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性问题的生长点: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

主体性问题的生长点: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主体性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尚未充分“发育”的一个问题,符合上述生长点条件的第二条。作为一个生长点,主体性问题的展开并不像一棵树上分蘖出新的枝条那样地生长。

主体性问题的生长点: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

3.主体性问题的“生长点”意义

种种迹象和分析表明,主体性问题的展开和深入解答,主体化趋势的正确实现,有可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获得重要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一个理论问题如果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生长点,那么它必定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本身所合理地包含着(至少是能够容纳)的;(2)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中,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解决或展开、应用,因而是尚未“发育”的一个点;(3)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高度普遍意义的、具备进行哲学总结的必要性和条件的问题。

应该说,主体性问题完全符合上述三个起码条件。

首先,主体问题或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就已经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天才纲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已经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性地位看作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此之前,马克思还曾提出过人类对象性活动中的“两个尺度”的思想,指出在劳动中,不仅有客体事物本身的尺度起作用,而且有主体人的内在尺度起作用。马克思在评论英国唯物主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这种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变得“敌视人”了,而科学的唯物主义不应该憎恨人类,不应该忽略“人的整个身心”,不应该排斥“情欲”和“诗意”而只承认冷冰冰的知识和理性。

恩格斯也曾以明确的语言指出,人脑世界的反映是多方面、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显然,恩格斯并没有把反映的结果仅仅归结为知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主体的作用和主体性因素在哲学中地位的深刻思想,在列宁关于辩证逻辑基本原则的一个论断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2]就是说,对对象、客体的科学的、辩证的反映(定义),必然包含着实践即人的主体性活动本身的因素在内,而决不是仅仅反映着孤立的、绝对的客体本身。把列宁上述思想充分地加以逻辑的展开,就会得出一系列对唯客体主义、单向认知观念、形式结构模式和内容单一信念的否定结论,而这些结论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

上面所引的一些话,都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个别的、孤立的、偶然的想法,而是他们所奠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他们的思路,是能够并且应该把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分析加以丰富、充实、展开和深化的。因此,提出和强调主体性方面,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弃,而恰恰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中包含了其根据的一个题中应有之义。(www.xing528.com)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提出的关于主体性研究的命题,在当时尚未被明确地作为哲学体系的内容加以充分的发挥,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未曾正式描述过自己的“体系”。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如主要同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作斗争,从而着重强调一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性问题的系统哲学总结要等待科学发展中有关资料的积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在理解和消化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主体性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最近才被重新加以重视和理解。在达到新的理解之前,主体性问题作为一个弱点表现出来,包括了前面所列举的那些内容。因此,主体性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尚未充分“发育”的一个问题,符合上述生长点条件的第二条。

最后,现代科学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得对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具有了空前的普遍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从各个方面所触及的尖锐问题,有相当大量的部分集中到如何正确地看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上。例如,自然科学发现的“相对性原理”、“测不准效应”、“互补原则”、“人择原理”等,都直接涉及把科学研究(观察)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纳入客观性领域的问题,信息论提出了反映的本质和反映过程中主体选择等问题;社会科学的社会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道德和审美评价的机制与评价标准问题,文学艺术的主体性问题等,同样从理论上正面达到了哲学主体性思考的高度;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社会主义建设主体——人的各方面素质和作用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最具根本性的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是要靠人去认识和掌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成果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和由人来评价的;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体能动性,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要全面地提高全体人民的主体性精神素质;干部和群众是建设的主体、决策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也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主体。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部战略目标,不从思想上提高对主体性的根本认识,就会使工作流于形式,变得盲目、被动。

无疑,主体性精神是当前时代精神的一个实质性方面,是它的一部分精华。哲学必须承担起从理论上阐明主体性原则,体现主体性精神和倡导主体性思维方法的责任,才能不脱离现实,并使自身得到重要发展。

主体性问题本身是一个具体理论问题,但是它的理论意义却不限于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作为一个生长点,主体性问题的展开并不像一棵树上分蘖出新的枝条那样地生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每一项基本原理的变化都会牵动整个体系的变化,改变整个体系的结构、重心和风格。例如,主体性问题对于前面所列举的几种传统观念的冲击,就势必涉及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实质,如何理解认识论的实质,如何理解人、实践的意义,如何考察人类实践—认识活动的丰富内容,等等。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和贯彻,势必使我们的思维模式、哲学原理和范畴体系的理论框架发生新的改组,也会使它的功能机制出现新的面貌,将会带来哲学体系本身在较深层次上的改革。

李德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