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建构性是现代哲学和认识论的热点。思维的建构性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的产生,表明人对认识结构由二维结构到三维结构的深化,这是一个历史进步。
在康德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是没有思维建构性这一理论问题的。人们只把思维理解为简单的二维结构,在二维结构中只存在一个谁决定谁,即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这以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又只知道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认识的二维结构,或者用自然界来说明思想,或者用思想来说明自然界。旧唯物主义走的是自然界到思想的道路,主张“白板论”,推崇归纳法;反过来,唯心主义走的是思想到自然界的道路,主张“天赋观念论”,推崇演绎法。
20世纪初,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把思维归结为行为刺激→反应的两项式,这就是著名的S→R(刺激→反应)图式。据此,我们可以把上述思想表述如下:
与此相反,现代认识论对人的主体性的研究,使S→R的二项式变成S→O→R的三项式结构,其中出现了一个中项(O)。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二维结构被打破了,人们对认识结构的理解跳跃到三维结构:
在认识的三维结构中,主体及其思维结构成为自在客体与观念客体之间的转换体,自在客体经过主体的转换形成观念客体,其中主体是主动的,是信息转换的加工、调节系统。这一三项式结构决定了思维建构性问题的产生:(www.xing528.com)
第一,观念客体或认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自在客体的决定,表现为输入系统,另一方面又受到主体的思维结构的决定,表现为信息的转换加工系统,只有这两方面同时作用,才能形成作为输出系统的观念客体。所以,认识由客体单项决定进入到客体与思维结构的双重决定,认识的决定因素多重化了。
第二,在这个三项式中,主体又表现为唯一的主动者,它以自己的已经具有的结构去选择、处理输入系统,形成输出系统,这样从形式上、从功能过程来考察,仿佛又是主体在建构着客体,即主体以自己内在的思维结构分解、过滤、转化着自在客体的信息,建构成观念的客体。所以,对认识的理解由被动进行式进入到主动进行式,角度、方式、坐标发生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应该指出,对于认识的这样一个三项式,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并没有什么分歧,因为否认这一点等于否定现代科学的发展。问题在于,中项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起作用的。围绕这些问题,形成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产生现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由怀特奠基的西方文化学派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及认识都受到中项的影响。在他看来,动物心理变量与动物身体变量构成函数关系,人的心理变量则与文化构成函数关系,所以,他认为人的中项是文化。苏联的维列鲁学派则把中项理解为人的活动。列昂捷夫指出:在三项式中“包括着一个中间环节(中项)——主体的活动及其相应的条件、目的和手段——而这个中间环节中介着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于是“活动就表现为其中实现着‘主体’——‘客体’这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变的过程”[64]。爱因斯坦则认为,由于从经验材料到逻辑性演绎以之为基础的普遍原理,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逻辑的通道,从经验事实是不能归纳出基本规律的,因此,概念是构造的,是思维的创造。皮亚杰则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图式(T)之中,才作出反应(R)。另外一些哲学家,有的把中项看作是经验,有的将其看作是语言结构,还有的将其看作是逻辑结构、意志、情感、潜意识等。
在这五花八门的解说中,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从认识的二项式进入到三项式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进步;二是哲学上的对立已经转移到一个新问题上,即对中项(O)的解释之上,哲学的学派之争具有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新形式来捕捉认识论中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