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肯定对象性活动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决不能排斥、否定外部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和客观性。这是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对象性活动,并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成为主体、能够形成和表现其主体性的必然的和必要的前提。马克思指出,人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

1.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人对世界的掌握,表现出人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处于一种主体地位,具有一种主体性。主体性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在外部物质世界客观存在这一绝对前提下,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对象性活动中决定对客体的选择,决定运用何种中介手段和怎样运用中介手段的选择,决定对客体的掌握方式和使用方式的选择。人的主体性使对象作为客体按照人作为主体所确定的方式同主体发生关系,同时也使人作为主体按照同样的方式同客体发生关系;它使人作为主体把构成活动结构的各种必要因素组织起来,使它们作为整体的因素按照一定的目的、方向协同地以整体的方式发挥功能,从而形成现实的、具体的对象性活动结构系统。主体性表明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状态、态势,决定着与客体发生关系的方式,制约着一个具体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特性。

我们肯定对象性活动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决不能排斥、否定外部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和客观性。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外部物质世界诸多事物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以及它们固有的多层次结构、多方面规定、多样性属性,是不以任何主体的思想、意志、愿望、地位为转移的。这是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对象性活动,并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成为主体、能够形成和表现其主体性的必然的和必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从有选择地设定客体和掌握客体(并且也将失去有选择地设定客体和掌握客体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根本没有可能从事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就将失去赖以获得和表现其规定性的对象性基础而真正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的抽象。

但是,在肯定了外部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的前提以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外部物质世界的事物有的能够被主体纳入对象性活动结构、同主体发生相互关联的关系而成为现实的客体,而有些事物则不能呢?就是同样的事物,为什么不同的主体对之会有不同的掌握方式,而且,掌握的深广程度也不同呢?虽然事物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及其固有的多层次结构、多方面规定、多样性属性,先在地为主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前提,但这种选择是通过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由于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不同,可以从外部世界选择不同的客体。就是同样的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甚至对于同一主体在不同情境下也可以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主体和同一主体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意义上掌握它们和评价它们,可以形成不同的认知观念,建立不同的理论体系,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并将它们改造成为不同的价值对象。这一切都表现了在人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意义。(www.xing528.com)

人的主体性还表现为人掌握世界的普遍性。人掌握世界的普遍性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生产、创造不受物种的限制,能够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创造,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或者说,人的普遍性,在观念领域和实践领域,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是社会的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马克思指出,人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是在掌握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普遍性的,而人的普遍性越发展,就越能广泛地掌握世界。人由于能够以其越来越发展的普遍性掌握世界,因而就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样化和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使自在的世界越来越广泛地转化为人的世界。

总之,人掌握世界的主动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普遍性,都表现了人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但是,无论如何,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只有在外部物质世界优先存在的前提下,才有其存在与表现的现实意义和对象性根据。因为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自我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