,才能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是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现代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对哲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