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它决不是一种具有独立人格意志的超历史存在物,始终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人类历史的命运。生产力不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而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56]人的需要的对象归根到底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然而,自然界永远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不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为人所需要的现成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又决定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的关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占有自然以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人们必须进行劳动。
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基本的历史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人的需要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人们在解决自身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时具有多大的能力,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生产力。这就是说,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劳动是生产力形成的现实基础。离开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生产力只能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抽象范畴。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生产力标志着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付出自身的体力和智力,而且还借助于自然力;不仅改变外部自然,而且也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这是一个以人的本质力量物质对象化而实现的“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转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双向运动。正是在这种双向运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157],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力的本质内容,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本质内容决定了生产力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生产力具有属人性。
生产力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从静态上看,生产力是人们“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是人们的实践能力,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从动态上看,生产力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因此,生产力不是超历史的预成的实体,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本身就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属于人的性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158],“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159]。这表明,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发展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第二,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个人的劳动能力是生产力构成的要素和基础,生产力的作用、运行和发展都离不开个人的劳动能力这个“细胞”。“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160],而“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161]。但是,生产力又不是由个人劳动能力简单相加所得出的“算术和”,而是个人的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分工、协作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集体力、社会力。这是一种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算术和”的总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162]。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只有在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个人只有作为“社会个人”、“社会体的存在”,才能真正占有生产力。注重对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的研究,并认定社会生产力在质上高于个人劳动能力,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的特色之一。
第三,生产力具有客观性。(www.xing528.com)
从现实性看,只有依靠物质力量才能实现对物质东西的有效改造。作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实际力量,生产力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性,它首先是在人和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中形成的客观的、物质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生产力称为“物质生产力”。生产力的客观性、物质性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中。生产工具是已经“人化”了的自然力,是“人化自然”所蕴涵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的智力施展威力的凭借。
确认生产力的客观性、物质性,并不否定生产力本身就凝聚着人的智力、“社会智力”。马克思指出,从人类生产力形成之日起,就表现为既有个人特性的主观的生产力,也有客观的生产力,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但是,“主观生产力”或“精神生产力”毕竟属于知识形态,它只有“物化”为生产工具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转化为“有物质创造力”的改造自然的现实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重视科学研究,又要重视科学向技术和生产力的转化。这样,才能全面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促进生产力的现实发展。
第四,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如前所述,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然而,不仅需要向劳动转化,而且劳动也向需要转化,这就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63]。由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扩大,因此,人们进行劳动的动因在客观上是永恒的;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不管如何发达,总是具有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由此引起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
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但这里所说的需要,已不是动物式的本能需要,而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需要,它不仅包括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且包括对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的需要以及其他各种社会需要;这些需要已不是单纯的主观意图,而首先是不得不如此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即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工具的改进所引起的需要。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作为一种客观的、强制性的力量,推动着生产力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换言之,生产力之所以具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向前发展的趋势,是由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这一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或源泉。
发展的源泉是较深层次的矛盾,动力则是较浅层次的矛盾,而较深层次的矛盾往往在较浅层次的矛盾上得到解决。一般说来,发展的源泉或根本原因创造出事物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而动力则为这种可能性“开凿渠道”,使之转化为现实。从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看,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只是使生产力不断发展具有了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需直接的动力。
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的矛盾。这是因为,新的需要的满足需要有新的生产工具,而原有的生产工具不能适应这种新情况时,劳动者就会改进原有的生产工具或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反过来又会造就出具有新的劳动技能的新的劳动者。劳动者、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劳动者、更新的生产工具……矛盾双方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不断地解决着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直接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这表明,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内在动力的自组织系统,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系统运动,具有不可分离的整体性,在生产力变革中,某一要素的重大变化,必然引起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影响到其他要素,以至改变整个生产力的状况。
当然,我们注意到,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绝对均衡的状态,相反,各个要素的发展必然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在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生长点或突破口。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164]。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却是“精神生产力”。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微电子技术领域、以超导技术为先导的新材料领域和生物工程研究的成果成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具有高度的预见和判断力,善于选择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或突破口,并善于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性,把在生长点上取得的成果迅速扩展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上去。只有借助于这种转化能力、移植能力,才能形成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